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古文献学”
全部 | 书籍 (111)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巴比伦 [图书] 豆瓣
Babylon: Mesopotamia and the Birth of Civilization
7.9 (9 个评分) 作者: [英]保罗·克里瓦切克 译者: 陈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1
巴比伦不仅奠定了文明的基础,而且撑起了历史的脊梁。从公元前5400年前后新月沃地迎来第一批定居者,到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落入波斯人手中,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辉煌历史逐一展现。文明在此诞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大地历经王朝更替、民族融合,见证了文字与文学的诞生、教育与法律的形成、土木工程与数学的发端,更见证了城市的兴起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完善。保罗·克里瓦切克的《巴比伦》探索的不只是文明的最初形态,更是社会进步的规律和人类发展的模式。
古籍版本学 [图书]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黄永年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古籍版本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方法、参考书、雕版印刷的出现、书册制度、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等等。
古文献学讲义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9.6 (10 个评分) 作者: 黄永年 中西书局 2014 - 12
黄永年,江苏江阴人,1925年10月出生,195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陕西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史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文史探微》、《古籍版本学》。
西方校勘学论著选 [图书] 豆瓣
作者: A·E·豪斯曼 等 译者: 苏杰 编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4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阐述西方校勘学理论、原则、方法及发展历史的编译作品。作者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在翻译了一百多万文字的基础上,选择编译了目前这个约30万字的文本,将西方校勘学这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论著,作了精心的编排和翻译。本书共收入了7篇文章和论著,其中有A.E.霍斯曼的“《马尼利乌斯》整理前言”、《用思考校勘》,保罗 马斯的《校勘学》,路德维希 勒尔的《文法学家的技艺:校勘学引论》,w.w.格雷格的《底本原理》,托马斯 坦瑟勒的《校勘原理》,杰罗姆 麦根的《现代校勘学批判》。
编译前言
《马尼利乌斯》第一卷整理前言
用思考校勘
校勘学
文法学家的技艺:校勘学引论
底本原理
校勘原理
现代校勘学批判
附录一 古典学家也古怪
附录二 索引
古籍整理概论 [图书] 豆瓣
9.0 (5 个评分) 作者: 黄永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 1
《古籍整理概论》是一本实用的教材,作者黄永年根据自已多年从事古籍整理的经验以及古籍整理自身在方法、工序、相关知识上的特点,将全书分为八章阐述,包括:底本、影印、校勘、辑佚、标点、注译、索引、其他,涵盖了古籍整理的各个方面。全书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也有一些理论上的总结,系统性强,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今日死海古卷 [图书] 豆瓣
The Dead Sea Scrolls Today
作者: [美] 范德凯 译者: 柳博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本书作者尽量涵盖最主要的领域,并且引入最新的信息。目前而言,第一批古卷被发现至今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在古卷的内容全部出版之后,我们才能从更宽广的视野谈论当初发生的事,并且概述当今的古卷研究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本书是对考古发现的古代经典文本做精细研究、考证的力作,有助于此研 究领域的当今学者明辨死海古卷研究的种种问题。
【名人推荐】
这本书对死海古卷的发现、意义、研究现状做出了清楚、细致、精彩的描述。若是有人对这些感兴趣,就应当一读。它不仅结构严谨,而且可读性强。
——Commonweal
引人入胜、简明易懂,还有很多珍贵照片。范德凯对死海古卷做出了深入、周密和公允的解读,而这正是我们非常需要的。
——Hebrew Studies
供会众使用的图书馆都应当购进此书,帮助读者理解死海古卷这一半个世纪前的重大发现意味着什么。
——Church & Synagogue Libraries
关于死海古卷的书籍有很多,唯有这本可以被视为最好的大众参考读物,它详尽地描述了考古遗址、文本和学术研究的历史。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老子今研 [图书]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裘锡圭 中西书局 2021 - 3
本书辑裘锡圭先生近年来结合出土的《老子》简帛本研究今本《老子》的主要成果,编为一册,列入 “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丛书。本书共收录相关论文8篇,主要利用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北大简等出土的《老子》文本,对传世与出土各本《老子》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考证,内容不仅涉及《老子》文本内容的探讨,也深入研究了《老子》一书的思想价值。该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推进今本《老子》一书的相关研究,对于古典学的重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印刷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秀民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6 - 10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和造纸术一样,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关于印刷术的起源、演进和传播,中外学者曾经作了不少研究。但是一部全面的、详尽的和有系统的关于中国印刷术发展的历史,却一直没有出现。张秀民先生新作《中国印刷史》的出版,不仅在这一专题的领域中,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弥补了这一方面的缺失,即对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的研究和了解上,也增加了一节重要的篇章。 这本书的内容广泛,体大思精,洋洋五十万言,包罗了自从印刷术发明以来一千多年间全部刻书和印书的历史,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时代的刻书地点、刻本内容、版本特色、刻工印工的生活和事迹,以及各种刻印的方法。其他在书籍以外的各种印刷品,如版画、年画、报纸、纸币,以至印刷所用的各种物料如纸、墨等文房工具,也都提供了新鲜的资料和独特的见解。这是迄今所见到的一部最完备而有系统的综合之作。
