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法学

Kolya Krassotkin

Kolya Krassotkin @KolyaKrassotkin_5734

33 本书  

法学入门; 法律史和法学史; 比较法学; 法哲学和法理学; 其他

洞穴奇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Case of the Speluncean Explorers
9.0 (90 个评分) 作者: [美] 彼得·萨伯 译者: 陈福勇 / 张世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6
五名洞穴探险人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约定抽签吃掉其中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摩尔是这~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威特摩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初审法庭判处绞刑。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最高法院上诉法庭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这一著名的公案成了以后西方法学院学生必读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设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针对这个案子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请看十四位法官的判决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派的法哲学思想,有如一桌法哲学盛宴,让读者得以品味精彩动人的深邃思辨,培养适应法治社会的法学素质。本书既是法哲学专业领域寓言式的经典文献,又是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理想读本。本书适合的读者是那些不热衷于给观点贴标签或猎寻虚幻、对严肃而有意义的论证充满兴趣的人。
法律 [图书] 豆瓣
7.6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雷蒙德·瓦克斯 译者: 殷源源 译林出版社 2016 - 4
法律是社会的构成基础。它保护我们的权利,强制我们履行义务,为几乎每一个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设置了规范框架。罪犯获得惩罚、受害者得到补偿、合同得以履行,这些不过是现代法律体系一小部分功能的体现而已。法律致力于实现平等,促进自由和保障安全。虽然法律体系触及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艰涩的术语、古旧的程序、冗长的法律渊源和法庭审判使得它只被极少数人所理解。《法律》阐释了主要的概念、术语和程序,不独关注西方的法律传统,也审视了其他法律体系(比如习惯法和宗教法),并指出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今的法律体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法学的邀请 [图书] 豆瓣
Invitation to Law
作者: [英]布赖恩•辛普森 译者: 范双飞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2
法律,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然而,正如我们对空气一无所知,对于法律,我们也知之甚少。本书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生动地阐述了法律的功用、法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怎样成为一名律师以及法律自身的吸引力等问题,并对如何理解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来改善社会提出中肯建议。
编辑推荐:
1. 这是一本法学专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通俗法律学著作。
2. 书中清晰的脉络便于读者较为系统地了解法学的渊源、传统和未来。
3. 阐明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财富分配和权利、稳定和变革之间的调和等多类问题。
法学导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拉德布鲁赫 译者: 米健 法律出版社 2012 - 7
《法学导论》是一部写给未来法律人的入门导论,一部法律科学的学说,在书中拉德布鲁赫最先发展了法哲学实质内容,关注东亚法律思想,比起其他法学家形式抽象语言,《法学导论》的语言更加适合东亚人。《法学导论》覆盖了私法、刑法、行政法等不同领域,并且还涉及法学方法论的思考,探讨了究竟是什么把不同的法律领域和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领域联系起来。本次修订对于原译存在的一些误译等问题进行了修正,力图将作者原著的思想、观点和风格更清楚准确的传达给中文读者。
法学导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卓泽渊 法律 2007 - 9
《法学导论》分为上下两篇,分别讲述法和法学两个宏大主题。《法学导论》并不论述各个法学学科或者法律部门的具体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即使论及各个法律部门或法学学科,也仅作宏观的引导。《法学导论》的重点是对法学学科进行总体考察以及宏观阐释,为初学者步入法学殿堂提供理论阶梯。法学导论是法学最基础的入门课程,但并非最简单的学问,它所论述的法和法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初始的原理,是学习法律和法学的必要基础和知识准备,是构建法学大厦的根基。《法学导论》在结构的体系性、内容的全面性以及理论深度等方面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种要求,是最适合的法学入门教材。
法律之门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博西格诺 译者: 邓子滨 华夏出版社 2002 - 1
