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俚人往事 豆瓣
索廷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索廷
《俚人往事》是一张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的专辑,讲述了鉴江流域边一个冼姓村庄曾经的生活和故事。通过音符的交织,专辑勾勒出了那段早已逝去的时光,岁月的流转和记忆的沉淀便在音乐间流淌。
这张专辑不仅仅是一系列歌曲的组合,更像是一本打开的地方志,它引领听者穿越时空,领略村庄曾经的宁静和生机。在这里,贪玩的小孩会不顾妈妈劝阻去江边玩水;一对智障兄弟虽然生活艰苦却努力活着;赌气离家的妇女去越南寻亲;因时代变革而造就的浩浩荡荡的离乡大军正被记述;吴川本地传统音乐写就的歌谣正被歌唱…… 这些生动的具体都是我们能在《俚人往事》里听到的真实。在索廷独特的叙述方式下,每一首歌都表达着对过去岁月的敬畏,这是对俚人村庄集体记忆的白描。
《俚人往事》通过摇滚、民谣、古典、根源音乐、电子乐、民乐等多种风格,勾勒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当你进入《俚人往事》的声场,会发现它不仅是音乐的表达,更是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2024年11月13日 听过 4.5:布陆微博种草:不显名基金会第一批赞助的音乐人。这张用广东吴川方言制作的专辑,比太多现在活跃在音乐节舞台上的乐队新作都好。很多人评价有交工和生祥的影子,从乐器使用和音乐给人的激荡感来说真的有。听完这张debut真觉得前途可期。 《黎家》:背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近30万人从越南逃到中国的难民。不会说当地语言的越南妇女被称为“黎婆”。最后两句歌词原来是说在越南的老人看来,战争时逃走的女儿在逃走的那一刻已经当这个人死亡。 《仅有劳动力》:间奏用的交响配制,是模拟粤西地区频繁的狂风暴雨。 pick《黎家》《壬寅岁末》。会写会唱,有人文关怀。不显名功德无量。
2024 专辑 内地 摇滚 方言
Bleeding Hearts 豆瓣
Chaparelle / Zella Day 类型: 放克/灵歌/R&B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8日 出版发行: Western Pleasure 2024
Bleeding Hearts · Chaparelle · Zella Day · Jesse Woods
Bleeding Hearts
℗ Western Pleasure 2024
Released on: 2024-06-28
2024年8月16日 听过
黛姐音色太有故事了,我闪到了《卡罗尔》的配乐。
西湖音乐节至今,黛姐告一个段落啦,撒花~~~
虽然喊了很多姐,但比我还小,希望红红火火!
2024 单曲 放克 美国
第六病房 豆瓣
李嫣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5日 出版发行: 艾克斯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当有一天意识到有病的似乎是这个社会,
人们的异状不过只是社会的症状而已。
/
某天,突然感受不到照进屋内的阳光,
脑袋里迂迴不去的声音是谁?一字一句听来都是模糊不清的杂念。
曾经,
我们渴望并追求著美好的未来,有著远大的梦想。
我们不断寻找生命的意义,活成自己想像的样子。
我们努力建构自己的理想,深怕此生就这样白过。
然而,
渴望成了乞求、寻找成了迷茫、努力成了失落,
感觉自己绝望到可以放弃一切。
从哪一刻开始出了错,让我们逐渐走向黑暗?
还是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不见天日的深渊里?
「第六病房里的病人都曾经是我们的缩影。」
Prescription 001. 站在世界中心的我 (陪我玩)
“我是百无一失的猎人,从来没有我得不到的猎物,
一旦游戏开始,没有人能逃离这里,在这里我就是规定。
准备好了吗?游戏即将开始...
病例号:001
诊断:自恋型人格障碍
警语:患者容易以自我中心、过度自恋,
认为自己相较于他人具有更崇高的权利与特殊性,个性容易傲慢缺乏同理心,把他人当作掌上玩物。
Prescription 002. 致世上所有的烂人烂事 (THE END OF THE ****ING WORLD)
“那些高楼林立的房子,眼看著没有一个买得起。
纸醉金迷的生活,跟我毫不相干。
不是我们选择躺平,而是世界的不友善,注入我们血液中愤怒与厌世的色彩。”
病例号:002
诊断:狂躁易怒
警语:患者经常性感到烦躁,情绪起伏异常、易怒,
喜欢与人争论并起冲突,彷彿看什么都不顺眼,严重情况可能会带有攻击性,并伴随抑郁发作。
Prescription 003. 比想像中还要寂寞 (影子)
“当我开始活成别人期望下的样貌,那些失望、后悔、背叛,一点也不算什么。
我再也不用仰望天空,不必用力呐喊,我想我已经成为一个大人了吧?
然后两手一松,坠入黑暗的怀抱,应该能感到轻松自在吧?
