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The Art of Mu Xin 豆瓣
作者: Alexandra Munroe / Toming Jun Liu YU Art Gallery 2001 - 10
Mu Xin (b. 1927) is one of the leading artist-intellectuals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Now living in New York City, he is known for his complex writings and paintings. A formidable figure in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ism, Mu Xin is admired for his unique synthe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sensibilities and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This beautifully illustrated catalogue focuses on a group of thirty-three landscape paintings that Mu Xin painted between 1977 and 1979,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any of these works have never been exhibited or published in the West. In addition, the book features Mu Xin's Prison Notes, sixty-six sheets that were written when the artist was in solitary confinement in China in 1971-72. This catalogue will accompany an exhibition on view at the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from October 2 to December 9, 2001. The exhibition will then travel to the David and Alfred Smart Museum of Ar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rom January 24 through March 31, 2002, at the Honolulu Academy of Art from October 2 to December 1, 2002 and at the Asia Society in New York City. Other venues to be announced.
木心纪念专号 豆瓣
作者: 刘瑞琳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 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陈丹青的“守护与送别”——
陈丹青在《守护与送别》中这样写道,“11 月中至12 月下旬,我几度守在木心病榻前,之后,是他的葬礼。谁曾守护亲属挚友走向最后的路,或对人的殒灭的真相,不惊讶,不陌生?但这是我第一次目击垂老的人,病危,衰竭,死。我不想限制篇幅,不愿遗漏种种细节。这是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
▲ 首次发表若干珍贵照片,病榻前陈丹青第一次描绘先生——
○ “木心从不让我画他,这是我第一次描绘先生,也是最后一次。画时,他浑然不知。”
○ 木心晚年诗集《伪所罗门书》手稿本
○ 木心《我纷纷的情欲》手稿本
○ 2005年木心回国探看乌镇为他故园营建的新居,在上海停留期间,与上海作家陈村、孙甘露、王淑瑾、尹庆一等有过愉快的会面,喜滋滋为他们签自己的书。
○ 2010年12月纽约电影人为木心拍摄纪录片期间,他已渐渐习惯面对摄像。
○ 12张珍贵照片。2011-1927的木心。
▲ 首次发表木心先生的《狱中手稿》对话、节录和致读者信
关于木心先生的66页狱中手稿,木心的研究者、翻译者童明教授曾与木心在2000年有过一次对话。此外,木心本人曾从手稿中选出5段摘录。这两份文本的汉语版从未面世,本纪念专号全文发表。
▲ 收录梁文道、陈子善、钟立风、童明、春阳、顾文豪等人文章
▲ 收录木心先生的丧仪文本和乌镇、北京两地追思会长篇实录
▲ 收录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来信选登、章节摘引、最后一课
内容推荐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时时感到,这是一份郑重的纪念,更是一组历史的见证——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与艺术史中,木心先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孤例:他的几乎全部创作生涯,鲜为人知, 直至他79岁那年,他的文学著作始得陆续在他的祖国大陆出版;到他逝世为止,木心著作被阅读的时间,仅仅6年;在他逝世之后,他的有限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才有机会来到他身边,向他致敬,与他告别。可以说,木心先生真正被重视、被尊敬的过程,仅在过去一年,刚刚开始。
因此,本辑的内容并非“温故”,而是一组当下的实录。虽然木心先生是已故的老人,他的创作与思想,却是簇新的遗产。
《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共分上中下三辑,并配以相关图片和若干木心先生的珍贵照片。上辑收入了木心先生的讣告、桐乡告别仪式的悼词、乌镇与北京两地追思会的长篇实录。中下辑刊载了木心先生的亲属、挚友、学生,及海内外读者的多篇文章,还有木心从未发表的《狱中手稿》对话和致读者信。
2013年3月11日 已读
“立伟,你看到处理现实生活的窘迫,我很无能的。但我一回到书桌前就静了下来,我就是主宰,直通上帝!”
地铁 散文 木心 陈丹青
琼美卡随想录 豆瓣
8.7 (6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辑录散文46篇。在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话的特色。
2012年8月24日 已读 “其实世界上最可爱的是花生米。若有人不认同此一论点,那么,花生酱如何。”【哈哈哈!一定要把这话转告我妈妈。
散文 木心
素履之往 豆瓣
8.5 (94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多有两万七千行的诗剧,峰峦重叠的逻辑著作,哥德、黑格尔写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无头绪。 蒙田勿事体系,尼采戟指架构体系是不诚实——此二说令人莞尔。虽然,诚实亦大难,盖玩世各有玩法,唯恭,恭甚,庶几为玩家。吾从恭,澹荡追琢以至今日,否则又何必要文学。
本书共三辑,主要内容:庖鱼及宾、朱绂方来、白马翰如、巫纷若吉、亨于西山、翩翩不富、十朋之龟、贲于丘园、丽泽兑乐、与尔靡之等。
2011年11月12日 已读
一天一页都嫌太多——感叹木心之密度、浓度!
散文 木心
即兴判断 豆瓣
8.5 (4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9
《即兴判断》是木心的散文选集,同样是为生活而沉思,为人生而寻觅。
读木心 豆瓣
作者: 孙郁 / 李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越来越多的人在读木心,《读木心》是这个过程的结集。在这里,陈村、陈丹青、何立伟介绍了与木心的因缘际遇,童明认为木心以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了汉语文学,孙郁视木心为“游走于世界的狂士”,李静读出“你是含苞欲放的哲学家”,李宗陶分析了木心的文体家特征,刘春、春阳、仲青、陇菲、许志强、赵鲲等细读木心作品,网友也热情发言,读木心如一番奇遇,木心文字太不像文学却真正走进了文学。
哥伦比亚的倒影 豆瓣
8.6 (94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