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豆瓣 Goodreads
7.8 (24 个评分)
作者:
吴晓波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 8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再度发力!
向钱穆先生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作!
打破时间壁垒,勾勒历代变法全貌!
探寻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变革的得与失!
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
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
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向钱穆先生之《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致敬之作!
打破时间壁垒,勾勒历代变法全貌!
探寻中国两千多年来经济变革的得与失!
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
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
两千七百年前,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改制变法,使得齐国一跃成为霸主,傲视群雄;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新法,一时国库充实,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之缓解;公元1978年,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年积弱的中国经济再度崛起,重回强国之列。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顺应社会发展而发生,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新的社会发展又提出了继续变革的要求……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变革史的集大成著作,对中国历史上十数次的重大经济变法的种种措施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变,坦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式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剖析了隐藏在历代经济变革中的内在逻辑与规律。辩驳得失,以史为鉴,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经济史”。
华盛顿邮报 (2017) 豆瓣 IMDb TMDB
The Post
8.1 (706 个评分)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演员: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汉克斯
…
其它标题:
The Post
/
战云密报(港)
…
关于“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Pentagon Papers)的新片《The Post》,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与梅丽尔·斯特里普聚到了一起。斯皮尔伯格将作为导演与制片人身份参与制作,而影片的男女主角分别是汉克斯与梅姨。
这部吸引好莱坞三巨头首次合作的电影将在银幕上重现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1971年,一名国防部官员将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的机密文件通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曝光,而在文件公开之前,美国国防部曾试图阻挠文件的曝光并以失败告终。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标志着尼克松领导的联邦政府名誉扫地的开始,随后爆发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尼克松政府倒台。
《The Post》的主人公为“五角大楼文件”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本·布拉德利与出版人凯·格拉汉姆。汉克斯将饰演布拉德利,这个角色曾在讲述水门事件的经典影片《总统班底》中出现过,而格拉汉姆则由梅姨出演。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娱乐与20世纪福斯将共同负责融资制作。
影片是斯皮尔伯格与汉克斯的第五次银幕合作,斯导现在正忙于《玩家一号》的后期制作,《The Post》何时开始制作还是未知数。
