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
仍是异乡人 豆瓣
8.0 (22 个评分) 李剑青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7年7月24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从很久之前开始,李剑青就是一个传奇的名字。
他的作品在网络上流传,他作为演出嘉宾的表演片段,看过的人都留下来很深的印象。多年前发表的一曲《匆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以一种不像流行音乐的姿态,安然沉淀在人们的心里。
很多人都很好奇他什么时候会发表更多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作品?他怎么都不急?这些年来,当所有人都期盼他的才华绽放的时候,他看起来依然沉静,不疾不徐。
终于,2017年7月24日,这张期盼已久的作品,定名为『仍是异乡人』,进行全网发行。
针对这个众人期盼的作品,制作人李宗盛是这么说的:
『我们并没有想着怎么样去打动人,我们甚至没有预想发片这个事,我们甚至不能说是在精雕细琢,我们只是想要探索一个方向,想要探索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平凡人的处境,想要为他们,用文学的笔触,说出他们的故事,就自然的走到了这里』。
这不是一张一般定义下的流行音乐唱片,却是属于更多人的歌。
这不是一个有关情爱的故事,却用情更深。
是音乐家与诗人们献给平凡人的叙事诗
『只有诗人的眼睛,会看见身边匆匆的路人,好奇他们的故事,为他们写成词。
只有音乐人的耳朵,会听见每一个路人心里的,隐藏的哀伤,把他们写成歌。』
——在『仍是异乡人』作品集第一首对外推出的新作《出城》的文案中,有着上述的文字。诗人和音乐人的合作,一起写下这个时代的歌。
“乡愁”,是一个太多人表述过的主题,但是在流行音乐中,这样的主题通常会被直白的方式表绘,创作者个人的处境和感情鲜明的存在其中,自然流露的伤感与喟叹。然而李宗盛和李剑青则想用更文学性的叙事方式,描绘出大时代下,平凡人的面容。区别于创作者个人化的情感表露,在剑青的作品中,他们更希望通过更文学性的音乐美学表达,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身影,感觉这是自己的故事。
分租房每月三百,紧挨著烟囱
睡裡厢的姓李,名字叫双喜,是我的二房东
儘管日子过得很窘,他都能从容
只是有次年前,残摩给收了,急得他要发疯
——《匆匆》
在本张2017EP中,除了收录有《匆匆》2017新版本,还有特别版的“念白版”《匆匆》,听来会是另一番令人动容的体验。
来来往往寻常旧日的街坊 山居岁月遗忘了时光
一次路过稍解游子半生惆怅 著色了苍白想像
电视里放着京剧 青衣的一句婉转念白
我正在思念于你 不想你就回来了 不想你就回来了
——《出城》
这首在微博上点阅率超过两千万次的作品,MV由剑青的好友拍摄,真实的桂林、剑青的家庭……音乐创作过程其实在歌词与乐句中经过多次调整,才有现在听见的样貌。
又几次 梦见自己
终于回去 却歇斯底里
逢人就大声说委屈
——《平凡故事》
这首歌的MV透过《生活》杂志图片总监、摄影师马岭先生的协助策划,邀请到了黎晓亮先生(北京)、张海儿先生(广州)以及木格先生(成都)三位摄影家的作品,和音乐、歌词在MV中说出同样的『平凡故事』。异乡是一个巨大的课题,李宗盛希望不只是音乐来表述,而期待是一个时代共同的创作。
上面三首作品,都是由李宗盛作词,李剑青谱曲。
而他们也遍寻诗篇佳作作,包括了诗人蓝蓝的《姥姥》、诗人严彬的《在家乡》、诗人公路的《不变的事》,创作了下面三首至情至深的作品:
听我这么说
你就会微笑着坐在葫芦架下盘起那条童年时我枕过整整一生的瘸腿
——《姥姥》(歌词来自诗人蓝蓝诗作《姥姥》)
剑青的姥姥,也是因患腿疾而行动不变,因此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非常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姥姥,也许并无腿疾,但都有存于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关于她的记忆。
