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琪
忆年 豆瓣
谢安琪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30日
出版发行:
浅白本部 Light White Studio Ltd.
密密麻麻的布行,带涩的豆香渗透每一寸纤维,回温了大手拉小手的岁月,发酵着熟悉又陌生的馥郁,蒸馏出一点一滴的思念。
列列排档、串串招牌,务实的大街上种出了几束脱俗的干花,马不停蹄的衣车声从棉布赶上皮革。老旧的长街,依然熙来攘往,只是那年我们边逛边玩 边格价 的波鞋铺已换上了亮丽的新装。
挤拥的仲夏弥漫了余寒的冷气,不曾起眼的街角悄然崛起了一座座大楼,橙橙红红的招牌仿佛打开了通往异国的门。零零落落间,手雕麻雀的老伯犹在,你却已远去。一切一切,都挟着昨日的影子,却又泼上新鲜的色彩。
是谁的离开带走昔日的时光 ,
还是时间开启了另一片康庄 。
离开,从来不是终结;
往事,是引言或前设;
新鲜,不一定要与过去立界线;
我们,也不必勉强将回忆搁浅。
经历过的事,遇到过的你,
离开了的谁,留下来的念。
旧事难舍,就带在身 ,
旧人难忘,便记在心。
新与旧协奏,交织一番新景致。
带着旧日的拼图,灌注今天的色彩,连同美好的、伤痛的、凄美的、怀念的……步向未知的将来。
作曲:Cousin Fung
填词:T-Rexx
编曲:Cousin Fung
监制:Cousin Fung
All Program Tracks | Cousin Fung
All Guitars | Kimmie Kwong
Backing Vocals | Claudia Koh 、Cousin Fung、Kay Tse
Recording Engineer | Mountain Hui @ Heaven Recording Studio
Mixing | Cousin Fung
Digital Cover Illustration | @isaac.spellman
列列排档、串串招牌,务实的大街上种出了几束脱俗的干花,马不停蹄的衣车声从棉布赶上皮革。老旧的长街,依然熙来攘往,只是那年我们边逛边玩 边格价 的波鞋铺已换上了亮丽的新装。
挤拥的仲夏弥漫了余寒的冷气,不曾起眼的街角悄然崛起了一座座大楼,橙橙红红的招牌仿佛打开了通往异国的门。零零落落间,手雕麻雀的老伯犹在,你却已远去。一切一切,都挟着昨日的影子,却又泼上新鲜的色彩。
是谁的离开带走昔日的时光 ,
还是时间开启了另一片康庄 。
离开,从来不是终结;
往事,是引言或前设;
新鲜,不一定要与过去立界线;
我们,也不必勉强将回忆搁浅。
经历过的事,遇到过的你,
离开了的谁,留下来的念。
旧事难舍,就带在身 ,
旧人难忘,便记在心。
新与旧协奏,交织一番新景致。
带着旧日的拼图,灌注今天的色彩,连同美好的、伤痛的、凄美的、怀念的……步向未知的将来。
作曲:Cousin Fung
填词:T-Rexx
编曲:Cousin Fung
监制:Cousin Fung
All Program Tracks | Cousin Fung
All Guitars | Kimmie Kwong
Backing Vocals | Claudia Koh 、Cousin Fung、Kay Tse
Recording Engineer | Mountain Hui @ Heaven Recording Studio
Mixing | Cousin Fung
Digital Cover Illustration | @isaac.spellman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豆瓣
7.8 (22 个评分)
Mak Juno
/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Chapel of Dawn Company Ltd. / imagine.nation Music Group Ltd.
