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过去的生命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的新诗集,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北新书局初版,为《苦雨斋小书》之五,有序一篇,收作品三十五篇。
周氏在序文中说:“这里所收集的三十多篇东西,是我所写的诗的一切。”他所说的诗,指的都是新诗,即“这些‘诗’的文句都是散文的”。而且,其中的《西山小品》二篇,本来就是散文,原系以日文写成,曾刊于日本杂志,后又自己译成中文,一九二二年二月刊于《小说月报》十三卷二号。将其入集,大概是作者认为,“能够表现出当时的情意,亦即是过去的生命”的“别种的散文小品”,其实也就是诗的缘故吧。
《昼梦》和《寻路的人》二篇,也是标准的散文——散文诗,后者曾收入晨报版《自己的园地》作为代跋,北新版将其抽出,又改入《谈虎集》了。
本社一九八七年七月据北新本校订印行,此次仍据该本加校重版。
原未入集的和周氏后来写作的“文句都是散文的”诗作,有的虽是游戏文章,但于了解作者思想情绪仍有参考价值,重版时搜集到的有一十五首,遂援《知堂杂诗抄》例编为“外编”。
2023年6月30日 已读
周作人 1929丨周二的诗集,简单翻过,看了和没看差不多...三篇同名《小孩》、绍兴方言《题半农《瓦釜集》》有意思。(已经在考虑读完卖掉了...
2021 中国文学 周作人 虚构
永日集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周作人,五四时期任教北京大学,在《新青年》《语丝》《新潮》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影响深远,风行海内外。其随笔散文创立了中国美文的典范。胡适赞叹“大陆可看的唯有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倾心翻译的《枕草子》,尽显原作的灵性与机趣,是经典译本。
2023年6月26日 已读
周作人 1929 丨一小半是译文,周二不遗余力译介希腊古典文学,对我来说最读不惯的是人名的不同译法,知识储备不足以让我的大脑完成新旧译名的同步工作。
《谈虎集》最后连续很多篇写(怼)《顺天时报》(日本帝国主义的机关,日本人写的中国文),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周二的立场,连续开怼,最后说自己不想找茬了,这个报纸不值得看,大家都别看了。延续到这一集的文章立场也是一致的,并没有看到政治立场的亲日,有的是对日本文化,主要是翻译上的绍介。
“东方是奉行老人政治的。”(P162)
“中国现在到底不知道还是什么时代,至少总还不像民国,连人权都没有,何论女权?”(P169)
要不是引用,这些话我都不敢编辑。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非虚构
谈虎集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谈虎集》上下两卷本,收一九一九年至一九二七年间文,北新书局于一九二八年一月二月分别出版。上册有序一篇,收文从《祖先崇拜》至《怎么说才好》,计七十六篇;下册后记一篇,收文从《双十节的感想》至《剪发之一考察》,计五十六篇;上下卷共收文一百三十二篇。
《谈虎集》是和《谈龙集》一同收集、一同整理、一同编辑,然后再按内容“分家”,各自成书的。序文也是同一篇,《苦雨斋序跋文》中便叫《谈龙谈虎集序》。序文说道:“……‘分家’,将其中略略关涉文艺的四十四篇挑出,另编一集,叫作《谈龙集》,其馀的一百十几篇留下,还是称作《谈虎集》。……《谈虎集》里所收的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
集中《夏夜梦》中《初恋》曾收入《雨天的书》,《碰伤》曾收入《泽泻集》,《寻路的人》后来又收入《过去的生命》。
本社一九八九年一月据北新本将上下卷合为一册校订印行,此次仍据该版加校重版。
2023年6月26日 已读
周作人 1928 丨《谈龙集》《谈虎集》的序文收录在《永日集》,抽出略关文艺的44篇收入《谈龙集》,其余110+篇收入《谈虎集》。本集“所收的是一切人事的评论”,所以读起来比较枯燥,没有注解,总感觉很突然抓不住重点。而且第一辑读至此是收录篇目最多最厚的一册。“谈虎”有“得罪人得罪社会”的意思,作者说“不免惴惴”。
“中国多数的读书人几乎都是色情狂,差不多看见女字便会眼角挂落,现出兽相...”(P260)
《风纪之柔脆》周二写的还没很毒辣,仅仅是感叹中国人的道德堕落到需要禁止十岁左右女孩进浴堂洗澡才能维持风纪,而没提到男人的不能自控需要规范女人行为这一点。
《剪发之一考察》引《发爪须》头发是主君对臣仆、男子对女子主权的象征(P444)
《工人与白手的人》非常好,现实生活中很多“白手的人”消失了,连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能提:“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Martin Neimöller)”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非虚构
