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文学
证言 豆瓣 Goodreads
The Testaments
8.8 (9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于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2020年度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新浪好书推荐“2020年度推荐图书”
全球超级畅销书《使女的故事》续作
2019年布克奖得主,阿特伍德二度折桂
全新角色演绎不同视角,首次披露基列国背后的秘闻
英国每四秒售出一本,全球上市首周50万册即告售罄。
即将改编电视剧集,延续《使女的故事》电视剧收视神话。
----- ---------------- --------------------------------------------
“这部小说并不像出自一位处于写作生涯晚期的作家之手,相反更像是她的巅峰之作,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叹。”——布克奖评委丽兹•考尔德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她一向超前。不管是她的哪部小说,读者定会在半小时内沉迷其中。”
——资深出版人卡门•卡里尔
“如果哪一位小说家能够证明创作一本续作是正确选择的话,就非阿特伍德莫属了。”
——《卫报》
-----------------------------------------------------------------------------
“亲爱的读者们:你们曾多次向我提问,关于基列国及其内部运作的细节。这些疑问都成了这本书的灵感来源。而另一部分的灵感来源则是我们正身处其间的这个世界。”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结局十五年后,基列国的统治从内部显露出衰腐的迹象。在巨变将临的关键时刻,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的命运开始交错,进而引发了颠覆性的后果。她们从各自的视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三种不同的叙事声音构建起一个更宏大、更开阔的时空,首度披露了基列国倾覆背后的秘闻。过去与未来在讲述中逐渐交叠,真相以令人惊叹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
2024年1月31日 已读
小说主体由三个人的独白构成,两份证人证言,一份记录手稿。小说在发展过程中三份独立的讲述逐渐开始互相映照和交叉。 小说有很多《使女》设定的补充,甚至更具化了新一代基列女性是怎样在被洗脑的教育下成长起来,一面规束自我,一面又对充满困惑。两个少女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基列政权对女性本性的压制。基列对女性的控制不是直接通过男人,而是通过部分女性管理女性,但传达的意志是男性意志,维护的是男性的种种权益。 迪亚嬷嬷的个人讲述联系《使女》中基列政权之初的巨变,个人要如何在生存和死亡之间做选择,她选择先活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莉迪亚嬷嬷极富政治野心,她把自己奉献给了推翻基列革命事业。联系译后记说推翻基列,没有操控权力的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个人反而觉得这是这本书种种预言之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
2020 加拿大 加拿大文学 女性 虚构
使女的故事 豆瓣
The Handmaid’s Tale
9.0 (5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陈小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7
全球现象级畅销书,经典形象新版回归
同名剧集前三季豆瓣平均8.8分,第四季2021年即将播出
---------------------------------------------------
“我们中那些有幸在1985年《使女的故事》面世伊始就读过小说的人,肯定还记得当初这部作品带来的震撼,既有一种幽闭恐惧式的精准,又有那种令人惊愕的先知先觉。”
——《卫报》
“我一直认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很快就能获诺贝尔奖,且我现在仍这么想,仍希望她得奖。”——石黑一雄
“可怕的是她在三十年前就预见了这一切。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曾以为我们足够理性,这样的事情不可能真的发生。三十年过去了,我意识到过去的自己过于乐观……这本书是我们中的预警者。”
——尼尔•盖曼
“她始终在提醒我们,关注正在发生的事。这真的很重要。”——珍妮特•温特森
--------------------------------------------------------
奥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她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 动都受到“眼目”的监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女性并非这场浩劫中唯一被压迫的对象,每个人都是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2024年1月24日 已读
看完才理解何为“反乌托邦”。在我看来小说没什么情节,主要是描述未来世界的某种状态(环境污染、生育率下降)以及基列政权法律和“规定”对于女性赤裸裸的利用。女性无法工作回归家庭,家庭的本质是无条件的付出。二婚无效,女性进入感化中心,本质被灌输洗脑,一切为了受孕和生产。纵向社会组成上,贵族可以雇佣女性的子宫进行生产,对于反抗者多数杀害处理。也证明越是高压政权越是在看不到的地方有无数涌动的力量,只是时机未到。 小说的基调是压抑的,阅读过程中感觉喘不过气来,需要小心翼翼才能维持当前并不完全的人权以及性命,到处都是诱惑,到处充满了危险,所有的意外都需要个人承担。 从设定上会认为阿特伍德真的很厉害,甚至已经是快 30 年前的作品,现在看也会觉得有一定的预见性。但说喜欢也说不上。
2020 加拿大 加拿大文学 女性 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