中国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套装上下册) 豆瓣
作者: 桐华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3 - 2
桐华经典青春小说全文修正,全二册完美收藏。
总有些时光,要在过去后,才发现它已深深刻在记忆中。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一代人最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小虎队、上海滩、四大天王,每当提到这些我们都无限感慨,还有那些尘封在日记里的面孔与心事…… 拿起这本书,那些属于年少的记忆瞬间扑面而来,彼时的少年已经长大,属于青春的飞扬和放肆也逐渐离我们而去,胸腔里是一颗已经斑驳的心。 心中,却流淌着跨越了时光的温暖,永不消逝。
2023年12月21日 已读
学生时代现言top3,重看依然觉得很好,但不是以前觉得的那种好。罗琦琦给我当年的启示是“努力了才能有结果”,努力是前提。和张骏的恋情是“我爱你可不可以你也很巧的爱上我”的代表。重看才发现桐华的故事套路双男主太明显了,当年只能看到张骏,重看才发现虽然作者给了张骏和许小波都写了开放的结局,但完全说服不了现在的我,十年后的罗琦琦会选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故事外的我一边怀念中学时代的纯粹美好,一边体会到现实教育了我导致完全没办法忽视一个人的十年会带来的改变。
2010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 豆瓣
8.9 (29 个评分) 作者: 桐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4
故事虽落幕,青春不终场!经过孤独的小学时光,混乱的初中生涯,罗琦琦来到了高中。和所有走过那段岁月的人一样,面对高考的折磨,罗琦琦虽然不情愿,却也无法做到不在乎,学习并不好的她,性格倔强不服输的她,究竟如何才能完成完美转身?
爱情,也是挑战她的另一大命题。她和他又走到了一起,他对她似乎已经倾心,只是她们身后还有一个他。她该如何面对,又该如何选择?
青春期的友情叫人唏嘘和心碎,青春期爱情叫人甜蜜又纠结,世纪末的社会如此复杂,叫人难以理清头绪。罗琦琦和她的同学们,就这样孤独而热闹地,混沌而逐渐清醒地成长起来了……
这是最完美的结局,也有最辛酸的告别,还有最残忍的长大,以及最难忘的回忆!
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
请相信,我们历经世事后的沧桑容颜,不仅仅让我们学会了冷漠的自我保护,还让我们学会了仁慈的体谅他人。
请相信,这世上有东西会比时间更永恒,那就是我们爱别人,爱自己的心。
请相信,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
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
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终场》中,你可以看到所有你曾热爱却正在遗忘的人和事,更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成长。
2023年12月21日 已读
下册罗琦琦和张骏的恋情很好地展示了少男少女恋情的患得患失,彼此都处于敏感的青春期,能顾及到的只有自己的情绪,而无法去揣摩对方一言一行的真正动机。喜欢了很多年但不会表达,非常非常爱却经常用与第三者的亲密来伤害对方。太多只是当下的情绪做出的选择,事后知道错了也无法开口认错。甚至会很幼稚地把情侣身份和学习作比较,希望得到对方100%的关注。
番外写在星星里的表白是属于琦琦“被时光掩埋的秘密”,但好在好歹最终张骏知道了真相(可是苏蔓不知道
2010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豆瓣
8.4 (71 个评分) 作者: 桐华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1
最值得珍藏的怀旧读物,写给年少自己的书,纪念我们共同的青春和成长
您还记得上世纪最后十年的青春是怎样吗?那可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成长!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真挚的感情,真实的细节,讲述了一段发生在那个年代精彩扣人的青春和爱——少女罗琦琦天性桀骜,从不妥协。青春期的她游走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作业、考试、小团体的校园;游戏机房、歌舞厅、小混混斗殴泡妞的社会。她看着中国第一代歌舞厅开起来,第一批港台娱乐来到身边……
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着剧变。她和伙伴们分享着甜蜜、忧伤、彷徨、迷惑……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所有你曾热爱却正在遗忘的人和事,更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成长。
2023年12月21日 已读
上册止于罗琦琦初中毕业,被迫和小波断交。以前没注意桐华双男主的写作风格在这本书的应用,高中时候看满心满眼都是从来没有正面描写过的张骏,而看不到小波作为一个朋友的陪伴其实有更多的心意。他的优点是理性而克制,他知道怎么样是对罗琦琦更好的。也是他早早地就看到了琦琦身上的闪光点。这次重看还看到了很多校园凌霸,甚至是老师不正确的教学方式,曾经也在我的学生时代留下了难以释怀的伤害。
不知道现在的小学生或者中学生看会不会觉得很假,至少结合我小时候确实有小学高端到初中阶段就有人和社会上的人接触,学生的放学时间也有很多自由活动的空间。现在看来都好怀旧啊~
小波真好啊,绝交对琦琦的未来是大大的好,他也能断了其它的想法。我等下册张骏出场了,应该会一口气看完吧。
2010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海东五百年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丁晨楠 漓江出版社 2021 - 5
明清两朝的海东邻国——朝鲜王朝(1392-1910)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王朝?它是怎样逐步摆脱了前朝国教佛教的影响,转变成一个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教国家?这个王朝在漫长的五百年中,经历了哪些挑战与波折,又与明清两朝有过怎样的故事?本书将以14世纪晚期以来东亚与朝鲜内部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为线索,讲述朝鲜王朝自身以及它与明清两朝的往事。
2023年11月26日 已读
