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完美音调 (2012)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Pitch Perfect
7.2 (185 个评分) 导演: 杰森·摩尔 演员: 安娜·肯德里克 / 斯盖拉·阿斯丁
其它标题: Pitch Perfect / 歌喉赞(台)
巴顿大学新人贝卡(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意外加入学校的阿卡贝拉女子美声合唱团,该社团集结了又乖又坏又怪的各样女性成员,唯一共通点就是能清唱出犹如天籁的美声。社团成员包括:自认歌声最好,自信过人的“胖艾美”(蕾蓓尔·威尔森 Rebel Wilson 饰)、常常出言不逊又固执墨守成规,但其实焦虑不已的欧柏莉(安娜·坎普 Anna Camp 饰)、团员精神支柱克萝伊(布兰特妮·斯诺 Brittany Snow 饰)、性事无度的撩人歌姬史黛西(亚历克西斯·克纳普 Alexis Knapp 饰)、歌声动人的男人婆辛西亚萝丝(伊斯特·迪恩 Ester Dean 饰)、声音小如蚊子但即兴饶舌却令大家惊艳不已的哈娜梅李。
与校园格格不入的贝卡,如何以她惊人的才华改变阿卡贝拉的传统表演方式?又如何率领这群女生与竞争激烈的全国美声团体一较高下?
2016年8月29日 看过
烂……
音乐
悦音响起 (2016) 豆瓣
ラヴソング
6.8 (34 个评分) 导演: 西谷弘 / 平野真 演员: 福山雅治 / 藤原樱
人届中年的神代广平(福山雅治 饰)曾经是执迷于优美旋律的音乐人,但当初因为某个人的离去而不再登台表演。现如今他在企业中担任心理医师,生活中则与前乐队主唱的妹妹夏希(水野美纪 饰)。如同恋人,又如同知己。在某汽车修理厂,神代偶然结识了名叫佐野樱(藤原樱 饰)的女孩。樱其貌不扬,因口吃的毛病而封闭内心,鲜少与人交流,只有和从小一起长大的真美(夏帆 饰)、空一(菅田将晖 饰)在一起才可以坦然敞开心扉。为了帮助樱适应社会,神代和夏希尝试让女孩以歌唱的方式表达内心。
樱的歌声直抵心底,她对神代充满了信任和仰慕,而神代似乎也从她的身上看到另一位女孩的影子……
2016年6月14日 看过
一部彻底失败的作品:男女主角间完全没有火花;配角基本沦为二向泊;主打的音乐部分除了现成的500 miles其他两首毫无亮点。对比同季的《宽松世代又如何》里每个角色都有一身戏(当然那是宫藤关九郎),甚至《我的恐怖妻子》,显得实在尴尬。当然,还是有一点微小的优点:结局没有拉郎配。
日剧 福山雅治 音乐
沉默 豆瓣
作者: 约翰·凯奇 (John Cage) 译者: 李静滢 漓江出版社 2013 - 10
《沉默》是20世纪美国音乐代表人物约翰•凯奇的代表作,本书是《沉默》问世五十周年纪念版的中译本,也是《沉默》的首个中译本。凯奇在本书中以相应于他的音乐创作的独特方式,展现了他对实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思考,以及结合了禅宗与周易等东方思想的音乐哲学。在《关于无的演讲》《关于有的演讲》和《一个演讲者的45分钟》等著名篇章中,凯奇通过奇特的版面设计,力图在文字、阅读与现场表演之间形成呼应与张力,体现他在与声音相关的一切中寻求音乐的感悟力,以及总是在实验的创造性方式。
《沉默》在美国乃至西方的影响涉及多个领域,时间也证明了本书持久的思想魅力和生命力。作为美国艺术和文化的里程碑,该书已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发行量超过了五十万册。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既艰深又通俗,既严肃又好玩的奇书。如果你想明白在勋伯格之后西方音乐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是最好的向导。凯奇的实验性音乐基于他对生活、声音以世界的感受与思考,正如他附在每篇文章末尾的小故事所提醒的那样,他将生活与音乐、人生与哲学融为一体,他的书像他的音乐一样,向专家和门外汉平等地敞开。
本书由杰出的美国音乐评论家凯尔•甘恩作序。作为制作精美的五十周年纪念版,作为一本了解现当代音乐的必读书,收藏价值毋庸置疑。
BLUES藍調百年之旅 豆瓣
作者: Peter Guralnick等 大塊
搖滾樂、爵士樂、節奏藍調(R&B)、嘻哈(hip-hop)……等現今我們所熟悉的流行音樂,無一不與藍調有關。它不僅是搖滾樂的先驅,甚至對古典音樂等世界音樂也皆有所衝擊。藍調可說是──「音樂背後的音樂」。去年美國各界慶祝藍調音樂誕生一百周年,其中由馬丁史柯西斯監製,結合文溫德斯、查爾斯柏奈特、理查皮爾斯、馬克李文、邁克費吉斯、克林伊斯威特等七位導演為此拍攝的一系列藍調紀錄片,更是音樂界一大盛事。此系列影片追蹤藍調在情感上和地理上走過的不同歷程,由各導演個人對藍調的情感及詮釋,拍攝了七部風格不同的影片,再網羅同樣熱愛藍調的藝術家、歷史學家和作家執筆,成就了本書。
