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法律”
异见时刻 [图书] 豆瓣
Notorious RBG: The Life and Times of Ruth Bader Ginsburg
8.3 (85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琳·卡蒙(Irin Carmon) / [美] 莎娜·卡尼兹尼克(Shana Knizhnik) 译者: 骆伟倩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9
《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九人”之一)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于1993年由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为大法官。是继桑德拉·戴·欧康纳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目前唯一一位犹太女性大法官。鲁思·金 斯伯格的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争取、维护与保障。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模仿的是美国著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华莱士(Christopher Wallace)的别称。
书中内容一部分是传记,一部分是画集,还有一部分是金斯伯格的案件记录。通过穿插采访、插图、网络热词等素材,对金斯伯格的一生进行了精彩回溯。
本书获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杰弗里·图宾、知名法政译者何帆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获得《波士顿环球报》《时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等书评推荐。
——————
“金斯伯格大法官之伟大,与性别标签和女权立场无关,也与自由、保守之争无涉。她的人生,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也有金石可镂的坚持,始终贯穿着正直、顽强、善良、敬业等人类美好品质。如果您对生命真谛或法律精神抱有困惑,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何帆,《大法官说了算》作者、《批评官员的尺度》《九人》译者
“轻松、有趣、令人深思的法官生涯记录,解释了为什么新一代如此拥戴金斯伯格。”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
“卡蒙和卡尼兹尼克对金斯伯格的法律生涯进行了有力的描写,尤其是她的标志性异见时刻……凭借着她强烈的诚实、坚定的真实以及天生的时尚感(那些颈饰),金斯伯格作为一位文化偶像,值得拥有自己的庞大粉丝群。”
——凯特·塔特尔,《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严谨的书为金斯伯格挑战性别成见的开创性案件提供了新的视角。”
——路易斯·梅尔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副法律主任
“如果你喜欢金斯伯格,本书作者会让你爱上她,金斯伯格不仅仅是一个女权主义英雄,更是一个真正的人。”
——米歇尔·鲁伊斯,《时尚》
“一个谦逊、好学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书可能写得比较好玩,但是值得去认真阅读。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好故事和赞誉的最好范例,很难不为之动容。”
——詹妮弗·西尼尔,《纽约时报》
“这本有趣又认真严谨的书为了解我们时代最为重要的民权人物之一带来了新启示。这是流行文化和严肃学术的融合。我打算送给我的两个女儿一本。”
——吉尔伯特·金,普利策奖得主
多么精彩的书啊:带批注的案例!迷人的照片!为什么她喜欢整晚写作!作为律师打赢的一连串大案,以及她如何选择这些案件!她如何让比尔·克林顿哭泣!我以为我了解金斯伯格,事实上我错了。一本了解这位卓越的法学家的伟大读本,完全可以大笑着读完。
——雷切尔·玛多(知名美国政治新闻女主播)
言论的边界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Freedom for the Thought That We Hate: A Biography of the First Amendment
8.7 (44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东尼·刘易斯 译者: 徐爽 法律出版社 2010 - 5
本书作者以理性客观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美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可预计的将来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飓风 (1999) [电影] 豆瓣
The Hurricane
7.8 (21 个评分) 导演: 诺曼·杰威森 演员: 丹泽尔·华盛顿 / 维斯勒·夏农
其它标题: The Hurricane / 捍卫正义
一个黑人毛头小伙莱斯(维斯罗斯•雷恩•香农 Vicellous Reon Shannon 饰)在旧书市无意中淘到了拳王“飓风”鲁本•卡特(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饰)在狱中写的自传,并开始了对他的故事产生了兴趣。鲁本出生于贫寒家庭,幼年时嫉恶如仇,因此与当地的白人警察结怨。后来,他因为出色的身手,名震拳坛,绰号“飓风”。此后,他参加了越战成为荣誉军官,并在某舞会偶然结识了后来的妻子。当生活进入美满轨道的时候,一次新泽西酒吧杀人案彻底毁掉了他美好希望。莱斯与鲁本通信,了解到他蒙受不白之冤,便说服了朋友们,一起查找证据,希望揭开真相,令他重获自由,然而种族歧视的恶势力却在暗中百般刁难,意图把飓风困死在牢房……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图书] 豆瓣