《法律之门》是美国各大学法学院比较通用的一本法律教科书,全面介绍了英美法,描述了英美法的整个适用过程,将法理、判例、资料甚至文学素材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讨论的方法陈述法理。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J. M. 凯利 译者: 王笑红 译 / 汪庆华 校 法律出版社 2002 - 5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就西方文明中的法律思想重要主题的历史演进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学习法律和政治学的学生提供了指导。全书共十章,把自荷马到戈尔巴乔夫时代的历史切分成十段并对以下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国家的基础、统治者权威及法律义务的渊源、习惯和立法的关系、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理念、法治、衡平的观念、正义的实质、平等价值引申出的问题、自然法、财产的地位、刑法的正当目的及范围、国际法理论及其他问题。
欧陆法律史概览 [图书] 豆瓣
A General Survey of Events, Sources, Persons and Movements in Continental Legal History
作者: [英]梅特兰 等 译者: 屈文生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1
这是一部大陆法系的最为经典的法律著作,通过对罗马法与日尔曼法、意大利法、法国法、德国法、荷兰法、瑞士法、斯堪的那维亚法、西班牙法、教会法等论述,主要介绍了西欧各主要国家的法律演变史。 本书突破了法学研究囿于地方法和国内法的局限将与盎格鲁-美利坚法相对的大陆法系作纵向研究,以使读者了解法律的发展过程,了解它作为世界各国法律生活之共性的一部分,了解法制总体发展中的事件、人物、运动等。本书的各部分均有各领域的专家分别撰写,然后整合而成,意在编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故事”,整部著作中,各国篇幅所占的比例适当,并着力展示各国法律生活中具有共性的主要元素,同时也讲述各国在法律发展道路上的不同之处
美国法律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伯纳德·施瓦茨 译者: 王军 法律 2007 - 10
《美国法律史》为法律史的经典之作,介绍美国法律从独立战争时期到当代发展的整个历史。作者伯纳德-施瓦茨(Bemard schwanz)是当代美国法学界的著名学者,纽约大学埃德温·D.韦布法学院最负声望的教授之一。他曾撰写过二十多部学术著作,其中堪称力作的是五卷本的《美国宪法论集》。他所著的《人类的伟大权利:美国民权史》、《行政法》等著作亦颇具权威性。其近作《沃伦首席大法官和沃伦法院》在美国法学界受到普遍好评。
美国法律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劳伦斯·M.弗里德曼 译者: 苏彦新 2007 - 11
序言
第二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起源:殖民地时期美国的法律
导论
殖民地法律的结构:各种法院
18世纪殖民地的司法制度
民事诉讼程序
土地法
继承法
刑事法
政府、法律与经济
商业与劳工
奴隶制
济贫法
殖民地时期的制定法与普通法
法律职业
法律文献
第二部分 从独立战争到19世纪中期(1776-1850)
第一章 蜜蜂的共和国
革命热情
宪法:联邦与州
法官
法院组织
民事诉讼程序
证据法
第二章 法律前哨:边疆区与民事法初步
边疆区
民事法初步
第三章 法律与经济(1776-1850)
自由放任及其限制
商业公司
第四章 人身法:妇女、贫民与奴隶
结婚与离婚
家庭财产
收养
济贫法与社会福利
奴隶制与黑人
第五章 美国财产法
土地:国家财产
私有土地法
繁荣与破产:抵押法
继承:遗嘱与信托
知识产权:专利与版权
第六章 商业与贸易法
联邦问题:海事法与一般商业
货物销售
破产与无力清偿债务
合同
第七章 犯罪与刑罚:侵权法附注
刑法与刑法改革
刑事实体法
刑罚:美国监狱
侵权法附注
第八章 律师与律师工作
律师
律师组织
法律教育
法律文献
第三部分 19世纪终结时的美国法律
第九章 血与金:19世纪后半叶一些重要法律主题
新纪元
基本法
州宪法
西部
第十章 法官与法院(1850~1900年)
法官
司法组织
第十一章 程序与惯例:改革年代
菲尔德先生法典
法院审判程序
法典编纂与改革
第十二章 土地及其他财产
土地法变革
公共土地
财产法与王朝
地主与佃户
抵押
亡夫遗产制度衰落
土地所有权的混乱
知识产权:专利权、版权、商标
第十三章 行政法与商业管制
官僚出现
管制机构:银行、保险与铁路
职业许可:公众健康的出路
伟大的反垄断法
第十四章 侵权
第十五章 社会最底层(1850~1900年)
受救济者
家庭法与妇女地位
种族
第十六章 公司法
公司法:自由与限制
矛盾的产物:市政公司
第十七章 商业、劳工与税
合同
票据
销售法
高利贷法
保险
破产
海商法
劳工与法律
联邦税
州与地方税
遗产税
第十八章 犯罪与刑罚
刑法面面观
刑事制定法
犯罪、犯罪率、精神病、犯罪心理
刑罚与矫正
第十九章 法律职业:法律教育与法律文献
法学院的兴起
法律文献
法律期刊与判例汇编
第二十章 法律职业:工作
敏锐的职业
律师组织
律师资格的取得
尾论20世纪的美国法律
中心与边缘:20世纪的联邦主义
现代美国的法律文化:多元主义与工具主义
为权利而斗争
民权及其发展
法律改革与统一:象牙塔
法律发展
法官与律师
译后记
文献评论
法律文明史(第15卷):社会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融 / 马金芳 2020 - 11
本书为《法律文明史》第15卷。本书主要讲述现代时期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社会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诞生和变迁,并阐述这种变迁的社会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总结这种变迁所体现的社会法的发展和演变规律。
世界法系概览(上下)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约翰·H·威格摩尔 译者: 何勤华 李秀清 郭光东 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1
本书宏观描述了世界法系的演进过程,对法学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随着人类的演化,民族和部落数以千计,而世界法系只大致为16种,它们是:埃及法系、美索不达米亚法系、希伯来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希腊法系、罗马法系、海事法系、日本法系、伊斯兰法系、凯尔特法系、德国法系、斯拉夫法系、教会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而每一法系系谱均离不开各自种族和社会独特的习俗与法律,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或消亡,或嬗变、或生存、或融合,它们不同的“命运”,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渊源。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 [图书] 豆瓣
