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望书录

脉望

脉望 @MAIWANG

485 本书  

风吹哪页读哪页

照片的本质 [图书] 豆瓣
7.7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肖尔 译者: 江融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2 - 7
《照片的本质》中,斯蒂芬•肖尔从已成为经典的影像到无名氏的图像,从底片到数码文档,探讨了如何理解和观看各种类型的照片。除了肖尔本人作品之外,《照片的本质》汇集了摄影史上许多著名影像,从摄影之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和沃克•埃文斯的作品,到当代利用摄影媒介创作的艺术家科利尔•施尔和托马斯•斯特鲁斯的作品。它也涵盖一系列不同的摄影类型,如街头摄影、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以及无名氏摄影,包括旧的快照和地质调查航拍的照片。肖尔利用这些照片,加上他明晰、睿智和易懂的文字,阐明相机前的世界如何转变成照片。
抱残守缺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白铃安(Nancy Berliner) 译者: 应非儿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
19世纪中期,八破画在中国发展起来。这类作品虽画面破损或略带焦痕,却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现出书法、拓片、绘画及善本书页等文化遗存。无论是虫蛀的书迹、破损的页、烧焦的画作,还是如广告、票据和盖邮戳的信封之类的短时效物品,都可以在这类画作上被随机地、像碎片一样自由拼合。而这种堆叠散落的构图,既是对文化传统消逝的映射,也寄托了对受画人的美好祝愿。
这本探索中国视觉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图文相间的形式,概述八破画的源流、介绍其重要画家及他们的代表性作品、阐释它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白铃安现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她在波士顿出生成长,却精通中文,并对中华文化和艺术非常着迷。让我们随她一起,踏寻中国传统艺术中被遗忘的碎片,追索八破画如何开枝散叶,继而在众多艺术家笔下发展成一种既精彩又具有创造力的绘画样式。
篆刻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邓散木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 - 5
《篆刻学》初稿脱胎于作者三十年代在上海讲授金石篆刻的‘课徒稿’,几经修改补充,遂成此稿,作者在世时本拟再作校订修改,但因病逝,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愿望。现将原稿影印出版。原稿个别地方有钢笔写的补充,部分章节旁边有钢笔小注,是作者拟作修改而未及完成。‘炼刀法’一节,作者旁注‘应全删’,为保持遗著原稿本来面目,均未作更动,以供读者参考。原稿标点漏点近三分之一,图例、文字亦偶有错漏,均请邓散木先生家属邓国治同志校勘补齐。
中国历代闲章集粹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义骅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9 - 3
《中国历代闲章集粹》内容简介:印章按内容与使用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凭信功能的印章,以官印、私印及斋馆室名印为代表;另一类是人们表达祈福愿望以及寄托情怀的印章,这类印章被称为闲章。闲章相对于姓名印、斋馆印来讲,不仅印文内容精彩,而且更符合篆刻创作情感与艺术的表现。 战国古玺印中出现的吉语印大约是最早的闲章类型,如“敬事”、 “正行无私”、“千秋万世昌”等,这类印章造型多样,章法灵活。到了汉代,吉语印更是为寻常百姓所接受。人们常常在印面上一面刻姓名,另一面刻吉语,也有两面均刻吉语的。内容多为“日利”、“长乐”等,也有像“宜官秩,长乐吉,贵有日”等稍长的文句。一般都是为祈求平安吉祥而铸刻的。
自宋以降,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书画鉴藏风气的盛行,开始出现了收藏章与闲章相结合的情形,如米芾的“笔精墨妙”等印,进一步丰富了闲章的印文内容。但闲章内容出现明显变化,当在印章材质转为石料以后。元代王冕以花药石制印,为闲章的飞跃发展拉开了序幕,后来再经明代文彭、何震的发扬光大,闲章更是蔚为大观。从此文人墨客在挥毫泼墨之余,常常将精心镌刻的闲章钤于书画作品上,托石寄兴,借以明志。闲章也由书画的补充点缀而发展为独立的篆刻艺术。
唐诗画谱 [图书]
作者: (明)黄凤池等 文物出版社 1980 - 3
唐诗画谱 [图书]
作者: (明)黄凤池等 文物出版社 1981 - 9
中国山水画教程 [图书]
作者: 杜伯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 10
《中国山水画教程》主要内容:国山水画,水与墨的运用十分讲究,展纸落笔之前,做到胸有成竹,笔上水与墨的多少、干湿程度必须适当,笔墨下去,一气呵成,将笔上的水分、墨分全部用净,一直到笔在纸上擦来擦去再也无水无墨可留为止,笔也干净了,其效果正恰到妙处。
篆刻学 [图书] 豆瓣
9.8 (5 个评分) 作者: 邓散木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 - 5
《篆刻学》初稿脱胎于作者三十年代在上海讲授金石篆刻的‘课徒稿’,几经修改补充,遂成此稿,作者在世时本拟再作校订修改,但因病逝,没有来得及完成这个愿望。现将原稿影印出版。原稿个别地方有钢笔写的补充,部分章节旁边有钢笔小注,是作者拟作修改而未及完成。‘炼刀法’一节,作者旁注‘应全删’,为保持遗著原稿本来面目,均未作更动,以供读者参考。原稿标点漏点近三分之一,图例、文字亦偶有错漏,均请邓散木先生家属邓国治同志校勘补齐。
中国历代收藏家图表 [图书]
作者: 叶子 中西书局 2013 - 1
《中国历代收藏家图表》是一部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历代收藏家的学术专著,与作者以前出版的《中国历代画家图表》、《中国历代书法家图表》等专著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构建了一个历史的架构,具有实用价值与历史价值