麥浚龍X謝安琪 JUNO MAK . KAY TSE -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三年
一人原念
三年
一個團隊
三年
三十曲目
三年
六萬文字
三年
片長一七七
三年
一個故事
三年
一千四百四十萬次人心憾動
原創著作
影畫文學
打破 音樂界限
超越 電影規限
打造 高端絕嶺
*
細沙萬物
悲歌喜宴
盡處之緣
孟婆作證
唯獨橋上
緣滅相聚
細說一場 不了之巔
浩瀚顛覆 一個樂壇
*
終章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完
麥浚龍 作品
2020
三年
一人原念
三年
一個團隊
三年
三十曲目
三年
六萬文字
三年
片長一七七
三年
一個故事
三年
一千四百四十萬次人心憾動
原創著作
影畫文學
打破 音樂界限
超越 電影規限
打造 高端絕嶺
*
細沙萬物
悲歌喜宴
盡處之緣
孟婆作證
唯獨橋上
緣滅相聚
細說一場 不了之巔
浩瀚顛覆 一個樂壇
*
終章
the album and the end of it
完
麥浚龍 作品
2020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豆瓣
9.0 (34 个评分)
麦浚龙 Mak Juno
/
谢安琪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8日
出版发行:
Chapel of Dawn Company Ltd. & imagine.nation Music Group Ltd.
「曾细说过一个十年的故事。
这一次故事,不如,细说幻影一生。 」
这是麦浚龙在《the album》这个罕有的阴影企划/音影企划诞生前的原念。
冷漠当中的亲切感。
不浪漫中的浪漫。
事不在人为。
己不在由身。
记忆飘荡,灵魂被叫。
谁没故事。
欢迎 … 你们来到这个故事的中段。
juno mak
《the album》不只是专辑,亦非映画。
这名字背后,承载更多 ——
或许是勇于与大世界背道而驰、择善固执的信念,或许是对八九十年代文化蜕变的重视,亦或许是一份单纯的共鸣和坚持。
二零一八年,一张颠覆传统唱片概念的《the album part one》面世。透过七首歌、文案、音乐映画等跨媒体创作,献出不同的拼图,逐步拼凑董折和浦铭心的前半生—— 由勇悍到困兽再到暴烈,由牵手到离婚到再婚,由爱到无力再到伪善。面对大世界的考验,或虚构或写实,或许也找到似曾相似的身影。
二零一九年,《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接力上映。今次,创作者麦浚龙偷偷开放了时空隧道的裂缝,时而带领观众探索他为董折和浦铭心所架空的一个时代、世界;时而给观众一条锁匙,开启两位主角内心的大门。当中,一直以电影规格制作的音乐映画,亦辑录成blu-ray影碟,从头经历一遍。
麦浚龙:「因为《the album》这个创作概念,让我可以将不同极致的音乐风格,统一化放在同一张专辑里,又互相绽放,这才算是『一个乐坛』。」
谢安琪:「浦铭心,不只是故事的角色。我替她撕心裂肺的哭过、为她倾心倾意地笑过,她的幸福和伤痛,都烙印在我的心坎。真实地虚幻地,相交相叠,同在同感,我喜欢她如此霸度地强横地闯进我的生命,我希望她也有幸,能与阅读这故事的人,分享过一刻的心跳。」
说的是故事,
其实也是众生感情关系真实写照的剪辑重构。
董折与浦铭心,
不近不远的距离,
不浓不淡的关系,
离合纠缠,
道出了爱情与婚姻本质上的混乱与复杂。
kay tse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谢安琪 浦铭心
麦浚龙 董折
2019年12月28日
上映 待续。
这一次故事,不如,细说幻影一生。 」
这是麦浚龙在《the album》这个罕有的阴影企划/音影企划诞生前的原念。
冷漠当中的亲切感。
不浪漫中的浪漫。
事不在人为。
己不在由身。
记忆飘荡,灵魂被叫。
谁没故事。
欢迎 … 你们来到这个故事的中段。
juno mak
《the album》不只是专辑,亦非映画。
这名字背后,承载更多 ——