馬丁史柯西斯說,藍調是他所知「最身體的音樂」。這本如詩歌般、充滿影像與情感的藍調書,與讀者分享了羅伯.強生、貝西.史密斯、艾瑞克.克萊普頓……等人的偉大音樂,也讓時空返回那些情緒壓抑的農場上、瀰漫煙霧的小酒館裡,低迴的樂音從靈魂深處悠悠傳出……
藍調起源於美國黑人對極端惡劣的壓迫形式的反動,它吟唱出永不能被蹂躪或奪走的,人類靈魂的一部分。因此,藍調的地理學既是回到特定時空的途徑,亦是一探人類靈魂版圖之路。
這是藍調迷的朝聖之旅,也是尚未領略這種音樂形式之美的讀者最佳入門途徑。

BLUES藍調百年之旅 內文試閱作者簡介
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享有「電影社會學家」美稱的馬丁.史柯西斯,擅長以電影寫歷史,是當今好萊塢最富創意與才氣的導演。代表作有《計程車司機》、《蠻牛》、《基督的最後誘惑》、《四海好傢伙》、《純真年代》、《紐約黑幫》等。曾獲1997年美國電影學會、2003年美國導演工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審訂者
蘇重
中山大學外文系畢。曾任中國時報娛樂週報爵士評選小組召集人、國家音樂廳爵士評選委員、台中市爵士音樂節評議委員、台北愛樂廣播電台客座主持人。文字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著作包括《Jazz What》、《藍調的故事》、《魔岩爵士聖經》(共同撰述)等。
How Music Got Free 豆瓣
作者: Stephen Witt Viking 2015 - 6
How Music Got Free is a riveting story of obsession, music, crime, and money, featuring visionaries and criminals, moguls and tech-savv y teenagers. It’s about the greatest pirate in history, the most powerful executive in the music business, a revolutionary invention and an illegal website four times the size of the iTunes Music Store.
Journalist Stephen Witt traces the secret history of digital music piracy, from the German audio engineers who invented the mp3, to a North Carolina compact-disc manufacturing plant where factory worker Dell Glover leaked nearly two thousand albums over the course of a decade, to the high-rises of midtown Manhattan where music executive Doug Morris cornered the global market on rap, and, finally, into the darkest recesses of the Internet.
Through these interwoven narratives, Witt has written a thrilling book that depicts the moment in history when ordinary life became forever entwined with the world online — when, suddenly, all the music ever recorded was available for free. In the page-turning tradition of writers like Michael Lewis and Lawrence Wright, Witt’s deeply-reported first book introduces the unforgettable characters—inventors, executives, factory workers, and smugglers—who revolutionized an entire artform, and reveal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ecret underworld of media pirates that transformed our digital lives.
An irresistible never-before-told story of greed, cunning, genius, and deceit, How Music Got Free isn’t just a story of the music industry—it’s a must-read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itself.
