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学
黑色花 豆瓣
검은꽃
作者: [韩] 金英夏 译者: 盧鴻金 漫遊者文化 2020 - 3
◎榮獲2004年東仁文學獎
吹著笛子的太監、賤民孤兒、叛教的神父、能降神的巫師、
見風使舵的小偷、身上泛著鹿血氣味的少女、認不清現實的王族、
夢想建設新大韓的退伍軍人……
他們是離鄉背井,偶然在歷史的塵埃中開花之人,
就算活得事與願違,仍要在這片黑色大地上,植下夢想與生命。
「我總是被那些遠赴他鄉,然後消失無蹤的人所牽動,這次也不例外。那些在一九○五年離開濟物浦,到達地球彼端的馬雅遺址後,在叢林中於焉蒸發的人,他們始終吸引著我,於是我開始翻閲資料。」(金英夏)
․․․
1905年,日俄戰爭正激烈,英國輪船「依爾福特號」載著1033名朝鮮人駛離濟物浦港,朝着他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墨西哥駛去。這些朝鮮人中有王室貴胄、巫師、神父、職業軍人,出身各異。他們離開即將滅亡的國家,期待著更好的生活和更美好的未來。
事實上,他們是「大陸殖民公司」為了提供墨西哥農場短缺的人力需求,而被賣掉的債務奴隸。下船之後,等待他們的是陌生的環境,以及農場裡殘酷的強制勞動。
四年過去了,他們與農場主的合約期滿,大部分的朝鮮人都在墨西哥紮下了根基。然而得到「解放」之後,他們的國家卻已然滅亡,沒有地方可以回去。此時墨西哥的革命之火卻正開始燃燒,有些人因此捲入當時的內戰漩渦、甚至被利誘到瓜地馬拉,參與一場根本與己無關的戰爭……
「金英夏巧妙地將墨西哥的歷史和社會結構,與韓國人的故事編織在一起,這部小說談論剝削與貪婪,也帶出幾位韓國主人翁用盡氣力適應嚴酷生存條件,展現出的韌性和尊嚴……金英夏取材之廣、探索之深,他的創作才情在這部令人屏息的故事獲得充分證明……這部小說用一種卡夫卡的風格,召喚、告知,並打破了我們內在的凍結之海。」──List Magazine
「《黑色花》是一曲西西弗斯式的輓歌,卻有著普羅米修斯那樣的雄壯氣魄。金英夏講述的儘管是韓國移民心懷理想,卻最終潰敗於歷史和命運的悲劇,但是我們能夠發現他們是儘管理想落空,最終仍落實到太陽之下、大地之上的人。他講的是一個普遍的故事。」──薛舟(翻譯家)
「金英夏以自然界並不存在的「黑色花」來作比喻,正如同「活死人」這個詞一樣,只是意味著想像性組合,實際上並無存在的可能。「黑色花」在象徵的意味上雖然存在,實際上卻是無法存在的形象,亦即幽靈的另一名字。」──徐希遠(文學評論家)
․․․
《黑色花》是金英夏完成自我蛻變的全新力作,他結合現實與虛構,擷取20世紀初韓國移民前往墨西哥的那一小段真實歷史,在日俄戰爭、大韓帝國滅亡、日本殖民,以及墨西哥革命等時代背景下,寫下一個個小人物的命運流轉。階級的重組、身分的追尋、安身立命的渴望、宗教的衝撞,他描述這些消失在時間洪流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在章節中譜出一首首令人低迴的生命悲歌。
【封面設計概念】
本書封面以版畫家楊忠銘老師的美柔汀版畫作品「有花豹的風景」為主視覺。
幽暗的黑色背景彷彿是叢林一隅,行走的掠食者花豹代表著危險,可以視為無情剝削的農場主,或者那片陌生的中南美洲土地。
整體氛圍感覺暗示著那些飄洋過海到大洋彼岸的朝鮮移民,即將面對的未知與殘酷命運。
2023年4月1日 已读
金英夏 2012 丨3.5,到第一部结束都想给四星,但是后两部涉及政治和革命与第一部内容上衔接松散,而且在篇幅上第一部占用了大部分。第一部主要在劳工问题上,反映了墨西哥农场的债务奴隶问题,当然也是一段不断被书写的历史。上船的背景是国家的弱势,很多人登船最主要是受到金钱、平等世界等等诱惑,而并不知道自己即将付出的是什么。等到了农场困在债务和温饱中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后来很多人离开了农场,有的人参加了墨西哥革命,有的人受雇于危地马拉革命,还有人回到农场,或者自己做点其他营生,一方面是因为朝鲜没了,另一方面一部分人还是有重建故国的精神上的需求,毫无疑问是天真的设想。除了阶级在贫困中消失,人性的恶也在困境中显现,把信烧毁的翻译官、变成监工鞭子手的小偷……女人的惨更不用多说,家暴性侵拐卖三连。
2020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猜谜秀 豆瓣
作者: [韩] 金英夏 译者: 薛舟 / 徐丽红 花城出版社 2009 - 1
《猜谜秀》完成于2007年,这是一部描写韩国社会最孤独的“80”后群体既沉重又轻松的成长小说。对生于80年代的青年而言,网络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他们成长的背景和精神的寄托。小说描写了非婚生子李民洙在失去家庭与工作之后参加了网络上举办的有奖猜谜活动,遇到恋人,因为阶层悬殊又躲避恋人,之后他为谋生经历了一段奇特的生活。
2023年3月7日 已读
金英夏 2007 丨读完“孤儿三部曲”的最后一本后再回来读第一本是感觉“清淡”很多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崔女士去世后李民洙继承了崔女士的债务,瞬间失去了所有。网络聊天室的出现是那个时代网络情愿的兴起,当然猜谜活动也具有强烈的初代网络色彩。找不到工作既与大环境相关,也与孤儿个人信用低相关。难得的一点温暖是发展了一段恋爱,富家女,不愁吃穿,自卑然后进入“传销公司”。对于《公司》两章的写作甚至有一点科幻感,非常不真实,误入桃花源的错觉,事实证明是高级赚钱组织,个体不过是公司的赚钱工具,虽然打着猜谜的名号。民洙的结局指向了不确定,可能也是作者对现实个的表态了。解读写的过于拔高,完全看不下去。
