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

yhoauann

yhoauann @yhoauann

88 本书  

文学

雪国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雪国 [Yukiguni]
8.2 (231 个评分) 作者: 川端康成 译者: 叶渭渠 / 唐月梅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9
史上最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
大师经典名作,全新精装收藏版
像《百年孤独》一样,《雪国》影响了余华、莫言、贾平凹等几代中国作家
川端康成《雪国》中的一句话,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莫言
————————————————————————————————-————
本书包括诺贝尔奖获奖作《雪国》与川端康成经典作品《湖》。
故事由驶往雪国的列车开始,窗外不停掠过的暮景,映着玻璃上照出的少女的双眸,扑朔迷离。舞蹈艺术研究者岛村前后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山村,与当地的艺伎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陷入爱恋纠葛,簌簌落下的雪掩盖了一切爱与徒劳……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图书]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8.6 (334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女子暗恋男主人公18年,直至临死才决定向他告白。
人生的枷锁 [图书] 谷歌图书 豆瓣
Of Human Bondage
8.9 (10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张柏然 / 张增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
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凯里自幼父母双亡,不幸又先天残疾,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性格因此孤僻而敏感。在寄宿学校度过的岁月让他饱受了不合理的学校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走入社会后,又在爱情上经历了伤痛。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他每跨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挣扎,但思想和个性都独立不羁的凯里,一直努力挣脱宗教和小市民意识这两条禁锢自己精神的桎梏,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玻璃球游戏 [图书] 豆瓣
Das Glasperlenspiel
8.8 (24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张佩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是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l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乃西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升华,直至团体的最高顶端,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对民众是不可能有所贡献的。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玻璃球游戏》是老年黑塞回溯其一生的精神体验的结晶。十二载的苦心创作,作者几乎动用了一切文学手段:诗歌、小说、格言、书信、传记、文学理论等,应有尽有,各种题材在书中既打成一片又相对独立,附录中三篇记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信仰者的传记尤为精粹,它们貌似互不相干,本质上却与整部作品浑然一体,密切呼应,令人叫绝。
《玻璃球游戏》由张佩芬翻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 [图书]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3 (260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孙仲旭 译林出版社 2007 - 3
这本小说一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认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一时大、中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模仿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猎人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动作。甚至在1960年代初期,外国学者只要跟美国学生一谈到文学,他们就马上提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视,不仅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更重要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 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他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批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恶之花 [图书] 豆瓣
8.7 (3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钱春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全书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死亡”和“增补诗”七部分。在诗人的笔下,巴黎风光阴暗而神秘,吸引他目光的是被社会抛弃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不堪入目的横陈街头的女尸。时间、美、死亡、偶然、羞耻、愤怒、仇恨……都被拟人化。诗人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恶,认为恶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
双城记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A Tale of Two Cities
8.8 (28 个评分) 作者: [英] 查尔斯·狄更斯 译者: 宋兆霖 作家出版社 2015 - 8
《双城记》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能和《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双城记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正直善良的马奈特医生由于告发贵族的恶行而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孤女露西被好友洛瑞接到伦敦抚养长大。贵族青年达内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放弃家族财产到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此间对露西产生了真诚的感情。此时马奈特已经获释,他以宽厚的胸怀欣然同意他们的婚事,然而达内却遭到来自底层、对贵族怀有极大仇恨的德发日夫人的不断陷害。一直爱慕露西的卡顿自愿顶替了达内走上断头台,露西和达内远走高飞。
追风筝的人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The Kite Runner
8.4 (1063 个评分) 作者: [美] 卡勒德·胡赛尼 译者: 李继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5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故事如此残忍而又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权力与荣耀 [图书] 豆瓣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9.2 (5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2022 - 5
🐎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格雷厄姆·格林。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奖得主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马尔克斯、福克纳、V.S.奈保尔、J.M.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等。
🐎格林先生,我是您的忠实读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权力与 荣耀》是公认的格林杰作,世界发行超过500个版本。
🐎《时代周刊》20世纪百佳英语小说。
🐎荣获英国著名文学奖霍桑登奖。
🐎我总是既不坚定也不彻底,但我会为了信念坚持到底。
🐎全新修订珍藏版,作家赵松特约导读 。
———————————
🔆故事简介🔆
墨西哥荒芜的烈日下,一位满身污点的神父逃亡在路上,兀鹰飞过。
一路上,神父不仅要躲避迫害与追捕,也进行着欲望与道德的激烈斗争:
是弃绝神职的权力,堕落地偷生,
还是坚持信仰的荣耀,在死亡边缘挣扎?
神父既不坚定也不彻底,但最终他必须作出选择。
而权力与荣耀拉扯着他的灵魂,直到一个更高也更危险的地方。
【名人评价】
☼虽然把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我,但也是间接授给了格林。倘若我不曾读过格林的书,我不可能写出任何东西。——马尔克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权力与荣耀》公认为格雷厄姆·格林的杰作,是他最受专家推崇也最受读者赞誉的小说之一。——约翰·厄普代克(普利策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自成经典,他将作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传奇记录者不断被人阅读和提起。——威廉·戈尔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一直被视作政治作家,他对全球事件的发展抱有极大的兴趣。现在,他的焦虑更是无处不在,一直致力于纪录这个世界。——V.S.奈保尔(诺奖得主)
☼格林在这些作品里创造出自己的一片领土——“格林王国”。他把这些故事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感人,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同时,格林也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J.M.库切(诺奖得主)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一个深入世界各个角落,记录战争、革命、疾病的冒险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诺奖得主)
☼直到他去世,格林一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作家。在任何语言里,他都是最细腻的作家。——约翰·欧文(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格林拥有智慧、优雅、个性和故事,以及一种卓越而普世的同情心,这让他永远在世界文学中享有一席之地。——约翰·勒卡雷(爱伦坡终身大师奖)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推举一位非常会写,也写得很好,作品既深刻,又好看,可以欣赏,还可以消遣的作家,我大概首选格雷厄姆·格林。——止庵(作家)
☼格雷厄姆-格林,无疑是二十世纪里最独特的天赋异秉且创作力惊人的大作家。——赵松(作家)
☼写出《权力与荣耀》的格雷厄姆格林先生足可不朽。更何况他还有其他的优秀长篇。——吴苏媚(作家)
☼我是几年前经阎连科老师的推荐看了《权力与荣耀》,直到现在,我依然仍然认为它是我读过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蒋方舟(作家)
五号屠场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Slaughterhouse-Five
8.2 (40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虞建华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7
故事中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发生过。至少,关于战争的部分是相当真实的。
比利被外星人绑架了,他因此从时间链上脱开了。
他上床睡觉时是个老态龙钟的鳏夫,醒来时却在他的婚礼日。
他从1955年的那扇门进去,从另一扇门出来的时候是1941年。
他说,他多次看见自己的出生和死亡,看见自己发财致富、儿孙满堂,也看见自己成为战俘,一遍又遍地经历“五号屠场”的灾难……
〖编辑推荐〗
◆ 黑色幽默之父冯内古特,百年诞辰纪念精装!
◆ 这场灾难永远地改变了每一个人,只有黑色幽默不变地嘲笑一切、抚平一切。
◆ 村上春树、阿特伍德、波拉尼奥、格雷厄姆·格林、多丽丝·莱辛、今敏、朴赞郁、木心、麦家……都爱阅读冯内古特。
◆ 本书入选《时代》周刊“100本永恒经典”、现代图书馆“100本世纪经典”、美国公立高中大学阅读书目、《世界禁书百部》……
◆ 作者冯内古特亲历战争后,用了25年,写废5000多页,试图回忆这场改变了他一生的灾难,zui后只是讲了一个时空穿越的故事。
◆ “冯内古特的小说既滑稽又悲伤,他的痛苦从不严肃,他是独一无二的。”——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冯内古特基金会特别授权,收录作者印签、序言。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虞建华导读,深入领略黑色幽默和荒诞现实。
◆ “我写了《五号屠场》,从每个死人身上赚了3美元。”——冯内古特
◆ 阅读冯内古特,就是用黑色幽默反抗荒诞现实。
卡拉马佐夫兄弟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БРАТЬЯ КАРАМАЗОВЫ
9.9 (190 个评分)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2
本书系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一桩真实的弑父案,描写老卡拉马佐夫同三个儿子即两代人之间的尖锐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儿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主题,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安娜·卡列尼娜 [图书] 豆瓣
Anna karenina
9.2 (64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草婴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 8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伏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伏伦斯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战争与和平 [图书] 豆瓣
Война и мир
9.0 (34 个评分) 作者: [俄] 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刘辽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 4
《战争与和平》(1866—1869)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至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 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
8.5 (147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8
《人类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创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失踪的孩子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la bambina perduta
9.2 (501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7
《失踪的孩子》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四部,小说聚焦了莉拉和埃莱娜(“我”)的壮年和晚年,为她们持续了五十多年的友谊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句号。