非常简明的梳理(没什么创见),说直接点没想到行文这么通俗易懂,确实是通俗向。基本上是时间顺序,主要描写的还是政治史的内容,1392-1910横向对照是中国的明清两朝。1392年朱元璋同意李成桂将国号更名为“朝鲜”,1897年李熙正式改国号为“大韩”,1910年《韩日合并条约》,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本书的内容最后一章内容正好由《近代朝鲜与日本》承接,只是本书从明清与朝鲜的关系和对其的影响出发写作,朝鲜的“传统”基本传承自儒教思想。很多位王朝统治者继承王位后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即非嫡长子继承制带来的质疑。也看到朝鲜王朝内部充满了党争。
ps.解答了《近代》提到的程朱理学,在朝鲜的儒学传统中,实在是挺重要的,甚至比同时期的明清更强调阶级秩序和嫡庶差别。
pps.mark了很多韩剧,下一本《权力与人》。
2021 中国 历史 非虚构 韩国史
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 豆瓣
作者: 经君健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 - 3
【编辑推荐】
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清代等级制度史
开创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研究范式
著名中国社会史、经济史研究学者经君健教授
从等级视角探讨清代贱民等级问题的代表性专著
本书以清代律例为考察依据
融合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学等学科知识
系统探讨了贱民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贱民等级内的等第划分
深刻揭示了清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结构状况、发展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内容简介】
在专制时代的等级体系和社会关系中,贵贱之分,十分重要。所谓的“贱”,在古代的文献中有两种不同的意义:第一种含义是官民关系,以官为贵,以民为贱,以强调名器之尊;另一种含义,是指在社会上处于特别低下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没有独立人格的个人,以及由这些人构成的等级。而贱民的存在,也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为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清代等级制度史,《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可谓开创了中国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研究范式,作者融合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律学等学科知识,首次从等级视角系统探讨了贱民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贱民等级内的等第划分,深刻揭示了清代社会等级制度的结构状况、发展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本书对清代的奴婢、堕民、丐户、九姓渔户、疍户、乐户、佃仆等各类贱民的来源、身份特征、法律地位、社会地位,以及法律身份解放的过程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前人未曾论及的问题以及不同于前人的见解。本书的诸多论述,对读者了解清代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固化深有裨益。
2023年11月22日 已读
1、接《爪牙》阅读,惊讶于衙役居然算贱民。本书有很好的解答,因为衙役“无非备供差使伺候奔走之人”,本书对于衙役的描述也很贴合“官之爪牙”的说法,虽为贱民但直接压在良民头上吸血,这是“等级关系的反常现象”,因为他们处于封建国家权力象征(衙门)之中,是官民的连结点。
2、同样作为研究内容的开创性著作,比起《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扎实很多,不仅仅是组织框架,还有不同材料的总结和点评。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能把人代入清代体会贱民被剥削的残酷,统治者维护等级利益的法令初衷,也能突然跳脱出来评价措施、法律的本质和历史进步或倒退。
3、突然理解了《倚天屠龙记》灭绝师太让周芷若发的毒誓“世世为奴代代为娼”有多毒(虽然小说朝代不是清)。也拎清了清川小说奴婢和主子的搭配是非常不合理的,通过婚配由贱入良是犯法的,必须离婚。
短评
读得比较慢,一方面是史料原文引用颇多,都来比较磕绊,另一方面确实太苦了,贱民在统治者眼里甚至不如牛羊等生产力工具,或者说就是耗材(如海底取蚌采珠的疍民)。
结论部份已经分析得非常透彻,很喜欢作者的一点是点评经常直接揭露的本质,常常爽到。比如禁止逼良为娼,但不禁娼;禁止略人和略卖人,但不禁止人口贩卖,因为不禁止的的内容才导致想禁止的无法真正禁止。
总体读来是清政府维护等级制度的决心,对于血统的重视。贱民群体是可以从良变贱,但贱了基本上世代为贱。所以我感觉贱民这个群体生育人数无法平衡死亡人数,毕竟人是不当人用的,对贱民来说犯法也是往重了判。所以从良入贱的这部分人也是必要的补充(对于统治者来说)。
最后这也是不同研究论文整合起来的著作,但就感觉整体性比较好,最后结论的分析横向比较其他国家也非常好,资本主义的讨论不可避免有一些时代的印记。
2021 中国 中国史 历史 明清史
艺术与生活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艺术与生活》,一九三一年二月上海“群益书社”初版,原有序二篇,收文二十一篇。
序一作于一九二六年八月十日,中云:“说这本书是我的长篇的论文集亦未始不可。我以后想只作随笔了。”序二作于一九三〇年十月三十日,云“得书社来信,说不久即将出版,序文寄在陈先生处,而陈先生于上月作古,无从寻觅,嘱为重钞寄去,因此将登在《语丝》九十三期上的序撕下一页寄给书社,不禁想添写几句话在这后面”。添写的四百多字,主要是因陈某去世引起的感叹,印在序一后面便成了序二。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华书局将《艺术与生活》列入《现代文学丛刊》重新出版,收文二十一篇还是照旧,序文却只保留序一,没留序二。
本社一九八九年六月据中华本校订印行,此次即据该本加校重版,并将群益本序二补入,与序一合并,成为一篇完整序言。
2023年11月12日 已读
书名挺符合的,大部分艺术,最后的游记属于生活,另包含三篇译文,主题分别为左拉、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和俄国革命的哲学基础,三篇都是大长文。
还是周二一贯的文化/文学传播使者,平民文学、儿童文学、欧洲古代文学、日本文学等等。也还是体现他超前的妇女观,夸烦了。
内容很丰富,但读起来也没什么趣味,就有些文艺论的那种枯燥感吧。
周氏对樋口一叶评价很高。“一叶在明治文学史上好像是一颗大彗星忽然就去了” 。
《论左拉》的作者提到文学家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叫“粪便随喜”、一种是“意淫”两种类型都瞬间让我想到了莫言...
