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提到的书

borgrev

borgrev @solarist

30 本书  

null

经济解释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五常 中信出版社 2015 - 9
1982年,张五常教授在港大的就职演说中倡导:让我们做经济解释的弄潮儿。这套经济解释系列图书,正是这一思想的贯彻,也开拓了经济解释方法的先河,被公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是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经典著作。[2]
这套系列图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融入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即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行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书中清晰地阐释了需求的本质、缺乏与竞争的关系、价与量的关系等需求定律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准则。并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生活案例阐释了重要的经济理论和概念,如收入、投资、财富、利润、租值、交易费用、利息理论、成本、盈利等。作者学术逻辑严密,由浅入深地以一个经济学人客观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论述了市场和非市场环境下的供需关系、价格控制理论,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对解释现实世界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2]
本次推出四卷增订本,不仅是四卷本的合集,还对卷一进行了大修,卷二、卷三、卷四均有小修,并增加了合订本序言,以及单加一章专门讲述《经济解释》的创作历程和这几十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历程和感悟。
法律的道德性 [图书] 豆瓣
The Morality of Law
作者: [美]富勒 译者: 郑戈 商务印书馆 2005 - 11
《法律的道德性》的基础是作者于1963年4月在耶鲁大学法学院所做的几次讲座,这些讲座是威廉.L.斯托尔斯讲座系列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的篇幅比起当初的讲稿来已经是扩充了好几倍,但作者还是保留了讲座的形式,因为这种形式适宜于《法律的道德性》的主题,并且能够包容作者所偏爱的非正式的、经常表现出论辩特征的表达方式。其结果当然是一定程度上的“名不副实”;即使是耶鲁听众出于礼貌的耐心也很难支持他们从头到尾听完这里出现的第二篇“讲座”。
大法官金斯伯格 [图书] 豆瓣
Ruth Bader Ginsburg : A Life
作者: [美]简·谢伦·德哈特 译者: 董孟渝 中信出版社 2023 - 7
金斯伯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于2020年9月18日因病去世,引起全球关注和广泛报道。这不仅因为金斯伯格一生的卓越贡献,还因其司法立场对美国政治版图和社会运动的深刻影响。金斯伯格是出类拔萃的法学家、法官、律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先锋人物。面对历史的惯性、社会的成见、判例的束缚,她披荆斩棘,通过切身行动,一步一步改写了美国司法史,改变了美国女性地位,也为其他社会边缘群体的平权做出非凡贡献。金斯伯格是司法正义的代表,其坚韧传奇的一生使其成为国民偶像和文化符号,广受尊敬与推崇。同时,金斯伯格也因为其鲜明的立场与“异见”而受到不同政见者的批评,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
本书结合15年的长期研究、访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述了金斯伯格的生平,以史学家的洞见、通俗流畅的文笔,展现了美国社会和司法机制的变革,以及在此过程中,人生经历对金斯伯格人格和毕生信念的塑造。作为一名女性犹太裔大法官,金斯伯格前无古人地成了青年争相追捧的时代偶像,她对司法正义的追求最终成为一种社会精神长存于世。
论占有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 译者: 朱虎/刘智慧 法律出版社 2007
英译者前言
德文第四版序言
德文第五版序言
德文第六版序言
译者前言
第一篇 占有的概念
第一章 持有
第二章 占有权利
第三章 占有权利(续)
第四章 占有权利(续)
第五章 作为权利和事实的占有
第六章 占有权利的分类
第七章 市民法占有和自然占有
第八章 正当占有、善意占有等
第九章 占有的实质概念
第十章 概念的文献史
第十一章 多数人同时占有
第十二章 对于法律上的准占有的解释
第十三章 占有的历史
第二篇
第十四章 导论
第十五章 体控
第十六章 不动产的体控
第十七章 动产的体控
第十八章 动产的体控(续)
第十九章 对于体控的详细界定
第二十章 通过先前的体控取得占有
第二十一章 占有意图
……
第三篇 占有的丧失
第三十一章 占有丧失的规则
第三十二章 占有的丧失(续)
第三十三章 外在事实所导致的占有丧失
……
第四篇 令状
导论
第三十六章 令状的含义
第三十七章 占有令状
第三十八章 占有令状(续)
……
第五篇 法律上的准占有
第四十六章 导论
第四十七章 人役权
第四十八章 地役权
……
第六篇 对于罗马法的变更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占有的概念
第五十二章 侵夺之诉
……
索引
译后记(致谢)
共同利益经济学 [图书] 豆瓣
Economics for the Common Good
作者: [法] 让·梯若尔 译者: 张昕竹 / 马源 商务印书馆 2020 - 1
《共同利益经济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享誉国际的经济学大师让·梯若尔教授的最新著作。该书分为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学家职业、经济制度框架、巨大的宏观经济挑战、产业挑战等五部分,回应时代关切议题,力倡经济学社会责任,旨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
自出版以来,该书已荣获多个奖项,包括2016年法国经济图书奖评委会特别奖、2017年杜尔哥最佳经济金融书籍奖、2017年法国经济科学学会最佳经济学图书奖、2018年进步学会奖等。目前已以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英语、葡萄牙语、日语等多个语种出版。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金钱不能买什么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7.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 邓正来 中信出版社 2012
市场的角色和范围是现代政治所缺失的一场重大辩论。我们想要一个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市场在公共生活和个人伦理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哪里是金钱的法则行不通的地方?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中,迈克尔•桑德尔论述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市场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全球畅销书《公正》中,桑德尔用简洁而敏锐的阐述,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娓娓道来,展现了大师级的拿捏能力。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陌生人群 [图书] 豆瓣