旧大巴将你从城里往乡下送
泥雾越来越重 房子越来越散
行道树代替路灯 指引你回家
吃饭的桌子上 灰蝇在飞
——《在家乡》(歌词来自诗人严彬诗作《在家乡》)
歌曲中,李宗盛在其中的副歌,加上了这么一段:
『你的思念 是久治不愈顽疾
你的乡音 如母亲给的胎记
归来吧 游子 功名沉浮 不必提 稚志初衷 别忘记』)
有首歌 听前奏响起 如同从前又死了一次 这是不变的事
有个人 听见她名字 就让心跳骤停了一次 这是不变的事
——《不变的事》(歌词来自诗人公路诗作《不变的事》
说起来这是作品集中唯一的情歌。但是当我们回忆不变的事的时候,很多外在的环境,其实已然改变。有人说,这些歌这么沧桑,适合剑青唱嘛。剑青说,因为我的心是温暖的,所以,我觉得这些歌并不沧桑,而是温暖的。
在摘取的歌词片段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帧一帧的黑白照片,许多黝黑的脸庞,站在无人的荒地,我们也看见自己,站在通往家乡和大都市的交叉路口,迷惑着自己真心想要什么。我们如果是一个漂泊的游子,也许会在这里,感觉到有人说出了我的故事。有人了解,有人倾听,有人说出来,也许可以带来巨大的安慰。李宗盛和李剑青,在为这个时代平凡的面容绘制出一幅图像,是经常被忽视的,也因此弥足珍贵。
十二楼的莫文蔚 豆瓣
8.9 (22 个评分) 莫文蔚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0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12樓的莫文蔚」專輯,十首歌曲全部都由李宗盛製作,並由他擔任大部分的詞曲。不同於以往由多位製作人營造多樣的風格,這次的歌曲更專注於沉穩的訴說都市男女的感情。在之後,莫文蔚和李宗盛的合作變得更令人期待。這次由李宗盛全製作,更聽的到莫文蔚唱情歌的實力大大的發揮。 李宗盛寫女人的情歌深刻而真實,引導出莫文蔚發揮隨性的唱腔,不深不淺的詮釋感情中各種細膩的情緒。讓莫文蔚代言出另一種有如內心戲的情歌,也讓她成為此類情歌的不二人選。聽她唱李宗盛的歌,就像聽朋友在說你我她的故事那麼自然,打從心底不知不覺就有共鳴,不知不覺就被感動。這就是莫文蔚 + 李宗盛的獨特風格。
莫文蔚的情歌 把女人心事請進門 你的故事也在裡面
整張專輯,就以李宗盛最擅長的都會情歌為主題,收錄了更多慢板情歌,曲風上也有別的嘗試。除了有以往專輯中比較少的爵士慵懶溫柔,也有更輕吟的暖暖情歌,還有比較清新跳躍的自然風歌曲,幾首輕搖滾讓專輯聽起來豐富許多,當然也讓莫文蔚發揮她中低音的內斂情歌。歌詞主題圍繞在都市男女情愛,可是描寫的各種心態之細膩,如: 被愛與付出的不能平衡、適合都市愛情,要自由不要寂寞的法則、三人愛情遊戲的感嘆….等,真實的說,切中愛情的心事,不煽情造做。屬於12樓的愛恨情仇,在意著所有女人在意的,煩惱你我都想不透的。
這是專輯裡面少數的非情歌,它的詞講到工作的忙碌,和很多生活小片段交錯,這首歌是相反的慵懶曲調在唱,因為莫文蔚隨性游走的唱法,在感嘆中仍能博取會心一笑。 是輕鬆的搖滾,莫文蔚的聲音在歌裡顯得很開朗自信瀟灑的感覺。 歌詞裡有場景,讓人聯想到日劇的畫面,是一首淡淡感嘆但曲調舒服的歌。在講兩個女孩和另一個男孩的三角戀愛,莫文蔚扮演她們的朋友,像說故事的人,口白式的詮釋,好像她就在你旁邊對你說話一般接近。因此這首歌聽起來很帶你入戲。詞雖然口語,卻很忠實的寫出感情中最常見的問題,相信很能引起聽者的共鳴。的曲是蔡健雅寫給莫文蔚的,Tanya私底下對莫文蔚非常欣賞,所以合作愉快。是莫文蔚和李宗盛合唱的歌曲。莫文蔚的每張專輯裡都有一首男女對唱情歌,不過這次更特別;在歌曲他們不是情人,而是好像一對父女(或忘年之交),莫文蔚在自言自語似的說著回憶的景象,李宗盛就像註解一樣的和她對話。
匆匆 豆瓣
8.4 (25 个评分) 李剑青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相信音乐
2013年末最动人单曲,李宗盛、李剑青,师徒二人联手打造,感动千万人单曲《匆匆》。
李宗盛:剑青这一张,是我做音乐当制作人进行最久的一张,到目前才完成一首,剩下的仍未知,不过,我挺满意。有照我想要的情感走,希望也能去到我想去的地方…渠道这一代离乡背井两眼摸黑忍受屈辱未来茫然的人的心里,让他们知道,我看见他们了。深受打动,并且为他们写歌。这首歌,也纪念我在大陆生活的日子。我自己也通过创作这首歌,获得巨大的安慰与力量。非常幸运!