中国历代书画收藏家不可计数,有案可查且成就突出者亦不下干人。为具体而形象地展现中国书画收藏的历史面貌,反映不同的收藏习性与精神风貌,再现他们之间的艺术渊源、度藏影响等特征,以便给画学研究者、鉴藏者和广大美术工作者提供一种更便捷的简明资料,特撰述编制本图表。

以往有关论述中国书画收藏家收藏情况的论述,多是纯文字的形式,有的更是散落在其他画史、画论之中,似很难找出一些有规律性且条理清晰的史脉。尤其是当你迈步在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拍卖行等艺术场所,见到某收藏家及经其庋藏的作品,亟需查核这位收藏家的出身、名号、籍贯,从而进一步了解他的收藏习性、专长、风格,乃至师承、著述等等资讯时,就会想到手头应备有一部简明合用的参考图表,惜至今未曾得见。而此图表的编辑出版,无疑是填补了这一空白,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本图表不仅清晰地展现了中国书画收藏发展的历史沿革及收藏风格演变的历史脉络,还展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收藏渊源、收藏习性、收藏爱好和风格特征。全书编排恰当,条理清晰,论述精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者叶子先生为国内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批评家、鉴藏家。他不但庋藏较丰,鉴别亦精,而且精研画史、画论,著述颇丰,颇多创见,是一位实践与理论结合得较好的专家学者。本图表是他根据自己二十余年来,于中国书画庋藏研究中的一个新的设想和尝试,并在中国美术学院培养艺术鉴赏专业研究生时所做的一个新课题。
知日·妖怪 [图书] 豆瓣
7.0 (33 个评分) 作者: 苏静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以妖怪为特集,据说是大家最期盼的一期。“妖怪”之于日本,就如“丧尸”之于美国。
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成员,妖怪的文化既可以从历史上追溯,又能从地理上划分,各式各样的妖怪们与人类并行不悖地生活在这个神秘的岛国,通常互不干扰,偶有交集便生出或有趣、或可怖的故事来。
如果你知道《犬夜叉》, 或者《千与千寻》,又或者《名侦探柯南》里面关于天狗和雪女的探案段子,你应该就看到了最典型的日本式妖怪。想了解日本的民俗、文学、传说、古代典籍,似乎很难绕过这些“可爱的”家伙们。 所以,我们决定尽最大努力呈现去它们!所以,《知日•妖怪》特集就诞生了!
《知日•妖怪》特集是超人气品牌知日系列出版物的最新一本,属于系列的第8本。它纵向梳理了日本妖怪的历史,又横向铺开了全日本妖怪地图,立体展现岛国妖怪物语的同时,又囊括了与妖怪相关的各种话题:京极夏彦、水木茂、阴阳师、远野物语、百鬼夜行、河童、神隐、都市传说、试胆大会等等,可谓保罗妖怪万象,力求还原这个平行世界的精彩。
除此之外,村上春树所著《1Q84》的译者施小炜先生也从《知日•妖怪》特集开始为知日专栏执笔。
刺客列傳: 大師經典珍藏版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8.4 (7 个评分) 作者: 郑问 大辣出版社 2017 - 5
「鄭問作品集」第一波作品,此精裝版收錄原之五篇刺客列傳漫畫,加上1985年歡樂漫畫試刊號前三期的〈最後的決鬥〉〈劍仙傳奇〉〈劊子手〉三篇,這三篇是鄭問及台灣漫畫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開始。