2009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从诗善开始 豆瓣
시선으로부터,
7.6 (7 个评分) 作者: [韩国] 郑世朗 2022 - 11
这是一本韩国女性题材文学作品。本书讲述了曾经旅居美国的韩国女艺术家沈诗善一生的故事。沈诗善开放独立的世界观和两次婚姻,让她的家族拥有了独特的母系结构。在她去世后,女儿和外孙女们创造性地采用每个人寻找一份与沈诗善有关的记忆或物品,以聚在夏威夷共同分享的方式,完成了这场独一无二的祭祀仪式。后人们通过寻找物品,一步步复原了大步走在时代前列的美术家、作家沈诗善女士的人生。
小说采用祭祀这一韩国社会传统的父权强化仪式作为装置,暗示对父权制的解构;同时小说创造性地对祭祀这一仪式重新定义,让流散的人们以移动的方式团聚,既是对20世纪新女性的致敬,又是其后代的母系家族中女性成员对自我身份的找寻和构建。自我认同、身份价值、性别解构对于当下社会各领域性别身份重新构建的女性们有借鉴意义。
2023年3月7日 已读
郑世朗 2020 丨正如作者在《作者的话》中写下的“是 21 世纪的女性献给生活在 20 世纪女性的爱”,主题是女性题材,诗善通过自己的文字贯穿本书始末,她也出现在很多人的回忆中。小说从诗善去世写起,从夏威夷祭祀事件串联起家族成员,分别介绍“沈诗善家谱”成员,不管是子辈的女性,是否有血缘关系还是法律上的亲属,但孙辈,很多人身上继承了诗善生活独立、对事业坚持等等特点。小说除了女性这一题材,其他没有太大的亮点,但是她对两性间暴力、PTSD、自然生态、文化霸权、职场困境捎带提及,也算是拓宽了小说所涉及话题的广度。翻译有待提高,比如“当场而死”表达没问题吗?
“你不生的话,还有谁生孩子呢?”
“没有受过伤的人。觉得这世界没那么痛苦的人。能坦然看新闻的人。”
2022 非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我聽見你的聲音 豆瓣
너의 목소리가 들려
作者: 金英夏 译者: 安松元 漫遊者文化 2020 - 5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2012年度選書
《猜謎秀》、《黑色花》之後,「孤兒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不懂悲傷、不知道自己不被當人看、痛苦時只會以憤怒表現的靈魂,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見其他孤單存在的故事。
我認為現代人某種程度認為自己是「孤兒」……必須獨自在這陌生的世界生活。因此,我覺得「孤兒」或是「孤兒般的存在」,對現代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角色。――金英夏
「聽說我出生在路和路相遇的地方,以後應該也會繼續住在路上,有這種預感。」
傑伊:出生在高速巴士轉運站廁所的棄嬰,後又遭吸毒的養母遺棄,被抓到孤兒院兩年後,開始在街上遊盪,最後成為飆車族首領。他在街上目睹了弱肉強食,也學會了以暴制暴,甚至自稱能感知物體與人類的痛苦,吸引了大批追隨者……
「我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方出現的不速之客。沒有任何人需要我……唯一願意和我這樣的人在一起的,只有傑伊。」
東奎:幼時罹患失語症,無法與傑伊以外的任何人交流。歷經媽媽不倫、爸爸再婚,受繼母猜忌,他再次遇到傑伊,決定找回兩人之間的連結……
故事以圍繞著傑伊的人物群為核心所構成,一個接著一個,讓不同的聲音彼此呼應:罹患失語症的童年玩伴東奎;對傑伊一見鍾情的富家女木蘭;靠援交買食物的翹家少女;送披薩外賣維生的少年;以公權力恃強凌弱、人稱「騎哈雷的條子」的朴勝泰;曾經收留傑伊的女人Y,以及,記錄下這些人活過痕跡的作者……
在追溯傑伊的過往而展開的故事中,我們能發現傑伊的憤怒、東奎的悲哀,孤兒們的暴力,還有在野生現實世界流浪的青少年與成年人,他們寂寞而荒涼的生活中,所有的悲傷。
在文壇出道十七年,金英夏以十七歲少年的生命和死亡,預告自己小說世界的轉換。本書是《猜謎秀》、《黑色花》之後,「孤兒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敘述的是傑伊和東奎這兩個「孤兒」,還有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遇見的其他孤兒的故事。
2023年3月7日 已读
金英夏 2012 丨这个作品如果有其现实意义,比如影射街头流浪少年生存状态、社会对于孤儿的救济程度、孤儿院的管理制度,以及青少年跷家的动机分析等,那这个深度就有了。如果仅仅是用文字来写孤儿的这种无可依靠,打拼街头江山就局限很多。女孩子卖淫然后消费,看着难受,因为没有意识。开篇对车站各类人群像刻画就立刻被吸引,文字功力还是不错的。
书名对这个“特异能力”是富于杰伊的强烈感知能力,指向万物有表达,这个设定猜测应该和前两部相关,某种隐喻。
2020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薩哈公寓 豆瓣
사하맨션
作者: 趙南柱 译者: 張雅眉 漫遊者文化 2020 - 7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教保文庫網路書店、 阿拉丁網路書店暢銷榜
◎韓國《中央日報》、《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京鄉新聞》推薦選書
繼《82年生的金智英》享譽國際之後,
趙南柱再度為弱勢發聲!
