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Eyewitness 豆瓣
作者: Christopher Davis Harriman House 2009 - 7
By the close of the last millennium Dorling Kindersley ha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ecognisable brands in publishing. Across the range of illustrated household reference titles, from children's books to travel guides, its distinctive look of colourful images cut out against a white background could be seen on bookshelve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 and indeed the publishing world. Apart from three minor acquisitions, DK had grown organically over 25 years to be a publicly listed company with a turnover of GBP200 million, some 1500 employees, publishing arms across the English language markets, a 50-strong international sales force that dealt with more than 400 publishers, a direct selling business with 30,000 independent distributors, and had expanded its skills for delivering handsomely designed reference books into the new media of videos, CD-ROMs and online educational content. Then a series of catastrophic printing decisions brought the company to its knees, and ultimately into the arms of Pearson. Christopher Davis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tell the story of DK's rise and fall. He joined the company at its foundation and in due course became Group Publisher. The narrative he provides is a dual one, encompassing the visionary genius of Peter Kindersley and the publishing revolution he fomented, and charting the remarkable, sometimes precarious, frequently hilarious, roller-coaster ride as the company grew from a handful of people in a studio in South London to a substantial global business. In the rapidly changing publishing climate of today, this book is also a nostalgic reminder of a time when creativity could flourish unburdened by the shackles of corporate bureaucracy.
老貓學出版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陳穎青 時報文化 2007
內容簡介老狗變不出新把戲
老貓可以教你學出版
資深圖書編輯人和出版人陳穎青,以筆名「老貓」經營的部落格「老貓學出版」,每日點閱數超過八千頁,網路轉寄更是難以計數。若以「出版業」為關鍵字上Google檢索,「老貓學出版」常高踞排序第一名,勝過台灣所有出版社和網路書店,是業界人士定期上門尋寶或求教的勝地。
本書慷慨分享作者累積二十年的出版實務經驗與五年有餘的筆耕成果,從上游到下游,將台灣圖書出版業的know-how盡納其中,無論對編輯新手、出版老鳥、行銷達人,或有志於出版產業者,都是極其實用的指南。
新手入門
解析出版業的本質,傳授新手必修的七堂課,指引入門之路。
編輯實戰現場
排版須知、進度管理、如何做好翻譯書……,許多老師不會教的編輯實戰技巧和編輯禪,老貓全盤公開,還教你怎樣大方談錢。
出版業的生存競爭
印書容易賣書難,大出版社如何打造暢銷書,小出版社又怎樣掙得一片天?老貓分享行銷的訣竅和經營出版社的經驗,告訴你出版社的賺錢之道。
產業視野與國際觀察
台灣的出版市場有多大、書店怎麼賣你的書、如何逛書展……?剖析台灣的產業環境,並提供各國出版業的現況和趨勢,讓本地出版業者見樹又見林,也作為發展的參考。
文化觀點
台灣最偉大的世界級文化遺產是什麼?未來一百年台灣競爭力的基礎在哪裡?且聽資深出版人的肺腑之言。
编辑力 豆瓣
作者: (日)鹫尾贤也 译者: 陈宝莲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6
[内容简介]
 本书为讲谈社“现代新书”总编辑鹫尾贤也35年编辑实战经验集萃,是一本亲炙现场的编辑教科书,从书籍创意构想、与作者的沟通方式、催稿的手段、目录的编法、书腰的优劣、怎么拟小标题、熟悉营销与销售等,彻底解说编辑工作的内涵,是出版老手、编辑新人都必须参考的实用手册。
 本书开宗明义以幽默的手法,点出电视剧里编剧不食人间烟火的谬误,进而以自身经验畅谈编辑工作种种。编辑是什么?编辑工作是怎样的?好编辑要具备那些才能?选题创意从何而来?如何打造成功的畅销书和长销书?如何和作者打交道?新书如何炒作?如何发展人际网络?书要往哪里去?本书均有详尽的说明。
[编辑推荐]
 作者用轻松幽默的文字,融合管理、历史、商业与文学,告诉你日本出版史上许多畅销书和常销书的打造过程,帮你认识销售与创意之间的关联。书中大量作者亲身经历的编辑故事,让读者有亲临现场之感。
 日本《出版新闻》社长清田义昭说:“‘编辑力’,不单单是指制作出版物的能力,还包含读懂时代、读懂社会,以及读懂读者的能力。” 编辑,在传统的概念里,是把文字、图片拼凑成版面的“人”。现在不同了,编辑必须是有创造力与开拓市场能力的人。“编辑力”是指能把文字图像、市场开创串连拓展、成为资讯与制造流行风潮等综合能力。
 美国知名出版研究者,《图书出版业》作者阿尔伯特・格雷科说:“编辑是一个偶然的职业,没有人天生就具备编辑技能;只有勤勤恳恳,才有可能精益求精。做编辑既要审慎严谨,又要幽默风趣,否则无法保持恒久的清醒。这就是编辑的生活。”
版本杂谈 豆瓣
作者: 薛冰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 1
在这本小书中,笔者尝试以版本学的基本概念为经,以图书实证为纬,编织近现代中国出版的宏观图景。虽然书中列举出大量实例,其目的并不在于孤立地对某种珍稀版本做鉴赏或评价,也无意于为书友们选择藏品方向出谋划策,而足力图从实例出发,说清近现代时期大致产生了哪些版本形态,各有什么特征,与此前此后的同类版本有什么联系与差异,在鉴赏、评判时应掌握什么标准,注意哪些问题。《版本杂谈》定名《版本杂谈》,准确地说,应该是《近现代版本杂谈》。
目录

手稿本与修改稿本
誊清稿本与编辑稿本
传抄本
影抄本
批校本
题跋本
修订本
日记和书信
家谱
文书
档案
雕版本
写刻本
重刻本
影刻本
增刻本
木活字本
拓本
红印本和蓝印本
套印本
后印本
