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AD

AD @ADBAT

61 部电影   2 部电视剧  

中外纪录片(自囤

姐姐 (1996) [电影] 豆瓣
8.9 (75 个评分) 导演: 李玉
一对双胞胎即将出世,剖腹产前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认为女孩可以多照顾男孩,决定先拿她出来,赋予她姐姐的名义和随后需要承担的义务。十几年后,小女孩对这种身份提出了质疑,在一个晚餐时间,她终于爆发,无数遍地对自己母亲哭诉:“你不喜欢我了!”
第一次是叫嚷;
第二次声音降了下来,哽咽着说;
再往后则是暴哭。
这是李玉在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里做的一期节目。原本领导安排李玉去拍摄一个刑警的故事,她来到刑警的家里“做功课”,却把刑警放在一边不管,将摄影机对准了刑警的小女儿——一个和弟弟一起诞生于剖腹产,并由父母强行冠以“姐姐”头衔的小女孩。李玉敏锐地从这个小女孩的身上捕捉到了很精彩的情感纠葛,于是诞生了她的记录片《姐姐》
姐姐》是一部跟刑警的工作和生活毫不相关的记录片,却通过小女孩的倔强展现了一种儿童生活,影片粗剪版本名为〈成长的烦恼〉(1996年12.30日和12.31日连续播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影视纪录片创作〉一书以〈姐姐〉为例,讲述了纪录片拍摄前期准备题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姐姐〉可以说是中国新记录片从选材到拍摄手法上的一次电视尝试,也是后来拍故事片的李玉的拍摄经验积累。
AD: 纪录片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2001) [电影] 豆瓣
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9.1 (39 个评分) 导演: 周華山
其它标题: 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摩梭」位於雲南省麗江地區寧蒗縣永寧鄉,是中國唯一的母系社會,男不娶、女不嫁,人們終生與母親同住,沒有主流社會的婚姻與家庭。摩梭人重女不輕男,沒有「男壓迫女」或「女打壓男」的問題﹔女女男男在性別與性事上輕鬆自在,人間罕見..。在如此平等、自在的文化模式裡,會刺激你反思哪些?我們又學到什麼?工作小組在沒水沒電的摩梭山區裡生活一年多,進行母系文化研究,收穫甚豐,且完成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本片沒有旁白,純由摩梭人自行述說,透過老中青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與對話,來呈現母系摩梭文化的獨特風采。
本片亦為「摩梭山區教育基金」籌款,門票收入扣除場租、全數撥歸「摩梭山區教育基金」,以期山區失學兒童能重返校園。僅50元門票,已足以支付一個山區小學生的半年學費。
導演的話
在沒水沒電的摩梭山區生活了一年多,進行母系文化研究,如魚得水,收穫甚豐,並拍成紀錄片《三個摩梭女子的故事》。
此紀錄片沒有旁白,純粹由摩梭人自己說話,透過老中青三個(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與對話,來呈現母系摩梭文化的獨特風采......。
自梳 (2010) [电影] 豆瓣
8.3 (14 个评分) 导演: 骆仪
自梳
拍摄地点:广东佛山
作者:骆仪
录音:赖格贤
参展纪录
2010英国Exposures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提名
2010波兰Aspekty视觉人类学电影节
2010约旦短片节
2010印度马杜莱国际纪录片与短片节
2011印度国际女性电影节
2011土耳其国际Filmmor女性电影节
2011爱沙尼亚Worldfilm塔图视觉文化电影节
2011英国RTS皇家电视学会学生电视大奖
2011云之南纪录影像展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故事。清末民初,在二十几岁时,面临顺从父母之命还是立誓终身不嫁的选择,广东地区的不少女性都选择了后者。已立誓的姊妹帮她们挽起发髻,她们成为了“自梳女”。自梳女不做家庭妇女伺候丈夫和孩子,而是在工厂劳作半生,在养老院度过晚年,一生独立。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大多年届九十。回首一生,她们的讲述里有骄傲、有孤独,但无悔:“那会儿时兴自梳!”