谈龙集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谈龙集》,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开明书店初版,有序言一篇,收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七年间所作文四十四篇。
作者在序中说:“近几年来所写的小文字,已经辑集的有《自己的园地》等三册(即《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和《泽泻集》)一百二十篇,又《艺术与生活》里二十篇,但此外散乱着的还有好些,今年暑假中发心来整理他一下,预备再编一本小册子出来。等到收集好了之后一看,虽然都是些零星小品,篇数总有一百五六十,觉得不能收在一册里头了,只得决心叫他们‘分家’,将其中略略关涉文艺的四十四篇挑出,另编一集,叫作《谈龙集》。”可见这乃是一册“关涉文艺”的论文集,但仍然并不缺乏散文随笔的审美意味。
《自己的园地》晨报本原有“杂文二十篇”中《文艺批评杂话》《地方与文艺》等十一篇,之所以被从北新本中抽出,改入本集,看来也是为了“以类相从”的缘故。
本社曾于一九八九年一月据开明本校订印行,此次仍据该版加校重版。
2023年6月7日 已读
周作人1927 丨1918-1927年作文44篇,多为文艺评论、新书序文等。还是喜欢周二的性别观,谈性、道德、妇女。
仍然不遗余力绍介他喜欢的神话故事、童话作品,收集歌谣、童谣作品,并肯定他们的研究价值。得益于周二对于民俗学的兴趣与研究。
也谈翻译,态度非常谦虚。自己的作品直言译得不好,但为了作品研究作用翻译给需要的人。对于他人的译作仔细探讨不当之处。全书个人认为最深刻的一篇当属《违碍字样》,因为确实过去与现在没有什么不同,国外与国内对于字词的delete手段也极为相似。“译本的删削是常有的。他们大抵简直地跳过去,并不说一声对不起”。
2019 中国文学 内地 周作人
泽泻集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2019 - 1
《泽泻集》,一九二七年九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为周氏《苦雨斋小书》之三(《苦雨斋小书》出版过五种,即《冥土旅行》《玛加尔的梦》《泽泻集》《永日集》和《过去的生命》),有序一篇,收文二十一篇。
在《泽泻集》中,《爱罗先珂君》曾收入晨报本《自己的园地》,《(镜花缘)》《心中》曾收入北新本《自己的园地》,《苍蝇》《(雨天的书)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吃茶》《苦雨》《死之默想》《唁辞》则见于《雨天的书》。二十一篇中,与前出文集重复的超过了半数。
文集本不当篇目重复,但如果是选本,则重复乃是当然。《泽泻集》便是一本作者的自选集,序文中道:"自己觉得比较地中意,能够表出一点当时的情思与趣味的,也还有三五篇,现在便把他搜集起来,作为《苦雨斋小书》之一。"话说得十分明白了。
本社一九八七年七月据北新本校订印行,此次仍据该版加校重版。
2023年4月21日 已读
周作人 1927 丨虽然有一半以上的篇目与《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重复了,但只《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和《新中国的女子》还是值得狠狠夸一下周二的性别观。现在回忆起来周大的《记念刘和珍君》对我来说并未深刻意识到主角是女性所表现出来革命中女性的参与度。文中引用明观生的一节话提到:“凡有示威运动等,女学生大抵在前,其行动很是机敏大胆,非男生所能及”。后面更是指出女性在革命事业中的觉悟和进行比男性早而热烈,原因是女性历来受到更大的压迫。最后更是提到战乱年代被强奸还活下来的女性是可哀而可敬的,点明中国吃人的是礼教。里面一句话也很适合送给天门山跳崖事件:人功的毁坏青春并不一定是最可叹惜,只要是主者自己愿意抛弃,而且去用以求得更大的东西,无论是恋爱或是自由。P69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非虚构
欧洲文学史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欧洲文学史》,一九一八年十月商务印书馆初版,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三,分作“希腊”“罗马”“中古与文艺复兴及十七十八世纪”三卷,共三十五章。
一九一七年九月,周作人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教授欧洲文学史,为预备讲义,“在白天里把草稿起好,到晚上等鲁迅修正字句之后,第二天再来誊正……交到学校里油印备用”(《知堂回想录》)。一年后,上海商务印书馆要出一套大学的教本,周作人遂将讲义整理成书,交其出版。
据周作人后来所说,他原来“也把编好了的十九世纪文学史整理好,预备加进去,可是拿到他们专家审订的意见来一看,我就只好敬谢不敏了。因为他说书中年月有误,那可能是由于我所根据的和他不合,但是主张著作名称悉应改用英文,这种英语正统的看法在那些绅士学者的社会虽是当然,但与原书的主旨正是相反,所以在绅士丛书中间只得少陪了”(同上)。
本社一九八九年六月据商务本校订印行,此次即据该本加校重版。