这部吸引好莱坞三巨头首次合作的电影将在银幕上重现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密案。1971年,一名国防部官员将美国政府卷入越南战争的机密文件通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曝光,而在文件公开之前,美国国防部曾试图阻挠文件的曝光并以失败告终。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标志着尼克松领导的联邦政府名誉扫地的开始,随后爆发的水门事件直接导致尼克松政府倒台。
《The Post》的主人公为“五角大楼文件”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本·布拉德利与出版人凯·格拉汉姆。汉克斯将饰演布拉德利,这个角色曾在讲述水门事件的经典影片《总统班底》中出现过,而格拉汉姆则由梅姨出演。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娱乐与20世纪福斯将共同负责融资制作。
影片是斯皮尔伯格与汉克斯的第五次银幕合作,斯导现在正忙于《玩家一号》的后期制作,《The Post》何时开始制作还是未知数。
父辈的旗帜 (2006) TMDB 豆瓣
Flags of Our Fathers
7.5 (180 个评分)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演员:
瑞恩·菲利普
/
杰西·布拉德福特
…
其它标题:
Flags of Our Fathers
/
战火旗迹(港)
…
1945年2月,被喻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争结束。在战斗的第五天时,五名美军海军士兵、一名军医、一名随军记者一起“缔造”了一张英雄的照片,一张象征国家胜利的照片:他们将美国国旗插在了硫磺岛的制高点。当照片登上美国各大报纸头条的时候,当时的六名英雄中的三人甚至还不及知道自己成为英雄就英勇牺牲了。幸存下来的其余三人战后却对那场战争只字不提,仿佛他们未曾参与那场战争。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才走上战场,当他们看到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时,他们觉得生命的意义也在一点点流失……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才走上战场,当他们看到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时,他们觉得生命的意义也在一点点流失……
赛德克·巴莱 (2012) 豆瓣
賽德克·巴萊
8.5 (377 个评分)
导演:
魏德圣
演员:
林庆台
/
马志翔
…
其它标题:
賽德克·巴萊
/
赛德克·巴莱 (上下)合集
…
此条目为国内上映合集条目,上下集条目分别为: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林庆台 Ching-tai Lin 饰),见证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在险恶的日据时代,赛德克族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信仰,男人须服劳役不得狩猎、女人帮佣不能编织彩衣,骁勇善战的英雄莫那鲁道(林庆台 Ching-tai Lin 饰),见证三十年来的压迫统治。因一场误会种下日警和赛德克族的紧张关係,自此族人便活在恐遭日警报复的阴霾中,忍辱负重的莫那鲁道在深思后,虽知将面临灭族危机,但他明白唯有挺身为民族尊严反击,才能成为真正的赛德克人,于是决心带领族人循着祖灵之训示,夺回属于他们的猎场……
明朝一哥王阳明 豆瓣
作者:
吕峥
万卷出版公司
2010
- 6
《明朝一哥王阳明》凝聚了作者披阅三载、增删数次的心血。在穷尽一切办法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以陈来、杨国荣、冈田武彦先生的观点为主),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除此之外,作者并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酱缸文化”的最后一剂解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王守仁评传 豆瓣
作者:
张祥浩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 2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本书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王守仁思想的各个侧面,肯定了他在思想史上的积极作用。作者又对王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分化、衰落和影响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王学盛衰的原因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本书语言通畅易懂,说理深入浅出,所引资料丰富翔实,为作者近年的一部力作。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一、诗书家世
二、少年志趣
三、学海求宗
四、龙场悟道
五、两都讲学
六、巡抚南赣
七、擒获叛藩
八、居越讲学
九、起征思田
十、身后际遇
第二章 王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
二、屡经坎坷的痛苦体悟