就算真相只帶來絕望,
我也想和你們一起活到最後……
這裡是失敗者的放逐之地,
也是我們最後能隸屬的共同體。
我們在此迎向人生的終點,
也在此萌生蛻變的勇氣。
․․․
在南邊某一處,有一座由企業收購、宣布獨立的小小城鎮。
由七人制的總理團經營,對世上築起堅固的高牆。
外人難以進入,住在裡面的人則不願出去。

城鎮有L和L2兩種人。L有居住權,具備資本、技術或專業知識。
L2只有兩年居留權,從事低新勞動工作,要接受審查才能保留身分。
另外,還有一群沒有居留權也沒有居住權、什麼都不是的人,
住在一棟日漸破敗的老舊公寓,被稱為「薩哈」。
․․․
這群受主流社會排擠、走投無路的邊緣人,都是階級、貧窮和暴力的犧牲者,40年來,彼此卻在薩哈公寓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式,相濡以沫,團結互助。
然而,長久平靜的生活卻因一樁命案掀起波瀾。有城鎮居民身分的小兒科醫師「秀」,被人發現陳屍在公園裡的一輛車上,身上有性侵痕跡,警察認為嫌犯正是自稱為「秀」男友的道暻……。
隨著城鎮居民對「薩哈公寓」的存在越來越不滿,公寓面臨拆除危機,此時住戶代表友美又突然失蹤……。
․․․
與《82年生的金智英》相比,本書所關注的問題更加廣泛,趙南柱這次將目光移到那些被主流社會排擠的人,書寫那些不被看見的故事。從2012年3月就開始動筆的《薩哈公寓》,在反烏托邦的世界觀架構下,刻畫在國家系統之外被邊緣化的共同體,是如何生活的。讀者可以看到難民、墮胎、育兒、邊緣化、殘障就業、人體實驗等問題,那些無法融入社會、遭受差別待遇的人們,有如居住在薩哈公寓的另一個「金智英」。
她希望可以藉由這本小說表示,即使人生沒有改善,薩哈公寓的居民也沒有癱坐在被壓榨的缺乏中,而是團結起來,一點一點地在改變自己的位置。
2023年2月20日 已读
赵南柱 2019 丨群像小说,围绕居住在萨哈公寓里的住户讲述的故事。“萨哈”是公寓的名称,也是这个城镇国家对最低等级部分人口的称呼。L1 是 top,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这种身份,对国家来说是有技术、有价值的人;中间的是 L2,每两年需要审核身份,来延长留在这个城镇国家的权利,萨哈最低等,低级廉价劳动力,没有上升的通道。这是这个科幻小说的背景设定。小说起源于一起城镇居民秀被奸杀的案件,疑似一个悬疑小说,但作者的目的并不在于揭示谁是凶手,小说中被官方认定的凶手道璟也可以判断并不是凶手。友美的身份牵涉多年前的新型呼吸传染病,作为幸存者一直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作为疫苗、药品等研究对象。除了最后试图射杀总理的尝试,前面都看成描写身份和等级的固化;但是结尾的尝试好像是出于某种政治隐喻,而不存在的总理更是一开始就埋下的伏笔。读
2020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库勒巴尔男爵的城堡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韩】崔宰勋 译者: 王宁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 《库勒巴尔男爵的城堡》由七篇短篇小说和一篇代替后记的微型小说组成,汇集了崔宰勋的早期作品,也是他最具实验性的、类型丰富的一系列作品。
同名短篇《库勒巴尔男爵的城堡》追踪了库勒巴尔男爵这个人物和有关他的传闻在不同的时空间中被传达给人们时被扭曲变形的过程。小说聚焦于故事在通过民间传说、小说、电影的方式流传到法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过程中,是怎样被传达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重新诠释的,通过这篇小说,作者对于“故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了疑问,进行了思索,也给出了解答。
《夏洛克福尔摩斯的隐秘案件》打造了一个由诞生于作者笔下的小说人物来侦破作者的死亡案件的莫大讽刺。《怪物的辩白》则将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进行了改写重组。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立足于被扭曲误解的弗兰肯斯坦和作家按照自己的创想所诠释的《弗兰肯斯坦》,追踪着这部小说的结局和真相,既打破了现实/非现实之间的界限,同时也让人有机会直面内心深处的怪物。收录于这本小说集中的《不过呢,玛丽亚》、《她的结》、《影子标本》等作品也无一不显示出崔宰勋对于文字的掌控能力和缜密的想象力。"
2023年2月20日 已读
崔宰勋 2010丨《库勒》是对同一个故事不同角度的评论和演绎,这个文本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将恐怖元素、吃人主题、永生欲望等串联,本质是一个巧妙的文学评论作品。《夏洛克》的有趣是将柯南道尔写成了案件的死者,矛盾的来源是柯南道尔因为自己创作的人物带给了自己自卑感,于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下了一封“战书”。《影子标本》用人格分裂作文章,一个男人因为妻儿在国外而幻想出另一个自己,去做一些原本不会做的事,并渐渐失去控制。这篇有个譬喻好笑,证明作者是个风趣的人:暗示主人公的老婆在国外已出轨,“你在这什么都干(指打工),你老婆难道会让裤裆里闲出蜘蛛网来?”《为怪物证明》是另一篇基于文学评论的再创作,评论文本为《弗兰》。这应该是读名著以来在别的作品中出场率最高的一本了,从叙事到历史地位都有很多可以评论的切入点。
2016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李夕夜,不再沉默 豆瓣
이제야 언니에게
6.6 (8 个评分) 作者: [韩] 崔真英 译者: 山异 花城出版社 2022 - 2
亲爱的女孩,请别再沉默!
