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cupation
阿尔及尔之战 (1966) 豆瓣 IMDb TMDB
La battaglia di Algeri
8.6 (107 个评分) 导演: 吉洛·彭泰科沃 演员: Brahim Hadjadj / 让·马丹
其它标题: 알제리 전투 / La battaglia di Algeri
  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以法属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耳的卡斯巴为中心,爆发了阿尔及利亚人反抗运动。这是由于阿拉伯人憎恨法国人长期统治而引起的。人们四处搞破坏,法国政府发觉事态严重,便于一九五七年十月七日,派马丘将军率领四十万大军驻于斯拉姆地区,但是暴乱仍层出不穷,法国人的镇压行动已明显升级。阿里.拉波安原只是一个以扒窃为生的小偷,由于他的果敢和身体力行,而同时与宾米提成为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某日,阿里男扮女装上街,最终还是被发现,他们跟踪他并突袭了基地,阿里等被处死。但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斗争情绪越来越高涨,这股势力不容阻挡。本片是曾获威尼斯大奖的半纪录影片,完全利用当地民众所拍摄而成,因此,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一部忠于史实的独立战争影片。       本片是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典范之作。首先得正视其「第三世界电影」的胸襟:即替被殖民者压抑了的实存赋予音容、重塑形骸,以形式的翻新为手段。导演动用左翼普及美学策略,主角不再是个人而是人民,更以可跟纪录片乱真的影象语言,重演五四至六二年间阿尔及利亚反抗法国统治的活动,逐步升级为山洪般暴发的独立战争。最难得的是没有简单的美化/丑化任何一方,笔触冷静而不失立场。群潮流动的场面调度雄浑有劲,曾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本片在法禁映多年,连在香港(因其反殖信息)也不例外。 
2024年4月9日 看过
好流暢,好乾淨。而且跟在歷史現場拍的似的。跟當前發生的事一模一樣,全程一模一樣,畢竟都是歐洲“文明”(白)人。連“文明”人驚詫於自己竟被罵作鈉粹、法錫斯都一樣。一牆之隔,你可以燈紅酒綠、載歌載舞,我卻可能因為被搜身的時候態度不好被投入監獄,然而你卻覺得只有你自己是無辜的?曬著自己在喀什古城裡穿了一套哈薩克服飾的照片說“我一定要去學維族舞……那邊很安全的,大家都快來玩啊”的無辜不無辜?
“你們究竟想要什麼?!” “獨立 尊嚴 自由!”
[ ps: "Israel" has no right to exist. ]
#Colonialism #Occupation #Racism #WhiteSupremacy @Algeria
登陆之日 (2011) 豆瓣 IMDb TMDB
마이 웨이
7.4 (51 个评分) 导演: 姜帝圭 演员: 张东健 / 范冰冰
其它标题: 마이 웨이 / 我的征途
日本殖民朝鲜时期,日本将军之孙长谷川辰雄(小田切让 Jô Odagiri 饰)与贫贱子弟金俊植(张东健 Dong -gun Jang 饰)竞逐长跑,直至奥运选拔。尽管俊植涉险夺冠,却被诬陷违规。愤愤不平的民众与军方发生冲突,最终俊植被充军。他和兄弟们屡遭日军凌辱。一次野战,俊植意外俘获了专门射杀日军的狙击手斯莱(范冰冰 饰)。上将辰雄来前线督战,令俊植受辱。他每晚坚持长跑,却被烧了跑鞋。他不愿做敢死队,索性集体出逃。俊植看到苏军压境,决定跑回送信。结果,日军惨败,辰雄和俊植被俘。冰天雪地,俊植见到了此前出逃的兄弟众泰,但后者已成冷血。一次骚乱之后,俊植和辰雄角斗,结果俊植宽容了对手。此后,德军疯狂反扑,俊植和辰雄在敢死队同历生死。他们为了逃命,同甘共苦,翻山越岭,来到德军占领地。两人失散,再见竟是诺曼底的德军阵营,辰雄再次见到了那个奔跑着的身影……
隐形人 (2012) 豆瓣 IMDb
The Invisible Men
导演: Yariv Mozer
其它标题: The Invisible Men
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同性戀地下社群一瞥。在巴勒斯坦受到保守社會環境的迫害,或被認為是”以色列“收買的間諜;在”以色列“又被指控為非法居留的罪犯,或者以強制出櫃為要挾,被強迫為”以色列“情報部門”服務“,巴勒斯坦的同性戀者是這場衝突中的默默受害者。Louie 險被父親親手殺死,出逃後已經在Jaffa (被”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海港城市,且被更名為”Tel Aviv“) 躲藏了十年,Abdu 也曾遭受親人暴力並因與”以色列“同性戀者的關係被巴勒斯坦政府指控從事間諜活動。無論他們走到哪裡,他們都生活在害怕被發現的恐懼中。只有在同性戀地下社群中,他們才能找到一點家的溫暖。而為了取得更多一點的自由,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他們必須離開生長的故土。