可是为什么在黑暗之中却更让我感到孤单害怕?”
病例号:003
诊断:孤独症候群
警语:因经年累积未被正视的孤独感,泛滥成灾,就像慢性疾病渐渐蚕食与消磨著生命,伴随忧郁症、心脏病、自律神经失调等相关併发症,生理和心理逐渐被削弱,导致患者身心健康每况愈下,甚至提早死亡。
Prescription 004. 现实逼得我们只能这么过 (得过且过)
“曾经我以为只要够努力就能摆脱当下的困境,
直到长大后才明白,事与愿违反而才是常态。
生不逢时,爱不逢人,所到之处皆是命数。
谁说努力就一定有结果?
如果可以好好的活,谁想要得过且过?”
病例号:004
诊断:厌世症
警语:患者时时刻刻充满无力感或闷闷不乐,「反正一切都不关我的事」是他们生存的价值观,因此对任何人事物都消极处理,也不抱任何期望。「厌世」虽是目前社会常见的「文明病」,却可能与患者本身的自卑心理、生活环境或是资讯大爆炸的时代有关,然而但长久情绪冷漠,对身心灵都是伤害,容易导致焦虑,也可能是忧郁症的发生前兆。
Prescription 005. 活的痛苦不如死的痛快 (你就开枪吧)
“在这个变化剧烈的世代,伴随著徬徨不安似乎看不到未来,
压迫感像一把枪抵著我的脑袋。
在旁人的眼里活得像个笑话,面对未来从抱有希望逐渐走向绝望,
最终只能把期望寄讬在虚无的假象上,那活著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病例号:005
诊断:忧郁症
警语:患者容易感到持续性的悲伤、无助,无法专注也无法入眠,长期陷入负面思考的迴圈之中,不断否定自我,找不到任何生存的价值,每天睁开眼就被被痛苦和绝望围绕。忧郁症就像是感冒,有人很快痊癒,也有人连命都失去。总想著有天能康复,却不知道自己要花多久时间,甚至能不能等到那天到来。
Prescription 006.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最讨厌你)
“我永远都不够好,看著镜子里的自己只有满满的厌恶感。
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甚至习惯讨厌自己的样子。
不只一次试著想要接纳自己,却再一次次挫败中打回原形。
彷彿从出生那刻就受到诅咒,会不会其实我根本不配作为人而活著?”
病例号:006
诊断:自我厌恶
警语:患者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不值得被爱,容易将别人的看法当作是对自己的指责。从一开始的自我否定逐渐变成自我贬低,最后变成自我攻击,对自己落井下石、把自己逼到死角,从心底厌恶自己而蔓延成对自己、对世界的绝望感。
Prescription 007. 麻木地活著跟死了没两样 (也不是第一次死了)
“忘了从哪天开始,我不再对任何人事物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本来以为这样的自己是离成熟的大人更近了一步,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只是无意识先把情绪抽离的自我保护机制罢了。我似乎失去了愤怒或难过的权利,也逐渐忘记自己上次发自内心感到快乐的笑是什么时候。”
大概是太急著想要好起来,想要成为他们口中的「正常人」那样,假装所有的痛苦都能被无视。如果活著没有希望,跟死了有什么两样?”
病例号:007
诊断:解离症
警语:患者对过往的创伤和痛苦会感到模糊,甚至不太记得。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开心或难过,却无法立即作出反应,像是对自己与世界失去了联系,而这一切都因为大脑与心理启动了防卫机制,只为了让自己能够活下来。
008. 我知道但我不想 (为什么要勇敢)
“面对生命的各种无常,勇敢不是唯一解答。
有些时候让我们痛苦的不见得是疾病,
而是心里那个不许软弱的声音。”
009.永恒的爱存不存在 (我只要你)
“在这颠沛流离的世界里,至少我还有你。”
因为有你,替我灰暗的人生增添一丝色彩。
因为有你,让我卸下伪装,找回纯真的快乐。
因为是你,让我可以成为我自己。”
010.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ㄧ生都在思考的问题。
「活著到底有没有准则?」、「决定我们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标准又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人能够告诉你答案。
尽管这个世界时常让人感到失望,也不要因此失去原则、迷失自我。
但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2024年3月19日 听过
台湾新人歌手首专。听下来感觉用摇滚作宣传不如抓住声音和创作能力,因为确实歌还蛮摇滚的,声音也挺特别的,但是唱摇滚还差点感觉。 专辑名果然是用了契诃夫的小说。围绕如今社会上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结合创作于一个疾病爆发的时期。 《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灵感来源于剧集《去X的世界末日》。 网络宣传稿说李嫣认识到“并非承受才是勇敢,好好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承受确实是勇敢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 总体没有太喜欢的曲子,咬字发音稍有点不适。《得过且过》尚可。
2024 专辑 台湾 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