韩国文坛ZUI高荣誉“万海文学奖”获奖作品。
韩国读者一致好评:“让我又想起去年初看作家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时的感受了。”
“女性主义小说”全新力作,引发万千女性震撼共鸣!
——————————
“应该是我做错了什么,都是我的错,没办法, 谁叫我是女孩子。
我希望有这些想法的女性能够阅读这本书。”——崔真英
——————————
💫编辑推荐
★“侵犯我的是他,为什么人们指责的却是我?”
从11岁起,李夕夜每天都会写两份日记,一份是交给老师检查的日记,另一份是写给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记,在这份日记里,夕夜讲述了自己遭受性侵后心境的挣扎,以及事发前、事发后生活中和家人、和他人、和自己相处时的变化。
★“从前我因为是个小女孩而被无视,现在成了年轻女人却依然受到怀疑,未来还会因为衰老而遭到冷落。”
他强奸的不是我,而是一个女人。一个容易接近的女人,一个很听自己话的女人,一个可以用力量压制的女人,一个事发之后都在掌控之中的女人,一个不会告诉其他人、也不会惹出问题的女人,更是一个可以再次强奸的女人……
★韩民族文学奖、申东烨文化奖、白信爱文华奖得主,80后新锐小说家崔真英 ZUI高代表作。
《熔炉》作者孔枝泳、“永远的青年作家”朴范信、小说家黄玄进力荐。
“人们可能不清楚,历经过暴力和不幸的人的恐惧总是伴随着疑心。”(黄玄进)
★《82年生的金智英》插画师作画,知名设计师倾情设计,精致封面品质双封。
——————————
💫内容简介
心痛又无能为力的故事,正在你我周遭发生……
从11岁起,少女李夕夜每天都会写两份日记,一份是交给老师检查的日记,另一份是写给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记……夕夜觉得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错。或许这么想反而简单。
本书以日记体的方式呈现,描述少女的李夕夜遭受性侵后心境上的转折,以及事发前、事发后主人公生活上和家人、和他人、和自己相处时的变化。“从前我因为是个小女孩而被无视,现在成了年轻女人却依然受到怀疑,未来还会因为衰老而遭到冷落。”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事才发生这种事,如果自己没有做错事还是发生这种事,注定要经历这种事的人生是什么意思?
2023年1月6日 已读
崔真英 2019 丨夕夜用日记记录了被性侵前后的生活巨变。在性侵发生之前,堂叔不过是一个比较关心她的亲戚,在这之后变成了让夕夜恐惧的源头。虽然是我感兴趣的题材,但是作者处理得过于刻意,或者说缺一点文采,堂叔不出人意外的用了那套侵害者话术,男女朋友、不是第一次、女方主动、自己有头有脸不会做这种事云云;警察邻居朋友也不出意外地否定夕夜,质疑语言和行为完全不像受害者云云。在这个小说里,夕夜一开始就有女性保护自我,诉求法律的意识,但是她没有力量执行到底,因为家人不但不支持,他们的沉默或者让夕夜闭嘴其实是站在了堂叔(男/父权)的一方。夕夜最后躲入了阿姨的庇护内,相当程度上是和原生家庭割席了。受伤害的人还要学习自己慢慢愈合,没有人会负担她们受到的伤害,他们依然一步步晋升更高的社会等级拥有不配拥有的物质条件。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豆瓣 Goodreads
7.3 (46 个评分) 作者: [韩]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2 - 8
我想让你看到干净的东西,比起残忍、难过、绝望肮脏和痛苦,
我只想让你先看到干净的东西。
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 韩江
再度入围国际布克文学奖之作
英国《卫报》评选“今日之书”
这是韩江在白纸上用力写下的小说,是63个有关白色事物的记忆。
------------------ -----------------
白是那个半月糕一样白皙、美丽的孩子。
白是一只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白是悄然无声、不悲不喜从天空降落的一万片雪。
白是时间在苍白的光芒里流逝。
白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所有记忆。
白是易碎易毁、瞬间消失的美好事物。
白是一度死去或被摧毀过的人,在被熏黑的残骸之上,坚持不懈地复原自己,因此至今仍是崭新的人。
白是鼻腔里呼出的白色水汽,是我们活着的证据;是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
白是在黑暗中燃烧的白色火花,是不灭的信念。
我相信,若相信不会被摧毁,便不会被摧毁。
2022年11月19日 已读
韩江 2016 丨读完《作者的话》补充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又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第一章《我》的“我”是创作者,第二章《她》的“她”是创作故事中的女儿,第三章《所有的白》的“我”是故事中的女儿,所以不同章节之间叙述者一直在变,这一点有点像《少年来了》。整本小说围绕的核心是“白”,但读下来并不觉得是流畅的白色叙事,更像是片段化的素材,在作者高超的拼贴裁剪加工润色之下诞生的作品,看似是个整体,但是局部之间还是弱联系的。和上一本读的《秋园》截然相反,这本是技巧多过素材很多的创作,不是很喜欢。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数星星的夜 豆瓣
7.5 (35 个评分) 作者: 尹东柱 译者: 全勇先 / 全明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 - 5
【编辑推荐】
☆数十年来,在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他的诗歌朗诵会及纪念活动源源不绝,似乎每个时代都需要他的诗歌予以见证。他长眠于其出生地中国延边,他的墓地常有闪电光临。
☆一个被“掩埋”的朝鲜族诗歌天才,一份被忽视的“特殊文学遗产”。他只活到28岁,数十年来,每一首诗都在敲打人心!