10.0 (5 个评分) 作者: 任东来 / 陈伟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5 - 6
本书并没有就法律谈法律,而是用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描述了法治在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联邦最高法院的25个故事所提示的,是一以贯之而又不断发展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美国宪政的酸甜苦辣尽在其中,让读者去细细回味。
正义的慈悲 [图书] 豆瓣
Just Mercy: 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
作者: [美]布莱恩·史蒂文森 译者: 于霄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1
正义不仅存于冰冷的法律 更存于每个人心中的仁慈和悲悯
|“美国的曼德拉”布莱恩·史蒂文森律师的第一本书
|亚马逊、《纽约时报》畅销书,《时代》周刊年度十佳非虚构作品
| 2015年美国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形象奖,安德鲁·卡内基卓越非虚构作品奖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西雅图时报》《时尚先生Esquire》年度图书
高鸿钧 何勤华 贺卫方 季卫东 李秀清 郑戈 一致推荐
蔡崇达 李静睿 杨潇 吴琦 重磅推荐
贫穷的反面不是富裕,而是公正。
|布莱恩•史蒂文森,闻名全美的公益律师,美国的曼德拉,为身处绝境的囚犯带去希望。
|他认为,衡量一个社会的标准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有钱势的人,而是能否对那些贫穷的人、被定罪的人、被监禁的人给予仁慈和悲悯。
|史蒂文森创办了平等司法倡议组织,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善。
|《正义的慈悲》是这位伟大律师的第一本书。
布莱恩•史蒂文森是美国的曼德拉,他是一位年轻、睿智的律师,怀着勇气和信心去为我们所有人追求正义。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家有良知的人应当读读《正义的慈悲》,去看看当复仇和惩罚取代了公正和慈悲,会发生什么。《正义的慈悲》和所有法律悬疑小说一样扣人心弦,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去体会它所彰显的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
——图图大主教,诺贝尔奖得主
从社会正义的最前沿传来了我们时代最紧迫的声音。布莱恩•史蒂文森是当代的阿蒂克斯•芬奇,他拼尽全力去拯救被判死刑的无辜者,其实也是在拯救美国。《正义的慈悲》是一本蕴含伟大力量和勇气的书。它揪紧我们的心,又鼓舞着我们,它是一部司法启示录。
——伊莎贝尔•威尔克森(Isabel Wilkerson),普利策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得主,著有《他乡暖阳:美国大移民史诗》
布莱恩•史蒂文森是我的偶像,他是律师也是法学教授,他尽力去拯救那些死刑犯的生命。我会向包括我的女儿们在内的所有人推荐这本书。
——克雷格•B.福特曼(Craig B. Futterman),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个人面临的最大灾难之一就是被控有罪。史蒂文森充满同情地描绘了被控者所面临的苦境,使读者感同身受。不少法律人心怀偏见,致使冤案大错铸成,对于无辜者而言这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如何实现对无辜者苦难的救赎?英雄律师史蒂文森给出了答案:“正义存于每个人心中的仁慈和悲悯。”
——许身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正义的慈悲》讲述了一个无辜者如何被诬入狱,又如何艰难获救的故事,引人入胜,更发人深省,对于当前中国刑事误判的治理,无疑具有启示意义。刑事误判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挑战,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其不可避免,却可有效加以防范,更应得到依法纠正。
——李奋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推开美国法律之门 [图书] 豆瓣
Law 101: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作者: 费曼 法律出版社 2008 - 4
《推开美国法律之门(第2版)(英文版)》不仅向你介绍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推开美国法律之门(第2版)(英文版)》通过向你提出一些耐人思索的难题,或法官和律师处理的棘手案例,让你身临其境地了解立法的整个过程。读过此书之后,当再听到法律争议问题时,你会对其背景和问题的复杂性有更好的理解,而且对事实真相独立做出更正确的判断。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你也会有更充分的准备,无论是购置房产还是起诉他人以确保自己的权利等等,都会使读者从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是学生,无论读法律还是其它专业,《推开美国法律之门(第2版)(英文版)》能让你对所法律学科有一个全面了解,而通过其它方式则难以做到。
