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陶瓷一生 豆瓣
Lucie Rie
作者: [英]托尼·伯克斯 译者: 彭程 新星出版社 2017
露西•里(Lucie Rie,1902—1995)是20世纪的杰出陶艺家。她出身于维也纳的医学之家,20岁时对陶瓷一见钟情;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烽烟,因犹太人的身份流离失所、亲朋离散,最终以陶瓷立足他乡,赢得世界赞誉,并三获英国女王授勋。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她数次转变风格,所制陶瓷器皿造型简约,工艺繁复,刚柔并济,融会了现代建筑的风骨与东方陶瓷的神韵。
她的交际圈中有弗洛伊德家族、建筑家恩斯特•普利施克、陶艺大师伯纳德•利奇、物理学家薛定谔等各领域菁英;生前身后,她的作品受到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推崇,三宅一生将她的陶瓷纽扣用于自己的时装,安藤忠雄亲自为她的展览设计展厅。
本书是露西•里的友人托尼•伯克斯在其生前经其同意撰写的传记,通过对其生平经历的勾勒和两百余件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的展示,为我们呈现这位陶艺家的一生,探寻其作品何以如此出众。
雷蒙·阿隆回忆录 豆瓣
Mémoires (édition intégrale inédite)
作者: [法国] 雷蒙·阿隆 译者: 杨祖功 / 王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 7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政治教育、政治愿望、祸患之中的教师、当官的年代和死缓阶段。一方面,阿隆追述了20世纪法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他把自身生活以及公共生活的周边环境都写了进去,而内心波动和事件起伏只是稍有触及。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 集和归纳到书中,每篇著作的核心内容,他用几页提要加以说明。阿隆还补充了对其评论的各种反应,收入了他曾收到的赞同或反对他的信件,以及他自己写的回顾性评论。从某种程度上讲,《雷蒙•阿隆回忆录》归纳了他的整个人生和全部著述。
作家们 豆瓣
Writers
5.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巴里·吉福德 译者: 晓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7
《作家们》一书中,来自美国的讲故事大师巴里•吉福德想象了著名作家生命中脆弱的时刻。吉福德用风趣、怪诞而带着点粗暴意味的文字刻画出这些作家最人性、最真实的样子。这里有醉醺醺的海明威在古巴的家门外安装引燃炸药的绊线,加缪在纽约市的宾馆房间里一边凝视自己的镜像,一边与一位年轻 妓女交谈。吉福德还一并引出了凯鲁亚克、兰波、普鲁斯特、梅尔维尔、波德莱尔、博尔赫斯、乔伊斯和贝克特等。
吉福德的镜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这群文学大师。我们看见他们的执着被放大了——最大的莫过于对死亡的共同关注。而作为可演出的剧本,这些故事本身也是温柔细致的移情练习。吉福德问道:将自己献身于艺术意味着什么?对艺术家来说,怎样定义成功与失败?
编辑推荐:
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巴里•吉福德的戏剧合集《作家们》中文版首次面世。吉福德是数次与大卫•林奇合作的故事大师,是被誉为美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另类作家。在这部合集中,作家吉福德以看似荒谬的方式展现了作家们真实的人生切片。这不是一部普通的戏剧集,它代表了近距离看作家的全新方式:时空如万花筒般切换,海明威、加缪、普鲁斯特等文坛巨匠变身舞台上的伶人,合演了一出精彩纷呈的人生大戏。生动诙谐的文字辅以多幅作家漫画,《作家们》是广大文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独特风景。
名人推荐:
“巴里•吉福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唤起诸多情感,从垮掉的一代、黑色小说、社会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到影视作品,既扰动过去,也召唤未来。”——理查德•普莱斯,《计时员》《奢华生活》与《白人》的作者
“如果你还没读过巴里•吉福德的作品,那么你一定有不少选择。他着实令人倾羡的写作生涯涵盖了诗歌、小说、剧本与散文等多种叙事形式……不论从其影响还是受到的赞誉来看,吉福德都是另类,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美国文学界典型的常驻作家的创作范围。他的叙述如先锋派一样直白,在其笔下烟灰缸也能变为花瓣。”——萨拉•沃姆伯德,《奥斯丁主义者》
打扰伯格曼 (2013) TMDB 豆瓣
Trespassing Bergman
8.4 (78 个评分) 导演: 简·马格努森 / 哈内克·帕拉斯 演员: 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 伍迪·艾伦
其它标题: 베리만 통과하기 / Trespassing Bergman
他是大師中的大師,經典中的經典。唯有柏格曼,能讓拉斯馮提爾為之氣結、令李安如此崇敬。鏡頭跟隨麥可漢內克、阿利安卓、克萊兒德尼等當代名導的腳步,深入法羅島探訪柏格曼故居,解開大師創作之謎。為何如此多名導深受柏格曼啟發?他的作品有何獨特魅力?
