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Will.Lau

Will.Lau @lazydao

45 本书   1 部电影   2 个游戏  

2025阅读清单

学会提问 [图书] 豆瓣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
8.5 (58 个评分) 作者: [美] 尼尔·布朗 / [美] 斯图尔特·基利 译者: 吴礼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 5
如果在你的家乡投资建一座核电厂,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如果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安全检查,你会高兴还是愤怒?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做了父母明令禁止的事,你会告诉父母还是隐瞒不说?
无数专家都说股市要跌、房价要涨,或者激烈地唱着反调,你相信谁?质疑谁?结论是唯一的吗?
所有这些问题背后,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有确凿的证据来证实吗?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别人兜售的观点——他们热衷于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你有能力提出关键问题,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吗?
面对提问,你有能力组织更多确凿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吗?还是只把声高当有理?一遇到别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时,就认为别人是没事找茬,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为此恼火:他为什么横竖不肯接受我的观点?
过于感情投入,最大危险就是你可能没法识别谬误和操纵。遇到一个难回答的问题,将它直接枪毙掉比仔细思考然后做出回答要容易得多,而且,这样做一定让你显得一言九鼎霸气外露,但也在无形中关闭了通往批判性思维大门。
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尽力理解那些价值观和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分析推理方式,克服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这样才有可能得出更为正确、理性的结论。
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擦亮双眼看清世界!
知行 [图书] 豆瓣
作者: 刘建国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9 - 5
技术管理者是当今宝贵而稀缺的中坚力量。对于瞬息万变的泛互联网行业,机会无处不在。广大互联网技术管理者一方面成长迅速,一方面又亟待系统方法论的指引。
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管理理论,针对广大技术管理者最关心的三类问题展开了探讨:
”why“的问题,关乎管理意愿问题,核心纠结在于”要不要做管理“,比如:
老板让我做管理,我到底要不要做呢?
管理这条路是否适合我呢?对我个人发展有什么建议么?
我不像某某那么适合做管理、我是否还要去尝试呢?
”what“的问题,关乎管理认知,核心是迷惑”管理都需要做什么“,比如:
“管理者到底都需要做哪些事呢?”
“有没有管理的框架图可以让我按图索骥,做到心中有数呢?”
“怎样才算是一位职业的管理者,我做得是否足够呢?”
"How"的问题,关乎管理实操,核心是想了解”管理具体怎么做“,比如:
“怎么做团队建设呢?”
“怎么提升团队凝聚力呢?”
“怎么做向上沟通?”
“怎么做员工激励?”
“怎么应对低绩效员工呢?”
“怎么和工程师相处?”
在分析总结这些问题后,本书为广大技术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管理全景图“。这使得定位管理问题、探讨解决方案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本书即可以作为技术人走上管理之路的第一本管理启蒙书,也可以作为一本日常管理工作的管理手册来来查阅。
因计算机而强大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Mindstorms: Children, Computers, And Powerful Ideas
8.9 (7 个评分) 作者: [美] 西摩 佩珀特 译者: 梁栋 新星出版社 2019 - 1
本书有两个中心主题——
孩子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使用计算机;
学习使用计算机能够改变他们学习其他知识的方式。 (前苹果公司总裁 约翰·斯卡利)
最有可能带来文化变革的就是计算机的不断普及。
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工具,它对我们的心智有着根本和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不仅帮助我们学习 ,还帮助我们学习怎样学习。
计算机是一种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移情对象。
一个数学的头脑,最显著的特色不是逻辑,而是美感。
大声思考,使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整理出来的一系列用于创造性思维并尽量把每个思考步骤都清晰表达出来的技术。
学习最有效的时候,就是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时候。
《因计算机而强大:计算机如何改变我们的思考与学习》一书,构建了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计算机角色,作者对计算机和教育问题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两大主题:第一,儿童完全可以成为计算机的主人;第二,学习使用计算机可以改变他们学习其他知识的方式。 1960年代,世界范围内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一批有远见的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家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研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开创了学习科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西摩·佩珀特是其中的先行者,他早早地预见到了计算机对于人类文化、知识体系、思维模式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1980年初版的本书,以LOGO语言为思考工具,结合大量翔实有趣的例证,阐述了作者对儿童学习与思考方式的见解。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在西摩·佩珀特的讣告中说:他的思想和发明改变了全世界数百万儿童的创作和学习方式。 