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中国远古时代 豆瓣
作者: 苏秉琦 / 张忠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8
《中国远古时代》概括了近代以来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文化入手,对中国史前社会作了细致而具体的梳理。本书以考古论及中国史前历史,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典范意义。全书主要分为“序言”、“我们的远古祖先”、“新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周边地区的远古文化”等五个部分,以考古发现为依据,在充分利用考古学已有成就和新成果的同时,恰当吸收并应用了民族学、社会学的资料和方法,科学且较为完整地展现了远古时代的面貌特征,是目前关于远古时代史前社会的较为详实、全面、资深的著作。
2023年1月2日 已读
张忠培&严文明 1994 丨本书是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被这一版《断代史》收录,但貌似未被新黑皮版收录,可以从取舍上看到内容的优劣。委婉:非常扎实的考古学著作,新版最后还加了4篇附录,算是更新一下成果实效性。有非常多细节,诸如物的大小/尺寸/种类/材质,人的性别比例/年龄统计/位置示意等等,如果查资料应该很有用。但是作为《断代史》普及进入,就感觉是论文合集,发掘报告堆砌。大概意思是:以前我们考古学刚起步没成就,比不上西方,但现在(1990年)成绩斐然,然后甩一堆原始材料。可能主要是我预期不一样,想看结论总结,而不是考古细节。成书年代早,书里面的插图几乎都是工笔画,主要是出土陶器/石器的形状和纹路。印象较深的是齐家文化是父权/夫权达到史前时代的极限,有女性捆绑下葬挣扎的痕迹。
2017 中国大陆 历史 非虚构
退想斋日记 豆瓣
作者: 刘大鹏 遗著 / 乔志强 标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1
《退想斋日记》为山西省太原县(现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举人刘大鹏所著,始于光绪十七年(1891),迄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时间跨度长达五十二年,最早为乔志强先生在田野调查中所发现。刘大鹏活动地区虽然多在山西太原,但由于其对下层社会生活有较多接触,深谙民间疾苦,当过私 塾先生、县立小学校长、县议会长,管过小煤窑,还督率子女参加田间劳动及经营,主持修葺过晋祠及附近道路,所以日记呈现了基层乡村社会应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很多丰富细节,弥足珍贵。本书初版出版三十年来,受到中外史学界广泛的征引,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史、乡村史乃至科举史的必读书。此次重印,对全文做了一定修订,期待能对推动历史研究有所裨益。
2022年12月19日 已读
刘大鹏 1890-1942/1990 出版丨原以为只是个清举人日记,一观清末至民国社会变革对普通百姓的影响。读下来确实发现对于农业生产、粮食价格、雇工成本、婚丧嫁娶的风俗、祭祀迎神的传统都有非常详细的记录。以前对于社会动荡期民不聊生的感知仅仅是今日不知明日生死。但读下来这本日记会发现“活着很难”由各方面的原因,清末的时候重税用于还清政府的赔款,各种莫名其妙的税种,后来日均入侵的时候用救国名义让商铺“借款”,让个人“捐款”,违者拘捕。这一家一直勤恳于农业种植,是从还算不错的条件渐渐到民国战争期间需要靠朋友送粮救济的程度,也看到一些如瘟疫猖獗、妇女放足、加入天主教等等不太重要但可能会在别的研究中出现的史料。来自个人的历史记录,把那些现在看来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记录很简单,所以常说“见证历史”真的会是改变历史的时刻。
2022 中国大陆 历史 非虚构
叫魂 豆瓣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4 (194 个评分)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6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2022年12月16日 已读
Philip A. Kuhn 1990 丨用民间的视角切入叫魂这一事件的发生,让人非常感兴趣。但是发现作者开始介绍弘历的考虑、当时社会发展下人口和生活的真实情况,从剪辫子的政治意义,以及“魂”的种种,逐渐发现作者试图去解释的内容我需要很努力去理解才能跟得上,现象背后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方面。作者最后一章和译者重版译后都作了很好的总结。