夜太黑 豆瓣
8.8 (36 个评分) 林忆莲 类型: 放克/灵歌/R&B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滾石
《林忆莲:夜太黑》当人们都还在唱着“女人独有的天真和温柔的天份,要留给真爱你的人”的时候,滚石公司借着《Love,Sandy》的余威,趁胜追击,全力推出该张国语专辑《夜太黑》。夜太黑,人无聊,只有林忆莲醒着陪你到天亮!
《夜太黑》秉承《Love,Sandy》的作风,同样的台湾式商业化情歌,同样的亲切温暖的形象,可惜的是,该专辑无论在选曲上、创作上和制作上都未够精彩,在销售量、流行度和音乐性等方面都未能见到突破,反而有些后劲不继的感觉,但总体来说,专辑仍属上乘之作。比较特别的是在该专辑中有收录了一首歌《我明白》,编排了两个不同版本推出,一个是忆莲独声的演绎,而另一个版本则是和李宗盛的深情对唱版。两个版本各有长短,合唱的版本听起来多了立体感,音乐的空间比较宽广一些,而忆莲独声的版本则比较突出统一的感觉,声音与音乐的结合相对来说来得比较完美一些。除《我明白》外,忆莲也和杜德伟合唱了一曲《我心仍在》,始终感觉两人的声音不太合拍,出来的效果不过不失。另外专辑中比较突出的歌曲有点题之作《夜太黑》和《诱惑的街》。《夜太黑》在编曲方面颇化心思,算是国语歌曲中少见的编曲模式。《诱惑的街》更加推出了一个纯音乐版,意在扩大该首歌曲的流行度,但又不禁让人怀疑是否滚石偷工减料,匆忙加上一个纯音乐版来凑数。
01 夜太黑 4:47
02 不许哭 4:09
03 诱惑的街 5:23
04 我明白 5:41
05 让我试 4:05
06 野风 5:31
07 我心仍在 3:38
08 愈爱愈美丽 4:45
09 我明白 5:41
10 诱惑的街(Instrumental) 5:23
铿锵玫瑰 豆瓣
8.3 (25 个评分) 林忆莲 / 林憶蓮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滾石
久违歌坛2年后的天后林忆莲在各界期待瞩目下,终于推出最新过于专辑<铿锵玫瑰>,在这张专辑中,我们听到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林依莲, 在魔岩超猛新锐制作人贾敏恕操刀下,音乐风格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现今流行乐坛的惊喜,而林忆莲更因此激荡出前所未有的音乐能量,从制作、企划到包装全程参与,并展现出她一直不为人知的音乐创作才华。
这张新专辑收录两首她所写的曲子,其中《铿锵玫瑰》即被选为第一主打歌,这首由林忆莲谱曲、李宗盛作词的歌曲格外引人注意,其实林忆莲多年来一直尝试作曲,这是她的作品第一次被收录在专辑之中,而且竟意外的被选为主打歌,并颇受乐评的推崇,林忆莲兴奋之余表示:从事音乐创作是我多年来的兴趣,这一次在制作人贾敏恕的协助下,我独立完成这首歌曲,而且通过考验得以收录在专辑中,真的是非常非常开心,给我很大鼓励。这首《铿锵玫瑰》音乐部分和以前有很大不同,有点带乡村摇滚的曲风,在国语歌曲中也是少见的。
山丘 豆瓣
9.3 (217 个评分) 李宗盛 类型: 流行
出版发行: 相信音乐
十年一首李宗盛
李宗盛2013最新单曲「山丘」
2010年一首演唱會现场录音的「給自己的歌」
唱成我们午夜梦回每個人自己心里的歌。
匆匆三年 只听一首「給自己的歌」!