作者: 保罗·西布莱特 译者: 梁娜 2007 - 4
★美国《战略与经营》杂志评选最佳商业书刊
★清晰描述人类社会的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对当下中国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著作
[编辑点评]
在人类的演讲历史中,出现了一种机制,使我们愿意像对待诚信的朋友一样对待陌生人。这种信任,是构成整个人类文明的大厦的基础,怎么形容它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但这种机制不是从天而降的,就像罗马城不是一天造出来的。要知道,人类本性中存在着贪婪、怀疑、控制欲等等种种,在我们出于生存的目的而去获取食物、财富时,当有人和我们竞争这食物、财富时,争斗在所难免。在最初的争斗、暴力、流血,两败俱伤之后,人类学会了坐下来,用谈判、博弈、妥协的方式,克制人性中的阴暗面,建立一种制度,它使那些没有血缘关系的素不相识的人可以将自己的资源、幸福生活、有时甚至是生命都交给对方来管理。通过这样的过程,人类也实现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演变,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步。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清晰的描述了人类社会制度演进的路径,这种制度建立的路径,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顺便说一句,本书英文书名为《The Company of Strangers》,译成《陌生人的集合》应该更切合本书的主题。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论国家的作用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洪堡 译者: 林荣远 / 冯兴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 3
《论国家的作用》(精装)内容简介:严格地讲,有社会就有统治,有国家就有压迫。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的实质就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进行专政的工具。恩格斯指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社会的统治阶级只有依靠国家机器才能先例国家权力,在对整个社会进行领导和管理时,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自己的意志,人的自由和尊严也不能像洪堡那样建立在理念的空中楼阁上,而是与社会群体的具体情况息息相关。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以自由看待发展 [图书] 豆瓣
作者: 阿马蒂亚•森 (Amartya Sen)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以自由看待发展,ISBN:9787300162478,作者:(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 著 任赜,于真 译 刘民权,刘柳 校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全球经济史 [图书]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英]罗伯特·C.艾伦 译者: 陆赟 译林出版社 2015 - 1
国家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探究了地理、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揭示出这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决定了世界的贫富格局。他旁征博引,鉴古知今,借助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大要素,阐释了为什么我们的世界一直处于不均衡之中。
《全球经济史》由当代全球经济史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C.艾伦所著。艾伦教授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表分析了世界经济格局的现状和成因,还在书中特别深入地研究了新中国经济的历史转型。他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并断言:“中国将再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完成航海探险之前,中国就是世界第一。世界将重新回到起点。”《全球经济史》由社会经济史学家,北大教授萧国亮作序推荐。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图书] 豆瓣
作者: 杰弗里.弗里登 译者: 杨宇光 2017 - 7
全球资本主义是可取的吗?它将长盛不衰吗?它理应持久存在下去吗?20世纪世界经济史有助于阐明这样的一些问题。本书探讨了20世纪初期全球一体化的黄金时代,1914~1945年各次危机时期全球化的迅速崩溃以及20世纪末重新转向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弗里登敏锐地关注了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悉心研究了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刚刚过去的20世纪,并且清楚地认识21世纪的未来局势。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把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政府管理结合起来。理论和历史都表明,全球化与致力于社会进步的政策并存是可能的,而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则有待于政府和人民的努力。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公法的变迁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狄骥 译者: 郑戈 商务印书馆 2013 - 3
在本书开头,狄骥提出了一系列自我挑战式的问题:为什么要专门研究公法的变迁?法律难道不是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处在永恒的变迁之中吗?对公法之变迁的研究不就是公法研究本身吗?读罢全书,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的确,公法一直在变迁,但在历史上的某些时刻,这种变迁具有“范式转换”的性质,值得最敏感、最深邃的法律心智去捕捉、去辨识、去记录、去讲解。本书就是完成这些使命的一部著作。它发现并描述了法国宪法和行政法领域正在发生的观念转型,并自豪地宣称法国在这些方面又将引领世界公法发展的新潮流。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逃避自由 [图书] 豆瓣
Escape from freedom
9.2 (95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里希·弗洛姆 译者: 刘林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6