“我”为了爱情和写作,离开丈夫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那不勒斯,不可避免地与莉拉,还有我曾想要逃离的城区再度变得亲密。“我”和莉拉甚至在同一年怀孕、生子,并经历了恐怖残暴的那不勒斯大地震,一切都分崩离析,一切又将被重建。

“我”在不自觉中卷入莉拉秘密的企图——她希望利用我的名声和写作技巧来对抗城区陈腐而猖獗的恶势力。但在经历了生命最恐怖的打击之后,莉拉选择以一种怪异夸张的方式在城区彻底将自己流放。

而“我”也将以惊人的韧性和诚实面对写作、爱情、家庭的失败。在经历了多年的自我怀疑之后,“我”决定忤逆(罔顾?)莉拉的告诫,将“我”和她一生的友谊写成一本小说,却招来了最深的背叛……
白夜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0 (67 个评分)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荣如德 / 周朴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
《白夜》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集,选收名篇《穷人》、《白夜》、《赌徒》。《白夜》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主人公“幻想家”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直到房客出现。
我的天才女友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3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审判 [图书] 豆瓣
Der Prozess
8.8 (60 个评分) 作者: [奥] 弗兰茨·卡夫卡 译者: 文泽尔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4
在约瑟夫·K.30岁生日的早上,他被闯入家中的两个陌生人逮捕了。但K.却不知道自己的罪名,也没有失去人身自由,只是需要定期接受审判。在这一年中,K.为了这场难缠的官司四处奔走,他求助于画家、商人、律师和神父等人,获得了许多有关法院和法律的信息,然而K.知道的越多,却越感到困惑和无助。直到31岁生日前夜,K再次被捕,审判落幕。
地下室手记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9.2 (180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思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浮士德 [图书] 豆瓣
9.1 (22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译者: 钱春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6
歌德,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创建日期: 2024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