如晴天,似雨天 (2014)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Like Sunday, Like Rain
7.6 (343 个评分) 导演: 弗兰克·威利 演员: 朱利安·夏特金 / 莉顿·梅斯特
其它标题: Like Sunday, Like Rain / 如周日如雨(台)
  在曼哈顿上西区生活的12岁小男孩Reggie,是一名大提琴天才,他家庭富裕但却受着妈妈的严厉约束,平常缺少朋友,十分孤独。而另一边,23岁的音乐家Eleanor因为男朋友去自己工作的餐馆惹事而被辞退,她急需一个新的工作和新的住所。Eleanor为了生计去给Reggie当保姆,影片讲述了两人相遇相知并互相勉励从而实现各自梦想的故事。
China with a Cut 豆瓣
作者: Jeroen de Kloet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0 - 7
During the 1990s illegally imported compact discs, known as dakou CDs, flooded into China, opening up the music world to Chinese youth and inspiring them to experiment with new sounds and new lifestyles. Quickly, dakou became the label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a vibrant generation no longer tied to the Maoist past. Based on fifteen years of fieldwork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Hong Kong, China with a Cut surveys the music that emerged in 1990s China and makes a case for its involvement in the rise of China as a cultural and economic global power.
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 (2014) 豆瓣
Une Chinoise avec Bach
8.9 (31 个评分) 导演: Michel Mollard 演员: 朱晓玫
其它标题: Une Chinoise avec Bach / 一位中国钢琴家与巴赫的音缘
The Return is the Movement of Tao
反者道之动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
朱晓玫对巴赫及其作品《哥德堡变奏曲》的体验、思考、解说、演奏。
.
法语中字在线视频:
凯奇评传 豆瓣
John Cage
作者: (美)罗布·哈斯金斯 译者: 李静滢 漓江出版社 2015 - 3
约翰•凯奇(John Cage)是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作曲家,美国先锋派音乐的领军人物,也是卓越的作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罗布•哈斯金斯这本全新视角的《凯奇评传》,不仅立体呈现出凯奇不断挑战并为全世界艺术家带来启迪的一生,详细分析了凯奇不同时期各种形态的重要作品,还探讨了 凯奇激进的艺术方法和独特的美学思想,观点鲜明地评价了凯奇生前和身后所受到的批评与研究,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水准和可读性的评论性传记。

编辑推荐
《凯奇评传》是漓江社人文名家评传系列的一种,该丛书以生动的语言结合精彩图片展现人文各领域大师的生平和创作。本书是约翰·凯奇的最新独家中文版传记,也是对漓江社2013年所出版的凯奇代表作《沉默》(五十周年纪念版)的补充,读过《沉默》、关注凯奇的人都会对此书感兴趣,也有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约翰•凯奇无疑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音乐家,按其师阿诺德•勋伯格的说法,他也是一位天才的发明家。除此,他还是作家、哲学家和业余菌类专家。罗布•哈斯金斯在这部严谨坚实的传记中,深入解读了凯奇在音乐、文字、美术等多方面的创作,以及这些创作中所渗透的融合东西方智慧的独特哲学,立体呈现出凯奇不断挑战常规与传统,为艺术家同行和观众、听众带来启迪的一生。