黄河青山 豆瓣
7.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译者: 张逸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2
《黄河青山》是规模宏大的回忆录,从作者早年的从军经历到壮年时期在美国打工、求学、无所不包;本书又是一部眼光非凡的“大历史”,检讨中国近代革命,统摄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进程;黄仁宇传递给我们他脱胎于悠久文化的壮阔史观,即使他对此文化不无批评之处。他的文字浅显明白,就算毫无背景的人也读得懂。也许正因为这样,美国大文豪厄卜代克才形容他的文笔仿佛具备卡夫卡的梦幻特质。
黄仁宇的回忆录共有36万字篇幅,自述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经验,并具小说叙述的技巧。全书定名为《黄河青山》(Yellow River and Blue Mountains);分为两大部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书前并有多幅珍贵的个人及历史照片。
Herbert A. Simon 豆瓣
作者: Hunter Crowther-Heyck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5 - 3
Rarely does the world see as versatile a figure as Herbert Simon. A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he was an accomplished political scientist, winner of 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rom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founder of th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In all his work in all these fields, he pursued a single goal: to create a science that could map the bounds of human reason and so enlarge its role in human affairs. Hunter Crowther-Heyck uses the career of this unique individual to examine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fter World War II, particularly Simon's creation of a new field, systems science, which joined together two distinct, powerful approaches to human behavior, the sciences of choice and control. Simon sought to develop methods by which human behavior, specifically human problem-solving, could be modeled and simulated. Regarding mind and machine as synonymous, Simon applied his models of human behavior to many other areas, from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esign of complex social and technical systems. In this informed and discerning study, Crowther-Heyck explores Simon's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modern life and thought. For historians of sc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for scholars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this account of Herbert Simon's life and work provides a rich and valuable perspective.
2017年4月26日 已读
似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原文1999年)。不知道历史系的期望是怎么样的,但这个选题也是很神奇,尤其在当时Simon已经出版了极其详尽自传的情况下。
传记
The Strangest Man 豆瓣
作者: Graham Farmelo Basic Books 2009 - 8
Paul Dirac was among the great scientific geniuses of the modern age. One of the discoverers of quantum mechanics, the most r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past century, his contributions had a unique insight, eloquence, clarity, and mathematical power. His prediction of antimatter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triumphs in the history of physics. One of Einstein’s most admired colleagues, Dirac was in 1933 the youngest theoretician ever to wi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Dirac’s personality is legendary. He was an extraordinarily reserved loner, relentlessly literal-minded and appeared to have no empathy with most people. Yet he was a family man and was intensely loyal to his friends. His tastes in the arts ranged from Beethoven to Cher, from Rembrandt to Mickey Mouse. Based on previously undiscovered archives, The Strangest Man reveals the many facets of Dirac’s brilliantly original mind. A compelling human story, The Strangest Man also depicts a spectacularly exciting era in scientific history.
