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
火把剧团 (2006) 豆瓣
8.3 (7 个评分) 导演: 徐辛
其它标题: Torch Troupes
“火把剧团”的称呼来自于文革期间,当时传统的川剧剧目在公共演出场所被禁,但偏远的农村却在私下演出,因常在夜间,需用火把照明,渐渐有此称呼。
2001年,成都的6个国家川剧团合并为一个剧团,除了出国演出外,在成都已经基本没有演出了。而更多的地方小型川剧团均遭解散。现在的“火把剧团”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营川剧团渐至解散、演员下岗后自行组建的民间演出组织。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与时代息息相关……
成都还有三四个“火把剧团”, 一般都在老居民区里的茶馆里演出,光靠门票收入难以为继:一场演出三个小时,需十几个演员,而观众仅一百多人,三元钱的门票中还有一元是茶水钱。为了生存,他们甚至上门为办丧事的主家表演变脸。
剧团的主要观众是老人,他们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新的观众群却根本不出现。与此同时,茶馆还面临着城市改造带来的拆迁的命运。演员们看到剧团大势已去,纷纷改行,有的去跳舞,有的去做小生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城市面貌、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一天天被改变。
李保亭,从八岁就开始学唱川剧的老把式,如今只能告别川剧舞台,改行表演歌舞,走进以低俗流行为特点的流动剧场及酒吧歌厅演出。
王斌,一个坚持以川剧表演为生的人,不得不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命运。老茶馆终于被拆,每天演出的舞台从此消失。数月后,王斌在成都市雕塑公园内一个临时搭建的大蓬里继续表演川剧。默默地坐在舞台的幕布后面,面对这个繁华的世界,王斌是那样的无奈……
2022年2月28日 看过
叔叔孃孃大爺太婆…你們咋那麽可愛。油彩就在巴掌上調和,用手指在臉上一勾就變換了神采。吊兒郎當如多動患兒,在鑼鼓前馬上摒息凝神地把手高高舉起許久,就為了一個精準的鼓點。左腳一步還在煙鍋巴嗓子罵那個娘日那個批,右腿一抬便是清亮的高腔衝出天靈蓋。典型“街道上的老頭兒老妞兒”憐愛地給辛苦的演員們打賞,台上一口一個“老輩子”地作揖拜年。還看到了連排的瓦片兒房,五花八門的招牌,蔭蔽著街道的梧桐樹…有哪點兒不好,我看不出是哪點兒不好你們要把這些一片瓦都不剩地給我拆了……我日你先人 我日你爸爸爛雀雀兒的先人。
#documentary #opera #川劇 @cheng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