媒体推荐
约翰•凯奇所设想的先锋派,并非囿于一种方法或风格,而是一种思维习惯。只要艺术家 怀有充满好奇的精神,在进行崇高发现的同时也乐于接受不幸的错误,变革就将继续发生。
——罗布•哈斯金斯
《凯奇评传》的作者哈斯金斯非常巧妙地处理了凯奇的多面性——他对偶然音乐的创新,他的自我和个人主义思想,他在平民主义方面的天赋,他的诗歌与视觉艺术,当然还有他所引入的佛教元素,哈斯金斯将这些都简洁有力地融入到这本评传中。哈斯金斯这本堪称完美的《凯奇评传》无疑是值得称道的,它言简意赅、可圈可点,非常好读。
——《新音乐盒》(New Music Box)
在这本优秀的传记中,罗布•哈斯金斯全力扫除了所有将凯奇描绘成一个小丑的可能性。全书描绘了身为作曲家的凯奇的生活与工作,并抽丝剥茧地将凯奇多元化活动中的知识背景和环境展露无遗。这本薄薄的评传也获得很多非专业人员以及信徒的喜爱。书中还非常得当地列出了引用和参考书目。凯奇的生活如此精彩绝伦、耐人寻味,哈斯金斯向我们展现了这种传奇,并清晰地阐释了这位特立独行的作曲家的音乐理念发展之路。
——《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罗布•哈斯金斯用精彩而富有音乐性的措辞,为我们再现了凯奇将禅宗运用到作曲中并缔造出深刻音乐的辉煌征程。
——《洛杉矶时报》 (Los Angeles Times)
音樂大歷史 豆瓣
The Story of Music: From Babylon to the Beatles: How Music Shaped Civilization
作者: 霍華‧古鐸(Howard Goodall) 译者: 賴晉楷 聯經 2015 - 3
英國BBC熱門系列節目《音樂的故事》精華文字版
附珍貴史料照片及作者推薦聆賞曲目
本書顛覆以音樂家生平拼湊的斷簡殘編
用最宏觀的視野,探索音樂革新帶來的人類歷史改變
由當代作曲家古鐸撥開音樂起源的層層迷霧
帶你一同聆聽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
知名樂評家焦元溥專文導讀
吳家恆、金立群、馬世芳、楊照、詹宏志、蔡永文、謝哲青等國內音樂界專家、名人一致推薦
21世紀的人類,在音樂的選擇上完全被寵壞了。只須用手指按個按鍵,就幾乎能無所不聽,但在距離我們不遠的19世紀末期,即使是最痴迷的愛樂者,終其一生也頂多只能聽3或4次他們最喜歡的曲子。從前音樂的流行品味由少數富有的贊助者與機構組織主宰,現在音樂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它大約4萬年的發展歷史,卻複雜得令人困惑。
關於音樂精彩絕倫的故事,籠罩在神祕的術語和撲朔迷離的分類中,像是一個為專業人士俱樂部所設的特權聖地與保護區。對於古典音樂的分類方法,人們延續前人一連串錯誤且令人混淆的歷史標籤,時代的錯誤與死胡同讓古典音樂摧毀了自身的路標。當代作曲家古鐸通過《音樂大歷史:從巴比倫到披頭四》,逐章解決這些問題,並解開前人遺留在身後那一團混亂的結。古鐸訴說的這本音樂歷史,主要聚焦在隨著時代變遷而進化的聲響,以及音樂本身的革新,用一般音樂愛好者能產生共鳴的方法來講述,分享音樂發生的奇蹟。
本書共分8章,從音樂、樂器如何誕生開始說起,分別經歷人類歷史的探索時期、懺悔時期、發明時期、優雅與感性時期、悲劇時期、反叛時期,以迄流行時期。
在這場從史前樂器到當代流行音樂的奇幻旅程中,古鐸活力充沛地帶領人們走進音樂的歷史,讓讀者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每項音樂上的演進,如和聲、記譜法、人聲劇場、管弦樂、舞蹈音樂,以及錄音技術、廣播電視誕生時對人們帶來的衝擊,當他挑選那些對人造音樂具有革命性影響的發明時,他著重於發現其對音樂所帶來的改變,此外他將某些作曲家具有前瞻性的音樂視野帶到讀者面前,從較鮮為人知的佩羅汀到鼎鼎有名的華格納皆然。
除此之外,古鐸對於什麼是音樂,以及音樂如何運作的知識做出生動清楚的介紹,例如音階是什麼、何以有些和弦聽起來很不和諧,以及二次戰後流行歌曲的共同點,是廣納正確的音樂知識和雄辯的各種觀點,卻又平易近人的一本知識豐富之書。
國內音樂界專家、名人同聲推薦
專文導讀
焦元溥(知名樂評家、作家、古典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
吳家恆(知名廣播節目主持人)
金立群(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副教授)
