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夜航船”
全部 | 书籍 (10)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夜航船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8 (16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
《夜航船》不是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浅白的文言讲说的四千多个文化段子,绝大多数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或者往雅处说,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知道的社科知识。极少量虽然可以说有荒诞不经的意味,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也尝不可以看看。
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盖村夫俗子,其学问皆预先备办,如瀛洲十八学士、云台二十八将之类,稍差其姓名,辄掩口笑之。彼盖不知十八学士、二十八将,虽失记其姓名,实无害寺学问文理,而反谓错落一人,则可耻孰甚。故道听途说,只办口头数十个名氏,便为博学才子矣。余因想吾八越,惟余姚风俗,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故凡百工贱业,其《性理》、《纲鉴》,皆全部烂熟。偶问及一事,则人名、官爵、年号、地方枚举之,未尝少错。学问之富,真是两脚书厨,而其无益于文理考校,与彼目不识丁之人无以异也。或曰:信如此言,则古人姓名总不必记忆矣。余曰:不然,姓名有不关于文理,不记不妨,如八元、八恺、厨、俊、顾、及之类是也;有关于文理者,不可不记,如四岳、三老、臧彀、徐夫人之类是也。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睡。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人伸伸脚。余所记载,皆眼前极肤浅这事,吾辈聊且记取,但勿使僧人伸脚则可已矣。故即命期名曰《夜航船》。古剑陶庵老人张岱书。
还有2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夜航船 [图书]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 李小龙整理 中华书局 2012 - 2
《夜航船》,明代张岱(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等名著)撰。全书二十卷,按类分为二十部,以词条的方式撰写。从天文地理到经史百家,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内容广采博收,涉及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著作。
《夜航船》并非高深莫测的古书,而是用较为浅显的文言叙述四千余个文化常识段子,这些条目绝大多数都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所必须熟知的内容。虽然也收录了一些现在看来荒诞不经的内容,但作为古人的情趣笑谈,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的一些文化状况,也未尝不可以看看。
夜航船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岱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9 - 1
《夜航船》(精)是张岱编撰的一部可谓琳琅满目的小型百科全书。此书分门别类,众采经史子集资料,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人伦政事、礼乐科举、草木花卉、鬼神怪异共计二十大类,四千多条目。该书中的许多文史典故、异闻轶事、文物掌故、风俗民情等文字生动活泼,不少条目都是可读性极强的隽永小品文。
敦煌俗字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涌泉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
《敦煌俗字研究》(第二版)是郭在贻教授提出的敦煌语言文字研究中著名的“敦煌三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郭在贻教授的学生、著名学者张涌泉教授编著,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敦煌俗字研究的诸问题,如俗字的性质、敦煌俗字的概况、敦煌俗字的类型、敦煌俗字研究的意义,以及认识敦煌俗字的方法,等等;下编按部首把敦煌字书、韵书以及其他写卷中的俗字材料汇为一编,并与传世字书、碑刻等文献中的俗字材料相参证,上探其源,下明其变,力图勾勒出每一个俗字的来龙去脉。
张涌泉教授的《敦煌俗字研究》是一部敦煌俗字研究领域的重要专著,全书资料完备,论述全面,颇多创见,实用性强,对文字学研究、对敦煌文书的校读、对大型字典的编纂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今事物考 [图书] 豆瓣
作者: (明)王三聘辑 上海书店 1987 - 3
卷一:天文
卷二:公式
卷三:国制
……
类似于古代的辞海。
----------------摘-----------------
卷一:天文
【天】
朱子曰 邵子皇極經世書 以元統會 以會統運 以運統世 三十年為一世 十二世爲一運 三十運為一會 十二會為一元 一萬八百年為一會 初間一萬八百年 至子而天始開
《角力记》校注 [图书] 豆瓣
作者: 吳文子 / 龔浩敏 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0 - 1
我国最早的摔跤专著――《角力记》
角力即摔跤,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可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留传下来的摔跤文献很少,《角力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角力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因此《角力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摔跤文献。《角力记》诞生于公元9世纪后期,它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摔跤历史。
据《宋史·艺文志·卷五》记载,《角力记》的作者是调露子,但调露子的真实姓名和年代还有待考证。《角力记》全书共分述旨、名目、考古、出处、杂说第几个部分。它详细地介绍了摔跤名称的演变,有的称“相搏”,有的叫“角抵”、“相扌费 ”、“相扠”、“角力”、“手搏”、“拍张”等等。《角力记》中还记载了古代摔跤的规则:只能是两人徒手互相角力,即使在两军阵前,摔跤赌胜也不许其他将士协助。倘有一人手持兵刃,那就不能算作摔跤。至于比赛时间和采用的动作,在《角力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拳打脚踢、夹头颈和扭关节等,但最终必须把对方摔倒或使之失去战斗力才算获胜。
《角力记》的后一部分记载了摔跤比赛的实况,其中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在“角抵对”表演时,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的盛况。
《角力记》的作者对角力的产生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是前无古人的。作者大胆地反对儒家观点,对角力作了公正的评价,在书中充满感情地讲“惟力也,岿然独存”。作者实事求是地从民俗的崇尚、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角力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总之,《角力记》是我国古代摔跤发展史中独一无二的传世佳作,为我们研究古代的体育活动发展史实和理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依据,特别是在今天体育腾飞的时代,《角力记》的史料价值就显得更加珍贵。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