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书单
魏晋南北朝史略 [图书] 豆瓣
作者:
何兹全
北京出版社
2018
- 8
名家推荐
务求真实是史学的生命,独创性是史家孜孜不倦的追求,本书流传不衰、历久弥新的奥秘即在于此。 ——陈琳国
结合史家的严谨和演义体的魅力,使之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便是这部何兹全先生所著《魏晋南北朝史略》的特色。故尔该书也完全能够实现作者自己提出的要求:增进“对人类自我的认识”与“把总结历史得来的经验和认识普及化”。 ——严耀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广大历史爱好者的通俗易懂的普及型读物,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政治、学术文化、社会经济等进行了全面而提纲挈领式的叙述。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何兹全先生对这一时代历史发展轮廓、体系、线索的认识,理解何兹全先生对这一时代一些历史问题、历史事件的看法。
务求真实是史学的生命,独创性是史家孜孜不倦的追求,本书流传不衰、历久弥新的奥秘即在于此。 ——陈琳国
结合史家的严谨和演义体的魅力,使之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便是这部何兹全先生所著《魏晋南北朝史略》的特色。故尔该书也完全能够实现作者自己提出的要求:增进“对人类自我的认识”与“把总结历史得来的经验和认识普及化”。 ——严耀中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广大历史爱好者的通俗易懂的普及型读物,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政治、学术文化、社会经济等进行了全面而提纲挈领式的叙述。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何兹全先生对这一时代历史发展轮廓、体系、线索的认识,理解何兹全先生对这一时代一些历史问题、历史事件的看法。
中国通史(1-10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范文澜,蔡美彪
/
蔡美彪
人民出版社
范文澜是当代公认的史学大家、史学权威。
本世纪四直年代,他在安窑洞的油灯下写出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通史简编》。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日,毛泽东向范文澜传话:中国需要一部通史。在没有新的写法以前,还是按照你的那种体系、观点写下去。
范老生前完成《中国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后,蔡美彪毅然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
这部半个世纪写成的书,真实再现了华厦文明的历史轨迹。
该书代表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书中论点鲜明但不失于偏颇,叙述详密又不失于琐碎。
该书虽是一部严紧的学术著作,但却极富可读性,是公 认的雅俗共赏之作。
本书第一册收入了原自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成立即秦朝的统一。共为五章,分别叙述了原始公社时代,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史事、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的演变和文化思想状况。
本书第二册收入了秦汉至隋统一时期。共为六章,分别叙述了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和南朝、北朝时期各王朝的兴亡、经济概况、文化概况和各族间的交往与融化。
第三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一册。共三章,第一章叙述隋朝的兴亡和经济、文化状况。第二章叙述唐朝的政治概况和经济概况。第三章分别叙述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个王朝和十个割据国的兴亡及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
第四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的第四、五、六、七章组成。分别叙述了吐蕃国、回纥国、南诏国、大理国,亦即藏族、维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唐五代时期的文化概况。
第五册是中国通史第国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一册,共两章。第一章叙述宋王朝的建立与南迁,即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经济状况。第二章叙述宋王朝的南迁与灭亡,即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与经济状况。
第六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五章组成。第三章叙述辽朝包括西辽的政治、经济、文化。第四章叙述西夏的兴亡和经济、文化。第五章叙述金朝的政治史事和经济状况。
第七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三册。由本编第六、七章组成。第六章叙述元朝的政治史事、经济状况和元朝统治下的各民族状况。第七章叙述宋金元时期的文化状况,包括经学与理学、文学艺术、学术著作、科学技术、文化交流。
第八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一册。共两章。第一章明朝的建立与集权统治的发展,叙述明太祖至武宗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朝的衰落,叙述明世宗至神宗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第九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章组成。第三章综合叙述清朝的建国、农民战争与明朝的灭亡。第四章叙述清朝统治的巩固与疆域的奠立,即清圣祖至世宗时期的政治概况。
第十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有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三册。由本编第五、六、七章组成。第五章叙述清高宗、仁宗时期的政治史事和清朝统治下的各民族状况。第六章叙述经济状况。第七章是明洪武至清嘉庆时期的文化状况。
第十一册是《中国通史》第六编清朝的衰落与灭亡的第一册。共四章。第一章叙述道光帝的统治与英国的入侵;第二章叙述太平天国革命与英法联军的侵略;第三章叙述清末农民起义的失败与同治新政;第四章叙述慈禧后再执政与外国侵略的深入。
第十二册是《中国通史》第六编清朝的衰落与灭亡的第二册。共六章,即本编第五至十章,分别叙述了外国在华企业与民办新型企业的开设中日战争与清廷变法、列强入侵与清廷再变法、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形成、民主革命与清朝覆亡以及晚清时期学术文化概况。
本世纪四直年代,他在安窑洞的油灯下写出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中国通史简编》。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日,毛泽东向范文澜传话:中国需要一部通史。在没有新的写法以前,还是按照你的那种体系、观点写下去。
范老生前完成《中国通史》的前四卷。他逝世后,蔡美彪毅然担负起这项未竟的事业……
这部半个世纪写成的书,真实再现了华厦文明的历史轨迹。
该书代表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书中论点鲜明但不失于偏颇,叙述详密又不失于琐碎。
该书虽是一部严紧的学术著作,但却极富可读性,是公 认的雅俗共赏之作。