经度 豆瓣
Longitude: The True Story of a Lone Genius Who Solved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Problem of His Time
9.0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达娃·索贝尔 译者: 肖明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8
“经度问题”是18世纪最棘手的科学难题。在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科学家们费尽心机,想找到一种解决方案。当时,整个欧洲的科学界——从伽利略到牛顿——都试图通过绘制天体图,从天空中找到解决方案。而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却独树一帜,大胆地提出了用机械方法(即使用一种能在海上提供精确时间的钟表)来解决该问题。他四十年如一日地潜心制作了后来被称作“精密时计”的完美计时器。
这是一段关于科学探索的传奇历史。整个故事中,随处可见英雄壮举与阴谋并存,智慧灵光与荒谬同在,是一部引入入胜的简明天文史、航海史和钟表制作史。
涉足荒野 (2014) 豆瓣 TMDB
Wild
7.6 (144 个评分) 导演: 让-马克·瓦雷 演员: 瑞茜·威瑟斯彭 / 盖比·霍夫曼
其它标题: 와일드 / わたしに会うまでの1600キロ
改编自美国作家谢莉尔·斯瑞德2012年的同名自传,讲述婚姻触礁,母亲去世,自己在绝望中生活多年之后,虽然毫无徒步经验,却独自一人踏上Pacific Crest Trail 远足之路,通过长途步行找回自我的故事。
德里达传 豆瓣
作者: 【法】伯努瓦·皮特斯 译者: 魏柯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1
本书讲述了德里达的故事:
阿尔及尔那个12岁便被逐出学校的犹太孩子,后来成为全世界被翻译作品最多的法国哲学家;一个脆弱而饱受折磨的、直到生命最后仍自认为不受法国大学的青睐的人。
他与最重要的作家和哲学家们非同寻常的友情,从路易•阿尔都塞到莫里斯•布朗肖,从让•热内到埃莱娜•西克苏,还有埃玛纽埃尔•列维纳斯和让-吕克•南希。
他同许多思想家一系列激烈而意味无穷的论战,无论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米歇尔•福柯、雅克•拉康、约翰•塞尔还是尤尔根•哈贝马斯。
那个与他融为一体的概念——解构——及其奇特的命运,它远远超出了哲学界,对文学研究、建筑、法律、神学、女性主义、酷儿研究和后殖民研究都影响深远。
为撰写这部传记,作者访问了数以百计的当事人,并参考了雅克•德里达终其一生积累的庞大的个人档案及大量通信。资料丰富全面。这部作品深刻地更新了我们对这位20世纪下半期重要哲学家的看法。
模仿游戏 (2014)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DeaDvey's Reviews
The Imitation Game
8.4 (1785 个评分) 导演: 莫滕·泰杜姆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凯拉·奈特莉
其它标题: The Imitation Game / 解码游戏(港)
二战期间,盟军苦于德国的秘密系统”英格玛“无法破译,政府召集了一批民间数学家、逻辑学家进行秘密破解工作,图灵(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 饰)就是其中之一。计划刚开始图灵遭到了以休(马修·古迪 Matthew Goode)为首的组员和领导的排斥,幸好军情处部长孟席斯(马克·斯特朗 Mark Strong 饰)帮助他立项研究破译密码的机器,而图灵则变成了负责人,招收了新的成员琼(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开始了艰难的工作。琼很快就迷上了图灵,由于她的帮助所有组员空前的团结,并于两年后成功破解德军的密码。图灵一度与琼订婚,但实际上他隐瞒了一个秘密,因为这个秘密他也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本片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艾伦·图灵传》,上映后获得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潜水钟与蝴蝶 豆瓣
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
7.7 (55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多米尼克·鲍比 译者: 邱瑞銮 南海出版公司 2007 - 9
《潜水钟与蝴蝶》的作者身已残疾,不久于人世,但是整日思考的,却不是自己的疾病,也不是自己的“未来”,而是冷静地思索着人来到这个世间所会遇到的一些大问题小问题——一些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问题,诸如爱情、信仰、慈悲、良知以及安乐死、福利社会等等,作者在自己的思索中提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有忧虑,有嘲笑,有悲伤,有欢乐,还有愤怒,但是,字里行间,无不透出巨大的乐观与豁达,从而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
