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th
We Are Lions! Goodreads
作者: Jens Mattsson / Jenny Lucander 译者: B.J. Woodstein Groundwood Books 2023 - 3
I am a lion, and my big brother is one, too … until one day, he gets sick. The narrator and his big brother have the best game in the world together. They are dangerous lions on the savannah! One day, big brother doesn’t want to run around anymore. His stomach hurts. He has to see the doctor and take medicine, and even has to stay at the hospital. Lions don’t want to be trapped by wires and tubes! The narrator instigates a hunt, and the brothers run around the hospital together, chasing gazelles and startling the wildebeest. But big brother is very sick and can't keep up. Lions can’t cry, his little brother insists. But they can miss the rest of their pride. With Mom and Dad, the narrator tries to comfort his sibling. Soon, he knows, the two lions will go hunting again. A tender story, unexpectedly punctuated by moments of humor, about the illness of a sibling, the love between brothers and the healing power of imagination.
如果還有明天 豆瓣
作者: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病人自主研究中心 天下生活 2022 - 1
自終而始,在病痛與生死中,看見生命的意義
丁菱娟‧于美人‧王小棣‧朱 平‧吳庶深‧余 湘
周守民‧陳郁秀‧陳建仁‧孫效智‧張曼娟‧張淑惠
曾昭旭‧黃健予‧黃勝堅‧楊玉欣‧楊秀儀‧趙可式
趙自強‧趙翠慧‧鍾欣凌‧譚敦慈‧嚴長壽‧釋慧開
─────────────24位影響力人士/淬鍊共筆
善終,不倚運氣,靠的是選擇與準備
一路向死的人生,該怎麼活,才不枉此生?
談論疾病與死亡,原來是為了「活得更好」?
我們總像不會死去般地活著,但生老病亡,可曾停下等待任何一人?
若終將一死,如何才能不遺憾、不害怕的離開?
24篇來自病人、照顧者、甚至有過多次瀕死經驗的人、
曾與摯愛告別或即將臨終的人──他們以生命淬鍊的真實故事。
在「如果還有明天」時,像「如果沒有明天」般活著
本書以對立概念的思辨碰撞:昨日與明日、無常與幸運、離別與相遇、生命與死亡,一篇篇面對病痛及生死情感的調適與跨越,描繪出人生的樣貌,在看似谷底的黑暗中,看見新的體驗與啟蒙,引領我們思考生命的本質,讓生命的目的變得清晰,終能為自己與所愛之人做出愛的行動與選擇。
當疾病與死亡不再是個禁忌的話題,日積月累地「好好生活」,方能轉為人生謝幕時無憾的本錢。當無常降臨時,方才有餘力將震驚、匆促、慌張化成凝視雨後彩虹的力量,細細體會無常中,不同視角所見的幸運。
我的儿子是死刑犯 (2019) 豆瓣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6.7 (10 个评分) 导演: 李家骅
其它标题: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 Me and My Condemned Son
死刑犯 A,殺害好友後勒贖。死刑犯陳昱安,砍殺
父親 111 刀。死刑犯鄭捷,於捷運上隨機殺人。「死 刑犯」是司法給他們的一個標籤,但這三個人作為 人的身分卻為人漠視,而至親所背負之痛,更從來 無人知曉⋯⋯。
曾以紀錄片《起點》、《我無罪,我是鄭性澤》長 期關注司法議題的導演李家驊,這次選擇了三位犯 行各異的死刑犯為主角,有人尚在服刑,有人在獄 中自戕身亡,有人已遭到槍決伏法。在「殺人償命」 的正義大纛前,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宛如報廢的 物件,但在律師、死囚家屬面前,標籤之後卻是一 個個血肉之軀。全片以平實的採訪片段與報導影像, 不拘泥於法條本身,而是深刻表達了導演對「人」 的處境的關懷,爬梳現代台灣司法死刑史之餘,也 引出了對現行體制的叩問。
2022年8月21日 看过
只見識過公審公判大會的嫌此片不夠深刻,真是奇觀。好像這些死刑犯自己和家屬都是理性通達,隨時可以抽離自己身份的困擾來面對鏡頭為公眾普法獻身,還泰然自若地給自己來一個觸及各學科門類的大分析。吼“受害者及其家屬 Lives Matter”的就更不用提了。其中提到的死刑犯的身世、經歷,“利用制度來自殺”這樣的作案動機或應訴心態,還有錯判案件涉案人的經歷,和他們與確實犯了罪的犯人的互動,都在折射出一個認同死刑的社會是如何與死刑互動,讓這個不合理的設置繼續得以存在。還有太多讓人感到衝擊的細節,就像任何尋常的東西放到了這個場景裡,都會發散出不同的意義。
#death #justic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