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 [图书] 豆瓣
The "Higher Law" Background of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作者: (美)爱德华·S.考文 译者: 强世功 三联书店 1996 - 11
这本小书简洁而极生动地写出了对美国法的性格和美国宪法制度产生重要影响的具有二百年历史的自然法思想背景。美国宪法的力量以及美国宪法条款中具有的公正意识皆来源于高级法诸原则。……法律主要是被发现而非被制定的,这样一种法的概念可以从德摩塞尼斯一直追寻到加尔文·库利奇和后来的其他人。
吉迪恩的号角 [电影] 豆瓣
Gideon's Trumpet
其它标题: Gideon's Trumpet
根据 Clarence Gideon 的真实事件改编。
True story of Clarence Gideon's fight to be appointed counsel at the expense of the state. This landmark case led to the Supreme Court's decision which extended this right to all criminal defendants. Written by Steve Walker <swalker@ionet.net>
美国宪政民主下的司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图书] 豆瓣
作者: 韩铁 2009 - 11
《美国宪政民主下的司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历史角度探讨了法院及其司法实践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的“鸟瞰篇”在回顾美国法律史学界对法律与美国经济的关系所作研究的基础上,对法律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探索篇”则从合同法、财产法、侵权法、公司法、反托拉斯法、证券法、环境法和“新政宪法革命”等专门法领域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角度,对美国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具体分析和探索,力图多方位和深层次地展现其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最后的“回眸篇”从《美国宪政民主下的司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美国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所做的综合研究和具体探讨提供的启迪出发,将视野扩大到对研究美国历史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的思考,呼吁史学界同仁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这个重大历史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美国宪法精解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昶 著 / 高祥 编 2016
《美国宪法精解(套装上下册)/比较法学文库》是美国法学会ALI中国会士王昶博士细讲美国宪法精髓,条分缕析法治原则下的平等保护、程序正义、权力的平衡和制约。
收录39部美国联邦法院判例法(特别收录《排华法案》判例)、《大宪章》和多部美国州宪法新译本、宪法全部文献检索钥匙码Key Numbers、研究资源及路径、宪法词汇表、中英文宪法书目和影视作品等。首次完整呈现美国宪法全景图。
法学师生、法官、律师、美国文化学习者和赴美留学生的案头宝典;研究美国历史、理解美国政治的参考。
美国行政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王名扬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 8
《美国行政法》(上下)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对外国行政法的学习和教学的需要,美国出版的行政法学教科书配合美国法学院的教学方式,大都采取案例体制,实用性强,适宜于培养法官和律师,不符合我国教学的需要.中国人学习美国行政法的目的,着重研究美国的行政制度,视野超过判例法的范围。行政体系作为一种制度,当然不能忽视判例法的研究。尽管如此,行政法学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必须有一个理论体系。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不能局限于判例法的范围,美国也有不少的行政法的教科书不采用案例体制,但是就其内容而言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判例法的束缚,没有建立一个行政法学理论体系。当然,美国是一个判例法的国家,离开行政法的判例,不可能有重要的行政法的原则。正因为如此,《美国行政法》(上下)虽然没有采取判例法的体制,仍然引用了大量的行政法的判例。引用行政法的判例不等于必需采取判例法的体系,束缚研究对象的范围。从比较法的观点来看,英国也是判例法国家,法国虽然是成文法国家,就行政法而言,也是一个判例法国家。
法院与宪法 [图书] 豆瓣
The Court and the Constitution
作者: [美] 阿奇博尔德·考克斯 译者: 田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5
序幕
第一部分 建国
第一章 费城奇迹
第二章 司法至上
第三章 最高的联邦权力
第四章 开启全国市场
第五章 一个不可分裂的国家
第二部分 从自由放任到福利国家
第六章 经济自由
第七章 二元联邦制
第八章 新政之下的司法节制
第九章 联邦权力的扩张