馬世芳(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楊照(知名作家、評論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詹宏志(PChome網路家庭董事長)
蔡永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
謝哲青(知名作家、節目主持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國際媒體一致好評
古鐸文筆詼諧、機鋒處處……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層層展現出個人深厚的學術涵養……可以預見的是,此書將不只能獲獎,更能改變人生。──《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這是一本平易近人的工具書……兼而廣納正確的音樂知識和雄辯的各種觀點……,是一場充滿知識且引人入勝的閱讀饗宴。──《蘇格蘭週日報》(Scotland on Sunday)
古鐸的筆觸頗有滾石搖滾樂團名曲〈跳躍的傑克福蘭西〉(Jumpin' Jack Flash)的朝氣。──《泰唔士報》(The Times)
撥開音樂起源的層層迷霧,追尋宇宙和藝術定律的演進歷程,還有誰能比這位作者更能擔此重任!──《每日快訊》(Daily Express)
莱比锡之旅(附谱例别册) 豆瓣
作者: [法]米歇尔•莫拉 译者: 张雪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本书是写给音乐爱好者的,有那么一天,聆听一部作品时,他们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如何谱写的?作者避免了所有看起来比较复杂的术语,循序渐进地通过两个音乐爱好者之口,道出了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结构之美,让没有乐理基础的读者也能够了解巴赫谱曲手法之精要。音乐终究无法用文字呈现,读者却可以借助这样的文字接近巴赫,理解他的创作,并更好地倾听。
这是第一本以清晰易懂的方式给音乐爱好者讲述《平均律键盘曲集》的书。它牵着爱乐者的手,巧妙地讲述一个复杂的主题,作者有意为之,让它止步于作品神秘性的门前。这是一本必须花时间阅读的书,掩卷之际,读者在了解了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平均律键盘曲集》中所使用的谱曲手法的精要之后,自会受益良多。
米歇尔•莫拉写出了这本关于《平均律键盘曲集》的书,圆了他的梦。我呢,录制了《平均律键盘曲集》 ,成了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录制此曲的华裔钢琴家。一生致力于巴赫音乐的马塞尔•毕奇在此成全了我们,这也是他的愿望。三个梦,以一首三声部赋格的方式,获得了圆满。不,我还有一个梦:将本书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朱晓玫
冰雪奇缘 (2013) 豆瓣 IMDb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Frozen
8.1 (1709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巴克 / 珍妮弗·李 演员: 克里斯汀·贝尔 / 伊迪娜·门泽尔
其它标题: Frozen / 魔雪奇缘(港)
在四面环海、风景如画的阿伦黛尔王国,生活着两位可爱美丽的小公主,艾莎和安娜。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能力越来越强,甚至险些夺走妹妹的生命。为此国王紧闭宫门,也中断了两姐妹的联系。悲哀的海难过后,艾莎(伊迪娜·门泽尔 Idina Menzel 配音 )终于到了加冕的年龄,各国王公齐来祝贺。艾莎战战兢兢,唯恐被人识破隐藏了多年的秘密。然而当听说安娜(克里斯汀·贝尔 Kristen Bell 配音)将要和初次见面的南埃尔斯王子汉斯(圣蒂诺·方塔纳 Santino Fontana 配音)结婚时,依然情绪失控露出了马脚。在此之后她逃到山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冰雪王国,而阿伦黛尔也陷入可怕的寒冷之中。
安娜独自来到山中,在山民克斯托夫(乔纳森·格罗夫 Jonathan Groff 配音)的帮助下总算来到姐姐的宫殿,她能否让国家重新找回失落的绿意?