三、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王学与孟学
(二)王学与陆学
(三)王学与禅宗
四、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人生论
一、人生真谛
二、不计毁誉
三、为善最乐
四、超俗即俗
五、出处之道
六、生死之道
七、狂者胸次
第四章 修身论
一、存天理去人欲
二、求仁
三、无我
四、修孝
五、立诚
六、去傲
七、改过
八、内圣外王
第五章 立政论
一、民为邦本
二、正君国定
三、为政以德
四、勤政守职
五、因时致治
六、任贤使能
七、民族自治
八、大同理想
第六章 兵略论
一、用兵以安民为本
二、兵以粮饷为先
三、御外必先治内
四、起用民兵
五、便宜行事
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七、行法以振威
八、将才素质
九、用兵谋略
(一)速决速胜
(二)攻敌攻心
(三)使用反间
(四)兵不厌诈
(五)利用形势
第七章 教学论
一、教论
(一)教以明伦
(二)童蒙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学校教育
(五)社会教育
(六)教育方法
二、学论
(一)学为圣人
(二)学以明心
(三)学贵自得
(四)学要专精
(五)学必立志
(六)师友之道
第八章 知行合一论
一、立言宗旨
二、知行本体
三、知行相即
四、知行并进
五、几种批评意见
第九章 致良知论
一、良知说
(一)良知的特征
(二)良知即天理
(三)良知是准则
(四)良知是主宰
(五)良知是至善
(六)良知是睿智
(七)良知即自觉
(八)良知是自信
二、致良知论
(一)致的涵义
(二)惟精与惟一合
(三)下学与上达合一
(四)博文与约礼合
(五)格物与诚意合一
(六)穷理与居敬合一
(七)明善与诚身合一
(八)亲民与明明德合一
(九)事上磨练与不动心合一
(十)道问学与尊德性合一
三、致良知与《大学》古本
四、儒佛之辨
第十章 心本体论
一、心为天地之主
二、心即理
三、心外无物
四、心无动静
五、心有体用
六、“朱子晚年定论”说
第十一章 王门四句教
一、天泉证道
二、四句教首句释义
三、四句教后三句释义
四、四句教的逻辑结构
第十二章 王学的分化衰落和影响
一、王学的分化
(一)浙中王门
(二)江右王门
(三)泰州学派
二、王学的衰落
(一)顾宪成高景逸对王学的批评
(二)张杨园对王学的排击
(三)陆稼书对王学的辩驳
(四)张武承对王学的质疑
(五)诸儒对王学的批判
(六)王学衰落的原因
三、王学在后世的影响
(一)在近代国内的影响
(二)在国外的影响
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
守仁父亲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因常读书于家乡龙泉山,学者称龙山先生。据说王华自小机敏有加,刚学话时,槐里授以诗歌,经耳就能成诵。稍长,读书过目不忘。弱冠,即为故家世族聘为子弟师。当时提学松江张时敏考校余姚士人,以王华和谢迁为首。后浙江方伯祈阳宁良要张时敏为其子推荐塾师,张就把王华推荐了去,宁良延至家,居梅庄别墅。湖湘之士闻风而来,从学者数十人,前后三年才归越。
王氏家族的发达,始于王华。守仁说:“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王华于成化辛丑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与修《宪宗实录》,充经筵官。丙辰,命为孝宗的日讲官,赐金带四品级。据说,王华“讲筵音吐明畅,词多切直,每以勤圣学,戒逸豫,亲仁贤,远邪佞”规劝孝宗。当时内侍李广得到宠幸,王华与讲官数人在文华殿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一节,诸讲官讳而不敢言,独王华诵说朗然,讽谏明切,以至左右闻者皆缩头吐舌。王华以此得到孝宗的赏识。壬戌(1502年)迁翰林院学士,与编《大明会典》、《通鉴纂要》等书。六月,以其政绩,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等官。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刘瑾擅权,守仁时为兵部主事,上疏得罪刘瑾,王华受到牵连,于正德二年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即被勒令致仕。
据记载,王华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凡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人有片善,就称不绝口。有急难来相求的,则极力帮助救济。而对别人的过恶,则直言规劝,不肯护短。又性至孝,对父竹轩公及母岑太夫人,色爱之养,无所不周。岑氏百岁时,王华亦年逾七十,却朝夕如童子侍奉左右,未尝懈怠。岑氏殁,王华以高年犹寝苫蔬食,哀毁逾节。及葬,跣足随号,行数十里,以致染疾,卧床逾年。王华的这些高行,很得社会舆论的好评。王华又能诗善文,主张为文辞达而已,不事雕刻。所著有《龙山稿》、《坦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共46卷。
王华的为人行事,对守仁的教育和影响很大。守仁从小即由王华进行启蒙教育。守仁11岁,王华供职京师,又携他同往,守仁直至17岁归越至洪都迎娶夫人诸氏止,皆生活在王华身边。弘治三年,王华以外艰归越,又命从弟王冕、王阶及妹婿牧,相与守仁讲析经义。正是王华的这种教诲,铸成了守仁的儒者性格。P4-5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王守仁的生平经历
一、诗书家世
二、少年志趣
三、学海求宗
四、龙场悟道
五、两都讲学