我最美好的回忆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弗朗索瓦兹·萨冈 译者: 刘云虹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8
萨冈传奇开始于三十多年前:《你好,忧愁》引起的轰动、赛车的疯狂、圣特罗佩或日耳曼德普雷的不眠之夜、彻夜的赌博……以及她的朋友们。
弗朗索瓦兹第一次叙述自己的故事。她喜欢速度、圣特罗佩、赌博和朋友。但她却讨厌引起轰动,讨厌一切议论和身边的流言蜚语。她羞怯而谨慎,令她完全投入的是对难以忘怀的人与事的追忆,而不是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剖析。
她用同样自然的笔调回忆她与双目失明的让-保罗·萨特共进的晚餐以及她在戏剧上的“失败”。这里更激动,那里则更幽默。然而,所有这些叙述显示出一个共同点:与那些不太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伟大的男作家……和女作家截然不同,弗朗索瓦兹喜欢爱慕、喜欢赞美。她让我们结识的是那些用才华、宽容和不幸打动她的人:比莉·霍莉黛、奥森·威尔斯、让-保罗 ·萨特、卡森·麦卡勒斯、玛丽·贝尔、鲁道夫·努雷夫、田纳西·威廉姆斯……
充满奇想的一年 豆瓣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作者: [美国] 琼·狄迪恩 译者: 李继宏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7 - 6
“我们尚在生命途中却要面对死亡”,女作家狄迪恩抒写丈夫去世,爱女重病一年间的所见、所感、所想、所思。备极哀怨。四十看共同生活的片断回忆,细腻而满怀温情:哀悼的同时还有许多对于生命的思考,关于死亡、疾病,关于幸与不幸,关于婚姻、孩子和记忆,关于悲伤,以及生命本身。而一切的背后,是一颗因挚爱而破碎的心。
此书一经出版就被评论家誉为“悼亡文学的经典之作”,获得2005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评论界称赞它为美国版的《我们仨》。
勇敢抉择 豆瓣
作者: [美] 卡莉·菲奥莉娜 译者: 蒋旭峰 中信出版社 2007 - 1
·惠普女总裁亲笔自传
·最有权威的商界女性首度真情告白
·从底层职员到全球500强企业CEO的 成功历程
·新书未上市已售出10国版权
·美国版首印量突破150000册
23岁时,卡莉·菲奥莉娜从法学院辍学,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彷徨。22年之后,《财富》杂志将她评为全美“最有权威的商界女性”。在五年半的时间里,卡莉·菲奥莉娜带领惠普公司大刀阔斧地进行内部改革,走出了科技界景气低迷的岁月,也成功进行了高科技界最富争议性的并购案。然而,天意难料,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惠普解雇了,这让她再一次成为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卡莉·菲奥莉娜一直都是众人谈论和猜测的焦点话题。不过,她从来都没有向公众诉说过在惠普的诸多重要细节,也没有谈过自己离奇解雇之谜的前因后果,也没有披露过自己辉煌职业生涯各方面的情况。惟有这一次。
卡莉·菲奥莉娜向你倾诉:早期的职场磨难、媒体的偏执、与惠普传统的冲撞、流言四起、惠普康柏并购阻力铺天盖地······
在这本坦诚动人的自传里,卡莉·菲奥莉娜展现了她不为公众所知的另一面,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成功与失败,一同回味了自己来时路上的恐惧与艰辛。她告诉我们,在老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里当一个女强人有几多不易;她也告诉我们,在朗讯科技公司面对拆分大潮时,作为一个雷厉风行的高管又要经历多少酸甜苦辣。
更重要的是,来到富有传奇色彩而又深陷困境的惠普公司,尽管阻力重重,卡莉·菲奥莉娜依然推动公司大踏步地前进。在很多方面,卡莉·菲奥莉娜对于惠普而言,不啻一个“空降”的“异族女魔头”:她是第一个从公司外部聘请的首席执行官;在一个男性文化在主导地位的公司里,这位领导的女性身份是如此扎眼;公司视工程师为生命源泉,而她却是个营销专家;公司员工都是些典型的硅谷新新人类,而她却来自美国东部的传统型公司。正如她所写的那样:“在惠普,时间是静止的,员工们在离开了公司创建者后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了。他们害怕改变,万一改变等于打碎过去该怎么办呢?”
卡莉·菲奥莉娜一直提倡“说到底,商业并不是和数字打交道,而是和人打交道。” 本书会带你超越传统的“女强人” 的偏见,向你展示一个真实的卡莉·菲奥莉娜。我们所有人,不论男女,亦不论是否从商,都可以从她一生艰难的抉择中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