☆著名作家、《悬崖之上》编剧全勇先与姐姐全明兰联袂翻译,文字精雕细琢,打造典藏译本,致敬诗歌与母爱。
☆“他留下了纯净如美丽星星般的诗歌。”尹东柱的诗克制而又暗含激情,天真而又富有深意,谦逊而又充满个性,诉说着浓浓的乡愁、对和平、自由的向往,对身份认同的疑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无论相隔多久多远,都能抵达人内心深处。
☆精装锁线裸脊装帧,内文采用进口轻型纸,柔软轻便易翻阅;装帧精美,封面精选臻质雪松绿特种纸,烫金工艺,经典大气、颇富质感,适于典藏和赠与,附赠精美藏书票。
☆韩国“国民主持”刘在石,顶流偶像权志龙、防弹少年团,新锐实力青年演员姜河那等文艺界名人诚挚推荐。
☆直到死亡那一刻,让我仰望天空,心中没有丝毫愧疚。——《序诗》
—————————————————————————————————————
【内容简介 】
他生于中国,死于日本。他远离故土,失了姓氏,却以笔为戈,在28年的短暂生命中,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写作,以最单纯的文字,为最残酷的时代证言。
本书收录了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91首诗歌和4篇散文,道出了在日治的黑暗年代,他对故土、人民的热爱,对独立、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2022年11月1日 已读
尹东柱 ?丨诗并没有好到惊艳,但是结合这些诗创作时作者的年龄和创作背景,给人一种很干净纯粹的难得感。后记中讲不管是中国、朝鲜还是韩国诗,诗歌没有国界。其实也是结合尹东柱遭遇人体试验终岁二十八,大家去纪念他来记住表达反法西斯的态度是一样的。
最喜欢的一篇是《集市》——
一大早
女人们把枯萎的生活
装进一个一个筐子里 满满的 顶在头上
背着 扛着 抱着 拎着
聚集在一起 不停汇聚到集市上
把艰难的生活
一样一样摊开在地上
推过来搡过去
为各自的生活呼喊撕扯
一整天称量琐碎的生活
用斗 用秤 用尺
直到天黑
女人们才把苦涩的日子和筐又顶在头上 回家
2021 诗歌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您可疑的近况 豆瓣
장국영이 죽었다고?
8.0 (8 个评分) 作者: (韩) 金劲旭 译者: 安松元 2022 - 8
★在这持续“断连”的世界,每一个没有惊吓的日子,都是莫大的惊喜
★韩国当代文坛的重要坐标——金劲旭 作品中文版首度出版
★一位在中文世界“迟到”太久的作家,一次打破成见的韩国文学阅读体验
★本书收录的《张国荣死啦?》获韩国日报文学奖
★作者已收获韩国最重要的三大文学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现代文学奖
★作者金劲旭专诚为中国读者作序
-----
金劲旭是韩国文坛深受瞩目的中坚作家。他的创作多样化,擅长从其他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以及新闻报道中寻找灵感,发掘素材,因此文化评论家金圣坤评价他“以电影式的想象力开启了小说创作的新篇章”。
——《外国文艺》
金劲旭是不断进化的小说机器。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徐英彩(首尔大学教授)
金劲旭的这些作品是脱口秀气质的小说,诙谐曲式的小夜曲,像故事杂志一样好读的纯文学。每一篇都与生活中的“丧失”有关,却并不苦涩。
在写实的基础上,他的小说常常比“正常”的世界荒诞一点点。而那多出的一点点荒诞,是金劲旭小说世界的标志,是他的读者间的接头暗号,也是某种更本质的真实。
——本书中文版编辑
-----
这里出场的人全都近况可疑:分手了,离婚了,失业了,破产了。
他们流连于以互联网为轴心的虚拟空间,沉浸在手机、电影、电视剧层层包围的虚拟文化里,持续断连、重接。他们通过拒绝人际关系,勉强得以存在。
没有霸气,没有对世界的指责,也没有对未来的展望。
他们只是漂流。
2022年10月25日 已读
金劲旭 2005 丨前三篇不错。小说创作时间早,当时网络使得文化有了更快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人与人联结的方式,失意的人有了匿名在另一个世界倾诉的能力。《费尔》中画中的拉拉小姐影射的是生活中的“我”,有意思的是这个短篇的教练很典型,不管是爱国思想、厌女思维。《您可疑的近况》面对前女友的骗保行为,直面旧情和现实生活的压力,毫无动摇地选择当下。《浪漫叙事》很多金句,但我居然猜到了那个电影的结尾《瑟堡的雨伞》,激动一下子。“医生用手术刀切开胸部,植入填充物,女人的胸部立刻膨胀起来。我不知道她的自信心是否也随之膨胀起来。不过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因注射生理盐水膨胀起来的不是“她”的胸,而是“他们”的欲望。我对血淋淋的乳房满怀同情。”学到一句怼人的话,可以针对一星运动或者刷分行为:裤子都不脱,你就打飞机?没读过就没有发言权。
2022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请照顾好我妈妈 豆瓣
엄마를 부탁해
8.0 (24 个评分) 作者: [韩]申京淑 译者: 薛舟 徐丽红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3
为了给年迈的父母过生日,五个子女邀请他们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却走失了。丈夫和子女相互 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拼尽全力,离开家乡,一路成长,却终于长成 了父母的客人。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母亲们犹如空壳,站在今日之你我的身后。我们依赖她却也推开她。
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倾听她的故事,珍惜转瞬即逝的时间,一切都还来得及。