作者: (法)勒内·达维德 译者: 漆竹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 11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是法国著名的比较法学家勒内·达维德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使他成为比较法学家的成名作。达维德著述颇丰,其中《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一书被西方学者称为当代比较法学的权威著作,曾被译成德、英、西、芬、匈、意、葡、俄等八种文字。该书初版于1964年,到1982年已再版8次。
在《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一书中,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为主,以历史的、哲学的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为辅,对世界各国法律进行了宏观的比较研究,全面贯穿了他的世界法律统一主义思想。虽然作者对中国法的认识有许多偏颇错误之处,但该书在中国比较法学的研究与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其在世界比较法领域中的地位,则更不容忽视。
比较法律文化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国] 埃尔曼 译者: 贺卫方、高鸿钧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 10
《比较法律文化》是现今英语世界唯一一部比较法律文化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法律文化的概念、法律的渊源、法律的目的、法律职业者、法律的方法与手段,以及法律限度等多方面。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牛津通识读本 [图书] 豆瓣
The Philosophy of Law
8.0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雷蒙德•瓦克斯 译者: 谭宇生 译林出版社 2013 - 5
法律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它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并反映出我们的价值标准。如果对法律没有一种清晰连贯的观念,任何社会都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或者解释。但是,什么是法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有何作用?法律与我们的权利如何相关?本书对诸如此类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一直以来所吸引的不仅仅是法学家和哲学家,还包括所有思索法律与正义、与道德以及与民主之间关系的人们。
作者长期在非西方社会执教,对异文化间的语言沟通和相互理解颇有心得,无论行文还是释义都做到了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其中很多比较、分析、点评于平白处见奇崛,散发着让读者欲释卷而不能的魅力。
——季卫东 日本神户大学法学教授
读懂法理学 [图书] 豆瓣
Understanding Jurisprudence:an Introduction to Legal Theory
作者: 雷蒙德·瓦克斯 译者: 杨天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7
法律是什么?它有一个目标吗?它与正义的关系是什么?我们有守法的道德义务吗?这些都是法理学以及一般法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为实体法的每一分支学科都提供着弥足珍贵的语境,触及侵权法到刑法的广泛领域。
无论是从体例还是从内容来看,本书都是一部兼具法律思想史和法律理论特质的作品,也是一部兼具视野宽度和思想深度的作品。雷蒙德•;瓦克斯着重描述的不是法律思想史的那些人物、事件的脉络(这是稍稍用心就能很快入门的,谁还不知道自然法学、法律实证主义、法律社会学以及批判法学呢?),而是如何把“正义”、“权利”、“守法”和“惩罚”这样的主题与法律思想史进行无缝对接,真正做到把法律理论与法律思想史融合起来。
本书具有一种清晰、迷人、不拘形式的写作风格,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枯燥乏味,瓦克斯避免了晦涩难懂、繁冗拖沓之辞,为这些可能刚刚接触法律理论的学生,也为这一精彩的学科提供了一份必不可少而又足以激发兴趣的导读,堪称学生们的完美指南。
法理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魏德士 译者: 吴越 / 丁晓春 法律出版社 2005 - 5
《法理学》(德国法学教科书译丛)作者作为德国的法理学家,对德国及欧洲的历史,尤其是德国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对于纳粹国家的法律、法学理论和部分法学家的批评都是旗帜鲜明的,对于纳粹罪行及其恶法的批判,不能不谓难能可贵。《法理学》(德国法学教科书译丛)作为德国最大的法律与法学出版社贝克出版社的法学专业教材得到德国法学界的普遍认可本身就说明,作者的观点得到了德国社会以及法学界的赞同。译者将其介绍给中国的法学学者和学生,无疑是具有他山之玉的中介意义。《法理学》(德国法学教科书译丛)的翻译,忠实原著,语言流畅,风格明快,句读之间亦见功力,表现了译者良好的语言修养与专业修养。译者对一些既有的翻译术语,例如形而上学、教条主义等词汇提出了新的译法,相信这将有助于中国法学界更好地理解西方法学与哲学。这一著作的出版必将有助于中国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者,对于德国法学尤其是法理学的了解,并从中获得某些借鉴与启迪;同样这一著作的翻译出版对于新世纪中德法学学术交流也是一个积极的贡献。《法理学》(德国法学教科书译丛)的译者是我的两个同事,我们在共同参与的学术活动中相识,并结下了良好的学术友谊。他们启动的这一译事,我一直认为,它是中德法学学术交流上的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在译作完成即将付梓时,他们邀请我为之作序。我要来全部书稿,在政务工作之余花了数天工夫读完全稿,收获颇丰。我不仅因原作者的许多精彩论述而击节称赞,也因两位译者的勤勉睿智而生出由衷的敬意。不揣冒昧地写出了以上文字,以与法学法律界的同仁相交流。
创建日期: 2022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