作者阐述
自梳女现象曾广泛存在于清末民初的广东地区,是经济发达、民风开放与传统观念多种因素杂糅的结果,在解放后消失。如今仍健在的自梳女已寥寥可数。作为在广东长大的女性,我从小听说“自梳女”的故事,一方面是要抓住最后的机会把这种独特的现象和她们的人生故事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有感于当今社会仍然以婚姻状况给女性贴标签(如“剩女”),想要讲一个古老的故事引起一些思考。大部分“自梳女”识字有限,并不知道什么是女性主义,但她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非常强。而她们对誓言的坚守,到底是独立还是传统?是固执还是看透?这种选择是对是错?在生命接近终点时如何看待年轻时做出的选择?我在片子里问了许多问题,她们的回答要比我想象的简单得多,拍完后我却感到这些问题更难回答了。
骆仪:
八零后,曾于广东某报担任记者编辑数年,2009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纪录片制作,现居北京。
作品年表
自梳(2010)
(1929) [电影]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Regen
8.5 (88 个评分)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 曼努斯·弗兰肯
其它标题: Regen / Regen
  《雨》用诗意的电影镜头,描绘了一场从坠落到停歇的雨水之旅。透过摄影机之眼,我们跟随着雨水——从车水马龙的街市到人潮涌动的人流。短短十几分钟的记录,是活生生的雨滴在悄然坠落,是积水中荡漾的圆晕在绽放,是云朵流淌下的氤氲在默默隐退……这音乐般流畅的印象派风格,给了我们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与解说。
持摄影机的人 (1929) [电影]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in reol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9.2 (184 个评分) 导演: 吉加·维尔托夫 演员: Mikhail Kaufman
其它标题: Человек с Киноаппаратом /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本片是苏联纪录片导演,“电影眼”理论的创始人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代表作。电影主要拍摄于乌克兰的敖德萨市,摄像师是维尔托夫的哥哥米凯尔•卡夫曼(Mikhail Kaufman)。影片主要分观众入席、城市黎明、人民的工作与休息、体育运动和艺术实践几部分,通过刻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苏维埃新社会中的一个理想城市。摄影师米凯尔•卡夫曼在拍摄的同时也出现在电影画面中,首创了“自我暴露”的电影形式。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性突破意义的纪录片中,维尔托夫首次使用了二次曝光、快进、慢动作、画面定格、跳跃剪辑、画面分割等前卫剪辑手法,并采用了仰角、特写、推拉镜头等新颖的拍摄手法,并制作了一段定格动画。
在上海 (2001) [电影] 豆瓣 TMDB
在上海
8.1 (140 个评分) 导演: 娄烨
其它标题: in Shanghai
IN SHANGHAI
In Shanghai Lou Ye, 2001
short Film
In Shanghai or the eyes of a Chinese director of his city, Shanghai, Communist economic center , but also megalopolis with many faces ...
Lou Ye is a great filmmaker. After having the success that we know for the sublime Suzhou River, the young director of the sixth generation is coupled to the design of this short film about Shanghai, the city of his heart , beautiful and multicultural . Camera in hand ( for lovers is a Sony DSR- PD150 DVCam ... ) for subjective , Lou Ye rhyme begins this urban plan by a girl asleep on a bed. Slowly the camera moves out of the suburb where this unknown young woman is given the arms of Morpheus , better visit this city that is Shanghai. The narrator who is also the hero says in voice-over that he loves this megalopolis . It focuses on the residents of these neighborhoods without cloth and without resources where most of the nativ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Lodge . Indeed the streets Zongshan Donglu which contains the Bund, Pudong, the famous Oriental Pearl is not the stock market and everyone. We must go farther Jingan District to discover the social wealth of this city . Why attach immense cold and nervous architectures while the Shanghai Blood flows through the veins of its rural ? It's a little message Lou Ye through this short film .
"You can guess who they are, but we can never really know "
Lou Ye eradicates a rare cinematic power of this often precarious and old people waiting on the bus every morning to go to work and make the Chinese economy humming .
The old streets of the city like the nearby temple Cheung Hong Bund to the bank of the Huangpu , the filmmaker does not recognize the city. As if all these steel towers of the 21st century had absorbed the social essence of the " Paris of the East" .
Lou Ye then takes us on a visit to the arcades , discos, clubs, dances, flashy locations and disconnected from the reality of ordinary people in the middle of poverty which is near workers and street vendors where people drown their defecation in water by putting the edge of an old tub ... This is a new look for the Western .
Finally, after making stops in a dangerous Shanghai streets by night , the hero wakes up in the morning director in a corner near buildings unsafe and fixed on the face of a shy child , concluding :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is Shanghai . "
By these words Mr. Lou Ye, I bear you my esteem .