匆匆十年 李宗盛十年來唯一一首录音室作品
一首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在午夜听的歌...
2013年7月7日 听过
最好的毕业礼物。2013.7.7
李宗盛
回声 豆瓣
9.2 (79 个评分) 齐豫 / 潘越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5年1月4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公司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这张唱片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极具典藏价值。如果暂且抛开音乐层面的意义不谈,单纯从收藏的角度讲,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张唱片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滚石唱片公司率先从日本引进了雷射唱片(CD)生产技术,于1985年先行推出卡带版的《回声》,成为滚石1986年1月推出的前五张CD中的第一张,其编号为RD-1001。
这张唱片是作家三毛的半生故事,由她亲笔写下的12首歌词,串联成一张完整的音乐传记。这张专辑的一大特色是齐豫与潘越云宛若天籁般的歌声的珠联璧合。
由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所谱写的歌曲,在齐、潘二人的歌声里以不同的曲式唱法,诠释出三毛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之下的不同心境,再经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贯穿,从而成为一张有着内质统一、叙述丰富的动人故事的唱片,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回声》这张专辑将三毛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而最后的《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梦田》,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三毛在《回声》的唱片文案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回声》是一种绵延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振荡着我们的耳鼓,将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份感动,足以穿越时间,抚摸你。
初爱 豆瓣
7.8 (65 个评分) 楊宗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29日 出版发行: 環球唱片
有時活得很複雜 有時唱得很感慨
這一次 只想找回音樂的「初.愛」……
只有自己懂得的苦與難處,就在這個聲音裡找到癒合的力量
集體移動的城市人,擠壓的生活裡需要一人逃離片刻的音樂
楊宗緯 2013最新國語專輯「初.愛」
華語音樂大師&創作音樂新銳共同打造的楊宗緯
一起找回末日過後的初愛
李宗盛 / 馬毓芬 / 林暐哲 / 朱敬然 / 吳青峰 / 易桀齊 / 韋禮安 / 嚴爵 / 伍家輝
初推薦:
1.「其實都沒有」_楊宗緯填詞,如哲人的眼,如城市的霧,城市移動中,能真實握在手中的,其實都沒有; 只剩過敏體質,一念舊就發作。
2.「忘了我」_韋禮安譜曲,在沒有你的時空痛得自由,讓忘了我變成失眠的藉口。
愛推薦:
1.「想對你說」_吳青峰詞曲,不要讓別人的錯,懲罰自己,你值得擁有一首好歌的陪伴。
2.「初愛」_偶爾輕聲獨唱,是否能找回消失的力量?脆弱累積成擔當,一點一滴找回初愛。
需要楊宗緯的理由。
從一開始,他的出現就以歌聲感動了所有人,純粹的穿透力,低吟或高亢,從細縫中滲透、從曠野中迴盪;聽完總是眼泛淚光、內心隱隱激動的。這一路走來,無論是重新詮釋別人的歌,或是曲高和寡的歌曲,又或者是情傷烈愛、生活感慨,楊宗緯在音樂面前,一直是坦誠以對,赤裸迎戰;如此會唱的喉嚨,應該這樣又應該那樣的聲音不斷,也許經歷過掙扎排迴疑惑,楊宗緯選擇傾聽那個最初愛上唱歌的自己,生活裡的體會沈澱醞釀,轉化成歌聲裡的溫度,然後傳達到每個聽者的心中。毫無防備的,就被救贖了。這個紛擾無奈的年代,我們需要感動的聲音,所以我們需要楊宗緯的歌聲,而不只是報章雜誌上的那個名字。
找回生命中的初愛。
這些年因為演出活動,迅速與短暫地在不同城市裡移動的楊宗緯,對於生活與生命有了不同的體會與感觸,相對影響了他的音樂,經歷近一年半的製作錄音,楊宗緯的第三張專輯定調為「初.愛」,找回音樂的初愛,找回生命中的初愛,是在這個充滿無奈的時代中最需要找回來的力量,也許做了世界不會改變,但是不做自己的世界永遠沒機會變!
