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古文字學”
全部 | 书籍 (41)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古文字学简论 [图书] 豆瓣
10.0 (7 个评分) 作者: 林沄 中华书局 2012 - 4
学习古文字,入门的途径和方法很重要,作者着眼于此,在书中讲授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考释古文字的途径、字形历史演变的规律,并兼及古音和字义。
说文解字通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陆宗达 中华书局 2015 - 8
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结合篆籀古文字体,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第一次系统地对中国文字作了诠释,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不朽名著。陆先生从1956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说文解字通论”,本书为其讲义的整理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说文》的内容、体例,以及如何借助《说文》解释古书、了解古代社会。本书所贯穿的训诂方法,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和继承我国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启示。
本次出版,对引文作了覆核,对讹字作了校订,并请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对全书进行审校,原书凡征引《说文》某字,均依陆先生授课情形及征引习惯,详明卷次和所属部首,使便按检。并附录陆先生《我的学、教与研究工作生涯》《基础与专攻》《我与〈说文〉》等文章以供参考。
许嘉璐:陆宗达先生早年追随季刚先生,升堂入室,得其真谛。《说文解字通论》一书,就集中体现了先生祖述章、黄学说的部分重要成果。一、既本师承而又不囿于成见。二、既深入又通俗。三、材料既很详尽,而论述又很简要。
白兆麟:陆宗达先生既具有上自“汉学”下至乾嘉“朴学”的传统语言文字之学的理念,又通晓现代普通语言学的科学理论,并把这种理念和理论加以融合而贯穿于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实践之中,这种体会在80年代学习先生的《说文解字通论》时更为强烈。读先生的书,如同春风扑面:有极深刻的理论,读来丝毫不感到枯燥;有很典型的材料,读来丝毫不感到厌烦。
韩敬体:陆宗达先生给我们讲《说文解字通论》,他对《说文解字》烂熟于心,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博大精深。说当年黄侃先生让他先认真读了三遍《说文解字》的全文,读得极其熟悉以至会背才开始讲授。他又是京剧演唱的行家,讲起话来,字正腔圆,气足味浓。
殷虚卜辞综述 [图书] 豆瓣
作者: 陈梦家 中华书局 2004
本书将前人可以成立之说加以整理,根据现有的新材料加以补充和修正,按照今日的理解对于甲骨刻辞的某些类别的材料加以解释。我们称此書是为“综述”,是综合了前人近人的各种可采取的说法,综合地叙述甲骨刻辞中的各种内容。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图书] 豆瓣
作者: 梅广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 - 10
《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2015年在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关于上古汉语语法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经台湾三民书局授权,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古汉语语法纲要》 的简体字版。原书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按照大陆的行文习惯作了调整。一些地方涉及古汉语用字,字形未作改动。梅广教授对简体字版做了 仔细的校阅,大至文句,小至标点符号,一一改正过来,第六章和一些章节的内容在简体字版中有最新的更改。
作者梅广为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多年来从事语言学研究,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以春秋至战国中期的语言为主要描述对象,全书分为十一个章节,从古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句子的结构基础、论元、上古汉语的功能范畴等方面展开论述,完整陈述了梅广先生在上古汉语语法体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该书以生成语法的框架来解释上古汉语语法问题,开风气之先,对汉语历史语法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学者推荐】
“梅广先生对生成语法是很熟悉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书中用生成语法的原理分析上古汉语语法做得很成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和国学研究院教授,蒋绍愚
“梅广先生的《上古汉语语法纲要》是一部运用生成语法理论研究上古汉语语法的重要著作,其观察之细、推演之密、剖析之深,罕有其俦,堪称上古汉语语法研究和汉语生成语法研究的必读之书。”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吴福祥
中西学术名篇精读·裘锡圭卷 [图书] 豆瓣
作者: 裘锡圭 / 黄天树 中西书局 2015 - 6
本书精选裘锡圭先生四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论“历组卜辞”的时代》、《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释殷墟甲骨文里的“远”“迩”及有关诸字》、《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由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相关领域的四位学者黄天树、沈培、陈剑、郭永秉分别进行读解,力图从学术史、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方面宏微观结合地来引导读者在准确理解这四篇文章的基础上对所涉相关学术问题有所认识。本书既适合初学者了解学科知识、学习研究方法,又适合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借此了解此学科之所“是”。
帝系新研 [图书] 豆瓣
作者: 郭永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9