爆裂鼓手 (2014) TMDB IMDb 豆瓣 Min reol Eggplant.place 维基数据
Whiplash
8.3 (1707 个评分) 导演: 达米恩·查泽雷 演员: 迈尔斯·特勒 / J·K·西蒙斯
其它标题: Whiplash / 鼓动真我(港)
19岁少年安德鲁(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J·K·西蒙斯 J.K. Simmons 饰)相中,进入正规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的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爆裂鼓手》讲述一名少年在严师督教下,以非常规手段挑战自己的极限、追逐爵士乐鼓手梦的热血故事。主人公热爱打鼓,但过度的投入让他失去对音乐的初衷,进而演变为生命的负荷以及师徒间近乎疯魔的对决。电影不只有音乐人的苦痛,更让人看到传统励志背后的残酷真相。 《爆裂鼓手》获得第30届圣丹斯电影节最高荣誉评审团奖。
2015年2月15日 看过
倒数第二个镜头好有希区柯克感……
教育 纽约 音乐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2013)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Begin Again
8.2 (1017 个评分) 导演: 约翰·卡尼 演员: 凯拉·奈特莉 / 马克·鲁弗洛
其它标题: 再次出发 / Begin Again
格雷塔(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抛弃了一切跟随着男友戴夫(亚当·李维 Adam Levine 饰)来到美国纽约实现他们的音乐和爱情梦想,没想到曾经幻想过的美好一切化作泡影,在获得了更好的工作机会后,戴夫果断抛弃了格雷塔,留下她一人苦苦在底层挣扎。
丹(马克·鲁法洛 Mark Ruffalo 饰)最近的生活也不好过,他发现自己无法从思念前妻马瑞安(凯瑟琳·基纳 Catherine Keener 饰)的感情中走出来,与此同时,他的女儿维奥莱特(海莉·斯坦菲尔德 Hailee Steinfeld 饰)正处于一生中最叛逆的阶段。丹和格雷塔,命运让这失意的两人于一间小小的酒吧里相遇了,等待着他们的,会是怎样充满波折而又浪漫满满的故事呢?
音乐使人自由 豆瓣
音楽は自由にする
8.1 (25 个评分) 作者: [日] 坂本龙一 译者: 何启宏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3 - 7
用音乐与世界对话:国际知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自传
★大岛渚、贝托鲁奇、阿莫多瓦的御用音乐家
★麦当娜、大卫•鲍伊的亲密合作者
◆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格莱美最佳影视配乐专辑……日本最负国际盛誉的电影音乐大师
◆《末代皇帝》、《俘虏》、《遮蔽的天空》、《高跟鞋》、巴塞罗那奥运会……动人音乐背后共同的名字—— 坂本龙一
这是日本著名音乐大师坂本龙一唯一一本自传。音乐家回忆了自己儿时如何初次接触音乐,而后在母亲和老师的影响下逐渐走上音乐道路,并最终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盛誉的历程。坂本龙一在回忆中检视自己一路走来的经过,对于自己怎样“成为了现在的自己”做了一次最全面的叙述,充满成长的趣味描述和引人深思的语句。书中穿插坂本龙一不同时期的个人照片50余幅,展现了这位音乐大师充满魅力的人生旅程。
2014年12月29日 已读
翻过。内文英文字体简直发指,而且竟然有“紫禁城”的注释,电影名也不随通译。书做成这样对得起坂本龙一先生的颜吗!
传记 日本 翻过 音乐
文科恋曲 (201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iberal Arts
7.2 (159 个评分) 导演: 乔什·拉德诺 演员: 乔什·拉德诺 / 伊丽莎白·奥尔森
其它标题: Liberal Arts / 校缘心曲(港)
已过而立之年的杰西(乔什·拉德诺 Josh Radnor 饰)厌倦了乏味单调的工作,他总是怀念着以往的大学生活,曾经的食堂和寝室、聚会和诗会常常浮现在他脑海。这天,他突然接到大学时代最喜欢的彼得教授(理查·詹金斯 Richard Jenkins 饰)的邀请,希望他能在自己的退休晚宴上做个演讲,杰西简直迫不及待地前去赴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晚宴上他遇到了一位19岁的女学生吉比(伊丽莎白·奥尔森 Elizabeth Olsen 饰),吉比非常喜欢他的演讲,在交谈中,两人竟发现对方在文学、艺术上的爱好几乎一模一样,彼此渐渐互生情愫。然而,现实的年龄差距却似乎总是阻隔在两人之间的藩篱……
2014年10月7日 看过 另一个版本的《成长教育》。事后烟那段太残忍了……
教育 纽约 音乐
古典风格 豆瓣
The Classical Style
10.0 (5 个评分) 作者: 查尔斯·罗森 译者: 杨燕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8
《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一书是近五十年以来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音乐论著——没有之一(至少在英语世界)。该书出版于1971年,翌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迄今仍是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音乐书籍。
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分为八个部分。前两卷是对18世纪音乐语言和古典风格的概貌总览,为后面更为具体的作品分析和批评提供背景和前提。中间五卷,分别对古典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体裁和作品进行鞭辟入里的点评和剖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交响曲、钢琴三重奏,莫扎特的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喜歌剧,贝多芬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和他最突出的风格语言特征,以及古典时期的其他音乐体裁如严肃歌剧和教堂音乐等。最后的“尾语”点明古典风格原则在舒曼创作中的瓦解和在舒伯特作品中短暂的回光返照。