本书第一册收入了原自原始公社到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成立即秦朝的统一。共为五章,分别叙述了原始公社时代,夏商时期、西周时期、东周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史事、经济发展状况=制度的演变和文化思想状况。
本书第二册收入了秦汉至隋统一时期。共为六章,分别叙述了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和南朝、北朝时期各王朝的兴亡、经济概况、文化概况和各族间的交往与融化。
第三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一册。共三章,第一章叙述隋朝的兴亡和经济、文化状况。第二章叙述唐朝的政治概况和经济概况。第三章分别叙述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个王朝和十个割据国的兴亡及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
第四册是中国通史第三编隋唐五代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的第四、五、六、七章组成。分别叙述了吐蕃国、回纥国、南诏国、大理国,亦即藏族、维族、彝族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唐五代时期的文化概况。
第五册是中国通史第国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一册,共两章。第一章叙述宋王朝的建立与南迁,即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经济状况。第二章叙述宋王朝的南迁与灭亡,即南宋时期的政治状况与经济状况。
第六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五章组成。第三章叙述辽朝包括西辽的政治、经济、文化。第四章叙述西夏的兴亡和经济、文化。第五章叙述金朝的政治史事和经济状况。
第七册是中国通史第四编宋辽金元时期的第三册。由本编第六、七章组成。第六章叙述元朝的政治史事、经济状况和元朝统治下的各民族状况。第七章叙述宋金元时期的文化状况,包括经学与理学、文学艺术、学术著作、科学技术、文化交流。
第八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一册。共两章。第一章明朝的建立与集权统治的发展,叙述明太祖至武宗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明朝的衰落,叙述明世宗至神宗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第九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二册。由本编第三、四章组成。第三章综合叙述清朝的建国、农民战争与明朝的灭亡。第四章叙述清朝统治的巩固与疆域的奠立,即清圣祖至世宗时期的政治概况。
第十册是中国通史第五编有明清封建制时期的第三册。由本编第五、六、七章组成。第五章叙述清高宗、仁宗时期的政治史事和清朝统治下的各民族状况。第六章叙述经济状况。第七章是明洪武至清嘉庆时期的文化状况。
第十一册是《中国通史》第六编清朝的衰落与灭亡的第一册。共四章。第一章叙述道光帝的统治与英国的入侵;第二章叙述太平天国革命与英法联军的侵略;第三章叙述清末农民起义的失败与同治新政;第四章叙述慈禧后再执政与外国侵略的深入。
第十二册是《中国通史》第六编清朝的衰落与灭亡的第二册。共六章,即本编第五至十章,分别叙述了外国在华企业与民办新型企业的开设中日战争与清廷变法、列强入侵与清廷再变法、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的形成、民主革命与清朝覆亡以及晚清时期学术文化概况。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仲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本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三国分立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节 曹操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蜀汉的兴起与衰亡
第四节 吴在东南的开发
第五节 曹魏的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封建关系的加强
第一节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部曲佃客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西晋的占田法
第三章 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第一节 西、北各少数族的内迁
第二节 西晋的黑暗统治与“八王之乱”
第三节 人民的流徒与流民起义
第四章 十六国
第一节 胡羯的建国
第二节 前燕与前秦的对立及苻坚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淝水之战与苻坚的败亡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第六章 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七章 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境各族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序言
第一章 三国分立
第一节 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节 曹操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蜀汉的兴起与衰亡
第四节 吴在东南的开发
第五节 曹魏的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封建关系的加强
第一节 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与部曲佃客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西晋的占田法
第三章 西晋的暂时统一及其崩溃
第一节 西、北各少数族的内迁
第二节 西晋的黑暗统治与“八王之乱”
第三节 人民的流徒与流民起义
第四章 十六国
第一节 胡羯的建国
第二节 前燕与前秦的对立及苻坚的统一北方
第三节 淝水之战与苻坚的败亡
第四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第五章 东晋王朝的建立及其政治
第六章 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七章 北朝的政治与经济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境各族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的哲学思想与宗教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学、史学与文学艺术
第十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魏晋南北朝大事年表
中国史纲(全两卷) [图书] 豆瓣
作者:
翦伯赞
商务印书馆
2010
《中国史纲(套装全2卷)》包括《中国史纲·第1卷:史前史 殷周史》和《中国史纲·第2卷:秦汉史》。这本《中国史纲(套装全2卷)》是翦伯赞的名著之一,也是他的力作之一。为撰写《中国史纲(套装全2卷)》,翦伯赞曾较长时期地、比较充分地做了理论和资料两方面的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从1930年开始参加“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历史问题的论战”,就是这项准备工作的开始。他在论战中所持的基本理论,后来都总结吸收到他在抗日战争初期出版的名著《历史哲学教程》一书中;他在论战中所探讨的主要历史问题,后来亦都总结吸收到《中国史纲(套装全2卷)》和其他有关著作中。因此,《中国史纲(套装全2卷)》的体例新颖,观点鲜明,内容宏富,理论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