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的书
企鹅75 豆瓣
Penguin 75: Designers, Authors, Commentary
8.4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巴克利 编著
译者:
刘芸倩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0
◆企鹅图书75款封面及其背后的设计历程
◆作者、设计师与编辑直言不讳评点封面设计得失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出版品牌,企鹅图书以其高标准的封面设计引领风潮,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
长久以来,“企鹅”几乎是“书籍设计”代名词……
2010年,企鹅图书成立75周年之际,艺术总监保罗•巴克利从过去十年的作品中精选出75款极富代表性的封面案例,邀请作者、经纪人以及编辑对每一个封面进行评价,当然还包括设计师对作品的自评,妙趣横生又不失辛辣。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揭开了封面设计从诞生到成形的艰辛。
◆作者、设计师与编辑直言不讳评点封面设计得失
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出版品牌,企鹅图书以其高标准的封面设计引领风潮,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
长久以来,“企鹅”几乎是“书籍设计”代名词……
2010年,企鹅图书成立75周年之际,艺术总监保罗•巴克利从过去十年的作品中精选出75款极富代表性的封面案例,邀请作者、经纪人以及编辑对每一个封面进行评价,当然还包括设计师对作品的自评,妙趣横生又不失辛辣。这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揭开了封面设计从诞生到成形的艰辛。
监狱里的图书馆 豆瓣
Running the Books
作者:
[美]阿维·施泰因贝格
译者:
陈体仁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5
一部真实版的《肖申克的救赎》 《旧金山纪事报》年度最佳图书
阿维·施泰因贝格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同学们那样直奔美好前程,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然后来到波士顿一所监狱,做了两年图书馆员,并负责指导囚犯们写作。
他在这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孤独的杰西卡、写自传的皮条客甜哥C.C.、想做一名大厨的楚尼、自学成为法律专家的柯立芝……他们都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之书,由此寻找一个联系外部世界的出口。有的人得到了救赎,有的人更为迷失,而在阿维心中,他们与自己是平等的。他付出真诚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在这样的交往中,他也开始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
这是一部悲喜交织的回忆录,阿维讲述了书和图书馆怎样慰藉、陪伴和庇护了他所遇到的那些人。
推荐语
本书对监禁的性质做了一番自由的思考,记录下了远离我们视线的那些人的生活。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有趣到让你想对身边的人读出声来,深刻到让你牵挂起波士顿那所监狱里的囚犯的命运……本书当然很幽默,但阿维也用温柔、节制的笔触揭示出最真实的人性。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阿维的语言有趣、锐利而又平易近人。他是那种你乐意在篝火边碰到的人,因为他很会讲故事……阿维笔下的人物都那么生动,因为他们不是类型化的角色,而是真实生活中的人。
——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阿维·施泰因贝格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同学们那样直奔美好前程,他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然后来到波士顿一所监狱,做了两年图书馆员,并负责指导囚犯们写作。
他在这里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孤独的杰西卡、写自传的皮条客甜哥C.C.、想做一名大厨的楚尼、自学成为法律专家的柯立芝……他们都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完美之书,由此寻找一个联系外部世界的出口。有的人得到了救赎,有的人更为迷失,而在阿维心中,他们与自己是平等的。他付出真诚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在这样的交往中,他也开始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
这是一部悲喜交织的回忆录,阿维讲述了书和图书馆怎样慰藉、陪伴和庇护了他所遇到的那些人。
推荐语
本书对监禁的性质做了一番自由的思考,记录下了远离我们视线的那些人的生活。
——《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
有趣到让你想对身边的人读出声来,深刻到让你牵挂起波士顿那所监狱里的囚犯的命运……本书当然很幽默,但阿维也用温柔、节制的笔触揭示出最真实的人性。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阿维的语言有趣、锐利而又平易近人。他是那种你乐意在篝火边碰到的人,因为他很会讲故事……阿维笔下的人物都那么生动,因为他们不是类型化的角色,而是真实生活中的人。
——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
读书年代 豆瓣
Bouquiner
7.4 (25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妮·弗朗索瓦
译者:
俞佳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9
只有巴黎会产生这样一本书。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 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 ,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最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编辑推荐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