六、巡抚南赣
七、擒获叛藩
八、居越讲学
九、起征思田
十、身后际遇
第二章 王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救治当世学术流弊的需要
二、屡经坎坷的痛苦体悟
三、王学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王学与孟学
(二)王学与陆学
(三)王学与禅宗
四、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人生论
一、人生真谛
二、不计毁誉
三、为善最乐
四、超俗即俗
五、出处之道
六、生死之道
七、狂者胸次
第四章 修身论
一、存天理去人欲
二、求仁
三、无我
四、修孝
五、立诚
六、去傲
七、改过
八、内圣外王
第五章 立政论
一、民为邦本
二、正君国定
三、为政以德
四、勤政守职
五、因时致治
六、任贤使能
七、民族自治
八、大同理想
第六章 兵略论
一、用兵以安民为本
二、兵以粮饷为先
三、御外必先治内
四、起用民兵
五、便宜行事
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七、行法以振威
八、将才素质
九、用兵谋略
(一)速决速胜
(二)攻敌攻心
(三)使用反间
(四)兵不厌诈
(五)利用形势
第七章 教学论
一、教论
(一)教以明伦
(二)童蒙教育
(三)家庭教育
(四)学校教育
(五)社会教育
(六)教育方法
二、学论
(一)学为圣人
(二)学以明心
(三)学贵自得
(四)学要专精
(五)学必立志
(六)师友之道
第八章 知行合一论
一、立言宗旨
二、知行本体
三、知行相即
四、知行并进
五、几种批评意见
第九章 致良知论
一、良知说
(一)良知的特征
(二)良知即天理
(三)良知是准则
(四)良知是主宰
(五)良知是至善
(六)良知是睿智
(七)良知即自觉
(八)良知是自信
二、致良知论
(一)致的涵义
(二)惟精与惟一合
(三)下学与上达合一
(四)博文与约礼合
(五)格物与诚意合一
(六)穷理与居敬合一
(七)明善与诚身合一
(八)亲民与明明德合一
(九)事上磨练与不动心合一
(十)道问学与尊德性合一
三、致良知与《大学》古本
四、儒佛之辨
第十章 心本体论
一、心为天地之主
二、心即理
三、心外无物
四、心无动静
五、心有体用
六、“朱子晚年定论”说
第十一章 王门四句教
一、天泉证道
二、四句教首句释义
三、四句教后三句释义
四、四句教的逻辑结构
第十二章 王学的分化衰落和影响
一、王学的分化
(一)浙中王门
(二)江右王门
(三)泰州学派
二、王学的衰落
(一)顾宪成高景逸对王学的批评
(二)张杨园对王学的排击
(三)陆稼书对王学的辩驳
(四)张武承对王学的质疑
(五)诸儒对王学的批判
(六)王学衰落的原因
三、王学在后世的影响
(一)在近代国内的影响
(二)在国外的影响
索引
人名索引
词语索引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
守仁父亲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因常读书于家乡龙泉山,学者称龙山先生。据说王华自小机敏有加,刚学话时,槐里授以诗歌,经耳就能成诵。稍长,读书过目不忘。弱冠,即为故家世族聘为子弟师。当时提学松江张时敏考校余姚士人,以王华和谢迁为首。后浙江方伯祈阳宁良要张时敏为其子推荐塾师,张就把王华推荐了去,宁良延至家,居梅庄别墅。湖湘之士闻风而来,从学者数十人,前后三年才归越。
王氏家族的发达,始于王华。守仁说:“吾宗江左以来,世不乏贤,自吾祖竹轩府君以上,凡积德累仁者数世,而始发于吾父龙山先生。”王华于成化辛丑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元年,与修《宪宗实录》,充经筵官。丙辰,命为孝宗的日讲官,赐金带四品级。据说,王华“讲筵音吐明畅,词多切直,每以勤圣学,戒逸豫,亲仁贤,远邪佞”规劝孝宗。当时内侍李广得到宠幸,王华与讲官数人在文华殿讲《大学衍义》,至唐李辅国与张后表里用事一节,诸讲官讳而不敢言,独王华诵说朗然,讽谏明切,以至左右闻者皆缩头吐舌。王华以此得到孝宗的赏识。壬戌(1502年)迁翰林院学士,与编《大明会典》、《通鉴纂要》等书。六月,以其政绩,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等官。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刘瑾擅权,守仁时为兵部主事,上疏得罪刘瑾,王华受到牵连,于正德二年出为南京吏部尚书,不久即被勒令致仕。
据记载,王华为人仁恕坦直,平生无矫言伪行,对人无尊卑贵贱,相待如一,凡谈笑言议,皆由衷而发。人有片善,就称不绝口。有急难来相求的,则极力帮助救济。而对别人的过恶,则直言规劝,不肯护短。又性至孝,对父竹轩公及母岑太夫人,色爱之养,无所不周。岑氏百岁时,王华亦年逾七十,却朝夕如童子侍奉左右,未尝懈怠。岑氏殁,王华以高年犹寝苫蔬食,哀毁逾节。及葬,跣足随号,行数十里,以致染疾,卧床逾年。王华的这些高行,很得社会舆论的好评。王华又能诗善文,主张为文辞达而已,不事雕刻。所著有《龙山稿》、《坦南草堂稿》、《礼经大义》、《杂录》、《进讲余抄》等,共46卷。
王华的为人行事,对守仁的教育和影响很大。守仁从小即由王华进行启蒙教育。守仁11岁,王华供职京师,又携他同往,守仁直至17岁归越至洪都迎娶夫人诸氏止,皆生活在王华身边。弘治三年,王华以外艰归越,又命从弟王冕、王阶及妹婿牧,相与守仁讲析经义。正是王华的这种教诲,铸成了守仁的儒者性格。P4-5
铁血战国 豆瓣
作者:
峻峰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 7
第一部全景再现战国时代铁血风云和性情人物的历史散文巨著!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倾情推荐!