或许是勇于与大世界背道而驰、择善固执的信念,或许是对八九十年代文化蜕变的重视,亦或许是一份单纯的共鸣和坚持。
二零一八年,一张颠覆传统唱片概念的《the album part one》面世。透过七首歌、文案、音乐映画等跨媒体创作,献出不同的拼图,逐步拼凑董折和浦铭心的前半生—— 由勇悍到困兽再到暴烈,由牵手到离婚到再婚,由爱到无力再到伪善。面对大世界的考验,或虚构或写实,或许也找到似曾相似的身影。
二零一九年,《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接力上映。今次,创作者麦浚龙偷偷开放了时空隧道的裂缝,时而带领观众探索他为董折和浦铭心所架空的一个时代、世界;时而给观众一条锁匙,开启两位主角内心的大门。当中,一直以电影规格制作的音乐映画,亦辑录成blu-ray影碟,从头经历一遍。
麦浚龙:「因为《the album》这个创作概念,让我可以将不同极致的音乐风格,统一化放在同一张专辑里,又互相绽放,这才算是『一个乐坛』。」
谢安琪:「浦铭心,不只是故事的角色。我替她撕心裂肺的哭过、为她倾心倾意地笑过,她的幸福和伤痛,都烙印在我的心坎。真实地虚幻地,相交相叠,同在同感,我喜欢她如此霸度地强横地闯进我的生命,我希望她也有幸,能与阅读这故事的人,分享过一刻的心跳。」
说的是故事,
其实也是众生感情关系真实写照的剪辑重构。
董折与浦铭心,
不近不远的距离,
不浓不淡的关系,
离合纠缠,
道出了爱情与婚姻本质上的混乱与复杂。
kay tse
《the album and the rest of it…》
谢安琪 浦铭心
麦浚龙 董折
2019年12月28日
上映 待续。
The Album Part One 豆瓣
8.6 (54 个评分)
麦浚龙 Mak Juno
/
谢安琪 Kay Tse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瑞成貿易有限公司
2018推出《the album part one》首回,2019年紧接续下回。
2017年,Juno麦浚龙 正式执导拍摄他编写及筹备长达四年的电影剧本《风林火山》。
2018年1月,在零下25度的深山上,拍摄电影最后一场戏的同时,Juno萌生了一个跨越两年的音乐企划,创作了两个角色: 董折、浦铭心。
联同加盟旗下艺人谢安琪一同制作市场上极罕见的「合辑」。两位歌者,以角色出发(董折及浦铭心),合演一张电影专辑。
先推出首回 (part one),糅合文字/声音演绎/影像/角色设定/对白等连同多个音乐单位,展开一个思索人生和感情的电影音乐故事。
《the album part one》就这样诞生。
大碟概念如「一张电影」,每首歌曲交代着不同阶段男女主角的成长及情感描写,Juno更执笔为每一首歌撰写如剧本般的千字文案,令故事好比小说般添上强烈的追看性。随着两位角色的成长,遇上不同的人和事,由初相识到一段感情的崩坏,进入人生另一段的路程,由17岁到70岁,这不是一个单向的爱情童话故事,而是把虚构的人物放在真实的年代背景,透过角色年纪的增长,一章一章地道出人生感情上的育成与纠结。
一切始于1986年切尔诺贝尔核泄的晚上⋯世界另一端:董折遇上浦铭心。 17岁,勇悍的年纪,带着未知莽撞,在二人独有世界活得猖狂,将青春怒放。然而,一个十年,成家、毕业、立室。当青春跑走,有如被困般的重担,发觉人生并不是只靠单纯的勇悍就能面对,而命运亦将分开了的情感悄悄牵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长大的故事。成长需要累积,长大可以在一瞬间,长大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人生,带着无数种奇妙。数不尽的擦肩而过,忘掉或忘不掉的种种经过,作者尽地相信:人,必先要经过种种邂逅及碰撞,才会产生花火。花火或许会令人爱、令人痛;悲欢离合,散聚有时。只是要在活着之中谈悲歌喜宴,一切其实仍是言之尚早。
长大,从来不是年纪问题,而是一瞬间的内心,对自己更了解的一刹⋯
大碟由麦浚龙总监制/策划/编写,王双骏及陈伟强(Jerald chan) 监制,创作班底结合多位词曲创作人,包括林夕、黄伟文、周耀辉、雷颂德、泽日生、孔亦佳、Edward Chiu、Bert 等。