由儿时对齿轮的热爱及至对数学的终生热爱,西摩·佩珀特认为,儿童是自己智识结构的建筑师,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有效的时候,就是学生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好的教育不是如何让老师教得更好,而是如何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机会让学习者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正是计算机强大的力量所在。 在系统阐述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同时,西摩·佩珀特在教育实践中对这种理念进行了探索,这时,学习LOGO语言本身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用它来进行的编程活动,“用编程的思维来思考学习的问题,是一种有力和便捷的道路。”书中以大量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西摩·佩珀特常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老格言形象地阐述自己的教育观与学习观。他认为,传统的教育给了学生一条鱼,只能解决一时的生活所需;他所倡导的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学习模式是教学生如何去捕鱼,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正可以给学生配上一支更好的鱼竿。
北洋夜行记2 [图书] 豆瓣
作者: 金醉 2021 - 8
2016年7月,金醉在一个离奇的命案现场,偶然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记录者竟是他的太爷爷金木。
笔记里记载的,是金木在民国期间调查过的一系列罪案实录和神秘事件。
此后3年里,金醉和他的助手们在北京东四胡同的金家老宅里,将这些事件整理成故事:
女生惨遭黑狗血,老妇大破偷窥秀——假戏真做
哑巴寒潭沉马骨,金木大战杀人魔——得不偿失
发廊惊现血手印,校场失盗木飞机——鸠占鹊巢
猛虎出走花炮厂,恶童创立真火教——同归于尽
……
本书收录了19个案子,每个案子都可以一口气读完。这些故事将带你进入民国,与金醉一起探寻北洋时期的百态人生,让你在娱乐的同时,还能了解很多历史知识。
方方武汉日记 [图书] 谷歌图书
8.6 (9 个评分) 作者: 方方 著 开放出版社 2020 - 4
《方方武汉日记》是作家方方在武汉封城期间写下的纪实文字。 《方方武汉日记》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当代文学史最重要的现象。它之所以流传这么广,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日记的真实,方方日记是不同于主媒的声音,大家能从方方日记里找到真实的记录和对个体的关怀,那些小人物的困境和痛楚,她记录了下来,用一个作家特有的悲悯和感怀。第二,日记无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宣泄的途径,许多篇日记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而那些在疫情中遭遇了不幸的家庭和无数个困守在家中的人们,他们的痛苦需要一个情绪出口,他们从方方日记里找到了慰藉和共情,也就是一位读者说的呼吸阀。第三就是日记间接起到了一种舆论监督的做用,做得不好的地方,说出来,才能改善这个机制,大家转发是觉得有必须要一起追责,一起深挖到底。第四就是方方日记是一个传声器,这个传声器在“感谢长江日报”和“汉语的次生灾难”等几篇中达到了高潮,对于“感恩”对象的倒置,对于删帖的愤怒,方方表述得淋漓尽致,说出了大家想说却没能说出来的话,大家读了都觉得痛快。                                                                              ----二湘    《方方武汉日记》编辑
What's Our Problem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作者: Tim Urban Wait But Why, Inc. 2023 - 02 其它标题: What's Our Problem? / What's Our Problem?: A Self-Help Book for Societies
From the creator of the wildly popular blog Wait But Why, a fun and fascinating deep dive into what the hell is going on in our strange, unprecedented modern times.
Between 2013 and 2016, Tim Urban became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bloggers, writing dozens of viral, long-form articles about everything from AI to colonizing Mars to procrastination. Then, he turned his attention to a new topic: the society around him. Why was everything such a mess? Why was everyone acting like such a baby? When did things get so tribal? Why do humans do this stuff?
This massive topic sent Tim tumbling down his deepest rabbit hole yet, through mountains of history,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olitical theory, neuroscience, and modern-day political movements, as he tried to figure out the answer to a simple question: What's our problem?
Six years later, he emerged from the hole holding this book. What's Our Problem? is a deep and expansive analysis of our modern times, in the classic style of Wait But Why, packed with original concepts, sticky metaphors, and 300 drawings. The book provides an entirely new framework and language for thinking and talking about today's complex world.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usual left-center-right horizontal political axis, which is all about what we think, the book introduces a vertical axis that explores how we think, as individuals and as groups. Readers will find themselves on a delightful and fascinating journey that will ultimately change the way they see the world around them.
