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白日之下 (2023) IMDb 豆瓣 TMDB
白日之下
7.4 (161 个评分) 导演: 简君晋 演员: 余香凝 / 梁雍婷
其它标题: In Broad Daylight
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揭露隐藏在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残疾院舍真相。新闻社接获一宗有关残疾院舍“彩桥之家”虐待院友的线报,侦查小组为揭露残疾院舍监管问题,记者晓琪(余香凝 饰)潜入院舍,揭发内里的非人道生活,寻找日光之下的残酷真相。
2023年9月24日 看过
香港今年出来做展映的电影里,参演的重复次数好像有点高。
居然12年的香港,“新闻已死”这句话就已经是陈述句了吗?我以为还要再晚一点。
片尾说虽然有媒体爆料、社会舆论但是社会现状并无好转。其实这才是房间里的大象吧…
林保怡和梁雍婷演得真好。但讲真这更像是个煽情纪录片的脚本。
社会纪实 香港
理大圍城 (2020) IMDb TMDB
理大圍城
8.8 (18 个评分) 导演: Hong Kong Documentary Filmmakers
其它标题: Inside the Red Brick Wall
《理大围城》(英语:Inside the Red Brick Wall)是片长约88分钟的香港纪录片,纪录于2019年11月在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校区发生有关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的大规模警民冲突。此纪录片获得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最佳剪接奖”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奖”,并被第十二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选为开幕片。2021年5月6日,本片与《占领立法会》一起获得第12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华人纪录片奖。

这纪录片由多位纪录片工作者拍摄完成,因防范被抓捕,他们都隐藏真实姓名,匿名为“香港纪录片工作者”(Hong Kong Documentary Filmmakers)。为免家人担心,他们甚至不会告知家人,并准备一旦获奖,亦只会请发行商“影意志”代为领奖及发表感谢辞。

《理大围城》以时间为序推进,纪录了2019年11月香港理工大学冲突中多个重要时刻和抗争者的心理挣扎。[3]包括11月17日警方包围和封锁校园,校园外警方出动水炮车及锐武装甲车射向示威学生,示威者则投掷汽油弹及砖块还击作为回应;11月18日清晨警方特别战术小队攻入大学正门,示威者焚烧大学入口路障的场面,示威者尝试离开校园,但催泪弹逼退和被警员流血制服的场面。其后示威者希望透过九龙“开花”,以“围魏救赵”方式分散警方力量,但最后有大量伤者和市民被捕。到11月18日晚上,一批中学校长到理大游说示威者离场,引起示威者犹豫不决。当校长配同部分学生从大楼梯离开时,被几位示威者指骂是“教畜”,指学生未来前途或可能毁于这些校长和教师手上。当中也有示威者希望能透过下水道逃出,但最后也因“手足”化学知识不足而放弃。其后示威者面对食水和粮食不足,校园环境情况变得越来越恶劣等问题。最后在恐惧和无力感低下,只能被迫离开并被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5%A4%A7%E5%9C%8D%E5%9F%8E
時代革命 (2021) IMDb TMDB
時代革命
9.0 (263 个评分) 导演: 周冠威
其它标题: Revolution of Our Times
《时代革命》分为8个章节,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为主题,通过示威运动中七组不同示威者的视角,展现了运动的宏观背景和参与者的个人体验。影片开篇介绍1984年香港主权移交的历史背景,其后详尽记录了2019年夏天开始的示威运动的过程。

包括初期的6月12日金钟冲突、梁凌杰之死引发的616大游行和占领立法会。其后721元朗袭击、8月11日示威引发的便衣警察乔装示威者拘捕示威者,爆眼少女案和太古站近距离开抢,加上太子站袭击事件,让示威者明白无法信任政府和警方,将运动升级。其后亦有记录持续抗争的温和活动,如香港之路、机场“和你塞”示威、罢课集会和中秋节光影人链活动。到10月1日示威武力升级,加上之后香港中文大学冲突以及香港理工大学冲突等关键事件,反映警民双方动武更趋激烈。但在警方包围校园下,示威者在无力感下结束。

最后以部分受访者流亡海外,次年《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和实施,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并播出歌曲《愿荣光归香港》作结。

《时代革命》的拍摄和制作历时约两年,全程在秘密中进行,送交戛纳电影节放映的版本于2021年6月29日电影节开幕前夕才正式完成[4][5]。据导演周冠威介绍,作为剧情片导演的他最初之所以决定着手拍摄这部影片,缘于一位看过他此前执导作品《十年》[a]的商人联系到他,表示愿意资助他拍摄一部高品质的以反修例运动为题材的纪录片,“把香港的故事讲给世界听”[4][6]。《十年》导演的身份也使他在运动前线获得了示威者的信任[7]。他在示威运动期间跟随拍摄示威者数月;在理大围城期间,他在校园中生活了三天两夜[4]。除了周本人拍摄的素材外,影片也使用了由传媒和10个摄影师拍摄的片段,其中一名电影人因《香港国安法》实行而放弃制作自己的纪录片作品,转而将拍摄的素材赠予周冠威[6]。

影片中出现的受访者大多数均遮面和变声以隐藏身份,还有一些由演员扮演;为保障创作者的安全,影片职员表中除周冠威外的所有职员都使用化名(例如出品人被列作“亲爱的手足”),电影的宣传品和片尾字幕也称这是一部“香港人作品”[5][6][8][9]。周本人则坚持公开身份,以表达对抗自我审查的立场和对言论自由的诉求[4]。

截至影片完成时,片中的部分受访者已隐居、入狱或逃离香港[3][8][9];周冠威本人在戛纳电影节后受访时则称现时并无计划离开香港[6][10]。2021年7月19日,周受访时回应外界对他人身安全的担忧,表示暂时尚未受到来自中国内地方面的压力[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82%E4%BB%A3%E9%9D%A9%E5%91%BD_(%E7%B4%80%E9%8C%84%E7%89%87)
Indelible City 谷歌图书
作者: Louisa Lim Penguin 2022 - 4
An award-winning journalist and longtime Hong Konger indelibly captures the place, its people, and the untold history they are claiming, just as it is being erased.

The story of Hong Kong has long been dominated by competing myths: to Britain, a “barren rock” with no appreciable history; to China, a part of Chinese soil from time immemorial, at last returned to the ancestral fold. For decades, Hong Kong’s history was simply not taught, especially to Hong Kongers, obscuring its origins as a place of refuge and rebellion. When protests erupted in 2019 and were met with escalating suppression from Beijing, Louisa Lim—raised in Hong Kong as a half-Chinese, half-English child, and now a reporter who has covered the region for nearly two decades—realized that she wa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unearth the city’s untold stories.
 
Lim’s deeply researched and personal account casts startling new light on key moments: the British takeover in 1842, the negotiations over the 1997 return to China, and the future Beijing seeks to impose. Indelible City features guerrilla calligraphers, amateur historians and archaeologists, and others who, like Lim, aim to put Hong Kongers at the center of their own story. Wending through it all is the King of Kowloon, whose iconic street art both embodied and inspired the identity of Hong Kong—a site of disappearance and reappearance, power and powerlessness, loss and recla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