《帝系新研》主要利用了近年来发表的战国时代的楚简材料以及其他出土古文字资料,并结合了传世文献的记载,对传说时代(《帝系新研》所说的“传说时代”主要指的是夏代之前)的古帝王系统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 《帝系新研》将以新出土的楚地战国文献为材料,对战国时代古帝王系统的形成过程进行讨论,由此考察《帝系》各族同出一源的世系是如何被构建起来的,希望可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作适当的清理,为“古典学第二次重建”中的古史传说研究部分做一些基础性的材料整理工作。笔者同意裘锡圭先生的态度,在古史传说研究中需要很好地继承古史辨派的成果。因此,《帝系新研》在史料的批判、甄别上,会大量吸纳古史辨派学者已有的成果;对于他们的不少结论,也会基于《帝系新研》的研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在方法上,笔者同意古史辨派学者将古史传说作为“传说”的研究宗旨。
古文字谱系疏证(全4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黄德宽 / 何琳仪 商务印书馆 2007 - 5
《古文字谱系疏证》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关于汉字谱系整理与研究的大型学术专著,揭示了古文字阶段汉字体系内部字际关系,构建了古代汉字的广义谱系,为进一步揭示汉字发展演变规律奠定了基础。 本书所称古文字,指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春秋文字、战国文字和秦文字,以韵部为纲,统属声系;所依之韵部原则上据王念孙古音分部学说,个别韵部略作调整,各部之韵目及排列次序为:之、蒸、幽、宵、侯、东、鱼、阳、支、耕、歌、月、元、脂、物、质、真、文、辑、侵、盍、谈,凡22部;声纽及排列次序为:影、匣、见、溪、疑、端、透、定、泥、来、精、清、从、心、帮、滂、并、明,凡19组;疏证重在分析字形结构及其流变,一般先分析字形构造之理,次指明其演变之迹。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图书] 豆瓣
作者: 徐中舒 中華書局 2010 - 11
出版説明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是一部收録古文字字形的工具書,由著名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漢語大字典》主編徐中舒教授主編。參與本書的編寫人員有徐永年、伍士謙、陳剛、庾國瓊、諶貽祝、李宗貴、李崇智、歐昌俊、冷雪、周旭初、查中林、李玫等先生。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共十四卷,收列古文字字頭約三千個,古文字字形約一萬個。書末附有筆劃檢字表,可供查檢。在編寫上,本書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大體按文字發展的歷史層次分殷代、西周、春秋戰國三欄排列。二、主要選取《説文》小篆爲字頭,並依《説文》的次第排列;《説文》没有的,則寫成楷書並注明出处。三、所收字形絶大多數是從原拓本或原件照片中摹取出來的,少數未見原拓的字,則採用傳世影寫謹嚴可靠的摹本。四、對最初一個形體而有幾種用法,後來演化爲幾個字的,或先只有假借字,後來才出現專字的,參照《金文編》等書成例,採取重見的辦法。五、書中所收字形的斷代,主要根據董作賓和郭沫若二位先生的考證,也參考其他一些專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〇年出版了《漢語古文字字形表》線裝本,共三册。一九八一年,該社將三册合爲一册出版,並增補了批注。後四川辭書出版社又多次重印。此次出版,得到徐亮工先生的大力支持。我們重新排印了書中的注釋文字,並修補、訂正了書中的模糊、錯訛之處。此外,張亞初先生於一九九九年在《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上發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訂補》一文,對本書多有補充和訂正之處,我們徵得張亞初先生家屬的同意,將此文附於書後,讀者可以參考。
中華書局編輯部
二〇一〇年九月
古文字學初阶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学勤 中华书局 2013 - 4
取名“初阶”,就是第一步的意思,是一本较浅近的小册子,帮助读者在学习古文字学的道路上走第一步。与整个漫长的旅程相比,第一步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不过第一步如果迈错了,常会导往错误的方向。入门书必须提供读者必要的、准确的知识,因此对作者的学识反而要求很高。
商周古文字读本(增补本) [图书] 豆瓣
作者: 董琨 商务印书馆 2017 - 9
本书重在古文字的识读,分古文字文选、古文字概述、古文字常用字三个部分。文选部分选择了殷墟甲骨、周原甲骨的刻辞,以及出土器物上的铭文,如鼎、缶、钟等上的铭文;古文字概述包括古文字的类别、内容及价值,古文字考释的方法问题等内容;古文字常用字部分介绍甲骨、金文中的常用字231个,并依许慎《说文》部首次序排列,对这些常用字进行注音、析形、释义,为方便读者,这部分还有常用字音序检字表、常用字笔画检字表。
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论集 [图书] 豆瓣
作者: 裘锡圭 主编 中西书局 2018 - 3
本书为裘锡圭、刘钊、陈剑等古文字、出土文献领域的一流学者围绕“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所作的理论阐述与研究实践。共收录20篇文章,部分文章有作者根据新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所加“编按”。“古典学重建”在大量简帛古书出土后,既成为可能,也实属必需。本书所收文章可谓“古典学重建”的典范之作,既有严密精准的理论界定,又提供了古典学重建的研究范式。精义纷呈,引人入胜。目下,关于“古典学”的讨论和研究颇多,此书可供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中国古文字学概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3
冯时编著的《中国古文字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为中国古文字学的通论性著作,系统阐述中国古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涉及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研究史、古文字学理论与考释方法、音韵学、训诂学、甲骨学、商周金文、简帛与其他古文字材料,以及古器物学与商周史研究,提出诸多重要见解。作者提出中国文字起源两源论,揭示了六书理论的本旨,并将文字纳入语言的背景下加以研考,尤重语音对于古文字研究的作用。作者强调古文字资料作为直接史料的特殊价值,论释其对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的意义。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