另外就是当时很多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艺名不一样,读起来很别扭,很想知道周二提到的陀氏的短篇小说《克罗加耶》是那篇。
2019 中国 文学评论 非虚构
她们和她们 豆瓣
8.3 (26 个评分) 作者: 安小庆 / 林松果 / 李斐然 东方出版社 2022 - 10
这是一些女性的故事,由另一些女性书写;

她们和她们,斑斓多姿,道路各异, 却连在一起。

《人物》杂志女性报道集,记录女性的此时此地此身。

她们遭遇困境,她们奋力挣扎,她们历经苦难而保有天真;

她们的故事是永恒的故事,也是人性的故事。

她们把自己作为方法,寻找女性心灵深处的共振;

她们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也勾勒出自我生命的轮廓。

从无声到有声,从陌生到相逢,从一个人抵达另一个人;

这些散发着光与热的文字,让共鸣发生,让理解实现。
2023年10月31日 已读
读感比《开场》要好一些,同样作为杂志策划/选编的女性题材书籍,人物这本写得最好的几篇意义重大很多(也许两本书没有可比性)。份量最重的当然是《平原上的娜拉》这一篇,不管是20年前半边天播出的刘小样,还是这边文章写的现在的刘小样,都是播撒出去的种子,未来会萌发觉醒的花朵。除此以外写“半边天”栏目的第二篇也让人看到了过去性别平等是有那么多努力优秀的人在推动(很多选题甚至现在已经做不了了,比如女性参政、同性恋议题等)。其他像HPV免费疫苗那篇看到了项目落地之后的实施力度和一项新的政策落地,需要很多干实事的人,同事得有有眼光、原意挑担子的领导,可惜现在...最后一部份甚至提到了温州动车事故,写得内容虽然是正面的,但这件事应该也是新闻报导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后的灾难报道是另一种方式了。做深度报道不易,能写的越来越少。
2022 中国 女性 杂志合辑 非虚构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豆瓣
作者: 余新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从瘟疫这一以往中国史学界甚少注意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对清代江南疫情及其与社会互动关系比较全面细致的呈现,探讨了中国近世社会的发展脉络、清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和清代江南社会的特质等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专著。本书援入新视野,探讨新问题,把握中国历史运行的实情,致力于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实践与发展,既拓展了中国史研究的领域,延伸了疾病史研究的资料范围,又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世社会变迁、国家与社会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2023年10月28日 已读
博士论文,跨学科研究著作。头尾绪论和结论,二至五章介绍瘟疫发生的生态社会背景、瘟疫发生的简单统计、从病原病因传染方式介绍时人的认识水平、探析瘟疫发生的成因。第六章针对“社会”这个部分,篇幅最长,重点章节。清代江南瘟疫发生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密集息息相关,一部分是科学角度来说病毒传播需要的人口基数、另一部分是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城市污废处治不相匹配。江南水系交错给疫情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清代的社会力量,特别是乡贤,给地方防疫救灾提供了很多支持,缺少国家层面制度性的建设(结合上本爪牙,猜测可能官员也用不过来,人口增加相匹配的很多工作未能纳入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可能前三年看这本书会更应景,文中对于瘟疫对于人口的影响,结论是不太大(死亡率2%左右)没有造成结构性影响。那么我想问过去三年真正的死亡率会被后人研究出来吗?算上人口基数到底是个什么数字?(学到了两个行业/工种:踹匠、壅业。
2013 中国 历史 明清史 鱼空共读
中國故事 豆瓣
作者: 閻連科 麥田 2021 - 10
中國最具影響且最受爭議作家、「2021紐曼華語文學獎」得主——閻連科,
最新重磅長篇小說!