全景再现战国时代的铁血风云、性情人物!
宏大历史场景渲染的生命狂欢,峭拔先秦精神照耀的人性激扬,千古浪漫情怀营造的词语盛宴!——二月河(著名历史小说作家)
以个性化的结构方式和叙事风格,镌刻铁血时代人物历史表情;在瑰丽的汉语言的愉悦中,重现先秦精神辉映的生命华彩!——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平子的文章,意境宏阔,立意深远,全无网络流行语境的俗、粗、陋,也无某些学者作家矫揉做作的雕琢和卖弄,其大气磅礴的描写,把中国历史文学写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写作狂人)
中国的历史,除恢宏华美的汉唐之外,春秋战国时代最是精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四贤公子、诸子百家、诗经离骚、楚简秦篆,若一幅长长的画卷和大赋,浓烈而又瑰丽,绚烂而又壮美,五百年无尽率性的延伸,任性的铺展,澎湃激情,演绎智慧,笔墨缤纷,色彩斑斓,风华绝代……贼与寇,王与侯,是与非,荣与辱,成与败,功与过,令人经常在回顾与遥想的时空交错中,热血沸腾,意气风发,荡气回肠!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历史写作狂人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倾情推荐!
全景再现战国时代的铁血风云、性情人物!
宏大历史场景渲染的生命狂欢,峭拔先秦精神照耀的人性激扬,千古浪漫情怀营造的词语盛宴!——二月河(著名历史小说作家)
以个性化的结构方式和叙事风格,镌刻铁血时代人物历史表情;在瑰丽的汉语言的愉悦中,重现先秦精神辉映的生命华彩!——王立群(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
平子的文章,意境宏阔,立意深远,全无网络流行语境的俗、粗、陋,也无某些学者作家矫揉做作的雕琢和卖弄,其大气磅礴的描写,把中国历史文学写作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赫连勃勃大王(梅毅)(历史写作狂人)
中国的历史,除恢宏华美的汉唐之外,春秋战国时代最是精彩: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四贤公子、诸子百家、诗经离骚、楚简秦篆,若一幅长长的画卷和大赋,浓烈而又瑰丽,绚烂而又壮美,五百年无尽率性的延伸,任性的铺展,澎湃激情,演绎智慧,笔墨缤纷,色彩斑斓,风华绝代……贼与寇,王与侯,是与非,荣与辱,成与败,功与过,令人经常在回顾与遥想的时空交错中,热血沸腾,意气风发,荡气回肠!
万历十五年 Goodreads 豆瓣
8.9 (50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资治通鉴 豆瓣
作者:
冯国超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
- 1
本书甄选《资治通鉴》的精华,整合为战国争雄、天下一统、楚汉相争、大汉天下、三国鼎立、南北对峙、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八大部分,用深入浅出的笔法,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精心选择了近千幅历史图片配入文中,版式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这部高品位的史书珍品,成为一本喜闻乐见的普及读物。让读者在阅读中有如临其境,赏心悦目之感,进而开阔眼界和视野,增长知识和智慧。
甄选《资治通鉴》的精彩篇章,分为战国争雄、天下一统、楚汉相争、大汉天下、三国鼎立、南北对峙、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八大部分,译成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白话文。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这部史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为读者打造一条读史明志、传承文明的彩色通道。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甄选《资治通鉴》的精彩篇章,分为战国争雄、天下一统、楚汉相争、大汉天下、三国鼎立、南北对峙、隋唐盛世、五代十国八大部分,译成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白话文。编者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这部史学巨著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为读者打造一条读史明志、传承文明的彩色通道。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