内页插图有一页复印了朱批内容,着实惊喜,但没想到这一页是初版的封面。1999 年那个书店店员说“真像”的新闻后来反应过来说的是法轮功。译者提得非常简单,但是联系叫魂的清缴,以及政治罪的“正确用途”,我突然醒悟当时还小学的我对这个事件所获得的信息也是“上面”想让大家接受的,但真的是他们宣传的那样吗?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但我知道我原先的认知肯定不对。这是江逝世和阅读这本书起的奇妙连锁反应
2014 历史 美国 非虚构
秦崩 豆瓣
7.4 (11 个评分) 作者: 李开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4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和汉帝国的创建者刘邦,像是隔代的两位开国君主,其实仅相差三岁,他们都是从战国衰世走出来的同一代人。秦始皇驾崩时,刘邦四十七岁,从泗水亭长任上起兵反秦,开启了他的传奇大业。本书从指出人们的历史错觉入手,以历史学家最为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秦帝国崩溃的经过,以及刘邦、项羽等英雄豪杰崛起的历程。
对于秦,近五十年来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和大批秦简的出土,刷新了我们对秦帝国和秦始皇的认识。本书是第一部叙述体的史学作品,将史书的记载与文物简牍、实地考察相结合,全新讲述秦帝国的始末。
2022年11月15日 已读
李开元 2007 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本书是历史叙事而不是论文和研究著作”,本质还是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整理历史”,所谓整理就是他按照时间线并没有什么总结归纳地把史书记载曾经发生的事又复述了一遍,顺便更正了一些(他认为)一直以来被错误解读的细节,比如“子婴”名字的正确翻译,赵高的宦籍的正确理解。但对于“戏水之战”通过间接史料黄合理推想还原有点离谱,突然从非虚构变成了虚构,为了填补历史记载的空白……也就论坛或者专栏普及历史的程度吧,并不想知道作者“重视地理空间,亲临实地考察”的过程和照片,那些个游后感毫无用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去看田余庆拓展一下。整编降军在战争中的战略意义,妥善处置降民,得民心得天下。还有那个自焚保民的魏王魏咎。P40 是“首鼠两端”不是“鼠首两端”。
2015 中国大陆 历史 秦汉史 非虚构
中国通史(上下册)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傅乐成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19 - 7
本书为我国历史事实与演进过程的一个简要叙述,意在使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楚而客观的概念。重心有四:政治社会的变迁;对外关系;各种制度的演进;学术思想的渊流。所据资料有三:历朝旧史;1960年代前二三十年学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的读史心得。对所据资料的整理及叙述,力求忠实谨慎,缺乏实证的见解和过分主观的议论,虽新颖动人,也不予采用。
本书所述,上探旧石器时代,下至1912年清帝退位,凡六十余万言。文字浅近平易,不做繁征博引,叙说清晰,见解持正,数千年中国史事之此伏彼起,重要节点,前因后果,俱在目前。本社此次引进出版,配有适量插图,重点在于战争地图,对每副战争地图皆有数百字详尽说明,以方便读者对史事有更为感性、系统的认识。
2022年11月1日 已读
傅乐成 1960 丨找到了网上最后被删减两章的 PDF 但是这遍没有看。比起吕思勉版,确实是门槛低很多的通史,适合我比较粗线条地捋一遍,因为很多细节看了也没太懂什么意思,也记不住。政治史部分,通史读来还是几句几行概括几朝几代的盛衰,其实大江山也不容易,但这一遍会更加觉得朝代的更替需要枭雄但也真的非常需要时机。打下来的江山,守江山不易,其实前面如果是盛世,能力差点的领导人还是可以混一混的,但是基础不好就非常难了。喜欢傅乐成的一些总结性的点评,甚至是没有结论、存疑的判断。总体来说很不喜欢看打仗,特别是某某朝的武功,但在作者的评价里,对外能不能行,和老百姓过得好不好,都是很重要的评价标准。作战图好评。
2019 中国台湾 历史 非虚构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