兒子想殺父親、丈夫想殺妻子、妻子想殺兒子⋯⋯
最凡常的生活卻瀰漫重重殺機,
村落如被潮浪淘盡的孤島;
人苟活在將醒未醒的惺忪裡。對他們一家三口而言,
寂靜是一種死亡。喧譁也是一種死亡。而既無寂靜又無喧譁才是活著嗎?
閻連科的想像奇詭怪誕,黑色幽默層出不窮。然而他又是最接地氣的作家。
我們似乎總期待他的新作會出現什麼更荒謬或更詭異的情節。《中國故事》彷彿將他的極限又推前一步。父不父,子不子,這家人演出中國核心家庭價值——既是經濟的也是倫理的——破產的荒謬劇,也成為後社會/後資本主義環境裡主體精神分裂的病例抽樣。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在我母地的那個村莊內,當你相信整個的中國就等同於那個村莊時,你卻又同時會發現,那個村莊不僅是中國的,是華語世界的,也是今天整個人類世界的。它是人類世界的一部分。是這個世界最有活力的細胞和心臟。它的每一次脈衝和跳動,每一縷生活紋理的來去和延展,都和這個世界的脈衝、跳動相聯繫,慢一步或者早一步,但從來沒有脱離開這世界的脈衝、跳動而獨立存在過。在這個村莊裡,天空、氣候、環境、善愛、良知和恨惡,還有人們的思維和價值觀,人的心性和德性,人們對宗教的認知、尊崇和漠然,無不和人類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民族、任何人群相聯繫,它們既有高度的相似性與趨同性,又有令人驚異的隔膜和反動性。人類的所有奧秘和常識,都遍布在這個村落裡;人類所有的無知和迷茫,也都遍布在這個村落的大街小巷上。人類人性中的最幽暗和最良善,都鮮明地刻寫在這個村落每個人的臉上、內心和行為中。
——摘錄自「2021紐曼華語文學獎」閻連科演講答謝詞
//
他對父親說:「我們家裡先不蓋房吧。」
「為啥兒?」
「把蓋房的錢拿來讓我出國去。」
「出國去,你出天吧。只要我活著你就別想出國那事情。」
於是,一整夜他都在床上翻騰。
一整夜都讓他覺得他不能不殺他的父親。
「殺了他,我就可以去美利堅的哪兒奔著我的前程了。」⋯⋯
身處窮山惡水資源寡缺的村落,
人們如礁石被浪潮反覆拉扯捲襲,
到處都是垃圾,到處都是被時代一拋了之的可憐相。
他們一家被困在破敗中營生,沒人能逃離命運主宰與安排。
作為獨子,村中罕有的大學生,他為了到美國留學想殺了父親;
作為丈夫,一心渴望高樓華宇,他攀上村中富婆而要滅了妻子;
作為母親,不堪備受兒子拖磨,她意欲在水井邊斬草除根。
尋常的家人,成了各自心懷鬼胎的追捕者,
當情感羈絆隨著想望崩毀戛然斷裂,
他們彷彿置身茫茫雪夜,
摸黑索求命懸一線的救贖⋯⋯
三場殺人未遂的故事,作為兒子、丈夫、妻子,
在暗無天日塵土飄揚的生存遊戲裡,
是不是唯有斬斷彼此,
憤怒才有出口,未來才有解脫的可能?
繼小說《日熄》以村落集體夢遊暗喻當代社會情狀,閻連科此次讓故事回返河南農村老家,以略帶戲謔的後設筆法,描摹村落農民在資源枯竭下人心浮動、地方勢力暗湧,延伸出日常生活的串串詭譎奇想,以及飽受集體環境規戒和馴育後,所擔負關於生存的卑微鬱結。
在不同章節中由這一家三口各自敘事,藉由「弒父」、「弒妻」、「弒子」等詭謬情節,透過層層殺機剝解以「家」為名的扭曲綑縛,更投映出作者對現代社會經濟、家庭價值的指涉。書中父親一心想過更好的生活,苦心收集建築材料卻全數被官方沒收,陷入「寧可和上天打官司,也不要和政府打官司」的落魄窘境,閻連科將思辨包藏在一個個謬趣故事裡,失控錯軌的情節對應欲振乏力的人生,看似荒誕卻十足悲涼。
2023年10月8日 已读
原名《中原》,初刊于 2021 年《花城》第 2 期。不算好读,特别是方言词汇的运用,阅读速度受限,体验感也不很好。为了内容还是要夸一夸。
首先王德威的序《讲好中国故事》写得非常好,“当大说家忙著讲「好中国」故事时,小说家致力「讲好」中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语)”直言现在讲“讲好中国故事”是全民运动,方兴未艾。