----------------------------
缔造300万册畅销奇迹的韩国文学神话,
获第五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申京淑是第一位获此奖的女性作家。
2022年10月16日 已读
申京淑 2008 丨读下来感觉不是很流畅,不确定是原文还是译文的关系。分别从女儿、儿子、丈夫和本人的视角去构建母亲和妻子这个形象,事实是每一个单一角度的形象都不是母亲的全部,甚至不是单一角度的真实的母亲。母亲一辈子的损耗都在为别人奉献,在她的认知里是心甘情愿的,为了子女的将来,为了支撑自己的家。但现在的我不太喜欢这种写女人一辈子为别人的小说,女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生育和养育子女的,书里的父亲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轨,弟弟的去世懦弱地怪罪于妻子,最后把妻子遗忘在地铁站,对比一下吧,我觉得这种无能还是具有普遍性的。但母亲也不是完美的,对大儿子偏心甚重,并且因为成绩好而格外宠爱,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啊。
2021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百年旅馆 豆瓣
作者: [韩] 林哲佑 译者: 朴春燮 / 王福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小说用史诗般的笔触聚焦在三个聚集在“百年旅馆”中的人物的身上,用他们各自的故事展现了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济州岛大屠杀、越南战争和光州抗争的韩国的一百年的血泪史。在这百年的沧桑中,饱受冤屈而生不如死的生者,以及无辜丧命、至今仍不甘离去而游荡在人间的冤魂,谁能来抚慰他们的伤痛?作家直面过去,用文字倾诉了往事,他们的故事。在这个容易遗忘的时代,从这部小说里,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鲜活的生命和我们温热、柔软的胸膛中跳动的心脏发出的低声地呼喊:“勿忘我!勿忘在历史中受难的死者的生者。”
2022年10月8日 已读
林哲佑 2015?丨小说非常巧妙地将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济州岛大屠杀、越南战争和光州事件的人安排到了一起,他们的共同点是看似普通,但或多或少在不同的历史事件中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创伤——失去了朋友或亲人。在放不下过去的同时还要生活下去,外在和内在表现出一种分裂感。小说旨在让后人不要忘记历史上受难的死者和生者,其实是不要忘记每一段历史,而他们的存在残酷历史的铁证。越是受伤害是无辜的普通人的事件,越不能被忘记。韩国文学对于历史事件的改编重现,这种审查宽松的出版制度,真的好让人羡慕。ps 版权页没查到原著出版时间,但好像居然是韩方赞助的版权。
2019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少年來了 豆瓣
소년이 온다
9.2 (174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1
很荒謬吧,拳頭怎麼可能贏得過槍呢?
1980年5月,韓國光州市民與學生組織示威遊行反抗全斗煥政權。15歲的少年東浩和朋友正戴,也一起參加了示威活動。當政府派軍隊進駐光州冷血鎮壓,軍人開始開槍射殺市民的時候,東浩害怕地逃走躲了起來,並且親眼目睹正戴被當街射殺。
東浩愧疚之餘,來道廳的尚武館找尋正戴屍體,遇到了負責處理遺體入殮的女高中生恩淑,以及年輕的女裁縫師善珠,受她們請求留下來幫忙,也因此認識了館內負責調配人力與物資的男大學生振秀。
在協助無名屍體登記的工作時,東浩不時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責。幾天後,軍方即將攻入道廳的那晚,東浩下定決心要堅守到最後……
到底為什麼他死了,我卻還活著?
因為處理過屍體、從此無法再吃肉的恩淑;在拘留所遭遇非人對待的大學生振秀;背負著入獄汙點、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善珠;未能即時勸說兒子東浩回家的母親,他們剩餘的人生從此都懷抱愧疚,懷念著那名鼓起勇氣迎向軍隊的少年……
2022年9月17日 已读
韩江 2014丨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二人称叙述我比较出戏。个人认为作为以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记录成分太少,小说更着力于呈现人的感受和情绪,很多对尸体的描写其实都是人震惊恐惧愤怒的表达,是作者自己的创作,而不是资料的化用。光州事件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突然和残暴,很多学生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做个志愿者或者工会工作,会面临这么大的危险,又或者被捕后遭受如此漫长而残酷的拷问。作者用不同的篇目从不同人的视角去呈现光州事件,为往生者痛心的同时让人为幸存者所面临的创伤而难过。作为我们,经历过相似历史事件的我们,再次看到当少年、学生、老百姓在枪弹之下,肉体是多么不堪一击,武力、镇压、流血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已。(《出租车司机》居然是因为这个题材被禁的,怪不得禁得很彻底
2018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
生者的眼睛 谷歌图书 豆瓣 Goodreads