2017年,Juno麦浚龙 正式执导拍摄他编写及筹备长达四年的电影剧本《风林火山》。
2018年1月,在零下25度的深山上,拍摄电影最后一场戏的同时,Juno萌生了一个跨越两年的音乐企划,创作了两个角色: 董折、浦铭心。
联同加盟旗下艺人谢安琪一同制作市场上极罕见的「合辑」。两位歌者,以角色出发(董折及浦铭心),合演一张电影专辑。
先推出首回 (part one),糅合文字/声音演绎/影像/角色设定/对白等连同多个音乐单位,展开一个思索人生和感情的电影音乐故事。
《the album part one》就这样诞生。
大碟概念如「一张电影」,每首歌曲交代着不同阶段男女主角的成长及情感描写,Juno更执笔为每一首歌撰写如剧本般的千字文案,令故事好比小说般添上强烈的追看性。随着两位角色的成长,遇上不同的人和事,由初相识到一段感情的崩坏,进入人生另一段的路程,由17岁到70岁,这不是一个单向的爱情童话故事,而是把虚构的人物放在真实的年代背景,透过角色年纪的增长,一章一章地道出人生感情上的育成与纠结。
一切始于1986年切尔诺贝尔核泄的晚上⋯世界另一端:董折遇上浦铭心。 17岁,勇悍的年纪,带着未知莽撞,在二人独有世界活得猖狂,将青春怒放。然而,一个十年,成家、毕业、立室。当青春跑走,有如被困般的重担,发觉人生并不是只靠单纯的勇悍就能面对,而命运亦将分开了的情感悄悄牵起来…
这是一个关于长大的故事。成长需要累积,长大可以在一瞬间,长大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人生,带着无数种奇妙。数不尽的擦肩而过,忘掉或忘不掉的种种经过,作者尽地相信:人,必先要经过种种邂逅及碰撞,才会产生花火。花火或许会令人爱、令人痛;悲欢离合,散聚有时。只是要在活着之中谈悲歌喜宴,一切其实仍是言之尚早。
长大,从来不是年纪问题,而是一瞬间的内心,对自己更了解的一刹⋯
大碟由麦浚龙总监制/策划/编写,王双骏及陈伟强(Jerald chan) 监制,创作班底结合多位词曲创作人,包括林夕、黄伟文、周耀辉、雷颂德、泽日生、孔亦佳、Edward Chiu、Bert 等。
补遗 豆瓣
8.9 (93 个评分)
麦浚龙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20日
出版发行:
Silly Thing
麦浚龙Juno 细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瑕疵】、【罗生门】
要去创作一个故事,不能够单单只得一个角色。由十年前的【耿耿于怀】开始,观众从主人翁(男孩)的视点去听他的爱情故事。直到十年后的【念念不忘】,亦是从主人翁一个十年后对那某段情的感受。同样两首歌也是从男孩长大前后的角度出发的。但当我想去创造一个完整故事的话,那就不能只得我自己一人去说这个故事。毕竟我想藉着整张专辑去说一段故事,它的世界。那就不再只是单单的去制作一系列个别单曲那么单向。
作为歌者与及创造者,我想知道并且探索更多有关这个男孩的一切事儿,因此在这张专辑中我创造了男孩身边的一众重要角色。如创作一个剧本一样,从他/她们的视点出发去说说这个故事。但角度却大大不一。而把这种「多角度性」的说故事方式套用在制作一张音乐专辑上,是吸引我的起源。把当中的所有单位连接起来,虽非常费神,但事情亦就因此而变得有趣起来。
【瑕疵】是男孩跟现任伴侣今天的感情状况。故事背景还是带着点失落的。当时候我想起了Karen,因为她存着某种淡然。我认为她能去演活【瑕疵】中那个女角色。因为那怕是声演一首歌曲,但歌者的心境对我来说却来得无比地重要。【瑕疵】是男孩长大成熟后的感情状况。
创作一首有关十年前那女孩的歌曲【罗生门】时,当下的想法主要是想找一个跟karen感觉和味道完全相反的女生去演绎那「十年前」的前任伴侣。Kay亦是我第一时间想到能合适地去演绎她那角色的歌者。我希望能从她的声音里寻找那份「不舍」。