在《古典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论述中,作者基于对古典时期音乐语言整体运作体系的深刻理解,针对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师的代表性创作领域和公认杰作逐一进行分析、论说、评判、解释和说明。罗森要向读者和听者指明,这些杰作之所以产生的风格前提和语言机制是什么,这些杰作的卓越性和审美价值究竟何在。
The Secret Piano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Zhu Xiao-Mei 译者: Ellen Hinsey AmazonCrossing 2012 - 3
Zhu Xiao-Mei was born to middle-class parents in post-war China, and her musical proficiency became clear at an early age. Taught to play the piano by her mother, she developed quickly into a prodigy, immersing herself in the work of classical masters like Bach and Brahms. She was just ten years old when she began a rigorous course of study at the Beijing Conservatory,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what was sure to be an extraordinary career. But in 1966, when Xiao-Mei was seventee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egan, and life as she knew it changed forever. One by one, her family members were scattered, sentenced to prison or labor camps. By 1969, the art schools had closed, and Xiao-Mei was on her way to a work camp in Mongolia, where she would spend the next five years. Life in the camp was nearly unbearable, thanks to horrific living conditions and intensive brainwashing campaigns. Yet through it all Xiao-Mei clung to her passion for music and her sense of humor. And when the Revolution ended, it was the piano that helped her to heal. Heartbreaking and heartwarming, The Secret Piano is the incredible true story of one woman’s survival in the face of unbelievable odds—and in pursuit of a powerful dream.
三联爱乐·2007年第3期 豆瓣
作者: 三联爱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纪念册
5 悼念罗斯特洛波维奇
7 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首演
逝者
11 被低估的大师:安德烈·克路易坦
15 低音之王:尼古拉伊·吉奥洛夫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3· 巴赫
22 巴赫手中的魔方
——廖嘉伟、黄亚蒙谈巴赫
29 巴赫键盘作品的风格演变
32 轻松聆听《平均律》
40 巴赫BACH:每一滴都是汪洋
44 心随曲动二十载
49 巴赫需要独享
56 《创意曲》的情趣
60 “本真主义”复活无疑是正确的
67 超越巴罗克
74 伟大迷宫的入口
80 键盘上的交响
84 如果种子不死
——我眼中的巴赫现代诠释者们
93 现代钢琴版的巴赫,辫剪了,神留着
98 部分巴赫键盘乐名家唱片目录
100巴赫生命中的重要人物
104巴赫在科滕
112远方的桥
116不可忽视的巴赫的演绎者们
130部分巴赫键盘乐名家唱片目录
139巴罗克永远是顶峰
143巴赫音乐中的舞曲
专访
157安德列斯·希夫访谈
话题
164柳儿之死
——我对《图兰朵》的一点理解
唱片说明书
168格里格钢琴作品全集
173比贝尔奏鸣曲
早期音乐笔记
177奥兰德·拉絮斯(下)
爱乐笔记
189仆役的尊严
——事关海顿的一份雇用合同
193“你的罪恶猩红必将变得洁白如雪”(下)
201孤独与交谈
歌剧简史连载(三)
204歌剧的前身
歌剧物语
218看戏,还是听歌(下)
购片、听片与收藏
224走进吉东·克莱默的音乐世界(下)
我的爱乐生活
234我的“欣赏”史(上)
走近钢琴奇才格伦·古尔德 (2009) 豆瓣
Genius Within: The Inner Life of Glenn Gould
8.8 (19 个评分) 导演: Michèle Hozer / Peter Raymont 演员: 格伦·古尔德
其它标题: Genius Within: The Inner Life of Glenn Gould / 格伦·高德:内心世界
影片讲述了著名的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