2024年3月16日 看过
[從河到海] 豆瓣條目的劇情簡介略有問題,影片中沒有人懷念“以色列”,只是在懷念生長的故土,恰好不幸的是這座繁華了幾千年、本來叫做 Jaffa 的海港城市現在被侵略者佔領,還以一本荒誕離奇的政治幻想小說命名叫做 "Tel Aviv"。無論導演的初衷有沒有想Rainbow Washing,劇中的巴勒斯坦男同志都說得很清楚:“我無論到哪裡都是巴勒斯坦人。”他們並沒有因為”巴勒斯坦對我又不好“就覺得生長的土地就應該叫做”以色列“、自己就是”精神以色列人“。巴勒斯坦社會對“同性戀”的恐懼自然有以宗教為名的保守背景,但錫安納粹以“要不要幫你出個櫃再把你遣返回去啊”要挾彩虹人士充當間諜作為其繼續侵吞巴勒斯坦、迫害巴勒斯坦人的工具同樣是客觀事實。看到Louie和Faris在"Tel Aviv"為了避免被錫安納粹軍警盤查而佩戴大衛星首飾讓人心碎。記得有看到就在Oct7之後不久幾天,有人發出彩虹社群活躍程度等等資訊並做出偉大指示:”看看對LGBTQ人士的態度就知道支持哪邊、信誰的話!“不知道說這話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那些無法發聲、出櫃的巴勒斯坦LGBTQ們是不是ta口中的LGBTQ的一部分,被殺害的3萬餘巴勒斯坦人中不可能計入人口統計信息的LGBTQ烈士算不算”對LGBTQ人士的態度“的體現。No Pride in Genocide. Colonial LGBTQ Rights is still LGBTQ-phobia. 五星都給巴勒斯坦酷兒們。
#Deportation #Diaspora #LGBTQ #Occupation @Palestine
Hope in a Slingshot (2008) 豆瓣 IMDb
导演: Inka Stafrace
This is an eloquent and passionate story that brings a necessary human dimension to a highly politicised crisis. Australian filmmaker Inka Stafrace courageously journeys through Israeli military incursions in the West Bank to discover for herself some of the human truths behind this devastating issue that holds the world in divide.
This hard-hitting documentary is about power and control, exploitation and dispossession, injustice and persecution. Through dynamic maps, statistics, interviews (with lawyers, ex-prisoners, Israeli soldiers, wounded teenagers, farmers and settlers) and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 filmmaker, the film demonstrates just what is happening to Palestinians and their human rights as their daily lives and opportunities are increasingly restricted by the actions of Israeli soldiers and civilians. The film also explores the way in which the United Nations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unable - or unwilling - to halt these incursions.
Travelling on her own, the filmmaker takes us through the underbelly of Israel's occupation of Palestine. Her film, often shot at considerable personal risk, creates a remarkable picture of what day-to-day life is like for Palestinians living in the West Bank.