2023年1月6日 已读 周作人 1918 丨只能算翻完不能算看完。以为前两天看了《西方文学之旅》好歹有些印象,结果我高估了自己。面对陌生的外语单词,不知道是什么人或是什么书,一个个查也不现实。熟悉的文言讲义,还是言简意赅。如果是听课,很多人名念出来可能还能猜到是谁。周作人集这个开头可真难。
2019 中国大陆 周作人 文学评论 非虚构
雨天的书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雨天的书》收录散文五十四篇,是周作人自编 集中著名、有代表性的一本,收录了《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本书可显示周作人前期随笔的风格特色,也就 是“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是周作人的性情之作, 影响深远。
2023年4月1日 已读
周作人 1925 丨周二真是越看越可爱。令我哈哈大笑的一句是说不懂为什么一个人要把自己看成粪,把唾液精血都看成是污秽的,真是这样应该用一把净火自焚。读来也没有哪篇文章特别喜欢,但是作者很多方面的意识都令人好感倍增。比如女儿十二岁了却找不到合适的性启蒙读物而焦虑;义和拳即使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依然是对本国人残杀的匪徒,中国人不可忘记;研究神话得心平气和研究,持怀疑和宽容态度;作不必要恶事的人比生活所迫作恶的人更恶,例蓄妾和卖女;通过实践去探索“此路不通”的经验;花了好几篇文章来为“神话”辩护,看到了神话的文学性……
也有一些立场的表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不相信因为是国家所以当爱……不过这只是个人的倾向。
从《自己的园地》到本书也有思想上的变化,简单说是看到了自己的无知,所以不认为可以被称为“文学家”。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虚构
陀螺 豆瓣
译者: 周作人 译 / 鍾叔河 编订 2019 - 7
《陀螺》是周作人译作的一本“诗歌小品集”,是二十世纪初文坛的一抹亮色。书内收录200多篇包括古希腊、日本、法兰西等国的诗歌小品,是周作人开始将古希腊文学、日本文学特别是日本古代文学介绍到中国的一种尝试。该书重点选取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记录日常琐事、描写世相人情的诗歌和拟曲作品,将其以分行散文的形式编译出来,反映出周作人独特的审美选择和文学旨趣,也是他将新文学全面化的大胆尝试
2023年3月7日 已读
周作人 1925 丨译文集,且文章出自不同年间,且是不相统的零篇。我理解为看到喜欢的国外作品忍不住翻译过来,有一些发表了,有一些译着玩,最后统在一起出了个小集子,“陀螺”这一意向就是愉快玩耍的纪念。因为篇目零散,大致是不知道前因后果的,特别是希腊合和法兰西部分,只能从周氏的译注补充了解翻译文章的初衷和文学、民俗价值。即使是在译文集也能看到周二的性别观:P128 希腊结婚沿用三千年前的媒婆制,女人全然是家庭的奴隶。接《菊与刀》阅读还是有联系到一些点,比如《女鸟王的恋爱》中最后将大栒连处以死刑,可以看成是等级观念在《古事记》中的体现,《俗歌》篇 54 “虽然不是彼此嫌憎的交情,也只好休了你罢,为的是双亲的缘故。”也是日本人“义理”“报恩”“孝道”的表现。喜欢波德莱尔和一茶的几篇。“我们翻译介绍外国作品的愿意,一般是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虚构
自己的园地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自己的园地》于一九二三年九月由北京“晨报社出版部”初版印行,为《晨报社丛书》第十一种。有自序一篇,代跋一篇。收文计《自己的园地》十八篇,《绿洲》十五篇,杂文二十篇,共五十三篇。
一九二七年二月,作者将书重加编订,抽出杂文二十篇及自序、代跋(先后入另集),加入《茶话》二十三篇(另有附录三篇),新写了小引一篇,改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自己的园地”和“绿洲”,原是作者一九二二和二三年在《晨报副镌》上发表随笔的专栏名,“茶话”则是一九二六年在《语丝》上的专栏名。但入集的次序与报刊发表的次序并不全同,篇目也有变动。
本社一九八七年七月据北新本校订印行,并于小引之后补入晨报本旧序,此次仍据该本加校重版。
原本的插图,因复制为难,没有收入。
2023年2月20日 已读
周作人 1923 丨书名来自伏尔泰的《老实人》,是三本册子的集结。主要是文艺评论、国外文学作品的绍介、译本的比较和点评、还有一些篇幅较短的随笔。很多意见比较中肯,明显感觉没啥攻击性(对比周大),比如写宽容和忍受、如何对待神话、如何看待作小诗、鉴别情诗、为“不道德文学”归类等等。令我惊讶的是《堂吉诃德》(本书作《吉诃德先生》)备受周作人喜爱,可以说是常常翻阅的书。《心中》一篇令我联想到了《胭脂扣》,“心中”一词本指表示心迹的行为,进一步指以一死表明相爱之忱,心中成了情死的代名词。文中写中国人不懂情死,是因为大陆的唯物主义之故,不解。“虽说是死了不会开花结实,反正活着也不能配合,还有什么可惜这两条的性命”,原来是这种心态。“中国人的生活里充满着迷信、利己、麻木……”
2019 中国大陆 中国文学 周作人 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