我们虽说着同一个故事,但视点可以是完全相反的。【罗生门】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故事发展上,跟十年前的伴侣分开其实双方也带着沉重的不舍。毕竟大家也不是不爱对方而分开的,只是原来双方也从来不了解对方而已。【罗生门】主要是揭穿着一个天大的误解,而这往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盲点。
听众听惯了【耿耿于怀】,亦追听着近日的【念念不忘】,而我作为创作的核心人员之一,我个人反而想去摧毁大家多年来对这故事主人翁的一众认知和看法。要说摧毁这个角色,相信世界上只得两个人有这个能耐去作出「亲手」摧毁【耿耿于怀】的那个男孩的权利。
十年前我们一同亲手建立的,十年后亦只有我们两人才能把他彻底摧毁。
这两个人,一个叫麦浚龙,另一个叫黄伟文。
到了现刻为止,大家所听到的只是一个开端。
只能说,没至少一个十年,又谈何念念不忘。
要去创作一个故事,不能够单单只得一个角色。由十年前的【耿耿于怀】开始,观众从主人翁(男孩)的视点去听他的爱情故事。直到十年后的【念念不忘】,亦是从主人翁一个十年后对那某段情的感受。同样两首歌也是从男孩长大前后的角度出发的。但当我想去创造一个完整故事的话,那就不能只得我自己一人去说这个故事。毕竟我想藉着整张专辑去说一段故事,它的世界。那就不再只是单单的去制作一系列个别单曲那么单向。
作为歌者与及创造者,我想知道并且探索更多有关这个男孩的一切事儿,因此在这张专辑中我创造了男孩身边的一众重要角色。如创作一个剧本一样,从他/她们的视点出发去说说这个故事。但角度却大大不一。而把这种「多角度性」的说故事方式套用在制作一张音乐专辑上,是吸引我的起源。把当中的所有单位连接起来,虽非常费神,但事情亦就因此而变得有趣起来。
【瑕疵】是男孩跟现任伴侣今天的感情状况。故事背景还是带着点失落的。当时候我想起了Karen,因为她存着某种淡然。我认为她能去演活【瑕疵】中那个女角色。因为那怕是声演一首歌曲,但歌者的心境对我来说却来得无比地重要。【瑕疵】是男孩长大成熟后的感情状况。
创作一首有关十年前那女孩的歌曲【罗生门】时,当下的想法主要是想找一个跟karen感觉和味道完全相反的女生去演绎那「十年前」的前任伴侣。Kay亦是我第一时间想到能合适地去演绎她那角色的歌者。我希望能从她的声音里寻找那份「不舍」。
我们虽说着同一个故事,但视点可以是完全相反的。【罗生门】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故事发展上,跟十年前的伴侣分开其实双方也带着沉重的不舍。毕竟大家也不是不爱对方而分开的,只是原来双方也从来不了解对方而已。【罗生门】主要是揭穿着一个天大的误解,而这往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盲点。
听众听惯了【耿耿于怀】,亦追听着近日的【念念不忘】,而我作为创作的核心人员之一,我个人反而想去摧毁大家多年来对这故事主人翁的一众认知和看法。要说摧毁这个角色,相信世界上只得两个人有这个能耐去作出「亲手」摧毁【耿耿于怀】的那个男孩的权利。
十年前我们一同亲手建立的,十年后亦只有我们两人才能把他彻底摧毁。
这两个人,一个叫麦浚龙,另一个叫黄伟文。
到了现刻为止,大家所听到的只是一个开端。
只能说,没至少一个十年,又谈何念念不忘。
缓慢 豆瓣
8.5 (35 个评分)
谢安琪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12月21日
出版发行:
新艺宝
謝安琪2009壓軸全廣東大碟 SLOWNESS
「慢」步冰島 譜唱 嫋嫋音符
破冰主打 - 活著
豁然續賞 - 雨過天陰 / 載我走 / 藝妓回憶錄 / 身體髮膚
十首歌曲,十個有關「緩慢」的處境。
有些事物,即使你不太留意,也能給你官能刺激。
有些東西,則須要你打開心扉,讓它觸動你的靈魂。
《緩慢》是後者,希望聽眾能放緩步伐,放下屠刀,敞開心扉,讓歌曲按摩心靈繃結,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態度。
1. 活著
幹而不活,算什麼活著?我們可有點算過,在日常奔波勞碌的過程中,錯失了多少美好的東西?我們通過忙碌所追求的,又是否物有所值?忙碌為我們心中所堆積的戾氣,是否已令我們麻木不仁,喪心病狂?