小说主体讲述的是一家三口,儿子想杀父亲,丈夫想杀妻子,妻子想杀儿子。小说对方言语言的使用,不断出现臆想和现实的对比,絮絮叨叨的描述,都体现了小说家非常成熟的叙述手法。但不难看到在这个故事里表现的一些底层社会真实的内容。比如儿子去上大学掏空了家里凑出 12 万,后发现大学是假的,校长被查后现场有警察,最后以讨回返乡路费几千块结束;比如对于丈夫来说,和家电妻子好并要和自己妻子离婚的最终目的是盖起楼房,房子、宅基地作为固定资产对农村人的重要性无法用别的东西替代;“死亡”对于赤贫家庭来说其实不太远,甚至是很容易选择的一件事,“农村的媳妇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了,一般都是独自到河边,到崖边,到能上吊的一棵树下边,独自想想人生咋会这样呀,想不明她就寻短自殺了,想明白她就起身回來了。”但我看来,儿子和父亲都是在无法通过正常的读书和买卖实现达成阶级跃升(像家电老板)的情况下,才有了一系列臆想,把自己当下的困境归咎于没有出国留学或者无法和妻子离婚。小说家设置的这些杀人的起因其实并不值得推敲,特别是通过理性思考的推敲,但是为什么在小说人物身上是合理的?因为这些在中原生活的人并不是在一个合理、公平、理性的环境下长成的。公职人员主要收入是通过帮人办事来的,要获得这样的分身就需要先进入一个不公平的体系中,最后不管是民还是商甚至是官都会受到从上到下烂透了的体系的回报,早晚而已。
2021 中国 中国文学 虚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结局)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 - 1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关心则乱
2023年10月4日 已读
最早知道这本书的时候还在连载,晋江总榜应该也登顶过(硬盘还有截图),转眼已经好多年了。 最后一册正文不多番外不少。感情线部份宠文无疑。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小说没有明说的穿越朝代是明朝,在作者的设定里女子就是内宅后院的一亩三分地,一个女子从长在闺阁到启蒙上学塾,都是为了家人以后能更好地经营这个后院,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要在道德规范的允许内。而所谓对女子的道德规束就太狭隘了。可能部分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杜撰,不可避免地还是有很重的主角光环,个人读来是感觉有冲突的,明兰的婚姻生活不应该如此顺遂(小说刻画从来没有失算过),这才是放在小说大背景下的说得过去的。 总体来说因为篇幅的关系,很多非主角的刻画比电视剧丰满很多,特别是华兰、海氏、若干丫头等。
2019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五)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 - 1
同名影视剧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主演!
由《琅琊榜》《欢乐颂》出品方正午阳光倾力打造
侯鸿亮制片,即将在湖南卫视热播!
古代女性励志口碑神作!
一幅从江南闺阁到侯门大户的古代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作者现今唯1指定正版!
随书附赠胖脸娃娃三折贺卡!
★同名影视剧由赵丽颖、冯绍峰、朱一龙主演!《琅琊榜》《欢乐颂》出品方正午阳光倾力打造!张开宙执导,侯鸿亮任制片人,强强联合,打造国产剧口碑巨制,湖南卫视即将热播!
★作者现今唯1指定正版!
★一幅从江南闺阁到侯门大户的古代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宅门恩怨下的暗潮涌动与礼教伦常,全面还原真实古代市井家宅生活。网络流传:“看知否,学做人!” “将人情世故写到*!”让你提高情商、经营人生、明理知世的口碑佳作!
★精致内外双封,由知名“无脸人像”画手呼葱觅蒜执笔绘制封面,还原书中经典场景!纸张选用*进口80g银河书纸,给你带来小说少有的细腻与质感!*收藏价值!内文含精美彩插,随书附赠胖脸娃娃三折贺卡!