从一到无穷大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One Two Three... Infinity
9.3 (9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伽莫夫 / 校注 吴伯泽 译者: 暴永宁 译 / 吴伯泽 校 科学出版社 2002 - 11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19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
作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中文版) [图书] Goodreads
译林出版社 2013 - 10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丛书由国内专业翻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作为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重点项目,该丛书英文原版自1995年起陆续面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被译成近三十种文字,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被誉为真正的“大家小书”。
《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由当代中国心理学家,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希庭作序推荐。此《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仅含中文版本。《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中附有英汉对照索引,方便随时查阅。
《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内容简介:我们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它为何会这样工作?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举动?你感到好奇了吗?读一读《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吧。《牛津通识读本:生活中的心理学》介绍了心理学的各大主要学派,将心理学中的复杂概念(如知觉)做了相应的简化处理,使之更加贴近入门读者。书中引用了最新的观点、最寻常的事例和最有趣的研究发现。你会发现,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实用。
Lua程序设计 [图书] 豆瓣
作者: 罗伯拖·鲁萨利姆斯奇 (Roberto Ierusalimschy) 译者: 梅隆魁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 - 7
《Lua程序设计(第4版)》由Lua 语言作者亲自撰写,针对Lua 语言本身由浅入深地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完整和细致的讲解。作为第4 版,《Lua程序设计(第4版)》主要针对的是Lua 5.3,这是《Lua程序设计(第4版)》撰写时Lua 语言的最新版本。作者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讲解了语言基础、编程实操、高级特性及C 语言API 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既有Lua 语言基本数据类型、输入输出、控制结构等基础知识,也有对模块、闭包、元表、协程、延续、反射、环境、垃圾回收、函数式编程、面向对象编程、C 语言API 等高级特性的系统讲解,还有对Lua 5.3 中引入的整型、位运算、瞬表、延续等新功能的细致说明。
所有与Lua 语言打交道的人均能从《Lua程序设计(第4版)》受益,包括游戏、嵌入式、物联网、软件安全、逆向工程、移动互联网、C 语言核心系统开发等诸多领域中对Lua 语言有一般使用需要的从业人员,以及需要从编译原理或语言设计哲学和实现角度深入学习Lua 语言脚本引擎的高级开发者或研究人员。
大众经济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印] Partha Dasgupta 译者: 叶硕 / 谭静 译林出版社 2008 - 3
《大众经济学》是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作序推荐:作者以文学家般的雅致和数学家般的准确语言,写出了我多年来想写而未能写的《大众经济学》!两个女孩子居住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她们的生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同,又怎么会仍然如此不同?为什么某些人的生活(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是那么富有,而有些人又是那么贫困?
十分钟冥想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7.1 (13 个评分) 作者: [英]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 译者: 王俊兰 / 王彦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 - 12
许多人听说过冥想的诸多益处,如减轻压力、抑郁和焦虑,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改善睡眠,戒掉各种瘾,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而且这些益处都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然而,你可能依然对冥想有许多疑虑:
“我不想和宗教扯上关系。”
“我都这么忙了,哪里还有时间练习冥想?”
“我找不到安静的地放来冥想!”
“我试过冥想,但我根本没法清空头脑!”
本书可以帮助你解决心中疑虑,让你从冥想中轻松获益:
“冥想与宗教无关,它只是一种安顿身心、获得真正快乐的工具。”
“每天只要十分钟,不影响你的日程安排。”
“不需要寻找安静的地方,随时随地都能练习冥想。”
“冥想并非清空头脑,而是不加评判地观察内心。”
安迪·普迪科姆擅长运用精妙比喻帮助你理解冥想的精髓,带领你学习一些简单易学且非常有效的冥想方法,将其融入你的生活、工作和内心。每天给自己十分钟,就能给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从《十分钟冥想》开始,爱上冥想,拥抱清醒、平和与快乐。
超过2000万人将冥想奉为高效缓解压力和精神疲劳的治疗方法。200位行业代表人物中,超过80%的人有每天练习冥想的习惯;苹果、谷歌、英特尔均为员工提供冥想课程,将其视为成功和创新的关键。
未来简史 [图书] 豆瓣
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7.9 (191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 林俊宏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2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zui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Shape Up: Stop Running in Circles and Ship Work that Matters [图书] Goodreads
作者: Ryan Singer / Jason Fried Basecamp 2019 - 1
This is an online web book about how Basecamp does their work.

"This book is a guide to how we do product development at Basecamp. It’s also a toolbox full of techniques that you can apply in your own way to your own process.