《刺客列傳》全書根據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中刺客列傳編寫的。書中收集了春秋戰國著名人物曹沐、豫讓、專諸、聶政和荊軻五位刺客的歷史事蹟。故事依序是:挾持齊桓公而迫使其歸還所侵吞之魯國領地的「曹沬」,為吳國公子光刺殺王僚的「專諸」,感於智伯知遇之恩而為其報仇刺殺趙襄子的「豫讓」,受嚴仲子之託刺殺韓相俠累的「聶政」,以及受命於燕太子丹而行刺秦王的「荊軻」。
鄭問以自身的關懷,強勢地重新演繹原著中的悲劇色彩,以水墨技法轉換司馬遷典雅的敘述,以不協調的張力,給予這些故事新時代共鳴。氣勢如虹的畫面無一不觸動了那一個個身處於即將迎來狂風暴雨的刺客……
他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堅持、有理」就是英雄。擁有什麼信念,就應該去做。這些故事和人物因為時代使然,他們的「忠」和我們現在認為的「忠」不太一樣……但為什麼鄭問還是要畫這些人,因為他們有信念,也許會失去生命、身敗名裂,但還是一樣去做,所以認為他們是英雄。
鄭問說:「在刺客的造型中最引人爭議的是豫讓的中性面孔,我當初設定的想法是為了襯出豫讓毀容後的犧牲和勇氣;屠狗的聶政總讓人想起肥胖的屠夫,我則把他重新塑造成武生形象引出他隱身市井的無奈,曹沫出場時的山崩地裂,則是虛構來加強戲劇效果;在刺殺行動裡我並不特意排斥熱血和武功,主要是想藉肅殺的氣氛來烘托出刺客們壯烈悲愴的胸懷;凡此種種,讀者若有心,可進一步欣賞司馬遷《史記》原文,當會另有一番情趣。」
此書曾榮獲國立編譯館民國75年優良漫畫第一名,歷經兩次出版:初版為1985年由時報發行,二版為2010年由大辣出版。2017年大辣重新為漫畫迷打造《刺客列傳》大師經典珍藏版,將以18x26公分大開本全彩精裝,將大師的經典作品放大,讓每一格漫畫都是一幅藝術之作。
漫畫之於我就像孵蛋,孵一窩各式各樣的蛋。──鄭問
图说日本住居生活史 [图书] 豆瓣
Japanese Homes and Lifestyles : An Illustrated Journey Through History
作者: (日) 稻叶和也 / 中山繁信 译者: 刘缵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从文化和生活的角度,平实直观地再现了日本这一片土地上的居住者不断与自然相调适,建立起美观实用的居住空间和居住形式的历史。藉由本书,我们的足迹遍布日本各地,领略当时当地的风情地貌、世情百态;细致的描画,甚至每一个日常所用的器具都在讲述故事。
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谢明良 2019 - 8
本书尝试从文化史的观点省思历史上陶瓷修补术诸面向。既观察了清代宫廷陶瓷修补改装情况,以及乾隆皇帝对于缺损陶瓷的对应态度和补修理念,也讨论了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针对中国陶瓷的金工镶饰和改装。在广泛搜集亚洲和欧洲锔钉补修术案例的基础之上,评估了区域间影响交流的可能途径。另外,还着重讨论日本史上所谓呼继、烧继和金缮技艺的源流及其对残缺美的赏鉴风情。
寺田克也+金正基 插画作品集 [图书] 豆瓣
寺田克也+キム・ジョンギイラスト集
作者: [日] 寺田克也 / [韩] 金正基 译者: hweiwan / Albbie Loo Superani 2017 - 10
收录两人初次合作作品与共同制作的小短篇漫画。
多张新作曝光!
日韩人气代表画家绝赞插画作品合集。
创建日期: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