世外桃源 (2018) [电影] 豆瓣
7.5 (17 个评分) 导演: 周铭影
其它标题: The Land of Peach Blossoms
在一个取名为“世外桃源”的乌托邦世界,权威的中心向外扩散着宏大的集体主义思想,要求年轻人放弃自我意识,投入一个幻想中的集体;在欢乐、疲惫、严苛共存的理想实验中,传递在人们口中的信念,逐渐被现实撕裂,一部分年轻人开始产生反抗意识,“世外桃源”面临巨大挑战。
巫山之春 (2003) [电影] 豆瓣
7.7 (23 个评分) 导演: 章明 演员: 章明 / 王强
其它标题: Springtime in Wushan
我带着DV摄影机,在春节期间从北京回到我的故乡巫山,在节日的十多天里,我的镜头对着我的朋友和我的家人,拍下了每天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事情。
巫山是长江边的一个老县城,已经被撤除成为一片废墟,它即将被长江涨上来的水淹没,因为三峡大坝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准备蓄水发电。
巫山新县城刚刚修建起来,县城的人们,我的家人和我的朋友,正在度过他
们在这里的第一个春节。
新的巫山县城有了出租车,而老县城的废墟上一个男人正在卖一堆从废墟里找出来的门板;
我和我巫山的朋友见面,在新县城的街道上乱逛,为的是找到能够娱乐的场所;
我朋友的女朋友跟一个男人打架被抓进了看守所,我们想办法看是否能够进看守所去看她;
在一个我和朋友经常聚会的咖啡店,三个陌生女孩的闯入,使我们暂时忘记了那个节日期间还蹲在看守所的女人——我朋友的女朋友;
我的父亲大病初愈,但他坚持要带我走过长长的新城街道去我姐姐家赴宴,为的是亲自给我介绍新城的建筑;
我六岁的侄儿耳朵旁长了一个奇怪的包,可他仍然一刻也闲不住;
那三个咖啡店认识的女孩带我们去她们住的地方过夜,我的一个朋友跟其中被认为最出色的女孩有了一夜风流;
除夕夜晚,巫山最大的官员县委书记亲自点燃了焰火,开始庆祝巫山全城盛大的乔迁之喜;
我的朋友还没有找到门路去探视他在看守所里的女朋友,只能在咖啡店里给我们谈论他女朋友是如何的“性感”,他和她在一起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美好;
父亲的坏脾气影响着家人过春节的气氛,但他却有个好心情来谈他以后过世要用的棺材;
我们终于去看守所见到了那个传说中性格暴躁的我朋友的女朋友……
巫山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在2003年的春节,巫山人在新县城开始了他们新的历史的元年……
2003年10月 章明
彩排记 (2007) [电影] 豆瓣
7.6 (22 个评分) 导演: 邱炯炯 演员: 王开华 / 陈明福
其它标题: Ode to Joy
主持人……演员……鼓佬……琴师……
2007年五月。四川乐山的一座重建的剧院内。大家正在紧张地排练……
准备着:在一位川剧老演员逝世二十周年之际举行一台丑角专场的纪念演出……
大酒楼 (2007) [电影] 豆瓣
6.8 (16 个评分) 导演: 邱炯炯 Jiongjiong Qiu 演员: 邱志敏 / 王开华
其它标题: 广寒宫 / The Moon Palace
导演:邱炯炯
主要人物:邱志敏 王开华 贺佳琪 温科
摄影:邱炯炯 陆苇 杨勇
音乐:刁力力
剪辑:邱炯炯
剧情简介:
广寒宫,月之意,嘉州城西一酒楼。
邱先生是大酒楼“广寒宫”的主人,颇好杯中物,对酒也有一套精彩的见解。酒楼的食客多是邱先生的朋友,不乏爱酒之人。酒过三巡,谈话中逐现生动;酒酣之后,引吭高歌;唐人李白诗酒如注,川剧名角王大爷即兴表演《太白醉写》,与诗仙同醉……不一样的表现,犹如三江化酒,大家畅游其中。
四孃、五孃、大孃亦是广寒宫的主人,三姐妹一边打牌一边接受访问——从肥皂剧到政治八卦……朴素、生动、真实。在这个地方,牌桌是酒桌之外人们用于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这种富于感染力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人同样地生动,却多少有些自恋与矫情,因为这几个从小酷爱酒精和高脂肪、高胆固醇美食的年轻人已经听到了健康的警钟。真的要为此而放弃趣味吗?总之,比起上一代人,刚步入三十岁的他们有点尴尬。
酒桌上,邱先生和他的朋友们玩笑般畅聊着生老病死的终点,津津乐道甚至带着憧憬。其实他们不是不爱生活,他们只是同样地爱着死亡——这种充沛的情感会一直很自然地代代相传吗?传给他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自然得犹如四季轮回,就像邱先生在《广寒宫赋》里所写:“日落西山,月上东墙;周而复始,永世恒昌。”
作者阐述:
2006年5月底得到消息,父母将于7月关闭开了14年的酒楼。因为觉得可惜,于是决定做一部关于它的影片。写好了提纲后,于2006年6月组织好班底赴老家拍摄。每日饭局,微醺后开始拍摄,节外生枝的细节慢慢累积,渐渐远离提纲,但气氛未变,越发拧巴。
2006年7月初,大酒楼永远关闭,拍摄工作完成。回京后,现跟一哥们儿学怎么使用编辑软件,边学边剪,根据50多盘素材重新结构,历时5个月,影片成了现在的样子。
邱炯炯,1977年生,四川乐山人,1994至1995年就读于北京东方文化艺术学院,1995年底至今专业从事油画创作,2006年开始拍片。
萱堂闲话录 (2011) [电影] 豆瓣
8.5 (23 个评分) 导演: 邱炯炯 演员: 林志刚 / 邱志敏
其它标题: La Rhapsodie de ma Mère / My Mother's Rhapsody
八十多岁的妈和六十岁的儿共同老去,有盐有味演讲漫长生活史。八十多岁的妈和六十岁的儿共同老去,在光阴中踉跄地捍卫:主见与天赋。
影片段落:《不自在》、《自在》、《生育组曲》、《自在不自在》及三出《过场戏》。
影片对白:四川方言
(2015) [电影] 豆瓣
8.4 (29 个评分) 导演: 邱炯炯 演员: 张先痴 / 张新伟
其它标题: Mr. Zhang Believes
讲的是迷雾中,后知后觉;一方刀子般的过河卒。
姑奶奶 (2010) [电影] TMDB 豆瓣
姑奶奶
9.0 (129 个评分) 导演: 邱炯炯 演员: 樊其辉
其它标题: Madame
一袭如画的长裙,扎着一朵白色玫瑰的巨大的发套,足足二十公分的高跟鞋……碧浪达夫人眼角挂着混和了厚厚睫毛膏的黑色眼泪在灯光昏暗的酒吧里低吟浅唱,纵声高歌——从白光(四十年代的歌后)到闫秋霞(白派京韵大鼓传人),从调侃仰慕者送来的不菲小费到对台下骄傲女人的尖酸与不屑,从渴望的沉浸在回忆中的温暖歌唱到绝望的跳大神式的嬉笑怒骂……嘈杂的环境中,舞台是她的——这个小小的舞台是属于这位华丽的、庄严的、刻薄的、胆怯的、恶毒的、势利的、羞涩的、不幸的、风情万种的、母仪天下的、冥顽不灵的碧浪达夫人的!
裁缝是个健谈的人,他经常会去同性恋的专门的据点——比如公园和浴室寻找故事——邂逅,调情,做爱,吃饭……裁缝说他天生就喜欢男人。
在裁缝眼里,他的父母是不幸的;他的童年一直缺乏安全感,也没有什么意思。
长大后的裁缝靠做衣服的微薄收入供自己去了广州,他想在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名走红的“妓女”……确实,他遇见了一些让他刻骨铭心的男人——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广州——那时他还很年轻。
一次不慎染上梅毒的经历让裁缝开始吟诵《心经》……日复一日,当他反复吟诵从而慢慢忘却了经文甚至自然而然地对其进行了彻底颠覆的时候,他似乎有了一点安全感。
裁缝是个健谈的人,他生动地强调:金钱,色情。他依旧这样生动地活着:在渴望中,在绝望中。
健谈的裁缝就是台上的碧浪达夫人。
椒麻堂会 (2021) [电影] IMDb TMDB 豆瓣
椒麻堂会
8.7 (371 个评分) 导演: 邱炯炯 演员: 易思成 / 关南
其它标题: A New Old Play
演员过日子,举手投足就是一幕幕川剧,癫狂、苦涩、地道,烟火气刺鼻。百年的生活史,大大小小,就这样在舞台上下踉跄展开。
南京路 (2006) [电影] 豆瓣
7.5 (8 个评分) 导演: 赵大勇
其它标题: Street life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没真实的姓名、没有真实的社会关系,他们用家乡的地名来称呼自己。他们以捡垃圾、偷东西、要饭、卖唱为生。这一群游走于社会边缘人群,他们聚集在南京路的各个巷口。来来去去的生活里有人满怀希望的活着、有人快乐的活着、也有人最终不堪生存压力而疯掉。
梦的背后 (2018) [电影] IMDb TMDB 豆瓣
夢的背後
8.9 (151 个评分) 导演: 马英力 演员: 娄烨 / 张家鲁
其它标题: 夢的背後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纪录片
以《推拿》获得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编剧马英力,在纪录片《梦的背后》中执起导演筒,近身跟拍导演丈夫娄烨入围本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制作过程,从前期筹备、拍摄现场、后期制作。知名编剧张家鲁、摄影包轩鸣、演员秦昊、 井柏然、宋佳等主创人员也现身说法。除了见证一部电影的诞生,更侧面察看中国电影制作的现状,真实呈现摄影机外的疯狂世界。
杀马特我爱你 (2019) [电影] 豆瓣
8.9 (442 个评分) 导演: 李一凡 演员: 罗福兴
其它标题: 杀马特,我爱你 / Sha Ma Te I Love You