内容简介: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关心则乱
2023年10月4日 已读
第五册才出现祖母中毒明兰断案,依然觉得明兰找盛纮和王氏发作时的台词写得相当好,与王老太太对峙那一场的台词也都很妙。与电视剧较大的差别是明兰已经生完头胎。很大一部分篇幅是侯府四房五房的事情,先是分家,然后再与小秦氏分府别立(由头是分娩时的火灾)。顾廷烨亡妻余嫣红通奸怀孕,往事被小秦氏拿来作文章,牵扯出一些往事。从奸夫流放到不断惹事看到了顾廷烨的手段和城府,徐徐图谋。休弃余大夫人见识了余老太爷的手段。若眉公孙先生也是电视剧砍掉的线。“关心则乱”的深意get,“真心所爱,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聪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这一册明兰为盛老太太豁出去真是高光时刻。(加半
2019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四)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9
“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作者 关心则乱
2023年10月4日 已读
这一册开始了与小秦氏的交手,康姨妈这个烦人的角色也上场了。其余也就是整理内院、敲打下人、和继女改善关系、和丈夫恩恩爱爱这些。写怀孕后同房挺有意思,意思是古代女人孕期性欲都自己解决?必需的找个替补伺候空窗期的丈夫?想起来看之前看到的一句评论:顾廷烨千好万好可惜不洁,所以婚后专宠也算是人设加分的地方吧。这一册着实平平淡淡。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丘处机“一言止杀”考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杨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 2
本书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严谨的逻辑推理,对丘处机“一言止杀”的传说进行了质疑,认为“一言止杀”并非史实,从中更可见早期全真教的传道与后世的误读。本书对道教史研究界的非理性的“宗教情感”有所批评,对王重阳、丘处机等人的虚妄情节有所揭示,对陈垣、姚从吾等前辈学者之误读有所批判,以期还历史以真相。
2023年9月30日 已读
本来不觉得“那么”厉害,直到看到作者最后一篇打脸其他人的文章。虽然狠了点,但这种认真对待学术的态度非常让人敬佩。
就像杨先生称赞王国维和陈得芝,他自己也在做这样启发后人的扎实的研究,说的是真话,毫不留情地反驳信仰主义下的伪科学研究,直言不讳地指出山东师范大学项目成果的质量堪忧。在丘处机一言止杀这个问题上,需要做的是基于史料的考证,去伪存真,去除个人崇拜,撇开因为信仰而结论先行。有非常好发榜样在这里,借鉴了鲁迅的话“我们总是说些真是的好”,反驳批评起来也像是大先生附体,毫不留情面。真太有意思了,不是丘处机止杀考的结论,而是严谨做学问遇到三流质疑的反攻。第二篇略感难读。
2018 中国 历史 非虚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6
2023年9月25日 已读
结束于巡庄,搞明白了为什么烧了借据是给皇帝处理问题。第二本看了一天,第三本看了一个多星期...有点疲了,因为明兰也算是当家主母了,比起一个小庶女什么都没有跨上很大的台阶,且书中的顾廷烨更宠。槽点最大的确实是新婚同房,说是写成强奸幼童真的不算过分,在第二册也有注意到顾眼中明兰的“幼”,总之作者写这一部分的时候侧重点令人十分不适。另外一个不适是时不时cue一下红楼梦,而且也不像是什么好话,也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识?看到过半了反而觉得穿越没必要,因为从嫁人钱到嫁人后都无法体现现代人的性别观,虽然顾廷烨有通房妾室,也和没有也没差别,这一点上挺现代的。除此以外就是盛老爹的人设,书中他应该算是比较称职的父亲,这个家族走的是上坡路,个人喜好上他也不是专宠林氏,也有其它姨娘补充。电视剧省略了明兰给华兰出主意,让她给公公找妾室,有爽到。20230925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二) 豆瓣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十年闺阁,盛家姐妹渐渐长大,青涩褪去后,盛家姐妹也有了各自的心事。
女大当嫁,长辈们处心积虑为儿女谋划婚事,而盛老太太不希望明兰成为家族利益的牺牲品,只盼她一生顺遂,所以早早为她安排了自己中意的人选。
明兰本以为自己将与贺弘文度过平静的一生,谁料却有人步步算计,只为娶自己这个庶女为妻?
2023年9月18日 已读
第二册结束于王氏给如兰和明兰准备嫁妆,华兰在夫家快熬出头。副标题虽是说闺阁十年,主要讲的是三兰的婚嫁之事。电视剧比较大的改动是原著回酉阳其实有两次,第二次遇上兵乱。而顾二表白心意说出来谋划已久这件事全部是在袁文绍家的亭子里,并没有马球场的再次表白。但是表白的台词和筹谋的内容电视剧非常忠于原著。墨兰的谋划也没有多次私会甚至偷情珠胎暗结这么严重,这里整合了电视剧明兰非穿越的设定,扳倒林噙霜变成为明兰的谋划。
看电视剧我觉得很突兀的是顾廷烨的决定娶明兰的时刻,那个江边的夜晚关于蓉儿的教养的讨论,原著并没有,书中的顾廷烨在提亲前只见过明兰三次,在第二次见到明兰扔墨兰泥巴的时候决定要娶她,作者还专门为他写了篇番外来记录这个过程。
明兰这个人物的设定,到目前为止看到的都是随波逐流过古代生活的打算,所以在顾廷烨表白她发现自己本性被压抑,其实她在选择这样装的过程中并没有内心斗争过,反而因为偶尔的真实性情流露而吃亏。用电视剧的说法叫出头。
另外两个配角比电视剧详细而丰满的一是海氏,特别是在处理墨兰与明兰打假和发卖林氏仆从两件事上,能看出来非常有能力。
二是华兰,虽然在婆家出处受制于婆婆,但并不像电视剧表现的那么弱,也是个极有手段的人。
有注意到这一册两个地方铺垫了顾廷烨视角看盛明兰的娇嫩。20230918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豆瓣
5.5 (20 个评分) 作者: 关心则乱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8 - 4
“ 我想描写一个繁华的盛世,有英明的君主,果敢的将军,狡黠的投机者,算有遗策的谋略家,有鲜血,有惨烈,更有辉煌的未来。
我想描写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家族,有深思熟虑的家长,有光明磊落的男儿,有刚烈妩媚的女儿,有泪水,有伤害,更有苦尽甘来的团圆。”