從「鴿子」到 「原色」,楊宗緯的音樂層次推疊出不同的樣貌與華麗。在第三張全新的國語專輯「初.愛」,楊宗緯用音樂給他最原始的愛與力量,哼唱出他對所在的城市的觀察、記錄,藉由這些的觸角,把生活在這城市的人們的心情,忠實不掩飾的表達出來。蘇打綠的青峰在這張專輯裡為楊宗緯寫了一首「想對你說」,很貼近楊宗緯的專輯概念,想說的感觸沒說的體貼,都在歌裡面唱盡;首波主打歌曲「其實都沒有」,楊宗緯親自作詞、伍冠諺 易桀齊譜曲、馬玉芬製作。不同於上一張專輯的音樂風格,「其實都沒有」楊宗緯用一種「自白式」的撰寫,忠實呈現出在經歷許多不同舞台、不同的生活的感受。因為歌唱,他來往不同的城市間,接觸許多不同的人與關愛。豐盛與歸零就在每一次移動之間的千變萬化,當楊宗緯寫下「其實都沒有」,他期許自已更能遊悠灑脫於他存在的城市之間、他的感受之中。
而大哥李宗盛在百忙之中也為楊宗緯慢熬了三首歌曲「無邪」、「無常」、「出走」;獨特的曲風只有楊宗緯能駕馭,從初到無的時時歸零,也是音樂人對於自己的嚴厲要求與警惕。
這張專輯的製作陣容更加入了馬毓芬老師與朱敬然老師,相較於李宗盛的熬功,馬毓芬則是磨功,而陶喆御用製作人朱敬然更是鑽研對於音樂的每個細節的講究與推敲;傑出的新一代音樂創作人韋禮安、嚴爵、易桀齊也為楊宗緯量身訂做了精采的作品;整張專輯的音樂製作陣容如此華麗,音樂卻純樸到令人感動,沒有華麗的電子編曲,有的是接近現場演奏的器樂呈現的音樂觸感,手感十足的音樂風格,如同楊宗緯的歌聲,即使用一種不全然完美、略微沙啞的聲音,卻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肌理與紋路。
在城市裡集體移動的過程中,唯一擁有的是選擇帶上耳機關進音樂裡的自由,逃離一下擠壓的片刻,傾聽楊宗緯的歌聲中傳來的溫度與力量,就能夠繼續提起腳步往下個地點移動。
城市中的楊宗緯。專輯視覺與MV
這張「初.愛」專輯是楊宗緯在不同的城市移動中,不斷歸零不斷啟程出發,所以在拍攝專輯封面的主題以「城市/人群」發展,將楊宗緯放置在城市中、人群中傾聽、歌唱;以都會感強烈的攝影風格呈現出歌的溫度,人的互動、城市的流動感;楊宗緯置身在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之中,攝影師捕捉到他毫無防備的笑容及身後那抹陽光,舉手掩口而笑的楊宗緯,穿著一身紅的畫面,和前兩張接近無色調的他很不同,他歌聲中的溫度在攝影師的鏡頭裡完成了完美凝結的畫面。
主打歌「其實都沒有」MV,拍攝方式也是以「城市」主題出發,導演使用寫實記錄的方式,記錄楊宗緯臨行前一天發生的事。通過行走,風景,思索,以及與友人的自然互動,帶出人生活的溫度。光影偏向淡雅寫實,整體將以稍慢速度拍攝,以加強生活實感的氛圍。鏡頭裡的楊宗緯很放鬆,很自在,像是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行走一般,「從什麼都沒有的地方,到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明明是主角卻很抽離客觀的審視這個城市;也許什麼都沒有的地方,擁有的其實更多;城市這個地方總是會讓人有這種感覺,而常常以為擁有很多的時候,其實都沒有;曾經憧憬過、曾經做夢過,後來其實都沒有,依然一個人生活,歌與MV都沒有給予一個絕對的答案,而是一個開始,當你的心靈什麼都沒有的歸零之後,才能裝進更多擁有更多。
原色 豆瓣
7.9 (52 个评分) 杨宗纬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8月26日 出版发行: 環球
多久没有好好听歌了?