线装铅印本
石印本
珂罗版印本
影印本
名家手迹影印本
影印插图本
早期横排本
单彩印本
油印本
土纸本
摄影、晒蓝与复印
计算机激光照排
线装本
西式装订本
毛边本
精装本
软精装本
烫金与压空
同书的不同装订
开本
异型开本
版权
版权凭证
保密本与编号本
内部发行
非卖品
自印本与准印本
征求意见本
征订样本
丛书零种与抽印本
印数
封面装帧
社标
扉页与环衬
正文版式与装饰
插图装帧
插图艺术
著者签赠本
书首赠言
转赠、代赠及其他
名家旧藏本
私藏趣印
馆藏印记
藏书票
我与岩波书店 豆瓣
理想の出版を求めて 一編集者の回想1963-2003
7.2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大冢信一 译者: 杨晶 / 马健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3
岩波书店1913年(大正2年)由岩波茂雄创办。时至今日,岩波书店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学术书籍以及哲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等各种讲座为中心,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出版活动。“岩波文库”、“岩波新书”分别具有80年和70年的历史,受到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广泛欢迎。岩波出版的夏目漱石、森鸥外等日本著名作家的全集,西田几多郎、和辻哲郎、柏拉图、黑格尔等日本和外国著名哲学家的全集,《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日本近代思想体系》等已有定评。在儿童书籍方面,翻译、出版了众多的世界名作,受到几代读者的爱戴。在美术书籍方面,也出版了《奈良六大寺大观》、《大和古寺大观》等,并和国外合作出版了《梵蒂冈图书馆馆藏•摹本版系列》,还出版了国内外著名摄影家的作品集。在辞书方面,《广辞苑》(现为第六版)被认为是日本的国民字典而著名。除此以外,岩波书店还出版了各种辞典。岩波旗下的杂志《世界》、《思想》、《文学》、《科学》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岩波茂雄传 豆瓣
作者: (日)安倍能成 译者: 杨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
《岩波茂雄传》写到,岩波茂雄不仅是岩波书店的创始人,也是奠定近代日本出版业基础的出版人之一。岩波茂雄将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仍经久不衰的夏目漱石的诸多作品,以个人全集这一划时代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并以此为开端,不知疲倦地出版了哲学丛书、数学丛书等学术书籍,奠定了创业时期的基础。而且,在他的出版事业中,还有两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革新创造,那就是秉持“知识属于大众”这一强烈信念,精选古今东西的古典,轻便、廉价的“文库”形式;以及旨在响应现代的课题和要求、同样轻便的“新书”形式,并以这两种形式将众多的书籍送到日本民众的手中。时至今日,在日本的出版界,这两种书籍形式仍为很多出版社所采用。
《岩波茂雄传》是岩波茂雄的传记,同时,也可将其视为一部日本近代出版史,从中可以看到近代日本的出版产业是如何兴起、如何奠定基础、如何发展的。
《岩波茂雄传》主要讲述了,一九一三年,一家不起眼的旧书店在东京的书店街──神保町开业,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她会成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社之一,肩负起从哲学、科学、文学多角度为日本人传播文化和知识的重任。那小小的旧书店,就是今天的「岩波书店」。
岩波茂雄从故乡长野来到东京求学,后来创立岩波书店,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以出版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著作为起步点崭露头角,又创立「文库」和「新书」形式的丛书,为业界争相仿效,至今仍是日本最为广泛使用的书籍模式之一。他毕生追求真理和正义,即使在军国主义盛行的战争年代,仍然不讳军部的强权和压迫,坚持立场,强烈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为帮助中国朋友尽心尽力,更希望藉着向中国的大学赠书,连系两国友好和文化交流。
《岩波茂雄传》作者安倍能成是岩波「最无顾忌的友人」,以温厚的理解与毫无顾忌的批判眼光撰写此书,不仅讲述了岩波茂雄的出版事业,还毫不保留地谈及他以往鲜为人知的私生活,使我们得以领略一代出版家的气概与赤诚。
谷腾堡在上海 豆瓣
Gutenberg in Shanghai: Chinese Print Capitalism (1876-1937)
作者: [美] 芮哲非 译者: 张志强 / 潘文年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本书对1876年至1937年间西方印刷技术取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印刷文化和印刷商业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书中通过详细的文史资料介绍,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从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出版业的变迁角度,揭示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有选择地采纳西方印刷技术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同样地,上海的资本主义印刷业之所以能在晚清民国年间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商业制度与行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与印刷和出版相关产业的发展。
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 豆瓣
作者: 汪继祥 科学出版社 2004 - 8
《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是在总结科学出版社建社50年来在书刊编辑出版工作中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针对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编写而成的。内容力求简明、准确、实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科技稿件的编辑规范化,进而提高书刊来稿和出版质量。
《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共18章,内容涉及稿件的基本要求,图、表、公式、量和单位、数字、专业符号,标点符号等的规范要求和版式处理,成书的组成和各部分内容的处理,图书出版流程工序的操作,著作权法在出版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出版印刷术语简释。书末附有科技书刊中常用的各类符号附录30篇。
《科学出版社作者编辑手册》可供科技书刊作译者、编辑、校对人员等查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