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_stoneS 的收藏单

Cold_stoneS

Cold_stoneS @Cold_stoneS

99 本书  

日本人與孫中山 [图书] 豆瓣
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
作者: [美]馬厄利爾·詹遜(Marius B. Jansen) 译者: 吳偉明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5
孫中山與日本的關係,複雜且微妙,尤其是他與日本政客以及民族主義者的交往一直頗受民國史研究者的關注。孫中山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的背後,他的日本友人擔當了重要的角色。
作者以豐富史料,層層推演孫中山與日本人千絲萬縷的關係。《日本人與孫中山》成書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雖然期間新材料不斷出現,此書至今仍為中日關係史研究方面可超而不可越的地標。
本書特色:
1. 本書是一本視角獨特、學術性較強的史學作品。坊間缺少討論孫中山與日本關係的中文研究,僅有的幾本多從孫本身以及當時中國政局的視角入手,而本書作者較超然的學術背景,使他選擇從日本國內政治以及國際大環境的轉變的角度切入這個議題。
2. 全書線索清晰,關注大事件和大人物。從章節的安排可以看出,各章按時間線索串聯起一系列獨立的事件或者議題,對讀者來說相當的直觀。雖為學術作品卻不會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憂慮。
3. 有關中國近代史,中日關係,孫中山的學術著作在兩岸三地都很受關注。本書為知名的研究者的作品且視角獨特。
4.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吳偉明教授為其中一位譯者。吳教授是香港知名的日本歷史文化博主(粉絲專頁:知日部屋),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是本書作者的學生。
中华史料丛刊:近代中国教育史料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舒新城 舒新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 1
《中华史料丛刊:近代中国教育史料》所称之“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系指我国仿行西洋教育制度之全体而言,时间断自同治初元至民国十五年。自同治初元设同文馆,至今已六十余年,其间经过之教育事迹甚多,势不能一一追溯原委,罗列无遗,故只择其较重大者录入。这五个时期的白话文学之中,最重要的是这五百年中的白话小说。这五百年之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性理的语录,乃是那几部“言之无文行之最远”的《水浒》、《三国》、《西游》、《红楼》。这些小说的流行便是白话的传播。多卖得一部小说,便添得一个白话教员。所以这几百年来,白话的知识与技术都传播的很远,超出平常所谓“官话疆域”之外。试看清朝末年南方作白话小说的人,如李伯元是常州人,吴沃尧是广东人,便可以想见白话传播之远了。但丁(Dante)、鲍高嘉(Boccaccio)的文学,规定了意大利的国语;嘉叟(Chaucer)、卫克烈夫(Wyeliff)的文学,规定了英吉利的国语;十四、五世纪的法兰西文学,规定了法兰西的国语。中国国语的写定与传播两方面的大功臣,我们不能不公推这几部伟大的白话小说了。中国的国语早已写定了,又早已传播的很远了,又早已产生了许多第一流的活文学了,然而国语还不曾得全国的公认,国语的文学也还不曾得大家的公认,这是因为什么缘故呢?这里面有两个大原因:一是科举没有废止,一是没有一种有意的国语主张。科举一日不废,古文的尊严一日不倒。在科举制度之下,居然能有那无数的白话作品出现,功名富贵的引诱居然买不动施耐庵、曹雪芹、吴敬梓,政府的权威居然压不住《水浒》、《西游》、《红楼》的产生与流传,这已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徼幸又最光荣的事了。但科举的制度就竟能使一般文人钻在那墨卷古文堆里过日子,永远不知道时文古文之外还有什么活的文学。倘使科举制度至今还存在,白话文学的运动决不会有这样容易的胜利。一九〇四年以后,科举废止了。但是还没有人出来明明白白的主张白话文学。二十多年以来,有提倡白话报的,有提倡白话书的,有提倡官话字母的,有提倡简字字母的,这些人难道不能称为“有意的主张”吗?这些人可以说是“有意的主张白话”,但不可以说是“有意的主张白语文学”,他们的最大缺点是把社会分作两部分:一边是“他们”,一边是“我们”;一边是应该用白话的“他们”,一边是应该做古文古诗的“我们”。我们不妨仍旧吃肉,但是他们下等社会不配吃肉,只好抛块骨头给他们吃去罢。这种态度是不行的。一九一六年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方才是有意的主张白话文学。这个运动有两个要点与那些白话报或字母的运动绝不相同。第一,这个运动没有“他们”、“我们”的区别。白话并不单是“开通民智”的工具,白话乃是创造中国文学的唯一工具。白话不是只配抛给狗吃的一块骨头,乃是我们全国人都该赏识的一件好宝贝。第二,这个运动老老实实的攻击古文的权威,认他做“死文学”。从前那些白话报的运动和字母的运动,虽然承认古文难懂,但他们总觉得“我们上等社会的人是不怕难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人上人”大发慈悲心,哀念小百姓无知无识,故降格做点通俗文章给他们看。但这些“人上人”自己仍旧应该努力模仿汉魏唐宋的文章。这个文学革命便不同了。他们
告语人民 [图书] 豆瓣
作者: 晏阳初 / 赛珍珠 译者: 宋国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本书是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的多年活动和思想的结晶。作为美国耶鲁大学的高才生,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晏先生在中国致力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并从50年代起在亚、非、拉美的一些国家推广。曾获“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伟人”称号。本书还收录了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对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的采访稿《告语人民》,从一个世界公民的角度,将中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及其事业介绍给大家,在世界上产生极大影响。
民国名人传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贾逸君 岳麓书社 1993
Ben shu fen ge ming xian lie, zheng zhi, jun shi, wai jiao, xue shu, xin wen, qian qing yi lao deng 12 lei, shou ru dai biao ren wu 340 yu wei.
中国觉醒 [图书] 豆瓣
作者: 丁韪良 译者: 沈弘 2010 - 1
丁韪良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要远比其他西方汉学家更为深刻,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同情心也要比绝大部分西方人更为深厚。
本书在介绍清末的地理、人文以及中华几千年文明史的同时,着重描述了作者所亲身经历的1902—1907年间清政府所推行的新政和改革,并试图解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潜在力量,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光明未来的极大期盼。
作者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决定了他所阐述的观点偶有偏颇,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以及同情心仍跃然纸上,读来备感亲切。
创建日期: 2024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