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杜撰集 豆瓣
Artificios
9.3 (119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王永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小说集,收短篇小说九篇,一九四四年与《小径分岔的花园》合为《虚构集》出版,延续虚构的传奇故事题材。其中作者声称“最得意的故事”的《南方》,被视作博尔赫斯写作的转折点。主人公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达尔曼在上楼时前额莫名地被什么东西刮破,竟至高烧不已,噩梦不断,住进了疗养院,病情好转后他决定回祖辈留下的南方庄园休养,他一路坐出租马车、乘火车、步行,最后临时起意走进一家杂货铺吃饭,却卷入一场决斗,死在对手刀下。这个故事在博尔赫斯的语言迷宫里,又有另外的读法:达尔曼没有死,回南方庄园的旅程其实是他躺在病床上做的梦,他在梦中死于决斗,一个庸常生活中的人在梦中选择了他所向往的轰轰烈烈的死亡方式。
2025年2月28日 已读
有了阅读习惯之后读的第一本博尔赫斯。 不管是以故事呈现的小说,还是看似是评论的文章,都确实围绕“杜撰”这一主题,有不少看着叙述者射出去的剑,但最后居然是回旋镖打中了看书的我。 几篇涉及宗教的内容理解比较困难,几篇觉得看懂了的故事又从网友补充的访谈内容觉得竟然比我看到的多很多。 觉得最惊艳的应该是凝练的语言,篇幅不大的内容中,没有废言,意外有不少关于犹太人的设定。
2015 拉美文学 短篇小说 虚构 阿根廷
重返暗夜 豆瓣
El Retorno
8.2 (80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文景 2021 - 3
★《2666》作者波拉尼奥颠覆想象的短篇小说杰作,比《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更天马行空的超现实文学迷宫。
☆混沌暗夜的冒险,困于梦魇的记忆,无从躲避的孤独。十三个幽暗跌宕的故事,或浓烈如侵蚀一切的酸,或狂乱如鬼魅之影。
————————————————
全书由十三个故事组成 ,创作时间大致在1995—2000年之间。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或主动或被动地闯入其中。从热爱文学的黑帮头目、垂垂老去的色情电影明星、掌握某种魔法的足球运动员,到被误认为艺术家的士兵、目睹自己死后遭遇的鬼魂,还有诗人、流亡者、困于梦魇的年轻人等等波拉尼奥小说中的常客,他们共同道出了挥散不去的黑暗和令人惊叹的光芒。
————————————————
这些出自拉美文学巨匠的杰出短篇小说完美地讲述了一个事实:波拉尼奥的写作是如此优雅、充满激情和个人风格,非常值得一读。……每个故事似乎都把读者变成了一个偷窥者,抓住了混乱的生活和鬼魂的侧影。——《卫报》
波拉尼奥凭着自己大胆的设想,详尽讲述了这些不可能的故事。我们对此剧透得越少越好,但请放心,你一定从未读过像这样的作品。——《纽约客》
黑暗、隐秘、悄悄地触及。在这本小说集中可以找到金子。——《纽约书评》
整军待战的感觉让他的写作充满生气,他对深挖伤口的执迷使《重返暗夜》成为了其作品序列中令人瞩目的代表。——《洛杉矶时报》
这本十三个故事的短篇集是波拉尼奥写作风格的典型样本,他所关切的主题、偏爱的人物尽在其中。——Booklist
2025年2月21日 已读
很难follow,或者更直接说很难理解每一个短篇作者具体想要表达的内容。我当然知道每个故事不仅仅是个故事而已,但很多篇目,eg《警探》我甚至不能读明白在冗长的对话里有什么具体的内容,甚至联想起前两天群里讨论的:男作者往往啰嗦。作者用文字织成一张网把读者笼络住,有的人可能享受沉浸文字的过程,但如果从一开始就追究who,when、where,也许就会很累。
>这册的短篇和《地球》相比,多了很多黑暗和血腥的色彩,但基本上都有名字,而不是用字母来代替。这些人不同于《地球》的艺术家、诗人、作家等边缘人士,而是黑帮小兵(偷大哥的女人还反杀大哥)、色情演员、死去后看着自己尸体被恋尸癖使用的鬼魂、会古怪但好用的巫术的足球队员等……也用了比较特别的文本形式(格式?),比如全部都是对话的《警探们》,没有分段的《乔安娜·西尔维斯特里》和《拉罗神父的预想》。同时嵌套了不少作者真实的经历,可能需要阅读更多作者的作品(比如最后一篇《与恩里克·林恩相遇》,或者了解其人生经历才能串联。看书时这种不真实、混乱的感觉堪比《佩德罗巴拉莫》,不分段又让我回到第一遍读《族长的秋天》的疲惫。但我要去读波拉尼奥的文学守护神博尔赫斯啦。
2023 拉美文学 智利 短篇小说 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