目录
钱存训博士序
李希泌先生序
自序
增订版自序
凡例
第一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前言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的发展
唐代(618-907)雕版印刷的始兴
五代(907-960)监本及蜀国、吴越的印刷
宋代(960-1279)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
辽代(916-1125)雕刻两部《契丹藏》
金代(1115-1234)监本及雕印佛、道藏
西夏(1038-1227)
大理(937-1253)
元代(1271-1368)刻书衰落
明代(1368-1644)刻书又大盛
清代(1644-1911)各种印刷的兴衰
太平天国(1851-1864)刻书
第二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活字印刷的发明
活字印刷的发展
西夏活字
元代活字
明代活字
清代活字
活字本的形式
活字本的内容
活字印刷未能占主导地位的原因
活字本目录
第三章 历代写工、刻工、印工生活及其事略
五代
宋代
辽代
金代
西夏
元代
明代
清代
第四章 中国印刷术对亚洲各国与非洲、欧洲的影响
亚洲
非洲
欧洲
附录

增订版跋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图书] 豆瓣
作者: 俞樾 / 刘师培 中华书局 2005 - 4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繁体竖排版)》内容简介:夫周、秦、两汉,至於今还矣。執今人尋行数墨之文法,而以读周、秦、两汉之书,譬犹執山野之夫,而舆言甘泉、建章之巨鹿也。夫自大小篆而隸书,而真书。自竹简而缣素,而纸,其为變屡矣。執今日傅刻之书,而以为是古人之真本,譬犹闻人言筍可食,歸而煮其簀也。嗟夫,此古书疑義所以日滋也欤!采不自揆,刺取九经诸子,为古书疑義举例七卷,使童蒙之子,皆知其例,有所據依,或亦读书之一助乎?若夫大雅君子,固无取乎此。俞樾记。
余嘉锡论学杂著(两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余嘉锡 中华书局 2007
本书包括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版《余嘉锡论学杂著》的全部内容,包括论文、书籍的序跋和杂考三类共三十篇及读书随笔三十条,此次新增读书随笔二十三条、七律四首、墓表一篇、附录《余嘉锡先生传略》一篇。所收多为著者一九四五年以前所写,涉及古籍的流传、古代书册制度的沿革、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生卒年月考证、重要历史文献中所反映的史实及目录书籍的源流和一般考勘的方法等等。内容充实,考证详密,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献、小说、戏剧以及校勘学、目录学的人颇有参考价值。
古书句读释例 [图书] 豆瓣
作者: 杨树达 中华书局 2003 - 1
中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先生著《古书句读释例》一书,针对古书断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误读的类型、贻害、原因、特例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举例、评述。作者对误读的类型剖析尤详,将经典例句的多种注疏逐一进行列举、对比,最后判明是非、取之以理,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古书句读的基本原理。书中例句全都来自《诗经》、《礼记》、《尚书》等古代经典,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古文字功底,旁征博引,简洁畅达地游笔其中,立论精深,条理清晰,使该书颇具可读性。
简帛数术文献探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刘乐贤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2 - 6
《简帛数术文献探论(增订版)》从文献学和数术史的角度来解读和认识早期数术文献,一方面注意搜求后世相关记载与出土文献对读,另一方面也注意运用出土资料重新考察某些传世文献,考证疑难数术问题。对以往未被充分重视的出土数术文献,颇多作者首次发布的研究心得。
死海古卷 [图书] 豆瓣
The Dead Sea Scriptures
作者: 西奥多.H.加斯特 译者: [美]西奥多.H.加斯特 英译 / 王神荫 中译 商务印书馆 1999 - 11
1947年春天,杰里科(Jericho)附近山洞的隐藏古卷,即最古老的犹太文献手稿,今天被称作《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的偶然发现,导致了本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1948—1956年间,11个藏有手稿的洞穴(被标示为1—11号洞),又在死海西岸的北部角落,即被称为库兰(Khirbet Qumran)的附近发现,从这些洞穴又发掘出大量的《旧约圣经》古卷和其它文献的手抄本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图书] 豆瓣
作者: 李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 4
这是作者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课时的讲稿,上编是简帛古书的基础知识,下编是简帛古书的分类导读;前一半学生上课听讲时使用,后一半大家下课看书时使用。作者力求“把道理讲清楚,用材料来摆事实”,并融汇学术界出土文献研究的最新成果,力图打通出土古书与传世古书的连接,重新认识并建构起古代知识系统和人们的思想文化心理。
春秋左传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童书业 译者: 童教英 注解 中华书局 2006 - 8
《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是童书业(1908-1968)晚年之作,“为总结本人六十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证性研究”,包括《春秋左传考证》和《春秋左传札记》,以《左传》为核心,结合有关典籍及铭文,从考证史料入手,运用唯物史观,探讨春秋史、西周史和上古历史,被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的一部名著”。
日本国見在書目録詳考(三冊) [图书] 豆瓣
作者: 孙猛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 9
《日本国见在书目》,由日本学者藤原佐世于宽平年间(889年—897年)奉敕编纂。此目成书于《隋志》和两《唐志》之间,共收唐及唐以前古籍1568部,计17209卷,模仿了《隋志》分类的结构和次序。本书对该书目所载汉籍的卷数、流传、存世等情况作了详细考订,并附录有关论著和文章的索引。是利用和参阅本书目绝佳的工具书。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