——作者 关心则乱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电视剧大框架是比较忠于原著的,但也有不少改动。设定是穿越,姚依依到的时侯她小娘已经难产去世,基本上是从到老太太跟前生活开始写。三个兰在庄儒的学塾上了没多久课,因为齐衡的到来,平宁郡主要求避嫌而停止。和小公夜之间也没有那一段开始和戛然而止,娃娃只是普通的礼物,回酉阳老家仅仅是参加允儿的婚礼和把明兰记到大夫人名下。第一本主要写一个长大的过程,十岁之前利用童稚装傻,开始搬出去独立居住以后开始显现手段。但明兰一直都是很有分寸的,用现代成年人的智商来分析厉害是不难的。和祖母的感情也是非常真实,可以说书里解释了祖母难相处的原因,她喜欢的是“不争”。王氏也确实没有刘琳演的那么讨喜。
第一册止于襄阳侯府一日游,顾廷烨在最后两回才出场,第一次和明兰照面,并责问了与嫣然婚事有变的原因,第一印象是年纪不小且有点剽悍。齐衡在最后表白了心意也只是说很想见明兰,被强调两人身份差别以及私下见面于明兰名声不利。人物塑造上电视剧的小公爷比原著加分很多。总体来说聚焦于宅斗,能做的事都得在礼仪、规矩范围内。很多话说一半藏一半。这一册并没有感觉很辱女,穿越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朝代,要求一个新时代女性独立闯出一片天?20230917
2018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
巡山报告3 豆瓣
作者: 王立铭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力 2023 - 1
“巡山报告”是王立铭教授一个宏大的科学写作计划,他计划用30年的时间,持续观察和分析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的最新进展和重大事件,按年度整理成书。2020年、2021年已经出版《基因编辑婴儿:历史与小丑》《我们如何理解一种全新疾病》。《现代中国人从哪里来》是本系列丛书的第三本。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抽丝剥茧地分析了两个重要问题:现代中国人从哪里来、AlphaFold2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大赛中取得的惊人突破。第二部分,王立铭教授对25项生命科学研究进行了解析,包括脑机接口新进展、抗衰药物NMN的人体临床试验、肥胖症新药、针灸抗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等等。
王立铭教授用人们容易接受的生动语言和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能够跨越知识壁垒。得以一瞥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无限风光。他不仅把最新出现的重要科学发现或科学事件掰开揉碎讲给读者听,更重要的是他用兼具历史和未来的人文视角审视解读,能提高大众用科学的态度和眼光来分析各种问题的能力。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系列第三本。看到目录就有点失望,因为从篇幅上来看,正文篇幅缩减(1/3),原来仅仅是增补的大事件占绝大多数篇幅。
第一篇也是书名的主题,聚焦现代中国人的来源。主要是关联到发了几篇比较大的paper,而研究手段用到了提取DNA鉴定的生物学方法。并没有比历史学或者考古学视角的研究看到更多重要的结论。线粒体夏娃和Y染色体亚当比较有意思。
第二篇写人工智能进军蛋白质结构预测,最后作者呼吁掌握资源的互联网大佬们进军生物圈,为生物技术发展谋福利。别老尽搞社区买菜。比较重要的前景是,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对于药品研发、癌症治疗都非常有用。而现在已经到了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大突破的前夜。
大事件非常前沿,能看懂需要不低的门槛,至少是生物学或者医学的相关行业,举例科普已经很远了。关于新冠冰毒溯源新进展看完比较有收获,单纯科学的角度分析。肥胖症新药一篇也不错。总体来说全书创作性和思考的内容偏少,可能大部分是paper研究内容的复述。
2023 中国 科普 非虚构
鲤·来不及 豆瓣
7.5 (15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 - 1
2011年1月,鲤创办两年后,第十本主题书《鲤•来不及》上市。粗略地追溯一下,“80后”这一名词,大约诞生于2000年前后,从那个时候起,这一代人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十年里,我们一直在说,却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过。我们早慧,却晚熟,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扮演着最初的角色——一个旧传统里的不和谐音符,所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或许不用再过十年,它们就会被完全吞没。
我们是流水线上的一代,被制造、命名,分送到既定的位置,呈现给大众。流水线只负责装配,却不能帮助人成长:80后呈现出的群像,就像是一群握在媒体手中的空心玩偶。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被摇撼,信息塞满各种缝隙,核心价值却摇摇欲坠。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辨别和思考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么?我们能够让脚步变得更踏实徐缓么?我们能够主导自己吗?我们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带来改变吗?我们需要一场彻底而毫无顾忌的表达,然而我们还能等来吗?
与时间的竞赛,或许注定要输,但是必须参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小我们被如此教导,却还没有来得及明白时间长河到底是什么。最后却只怕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来不及。
在《鲤.来不及》中,几位不同年龄的作家畅谈他们如何用写作来对抗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日本女作家青山七惠替80后群体表达与现实世界相遇时的焦虑。台湾女作家朱天心在深度访谈中提及《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里的中年危机,并奉上散文《童年往事》再次定格少年刻度。阎连科则以作家的姿态直面死亡带给他的恐惧。特约作者困困发出提问:凭什么作家的老与死那么郑重其事,那么富有审美意义,那么崇高呢?
