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战略

豆瓣
冲突的战略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08064659
作者: 托马斯·谢林(Schelling.T.C.)
译者: 赵华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1 -5
丛书: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译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39.00元
页数: 26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托马斯·谢林(Schelling.T.C.)    译者: 赵华

简介

《冲突的战略》内容简介:谢林在《冲突的战略》一书中发展出来的最重要的思想是关于可信承诺(credible commitment)在)中突或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最早源于他的一篇论文“论谈判”(195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后收入《冲突的战略》。成为第2章的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在谈判和冲突的场合,如果博弈一方能够以可信和可观察的方式限制自己的某些选择自由反而会增强其谈判地位.而赋予一方更多的相机决策权则可能伤害该参与人的利益。听起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更多的行动自由总是意味着更多的机动性。即便在最差的情况下。你至少可以将机动性弃而不用,保留它怎么会对你不利呢?大家熟知的“置于死地而后生”是这方面最好的一个例子(谢林在书中也提到这个例子):炸毁唯一逃生的桥梁可以向你的敌人显示誓死一拼的决心.从而达到阻遏敌人进攻的战略目的。在这里,炸毁桥梁就是一种关于绝不退缩的可信承诺,它限制了你的行动空间,但反而收到了吓退敌人的效果。而如果你保有它,给自己留一条退路,看起来似乎万无一失。可是问题在于。这时你再威胁敌人说绝不后退就不那么可信了。敌人可能推断你心虚.进而发动攻击。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机决策”、“因地制宜”这些似乎永远正确的决策原则在一定的博弈环境中并不一定是最优的。

contents

第一部分 战略理论构成要素
第1章 缓慢发展的国际战略学
第2章 论谈判
谈判实力:自我约束的实力
谈判机制及其结构特点
威胁
允诺
博弈游戏
第3章 谈判,沟通与有限战争
默契(利益共同)
默式谈判(利益冲突)
显式谈判
默式谈判和有限战争
前期准备
第二部分 博弈论的重新定位
第4章 趋向互动决策理论
博弈再分类
协作博弈
混合博弈中的暗示与互动认知
第5章 实施、沟通与战略行为
行为
威胁
允诺
主动权的放弃
定位
授权
调停
沟通及其破坏性
博弈矩阵中的行为组合
矛盾的战略优势
“战略行为”
第6章 博弈论与实验研究
第三部分 战略:充满随机性
第7章 允诺和威慑的随机性
失败的风险
威胁意外实施的风险
随机性承诺
第8章 产生随机因素的威慑
意外战争威胁
有限战争:风险的根源
有限战争中的危险行为
报复与侵扰
风险行为和“强制性”威胁
边缘政策
不完全决策过程
第四部分 突袭:一种互不信任的分析
第9章 双方对突袭的担心
概率的无限排序
具有“明确答案”的非合作博弈
重温旧题
不完全预警系统产生的随机行为
参变行为
默式博弈
谈判博弈
多人博弈
第10章 突袭与裁军
误解侵袭
有限战争中的误解
互存误解
长期监控
超前机制
附录
附录a 核武器与有限战争
附录b 博弈论的非对称性
附录c 重释“非合作”博弈的决策理念
冲突利益
第三者的影响
释义收益
选手数量
结论
英中文译名对照及索引
译后记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