아름다운 그이는 사람이어라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Zhongguo you yi chu ban gong si 2022 - 8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故事背景,讲述心灵的破碎与重生
那天以后,人生不可扭转地改变了
但伤痛过后,还要继续前行
🔸编辑推荐
《潜入谎言之海》姊妹篇
那一年,在春天的大海上,年轻的生命被弃置不顾……
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背景,讲述了因沉船事件而发生重大人生转折的人们在哀痛中前行的八个故事。作家金琸桓采访诸多相关人员,倾听微小的声音,记录守望的姿态,用小说抵御“强制遗忘”。
“要承受巨大的悲痛,不一定需要同等的喜悦。一个小小的喜悦,也能熬过巨大的悲痛。”
作者如实呈现了相关人员承受的巨大伤痛,同时展现了主人公在与其他人的联结中彼此抚慰、在黑暗中相互照亮的可能。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当时船上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然而悲痛过后,生者还要继续前行。
饱受创伤的船难生还者偶然遇到在沉船上见过的一双眼睛;承受丧妻之痛的海关工作人员接到为死者盖出境章的请求;船难的生还学生如今成为教师,带领学生乘船出海旅行……
本书收录八篇与世越号沉船事件中的人有关的短篇故事。作家金琸桓以温柔的笔触书写无法挽回的灾难,亦让微弱的希望之光照临哀痛的人。
🔸名人推荐
哪怕是现在才仔细阅读他的作品,想必也可以从书中看到关于这个时代的激烈譬喻。再者,金琸桓选择了与同时代其他作家不同的路,应该可以成为他在世越号之后做出耀眼“献身”的线索。
那天之后,很多作家感到苦恼和悲痛,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这样去行动,去写作。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世越号之后才认识的金琸桓,他就是“世越号的人”。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
本书在写作上,采取了相当了不起的策略:他把同一件事所弥漫的涟漪,派分给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腔调、口吻、声调诉说。读者于是洞见了,从船难中幸存的那些人,何尝不是行入另一道幽谷。
金琸桓在此的调度相当完美,八位主角的身份、功能均不同,一定有一位的声音,跟我们是近似的,一旦感到近似,在那瞬间,我们也钻进了角色的内心,体悟到身为罹难者家属、生还者,以及 协助生还者的相关人员的痛苦,而若我们理解了这份痛苦,也不难同理,为什么至今仍有人在光华门广场进行悼念与抗争,因为这份痛苦尚未得到应有的正视。
——作家 吴晓乐
2022年8月26日 已读
金琸桓 2017 丨首先:一定要先看《潜入谎言之海》再看这本。这本小说集是写给生还者的,我记得《潜》中写到了生还者面临的精神创伤,一方面看着同学沉没在面前却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回到学校面临空荡荡的教室,活下来的惊险喜悦无法cover失去的创伤。作者再次借生还者的立场质问了事发当场让大家不要动的指令,以及大家会服从的心态——相信险境下的所谓专业和权威。作者很会写主要是八个小说的构思,写了很多种职业,后记中写到很多是作者访谈的对象,切入的角度看似无关生还者,却兜兜转转得能联系上。我喜欢小说笔触的细腻和柔软,很多观查、感受和描写不像是一个男性作家的手笔,非常厉害。但总体读感比之《潜入》还是差一点的。
2022 纪实小说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豆瓣 谷歌图书
우리가 빛의 속도로 갈 수 없다면
8.3 (80 个评分) 作者: 金草葉 译者: 胡椒筒 聯經 2022 - 3
你能想像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嗎?
韓國最受關注的新世代小說家金草葉,以七篇短篇小說,創造了一個能以光速前進的烏托邦,在那個世界,人類可以在太空旅行,科技構築出完美的環境,與外星生物的接觸不再是想像,甚至能將死後的靈魂上傳至雲端。
但在那樣高度進步的宇宙裡,我們依舊,還是會孤獨……
▎為何朝聖者去而不返
「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新人類』,我們真的就能從此幸福嗎?」
▎光譜
「與外星生物溝通,情感是否能夠超越語言?」
▎共生假設
「這個世界的集體記憶,其實都來自對外星故鄉的永恆思念?」
▎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超越時間的思念,如何跨越空間傳遞給對方?」
▎情感的物質性
「你願意購買凝聚成實體的憂鬱嗎?」
▎館內遺失
「死後上傳的靈魂,還有機會被活著的人理解或原諒嗎?」
▎關於我的宇宙英雄
「為了見到宇宙另一端的風景,所有的犧牲都是值得的嗎?」
面有殘缺的少女、被外星人綁架的生物學家、在廢棄太空站等待多年的老人,找不到母親心智的女兒,以及經歷重重訓練的太空人,透過他們的故事,金草葉寫出了這世代最溫柔的科幻小說,像個暖心的擁抱般,帶我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完美與缺陷,找到人與人之間,從溝通、理解到包容甚至於愛的可能。
2022年8月22日 已读
金草叶 2019 丨看第一篇的性质最高也最喜欢,后面随着描述科学世界的内容不知所云而渐渐感到乏味。解读中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科学技术不是为了排挤弱势群体和少数人,而是在告诉我们可以憧憬共同生活的世界。”金草叶的小说所关注的女性、身心障碍者、移民和未婚妈妈等弱势群体,还是在解读点出来才恍然大悟。阅读过程中我过于把关注点放在科幻这方面的虚构上,而忽视了选择的人群和小说传达的旨意,甚至好几个结尾都觉得没把力用在点上,等待反转,意犹未尽。Anyway,作者和我同年,但人家从工科出发把科幻小说写成这样,非常优秀了!