Whether you’re a founder, CTO, product manager, designer, or developer, you’re probably here because of some common challenges that all software companies have to face."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 [图书] Goodreads
中信出版社 2016 - 8
《穷查理宝典》完整收录了查理·芒格的个人传记与投资哲学,以及过去20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他拥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从古代的雄辩家,到18、19世纪的欧洲文豪,再到当代的流行文化偶像,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来,并用这些来强调终身学习和保持求知欲望的好处。全书贯穿了芒格的聪慧机智,令人敬服的价值观和深不可测的修辞天赋。
不拘一格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No Rules Rules: Netflix and the Culture of Reinvention
8.5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里德·哈斯廷斯 / [美] 艾琳·迈耶 译者: 杨占 中信出版社 2021 - 1
网飞,一家市值超2000亿美元,全球付费订阅用户超1.9亿,业务版图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巨头。
作为创始人兼 CEO,里德·哈斯廷斯引领网飞实现了成功转型和强势增长,并坦言这得益于一套违反直觉的管理原则:
在网飞,你不需要取悦你的老板,只要给出坦诚的反馈;你不需要层层审批,就可以决定出差标准;你不需要用加班证明自己,只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就能得到丰厚报酬。
里德·哈斯廷斯认为,如果你给员工更多的自由,而不是制定规则来阻止他们发挥自己的判断,他们会做出更好的决定,也更有责任感。
本书是里德·哈斯廷斯的作品,联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艾琳·迈耶,开创性地利用内外部交叉视角,揭示了人才重于流程、创新高于效率、自由多于管控的文化内核,让你能从网飞的实践经验中获得高价值的思维启发。
精益开发实战 [图书] 豆瓣
Lean from the Trenches: Managing Large-Scale Projects with Kanban
作者: 克里伯格 译者: 李祥青 2012 - 9
《精益开发实战:用看板管理大型项目》以瑞典国家警署开发的大型项目为例,讲述在大型项目中如何具体应用看板方法和精益原则,详细介绍了项目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及其应对策略,以及得到的各种经验教训。书中内容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核心,介绍如何实际工作;第二部分是技术讲解,概要介绍了敏捷和精益原则,阐述第一部分提到的因果图等实践做法。
离经叛道 [图书]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亚当·格兰特 / Adam Grant 译者: 王璐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 7
如果当初为数不多的那几个人没有听从内心的反叛直觉,美国或许根本不存在,个人电脑可能还未普及,我们大概还坚信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只有一些人会产生重大影响,大多数人终将平庸。然而,那些打破常规、改变世界的人其实和你我并没有太大不同。林肯并非生来更具创新精神,也并非更有勇气应对争议。正如思想家杜波依斯所评论:“他是你们中的一员,但他成为了亚伯拉罕·林肯。”
由此可见,离经叛道不是一种天生的特质,而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影响世界也并非少数人才能达成的成就,关键在于当我们勇于创新时,我们是否兼具谋略。
如何才能减少预测失误,把赌注押在真正有潜力的想法上?说给谁听、如何说,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而非惩罚?什么时候是行动的最好时机?如何在敌方阵营中培养盟友?以及,该怎样管控自身的疑虑和恐惧,又该怎样打破周围人的冷漠?
一群有趣、有胆、有谋的创新者,在作者的旁征博引中纷纷登场。希望他们的故事和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能激励更多人在离经叛道的路上,妄想不灭,有勇有谋。
给久坐者的12堂体态课 [图书] 豆瓣
作者: [ 加 ] 荣·范(Vinh Pham) 著 译者: 乔淼 华龄出版社 2023 - 9
职场打工人没听久坐10小时,肩颈疼痛难忍;
工作聊天爱跷二郎腿,酸爽又怕脊椎变形;
孩子学业压力大,还没长高先驼背了;
宅家一个月,膀大腰圆还驼
……
“久坐”是很多现代人的日常,而比“久坐”更伤人的是“以糟糕的姿势久坐”,不仅引发不良体态,健康也被“它”悄悄偷走了。全球知名物理治疗师Vinh Pham治疗的客户从奥运选手、NBA球星到名艺术家,遍布各个行业。执业多年,Vinh Pham发现的真相是:不良坐姿引发的普遍慢性疼痛。
《给久坐者的12堂体态纠正课》是Vinh Pham专门为久坐人群量身打造的居家体态纠正方案,每天只需20分钟,12个简单动作,让你40岁时拥有25岁的身体。全书包括12章,详细阐释了9种常见坐姿及其影响、 不良体态和久坐导致的16种恶果、获得健康体态的12个小练习以及改善体态可以帮你远离10种常见的病痛。帮你远离摆脱背痛、腰痛、颈椎疼,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机器学习实战(原书第2版) [图书] 豆瓣
Hands-on Machine Learning with Scikit-Learn, Keras, and TensorFlow: Concepts, Tools, and Techniques to Build Intelligent Systems
作者: [法] Aurélien Géron 译者: 宋能辉 / 李娴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 10
这本机器学习畅销书基于TensorFlow 2和Scikit-Learn的新版本进行了全面更新,通过具体的示例、非常少的理论和可用于生产环境的Python框架,从零帮助你直观地理解并掌握构建智能系统所需要的概念和工具。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机器学习基础,涵盖以下主题:什么是机器学习,它试图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系统的主要类别和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介绍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涵盖以下主题:什么是神经网络以及它们有什么用,使用TensorFlow和Keras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的技术,以及如何使用强化学习构建可以通过反复试错,学习好的策略的代理程序。第一部分主要基于Scikit-Learn,而第二部分则使用TensorFlow和Keras。
通过本书,你会学到一系列可以快速使用的技术。每章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应用所学的知识,你只需要有一些编程经验。所有代码都可以在GitHub上获得。
创建日期: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