小说部分青年作家张悦然,周嘉宁、颜歌、春树、桃之夭夭也都带来自己的最新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因出版小说集《地铁》而在科幻小说及纯文学界都获得广泛声誉的韩松,也奉上了他的最新短篇小说《闭幕式》,并且畅谈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从这一期开始,一个名为“声纳”的别册将与大家见面。它试图以更接近创作的本来面目的方式,收聚那些真挚的声音,呈现一种冷静独立的观察时代方式。青年作家AT的《作者之心》通过对创作过程的展示以及文本的剖析,展示如何为作品注入生命。所选的兩篇读者来稿《萌》和《北方的赋格》,在结构和叙述中都展现了迷人的面目。以此为开端,未来的《声纳》将会收纳更广泛的来自读者的回声。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这一期真不错,特别是沙龙部分。《来自天国的人口普查员》,篇名很有意思,总结了很多自杀的作者,重点绍介了菲利普·罗斯和恰克·帕拉尼克的作品。《如何与世界相遇》专访青山七惠。《初夏荷花时期的击壤歌》专访朱天心,从作品衰老的部份去贴近这一期“来不及”的主题,朱天心受访的对谈内容比后一篇她自己写的《童年往事》深刻很多。阎连科《一个人的三条河》也非常诚恳地谈到了自己曾经对死亡和疾病的惧怕。小说部分收录《林垦支持者》(收录于罗恩·拉什《炽焰燃烧》)、《哦,约瑟夫,我很累》(收录于理查德耶茨《恋爱中的骗子》)。别册《声纳》部份《作者之心》不错。另外韩松的一偏对于科幻文学的介绍展示了非常大的阅读量,有很多应该是都没有中译的。这一册《鲤》基本达到了我对Mook的预期,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电影,提供国内新生代作家展示平台。严肃文学与青春文学占比适当。
2009 中国 杂志书 虚构 青春文学
掌中之物 Goodreads
若初文学网
一个心狠手辣的男人,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以及一段处处是错的纠缠⋯⋯<br />前,她送他进监牢,直至确定他被执行死刑,方才安心。<br />后,他扯她入地狱,亲眼看着她被侮辱伤害,却仍不解恨。这是一场精心准备的报复,也是一场隐忍持久的复仇。<br />傅慎行原本一直以为,何妍会是他的掌中之物的。<br />简单一句话:前期男主虐女主成渣,后期女主虐男主成灰⋯⋯<br />没错,就是这么简单。看前面,别幻想男主心慈手软,看后面,也别指望女主善罢甘休。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哈哈哈谁建的条目!应该算是完整的二刷,读得很慢享受前期傅慎行虐何妍的过程,与小五品评何妍夫妇闺房情事、让兄弟作贱何妍、在众目睽睽下播放暴行视频、亲手把她送到性虐狂手中。这一遍也丝毫没有动摇何妍一点都不爱傅慎行,从来都只有虚与委蛇,猜测他的行动、安抚他的情绪、假意讨他欢心。傅慎行发现自己爱上何妍后央求她教他怎么去爱,他愿意去学,可惜他们的相守建立在强拆基础上,他永远也得不到何妍的信任遑论是爱。但他一次次被欺骗一次次尝试去相信和爱何妍,应该是有带来一点感动的。还是那句话梁远泽这个人物塑造太完美了,傅慎行情感上没有一点可趁之机。梁活着对于何妍精神的滋养太重要了。留下傅的孩子已经是很仁慈的结局,如果这个孩子打掉了,那沈知节的人生就真的什么都没留下,何妍不会永远记得他。
中国 未出版 虚构 言情小说
我曾纯粹爱过你 豆瓣
偏执狂
作者: 艾小图 2013 - 7
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这么一个人。你疯狂热切的爱过他。痴迷得不顾一切,为他做了一切可笑的傻事。你用尽全身力气去爱,不求任何回报。就算他是你人生中无法企及的光,你飞蛾扑火,在所不惜。
大二那年,陆则灵就遇到了这个人。她爱他爱得魔怔,爱得全无矜持。她不求回报,不怕受伤。只求轰轰烈烈爱过一场。即使他不应允,不动心,不理解,也绝不动摇,不放弃,不后悔。
真爱很短,岁月很长。总要有那么一次,纯粹去爱,输掉世界也无妨。谨以此书送给那些岁月里,最纯粹的爱情,最美好的我们,还有为爱全心付出过的你。
2023年9月17日 已读
再一次因为虐文过了一遍。最虐的依然是则灵舍弃所有陪在男主身边,然后用一个孩子的生命祭献给这段爱情。后面的追妻火葬场杀伤力一般了,因为男主也没有什么顿悟的时刻。是因为不习惯失去才发现已经不是原来的感情。这个故事好就好在短和流畅。
2013 中国 虚构 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