2022 科幻小说 非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潜入谎言之海 豆瓣 Goodreads
거짓말이다
8.2 (6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 - 8
被抛弃的希望,被辜负的良心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基底,书写集体创伤下的哀恸与抗争
当正义没有降临的时候,幸好还有文学
即使嘴被捂住,心也会发出呼号
🔹编辑推荐
根据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真人真事改编
“一个失踪者等于一个宇宙。”
“孩子们为了能一起活着出来,尽了最 大的努力。”
“原本只担心头灯会出问题,没想到让能见度几乎变成零的,是我的眼泪。”
“潜水员用真心在做事,政府却是依法做判断,这个国家没有良心,政府用法律践踏了潜水员的真心。”
·具有纪实色彩的长篇小说: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写作基础。该事件伤亡极惨重,死难者以学生为主,震惊国际社会,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令人屏息的细致摹写:小说以负责进入沉船搜索的民间潜水员为人物原型,通过对水下作业专业细致的沉浸式描写,带领读者一同屏住呼吸、潜入沉船,直面惨痛现实。
·引人深思的多声部叙事:作者采访沉船事件相关人士,在故事主线之外网罗各方声音,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员从不同角度还原当时当地的情景,呈现同一事件的不同面貌,促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和反思东亚社会的运作模式。
·伤痛过后的希望之书:在无法挽回的巨大悲剧中展现人性的力量,以人的体温对抗冰冷的大海和冷酷的权力机器;伤痛过后,仍有希望。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船上当时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作家金琸桓在采访、结交了许多与世越号沉船事件相关的人,倾听了无数背负苦难的心声后,写下了这部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现实根据、以民间潜水员金冠灴为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
世越号沉船事件发生后,民间潜水员自愿参与水下搜索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黑暗的沉船中带出罹难者遗体,不仅工作强度超越人体极限,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然而当意外发生,民间潜水员却被追究本不该承担的责任。身心俱损的民间潜水员罗梗水决定打破保持沉默的行业惯例,向法官提交请愿书,讲述不为人知的遭遇,回应政府的背叛和社会舆论的攻讦。
小说以民间潜水员罗梗水的声音为中心,辅以罹难者家属、生还学生、记者、义警、政府官员以及医生等相关人物的叹息、哽咽与呼告,展现出灾难之后人与人重新建立联系、一同追问真相、祭奠逝者的坚韧力量。
🔹名人推荐
我强烈推荐金琸桓的小说《潜入谎言之海》作为酷暑中的读物。它是关于参与世越号搜索工作的民间潜水员的,我阅读的过程中为我们的冷漠而痛心。我尤其想向反对扩大世越轮调查特别委员会的新国家党和青瓦台推荐。
——韩国前总统 文在寅
面对所有人的无动于衷,甚至在憎恶的情绪里渐渐被遗忘、被强迫遗忘的“世越号船难”,可以透过一部小说把这历史性的悲剧重新重新召唤回人们面前,去讨论它的写作类型又有何意义呢?
那些英雄不顾减压症和心理阴影的危险,超负荷地潜入沉船,抱着一个个孩子出来,送回家人的怀抱。他们不但没有获得补偿,还残忍地被人们遗忘。这本书代替了那些“没有嘴巴的存在”,道出民间潜水员的世界,从那以后,这炙热的故事唤醒了世越号船难的“现存性”,我想说的是,不必把这本书框架在任何写作形式里。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김명인)
🔹获奖记录
第33届乐山金廷汉文学奖
《京乡新闻》2016十大年度作家 “用全身穿透时代创伤的艺术家——金琸桓”
2022年8月20日 已读
金琸桓 2016 丨后浪这个版本做得挺好的,首先是书名的改动,保留“谎言”之外增加了潜海这一小说围绕的主题,同时副标题点出民间潜水员打捞的不仅仅是往生者的尸体,还有他们变成尸体的真相和他们出于良心冒险工作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对待的真相。第二是全书对于政府没有做出正确应对的质疑,隐瞒真相的追问,出版社并没有因为怕读者引申联想而自我阉割。
书的重点并不是请愿,而只是借请愿这个形式重现了打捞,商业潜水员变成民间潜水员的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开展工作的困难,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面临治疗的困难,持续性的心灵创伤等等。这个事实背后是作为政府人员的海警业务能力不够,没有承担起他们的责任。而对于政府反应不及时和隐瞒真相的追问,是没有答案的,小说无法解答。简单来说这是一本给潜水员去污名化/正名的小说,他们应该受到尊重。
2022 纪实小说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最後一個人 豆瓣
作者: 金息 译者: 胡椒筒 時報 2021 - 10
2022年8月14日 已读
金息 2016 丨朝鲜慰安妇题材:读得我有点抑郁,好像受害者是我自己,文字非常有痛感。又一本纪实小说,取材于历史,用文学的角度呈现,把史料转换成受害者的视角,用“一个人”来讲述一个群体,用现在的生活来讲述过去那段生活所造成的持续性伤害。太多了,不胜枚举:记忆淡化了,但身体记得,子宫萎缩甚至被取走;下体经常瘙痒;不喝牛奶,因为像精液……20 万慰安妇活下来 2 万,但这些人无法回到正常人的生活,无法结婚,因为身体坏了,精神也有创伤;一些坦白经历的人甚至受到歧视。喜欢这本小说不仅仅是因为题材,更因为作者会写,很多动物形象,面具等都很易懂而深刻。手里攥着 6 颗螺蛳,沾上自己的唾沫尤其好,善良无用啊。还是回到那个主题:小时候,她以为人类害怕的是黑暗、干旱和洪水等天灾人祸,但十三岁之后她发现最可怕的,其实是人类。
2021 纪实小说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噙满口水 豆瓣
침이 고인다
8.9 (24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先哲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4
《噙满口水》由8部短篇小说构成,涵盖了家庭问题,城市和年轻人,包括了城市漂泊一代的租房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不同习惯不同世界的人因为合租而产生的摩擦和细微的心理变化、青年上班族的奔波和生计、甚至描写了韩国青年一代彷徨而迷茫的就业升学等主题。
2022年8月12日 已读
金爱烂 2007 丨第一次看金爱烂,描写很多细碎的日常,而生活的艰难就在这些碎片中体现。偶尔也会觉得女作家也女性视角独特,就是很简单地描写女性朋友、妹妹、学妹或者母亲,也让人觉得细微知著。第一次觉得文字特别有意思是在描写一个做爱的场景,描写因为没钱,选择了隔音效果较差的居室,做爱被其他吆喝声乱入的尴尬,非常好玩。对这本书的翻译也听喜欢,自然而接地气。
2014 虚构 韩国 韩国文学 鱼空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