《爱的艺术》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影响现代人精神生活最深远的社会心理学名著
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
—艾里希·弗洛姆
“极其重要且令人深思的著作!”
—《纽约先驱报》
“极为精彩地分析了当代文明社会的精神官能性病征。”
—《国家周刊》
“弗洛姆的思想值得所有关切人类处境及其未来者的高度重视。”
—《华盛顿邮报》
弗洛姆语录
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自由虽然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思想能成为……才能变为现实。
我们不能丧失现代民主所取得的任何基础成就,无论是最基本的代议制政府(即民选且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还是《权力法案》赋予每位公民的所有权利。我们也不应该伤害下述这些新的民主原则:任何人不得挨饿,社会必须对所有成员负责,任何人不得因害怕失业和饥饿而臣服于他人或失去尊严。
如果人性不能适应自由所固有的危险和责任,它就很可能转向极权主义。这是艾里希·弗洛姆在1941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里程碑式著作《逃避自由》中所探讨的主题。
《逃避自由》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逃避自由》即是弗洛姆对两次大战之后社会政治现状的诠释,也是他从心理学角度对当代社会做出的系统而强烈的批判,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
弗洛姆开宗明义: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主要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个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
很少有一本著作像《逃避自由》这样深入地解释形成现代社会的力量、透彻地分析极权主义机制滋生的原因。也很少有心理学家像弗洛姆这样热烈地谈论自由的价值、社会的塑造、民主政治的真义,以及个体发自内心的爱。他努力教导人如何自由而不致孤独、自爱而不自私、理智判断而不找合理化借口、拥有信仰而不迷信于神学。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现代宪法的诞生、运作和前景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格林 译者: 刘刚 法律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五篇,前三篇包括现代宪法的产生条件,及其在2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的,以及今天正在加剧的,运作和变迁过程。另外一篇讨论的是宪法诉讼制度,作者针对美国普遍流露出的担忧,即宪法诉讼与民主不符,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最后一篇乃是针对德国基本法五十周年而写,讨论了德国宪法从1949年制定,截至1999年的现状。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合法性与正当性 [图书] 豆瓣
Legalität und Legitimität
9.2 (5 个评分) 作者: [德]卡尔·施米特 译者: 冯克利 / 李秋零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1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20世纪最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集,刘小枫教授全新编订
★20世纪宪法学经典,揭示现代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困境
葬送魏玛宪政、为纳粹上台铺平道路的竟是自由主义法学?
———————————————————————————————————————
本书收入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
《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Die geistesgeschichtliche Lage des heutigen Parlamentarismus)
《合法性与正当性》(Legalität und Legitimität)
《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Ex Captivitate Salus. Erfahrungen der Zeit 1945—1947)
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
《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
《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
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borgrev: 陈越峰 中国行政法
德国债法总论 [图书] 谷歌图书
作者: Dirk Looscheld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本书详细介绍了德国债权法改革后债法总论的体系结构, 以及每一制度的理论背景.内容包括:基础知识, 债务关系的发生, 债务关系的内容, 给付义务的消灭, 债务关系中的障碍, 合同的回复, 损害法, 多人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
板书体债法总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解亘 / 尚连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4 - 6
本书从本科教学出发,参考日本民法经典教材的体例,围绕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债法原理,并力求在均衡覆盖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吸收其他比较法立法例的精华,以易懂而绝不浅显为目标。在体例上采取板书体,清晰简明;借助教学案例、现实案例、关系图和线段图等形式,生动阐释相关知识点,并在讲述学理的同时兼顾对司法实践的确认。同时,将基础知识与引申知识作分层设置,设置“深化”和“思考题”板块,有利于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读者各取所需。
德国债法总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梅迪库斯 译者: 杜景林 / 卢谌 法律出版社 2004 - 1
《德国债法总论》主要内容:债法教科书最后一次是在16年前由莫里托(MOLITOR)编撰出版的(总论为第8版重印,分论为第7版重印,二者皆为1965年版)自此以后,在德国贝克图书出版公司推出的简明法学系列教科书中,作为民法以及整个法制核心的债法就再末出版了。《德国债法总论》正是为填补这一空白服务的。《德国债法总论》不是莫氏著述的继续,而是对债法进行的独立论述。在《德国债法总论》中笔者论述的重点放在现行规则的理由和目的以及现行规则的体系联系上。(这也是《德国债法总论》中有许多“概述”的原因。)这样做的目的是考虑到认识这些事物不仅对于有意义并且正确地适用法律是必要的,而且也可以使学习者免于被浩若烟海的细节所淹没。
创建日期: 202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