其實近在眼前的美好事物,是否更值得我們慢下來細味?
2. 雨過天陰
一段好端端的感情,被一時之氣所摧毀,終結得拖泥帶水。分開以後,二人各有發展,縱使日後重逢,情境多麼教人依依不捨,亦難以回頭,難復昨天。
倘若當日能放下一時之氣,情況會否不同?唏噓能否避免?
3. 寬限期
很享受與你像摯友般舒泰的相處狀態,在上一次情傷痊癒之前,不希望改變這種狀態。
請放慢,不要急著要我成為你的愛人。請你給我時間。
4. 衣帽間
圍在身邊的新聞、報章、雜誌、廣告、劇集、同事、家人或朋友,每天也以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怎樣才是生活的應有質素。但是,對於自己生活的真正需要,我們又可曾放慢下來認真思考?
我們真的有需要住88樓的豪宅嗎?真的有需要買100對高跟鞋放在鞋櫃嗎?
這些「優質生活」的資訊,又會否是商人在不斷「膨漲」我們生活期望的技倆,好使我們繼續消費,他們繼續牟利?
5. 替你高興
摯友因病離世,痛心非常。但一想到他能早登極樂,毋須再為俗務營營役役,毋須再為生活的戰鬥而廝殺,實在替他高興。
活在一個緩慢、寧靜、只有寬恕和沒有勝敗的國度裡,是多麼的美好。
6. 載我走
在殘酷的生活中,每當回到愛人的懷抱,就如登上一程忘憂之旅,讓急速的心跳放慢下來,實在可幸。
愛人的車門長開,隨時等侯接載自己逃離生活的戰區,何其窩心。能享有這份幸福,心懷感激。
7. 藝妓回憶錄
一位藝妓苦練多年的造詣,在樣樣講求官能刺激的世代裡,已變得毫無價值,再沒有人懂得欣賞。
娛樂,真的要這麼浮誇通俗嗎?細膩的演出,再沒有生存空間嗎?我們真的忙得已不可以再慢下來,靜心細味含蓄的美嗎?
8. 最後晚餐
都市急速發展,一切其他的價值也被壓下來。
鄰舍的關懷、街坊的問候、人情的累積、歷史的痕跡、回憶的線索等,統統要讓路給「發展」。所有須要時間慢慢累積的事物,將絕跡於未來的發展。將來,這裡會變成沒有血肉的玻璃都市,堂煌華麗,卻找不到人情的蹤跡。
9. 身體髮膚
可曾有把自己的身體當作摯親看待?對於這個為我們奔波勞碌的拍檔,我們可有好好珍惜?
心理影響生理。忙碌中,我們心中積聚了不少戾氣,而當這些戾氣開始影響生理健康時,我們可有想過,這樣值得嗎?
10. 賴床
為了「生計」,我們不得不每朝也要急忙起床,趕車趕路趕上班。欲多留被窩一會,只屬妄想。
可有想過早上賴床的甜美值多少?物質生活真的可以取代那種眷戀床鋪餘溫的愜意?