杨宗纬诠释 李宗盛创制
杨宗纬2011最新专辑[原色]初回盘
绝对值得等待3年的好作品 每首都是经典
十年磨一箭 制作人李宗盛的话:
几十年来,每一个我接的案子,总是开始于我对这个艺人最直接的感受.
不过,如果要整理归纳我对杨宗纬的感觉,以下原因排名不分先后,通通一样重要且互相影响关连着.
一:声音
他的声音能不能给我想像?能不能勾引我讲故事?能不能创造新的语境?有没有辨识度?我的经验是,声音;语气;咬字基本上决定一个歌手的特色.这是一个歌手的最基本!!!!这个没有,歌手不可能成功.
二:他需不需要我?
以杨的案子来说我认为他正处在一个非常需要一个好的制作企划的阶段,或者直率的说;他很需要我.特别是他当时的情况.
三:他能不能唱?
李宗盛的歌不容易唱,众所周知.李宗盛的作品通常有太强,太浓的李式风格....要有很好很好的,很聪明的歌者....才能好好利用李宗盛的作品,通过自己的心领神会进而塑造,转换成自己的风格.让自己变成最大的受益者.
四:有没有可塑性?
可塑性,我的定义是够不够虚心.这一点其实显现的是歌手的慧根与质地.可塑性就是可能性......再多的努力与创意都需要制作人跟歌手真心接纳彼此然后无悔的去完成.
杨宗纬,在我上述几点陈述中都有很好的分数.
2011年10月26日 听过
直接标签“李宗盛”是不是有点太伤人了== 听过之后得出结论:我果然喜欢李宗盛!怀珠 前戏 被遗忘的
李宗盛 杨宗纬
真爱无敌 豆瓣
7.8 (12 个评分) 许茹芸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8月11日 出版发行: 上华唱片
首次与李宗盛合作,《真爱无敌》的琇琇“多了一分空虚的犀利”;整张专辑在黄怡的再次操刀下,在有气质的悦耳情歌与多元路线之间取得相当不错的融合,听得到动静皆宜的许茹芸;周杰伦贡献三曲一词(包括《蜗牛》);专辑中与苏永康对唱《恒星》,而陈韦伶及安栋等日后仍有合作的音乐人,也首次出现在幕后阵容。
在这张专辑当中,邀来李宗盛为许茹芸担任制作工作,音乐教父李宗盛看待许茹芸的角度也迥异于以往他所合作过的任何歌手,他不再深度挖掘歌手的内心情感世界,反而将自己的一段感情体验谱写成歌,交由许茹芸来诠释。这一种反向思考的方式是以往李宗盛的音乐中所从未出现过的模式,也因此意外的解开了一段许多人十分好奇的感情公案,当年“林李相恋”时李宗盛的心情。他用简单却直指人心的意境“真爱无敌”做最深刻的剖白。李宗盛显然并不对许茹芸设限过多,在这首歌的配唱过程中,许茹芸虽然处于身体状况极度不佳的逆境,但是李宗盛所给予的信心让许茹芸对自己的演唱功力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许茹芸这次的专辑中选用了三首新锐创作者周杰伦的歌曲,‘一天一天’的曲式进行是现今流行乐坛所少见的好歌,周杰伦虽然是新人,在创作上却相当能够掌握许茹芸的唱功表现,他找到许茹芸音质中最醇美的一部份。不用飙高音却自有一份撼动人心的感受。‘禁止悲伤’则是许茹芸个人相当偏爱的一首好歌,大量的使用弦乐的配器,让这首歌显得气势磅 。‘蜗牛’则是许茹芸和同门师兄弟齐秦、动力火车、熊天平为“世界展望会”的公益活动“饥饿30”所唱的主题曲,这首歌同时还有齐豫的女儿李洁的童音以及音乐录影带导演张艾嘉的儿子奥斯卡所画的“童画蜗牛”在MTV中出现,可说是音乐界为了公益活动一次难得的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