2017年,李一凡开始拍摄杀马特。他从深圳开始,在深圳、广州、中山、惠州、重庆、贵阳、黔东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安顺、昆明、大理、玉溪、曲靖,以及红河州,共计完成杀马特采访67个,网络采访11个。在拍摄期间,李一凡又从杀马特和其他工人手中,通过直接购买手机视频等方式,收 集了工厂流水线及工人生活录像915段。
这是一次详实且残酷的调查梳理行动。五颜六色的头发下面,李一凡重新检讨了城乡关系里,关于社会底层工人的生存代价和权利困境的根源。当越来越多的杀马特消失在人们视线里,而曾经或依旧是流水线工人的他们,和今天仍然不断涌入城市的打工者一样,依然面临着实质上的权利不平等,依旧笼罩在制度性排斥的阴影里。
杀马特音译自英语“smart”一词,泛指一种中国城市年轻工人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亚文化潮流,以夸张而廉价的服饰、发型著称。艺术家、纪录片导演李一凡花费数年时间实地接触和研究“杀马特”群体,最终用访谈和工厂场景创作出一部长片,并在展览现场用数百部二手手机播放购买自工人自拍的生产场景。
李一凡将展览视为一次让美术馆观众看到另外一个社群的机会,在长片中他借用年轻工人的陈述,描绘出杀马特形成的条件、变化,及如何在舆论暴力下走向式微。在项目中,他始终是以无知者的角色进入,随后逐渐发现杀马特的遭遇,来自于年轻工人的孤立处境和与城市主流生活之间的疏离,并把项目看作是对杀马特一词祛魅化的过程。这与他一贯的立场保持一致,即认为在中国的现状下,艺术创作应当基于对社会生活的直接体感,才能因现实本身的超越性,获得足够的创造力。
脸庞,村庄 (2017) [电影]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Visages villages
9.2 (688 个评分) 导演: 阿涅斯·瓦尔达 / 让·热内 演员: 阿涅斯·瓦尔达 / 让·热内
其它标题: Visages villages / 眼睛相旅行(港)
第4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2017)纪录片单元观众选择奖,法国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导演,纪录片伴随两人驾驶着JR的小货车穿越法国的村庄。一路上他们拍摄下所遇到的人物,然后在房子和工厂的墙上涂抹告示牌尺寸大小的肖像画。已申报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2017) [电影]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9.1 (113 个评分) 导演: 马莉
其它标题: Inmates / Inmates
中国东北某精神病院封闭疗区。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冲动,酒瘾患者……包括他,都将在这里接受强制性封闭治疗。从清醒的瞬间,他们就开始试图挣脱这座囚室,但在这里,挣扎毫无意义。此后,他们将在药物的控制下和不容置疑的规训之下,开始自我反思,它触及灵魂,意志,欲求,思想……
彼岸 (1995) [电影] 豆瓣
9.1 (9 个评分) 导演: 蒋樾 演员: 牟森 / 唐长炼
其它标题: The Other Bank
1993年独立制作纪录片《彼岸》(1995年完成,此片参加1995年法国真实电影节;1995年香港国际电影节;1995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1995年德国奥格斯堡电影节;1996年葡萄牙电影节等)。
它叙述一群未考上大学的外地孩子的明星梦碎的故事。他们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在实验剧《关于〈彼岸〉的语法讨论》中饰演角色。他们连演七场,很多著名艺术家都前往观看,就他们的真实而富于激情的表演给予高度评价。蒋樾为此跟拍了四个月,但在戏演完的同时,他也因经费短缺而被迫停机。三个月后他再次见到这群孩子时,他们已被命运无情地抛回了残酷的现实,无望地在北京漂流。有的女孩成了歌厅门口招徕顾客的小姐,有的男孩则成了骑车给人送方便面的学徒。又过了四个月后,他们实在撑不住了,只能满含绝望地离去。蒋樾追踪其中三个孩子踏上返乡之途。他们回到农村之后,竟然自己排了一出戏叫《一只飞过了天堂的小鸟》,在村子里上给几十个老人演了一场。戏的一开始就在修理一台拖拉机,到剧终也没修好,最后一群人在荒野里推着拖拉机行走,他们的美梦就此化为乌有。
创建日期: 202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