「慢」步冰島 譜唱 嫋嫋音符
破冰主打 - 活著
豁然續賞 - 雨過天陰 / 載我走 / 藝妓回憶錄 / 身體髮膚
十首歌曲,十個有關「緩慢」的處境。
有些事物,即使你不太留意,也能給你官能刺激。
有些東西,則須要你打開心扉,讓它觸動你的靈魂。
《緩慢》是後者,希望聽眾能放緩步伐,放下屠刀,敞開心扉,讓歌曲按摩心靈繃結,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態度。
1. 活著
幹而不活,算什麼活著?我們可有點算過,在日常奔波勞碌的過程中,錯失了多少美好的東西?我們通過忙碌所追求的,又是否物有所值?忙碌為我們心中所堆積的戾氣,是否已令我們麻木不仁,喪心病狂?
其實近在眼前的美好事物,是否更值得我們慢下來細味?
2. 雨過天陰
一段好端端的感情,被一時之氣所摧毀,終結得拖泥帶水。分開以後,二人各有發展,縱使日後重逢,情境多麼教人依依不捨,亦難以回頭,難復昨天。
倘若當日能放下一時之氣,情況會否不同?唏噓能否避免?
3. 寬限期
很享受與你像摯友般舒泰的相處狀態,在上一次情傷痊癒之前,不希望改變這種狀態。
請放慢,不要急著要我成為你的愛人。請你給我時間。
4. 衣帽間
圍在身邊的新聞、報章、雜誌、廣告、劇集、同事、家人或朋友,每天也以不同的方式,告訴我們怎樣才是生活的應有質素。但是,對於自己生活的真正需要,我們又可曾放慢下來認真思考?
我們真的有需要住88樓的豪宅嗎?真的有需要買100對高跟鞋放在鞋櫃嗎?
這些「優質生活」的資訊,又會否是商人在不斷「膨漲」我們生活期望的技倆,好使我們繼續消費,他們繼續牟利?
5. 替你高興
摯友因病離世,痛心非常。但一想到他能早登極樂,毋須再為俗務營營役役,毋須再為生活的戰鬥而廝殺,實在替他高興。
活在一個緩慢、寧靜、只有寬恕和沒有勝敗的國度裡,是多麼的美好。
6. 載我走
在殘酷的生活中,每當回到愛人的懷抱,就如登上一程忘憂之旅,讓急速的心跳放慢下來,實在可幸。
愛人的車門長開,隨時等侯接載自己逃離生活的戰區,何其窩心。能享有這份幸福,心懷感激。
7. 藝妓回憶錄
一位藝妓苦練多年的造詣,在樣樣講求官能刺激的世代裡,已變得毫無價值,再沒有人懂得欣賞。
娛樂,真的要這麼浮誇通俗嗎?細膩的演出,再沒有生存空間嗎?我們真的忙得已不可以再慢下來,靜心細味含蓄的美嗎?
8. 最後晚餐
都市急速發展,一切其他的價值也被壓下來。
鄰舍的關懷、街坊的問候、人情的累積、歷史的痕跡、回憶的線索等,統統要讓路給「發展」。所有須要時間慢慢累積的事物,將絕跡於未來的發展。將來,這裡會變成沒有血肉的玻璃都市,堂煌華麗,卻找不到人情的蹤跡。
9. 身體髮膚
可曾有把自己的身體當作摯親看待?對於這個為我們奔波勞碌的拍檔,我們可有好好珍惜?
心理影響生理。忙碌中,我們心中積聚了不少戾氣,而當這些戾氣開始影響生理健康時,我們可有想過,這樣值得嗎?
10. 賴床
為了「生計」,我們不得不每朝也要急忙起床,趕車趕路趕上班。欲多留被窩一會,只屬妄想。
可有想過早上賴床的甜美值多少?物質生活真的可以取代那種眷戀床鋪餘溫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