Source: Kanopy
2024年3月5日 看过
[從河到海] 又是氣到嘔血,必須暫停幹點別的事消消氣才能繼續看下去。澳洲電影人用親身經歷展現West Bank的生活狀態。節奏很好,粗獷的圖文製作和音樂搭配得很好,很有生機,又戲謔。Triggering的點太多了,就說新學到的知識點吧:錫安納粹規定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種樹,樹能保證成活三個月,土地就是你的了。還有因為不斷建設的牆,巴勒斯坦年輕人婚戀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未來,因為今天你結婚了,今夜建起的牆就會讓你和家人永別,或者你回個娘家,就意味著和丈夫兒女再也見不到面。片尾兩個巴勒斯坦姑娘說得特別好:“為什麼我們被認為是不懂得生活、不懂愛的人?!我們經歷了無數的死亡,我們比任何人都懂得生活和愛的意義。”
#Apartheid #Criminal #Occupation #Zionism @Australia
词典 (2019) 豆瓣 IMDb
말모이
7.3 (32 个评分) 导演: 严宥娜 演员: 柳海真 / 尹启相
其它标题: 말모이 / 义笔容辞(港)
金判秀被戏院开除后,为了儿子的学费而不得不去行窃,不料却失风被抓,被盗的主人正巧是朝鲜语学会的代表柳正焕。判秀阴错阳差地获得在朝鲜语学会工作的机会,处在母语被禁止的时代,两人于所剩不多的时间中,必须在日本帝国高层的监视下完成属于朝鲜的字典……
2024年3月2日 看过
前面都挺好,舉重若輕,用很多詼諧幽默講出語言對民族和個體的意義。就是最後追逃的情節有點兒扯。觸動的點還挺多的。「不能就不要方言嗎?」「當然不行,方言也是朝鮮的語言和財富啊!」 當然不行啊,你覺得「方言」和官話誰是祖宗誰是孫子。雜誌社發出的徵集廣告還寫的是「收集各地區的語言」(字幕組翻譯告訴我的)。所以四川話就是一門語言,請勿用帝國殖民詞彙「方言」矮化。人家連國都沒有的就開始保護地方語言了,給全世界帶方向的卻在全力剿殺。「三十年了,朝鮮沒有希望獨立了」⋯七十五年又怎樣⋯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童謠《반달》當有阿拉伯語版本。
#Colonialism #ImperialJapan #Language #Occupation @Korea
凤梧洞战斗 (2019) 豆瓣 IMDb TMDB
봉오동 전투
5.5 (15 个评分) 导演: 元新渊 演员: 柳海真 / 柳俊烈
其它标题: 봉오동 전투 / 凤梧洞战役(台)
电影背景以1920年在中国吉林省凤梧洞联合独立军摧毁日军第19师团,取得巨大胜利的凤梧洞战斗,与青山里战争一同被誉为"独立运动史"为原型的故事。
2024年2月21日 看过
典型主旋律電影,但是說是神劇就非常不恰當了。長是長了點兒。加分的是有幾句金句,說得特別好,來 來 來,來讓我們看看說的是誰。
開篇字幕 “1919年3月1日,爆發了非暴力的‘萬歲運動’,而日本用刀槍對他們進行了慘無人道的鎮壓。”
游擊小隊領頭人說 “為什麼沒有人知道獨立軍到底有多少人,因為昨日種莊稼的農民,今日就可以成為一名獨立軍。我是放羊的,他是撐船的,戲子,小偷,沒有一個是軍人。難道是一個組織讓我們聚在一起嗎?是國土淪喪的悲傷,讓我們奮起而上,扔下手裡的活計,拿起武器。”
醒悟的日本青年說日本有先進的科技、軍工、教育,但日本用這些“先進文明”所做的事讓他感到羞恥,相比團結一心、英勇抗爭的韓國人,嗜血濫殺的日本人才是低劣的民族。
最後是日本軍官說“決不能讓今天用他們的嘴來記錄。”
錫安納粹也就是1920年的軍國日本,包著一張“文明”的皮的毒瘤。
#ImperialJapan #Nazism #Occupation @Korea
Mayor (2020) 豆瓣 IMDb TMDB
Mayor
导演: David Osit 演员: Musa Hadid / Mahmoud Abbas
其它标题: 메이어 / 巴勒斯坦市长
David Osit’s thought-provoking documentary is a real-life political saga following Musa Hadid, the Christian mayor of Ramallah, during his second term in office.
2024年1月21日 看过
[從河到海] 很值得看。從一個市長的視角看“以色列”侵略佔領給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是什麼樣的影響。作為一個巴勒斯坦的市長,你的任何事關基本民生的建設活動都要經過“以色列”批准,呵呵。所以聖誕樹、噴泉還有著火的垃圾桶就成了市長能忙活的“大事”。德國訪問團那一幕很贊,一群“老雷”(對,就是徒步的那個)理性中立地想撮合雙方坐下來談談、搞點文娛聯歡什麼的,“哪怕邁進一步也好啊”,真是讓人噁心透了。市長率官員們給他們好好地上了一課。除了川普爛雜碎把美國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引起的緊張局面,影片還有捕捉到錫安納粹軍在市政大樓前肆意射擊、施暴,喚起了當時看香港黑警時候的反應。搞不明白這是什麼世道。另外,特別手動給豆瓣該條目下ID為 中文部首 的友鄰的短評和討論點贊。
#Documentary #Occupation #Zionism @Palestine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