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本书是一个巴黎书痴所有与书有关的幸福回忆。最亲爱的朋友在这里遇见彼此。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本书获得2014年傅雷翻译奖最佳新人奖。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 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 ,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最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编辑推荐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
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本书是一个巴黎书痴所有与书有关的幸福回忆。最亲爱的朋友在这里遇见彼此。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本书获得2014年傅雷翻译奖最佳新人奖。
得了编辑病的那个家伙 豆瓣
作者:
《上海书评》编写组
2011
- 5
《得了编辑病的那个家伙》整理出版了,第十九辑主要选用第74、75、76、77期的内容。在选材方面,这本小书包括了当期报纸的所有访谈、特稿、书评、随笔、笔记等内容,部分时效性较强或图片为主的题材没有被选入。
《读书》十年 豆瓣
作者:
扬之水
中华书局
2011
- 11
作者曾于1986年12月15日至1996年4月15日任《读书》编辑部编辑,当时的《读书》杂志正处于黄金时期,堪称中国思想学术界动态的晴雨表,一度为国内读书界瞩目的中心。书稿以《读书》编辑部的日常事务、编著往来为中心,从作者个人的角度,记录了当时与《读书》发生往来的知识界的种种情况。书稿以编辑部日常活动、编著往来等为主要内容,但并非简单的工作日志,而是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既有叙事,亦有议论和感想。对于一些过世的老学者,本书的一些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则具有言行录的性质,吉光片羽,弥足珍贵。书中另收入人物照片、往来书札等插图近五十幅。本书为《〈读书〉十年》系列的第一本。第二本(1991年—1993年)、第三本(1994年—1996年)将陆续出版。
叶雨书衣 豆瓣
作者:
范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美术编辑要读懂书的内容,把握书的性格,这是设计的前提。范用热爱简洁、大方、韵味深远的设计,他力避繁复,深知“减法”之妙。范用先生这一代出版人或退隐,或已仙逝。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作为一个出版人的全面的素养和一以贯之的文化追求,他们所热爱、所理解的是“书”,而非我们今天的口头禅“市场”。这,也是时代的变迁。——晓岚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联书店大量出版人文社科类图书,在全国造成深远影响,这些书的装帧大多出于范用先生之手。他那富有书卷气、简洁朴素、高雅大方、巧妙多变的设计风格同样造成深远影响。至今不衰。这里选入的七十余种图书装帧设计作品,可说是范用先生的代表作。为了全面展示这些作品的内涵,除封面设计外,还选择了一些扉页、目录页、正文版式乃至书中广告的设计,并对每一本书的内容及相关设计背景做了介绍。所以,这部书也可以说是对三联书店老版本的一次有趣的回顾和把玩。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联书店大量出版人文社科类图书,在全国造成深远影响,这些书的装帧大多出于范用先生之手。他那富有书卷气、简洁朴素、高雅大方、巧妙多变的设计风格同样造成深远影响。至今不衰。这里选入的七十余种图书装帧设计作品,可说是范用先生的代表作。为了全面展示这些作品的内涵,除封面设计外,还选择了一些扉页、目录页、正文版式乃至书中广告的设计,并对每一本书的内容及相关设计背景做了介绍。所以,这部书也可以说是对三联书店老版本的一次有趣的回顾和把玩。
日下书 豆瓣
7.4 (18 个评分)
作者:
李长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3
《三国志》何以在日本风行三百余年,吉本芭娜娜与漫画的千丝万缕,《叶隐闻书》的湮没与流行,小说之外的村上春树……
——这是你不知道的文坛掌故,和无法想像的兴废传奇。
这本随笔论及日本书业的方方面面,从著书到出版,从编辑到作者,文字温润风趣,见解精辟入里,既是文人胸怀,更见学者功底。出版业界人士固可从中取经,爱书人亦可一睹日本文坛风采。谈及日本书业的历史与发展,爬梳剔抉;闲话作家们的风流往事,生趣盎然,而文末结语处述说其个人观点,每每让人玩味再三。
这是一本介于吉川英治与吉本芭娜娜之间的书,
也是一本兼顾爱书人兴趣与出版人专业的书。
——这是你不知道的文坛掌故,和无法想像的兴废传奇。
这本随笔论及日本书业的方方面面,从著书到出版,从编辑到作者,文字温润风趣,见解精辟入里,既是文人胸怀,更见学者功底。出版业界人士固可从中取经,爱书人亦可一睹日本文坛风采。谈及日本书业的历史与发展,爬梳剔抉;闲话作家们的风流往事,生趣盎然,而文末结语处述说其个人观点,每每让人玩味再三。
这是一本介于吉川英治与吉本芭娜娜之间的书,
也是一本兼顾爱书人兴趣与出版人专业的书。
非普通读者 豆瓣
The Uncommon Reader
8.0 (9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伦·贝内特
译者:
何宁
译林出版社
2010
- 10
“非普通读者”活动http://www.douban.com/online/10630489/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 阅读旅程。
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阅读改变人生,在不寻常的读者那里,带来不寻常的改变。而这本讲述阅读的幽默小书,也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畅销一时,风头一度盖“哈七”,同时被评为“最可亲的阅读故事”,“2007英美最具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 阅读旅程。
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阅读改变人生,在不寻常的读者那里,带来不寻常的改变。而这本讲述阅读的幽默小书,也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畅销一时,风头一度盖“哈七”,同时被评为“最可亲的阅读故事”,“2007英美最具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3 (234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05
- 5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如何阅读一本书 豆瓣 Goodreads
How to Read a Book
8.2 (370 个评分)
作者:
[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
郝明义
/
朱衣
商务印书馆
2004
- 1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