第三部分 作为改革工具的宪法裁决
第十章 沃伦法院
第十一章 异端
第十二章 国家安全与第一修正案
第十三章 校园隔离的解除
第十五章 纠偏行为
第十六章 政治平等
第十七章 基本权利与嫌疑归类
第十八章 堕胎
第四部分 宪政与法制
第十九章 司法审查的未来
宪法史上的失踪者
——代译后记
索引

《法院与宪法》的中译本是首次在中文世界里出版的美国宪法学经典。在本书中,考克斯教授以其独有的智慧,清晰地描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角色;书中的经验反思为读者提供了关于这一主题的洞见——如果没有本书的出版,这或许是那种只有多年沉浸于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士才能理解的东西。
作为一位杰出的法律学者与教授,考克斯总是关注联邦最高法院在解释与执行美国宪法时的工作;作为联邦政府的首席检察官,考克斯是肯尼迪与约翰逊政府在联邦最高法院代表合众国应诉的首席律师;作为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以他的信念和正直去追查尼克松总统的犯罪行为,这让他在后人皆知的“周六午夜大屠杀”中被尼克松解雇,却最终导致了尼克松的中途下台——法治事业的胜利。
阿奇博尔德·考克斯是美国宪法史上的真正的英雄。因此,谨以此书中译本之出版来纪念考克斯教授,并传播他所参与塑造的美国宪法。

——劳伦斯·却伯(Laurence H. Tribe):哈佛大学法学院宪法学教授。
大法官与总统的对决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克利夫·斯隆 / 戴维·麦基恩 译者: 王之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1800年,美国建国之初,在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与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之间展开的总统竞选残酷而激烈。党争近乎撕裂了刚成立不久的合众国,“二次革命”的危机悄然逼近。败选的亚当斯不甘将合众国的命运交给新选出的、由民主共和党人控制的政府。他在联邦法院的人事问题上孤注一掷,希冀让法院成为联邦主义者的政治堡垒,延续联邦党人的既定国策。刚刚施行不久的合众国新宪法,显然对这一局面缺乏应对之道。危局之中,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挺身而出,带领最高法院有力地回应了这次挑战。本书围绕马歇尔大法官笔下一则里程碑式的著名判例——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展开。通过该案,最高法院手中的司法权大大加强;但更重要的是,原本只存于国父们脑海中的三权分立理想,最终照进了现代国家的政治蓝图。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勾心斗角的政争以及精彩纷呈的人物,本书精彩淋漓地展现了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之初民主革命的精彩岁月。
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 [图书] 豆瓣
作者: P.S.阿蒂亚,R.S.萨默斯 著 译者: 金敏 等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 1
本书旨在讨论关于推理、法律理论、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用比较的方法深化这些问题的理解。
本书通过比较的方法对英、美两国的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深入到两国的历史传统、政治文化及民众心理的层面,从中追寻两国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方面的差异的深刻根源。作者将两国的主要差异概括为:英国法的形式性、与美国法的实质性。而从作者的论述方法来看,也是形式与实质的完美结合——既进行了证据翔实的实证分析,又恰当运用了实质推理的方法。
本书的研究既涉及法律理论,也涉及比较法,着重探讨我们所认为的英美两国在法律特征与法律推理的总体风格上的主要差别——我们分别称之为“形式的”与“实质的”。在确认和阐释这些差别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必要就作为法律体系之特征或属性的“形式性”(formality)。建立一个颇为精致的理论装备(a fairly elaborate theoretical apparatus),并且,我们希望这本身是对法律理论的一个原创性贡献。倘若我们关于英国法和美国法之间的区别所作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也是对比较法研究的贡献。借助于“形式与实质”的界分去观察英国法与美国法的总体特征,能使读者对这两种法律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英美法原论(套装上下册) [图书] 豆瓣
作者: 高鸿钧 / 程汉大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汇聚了国内在本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历时6年编写,篇幅过百万字,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英美法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考察它的历史与现实,提炼它的义理和精神,阐释它的理念与制度,分析它的程序与运作。本书包括一篇导论和六编:英美法的历史、渊源与特征;英美公法:宪法、行政法和刑法;英美私法:财产法、契约法、侵权法、商法和信托法;英美的司法组织、诉讼程序与法律教育;英美主要法学理论与法律思想;英美法律文化、移植与全球化。
美国宪法的原旨主义 [图书] 豆瓣
Originalism: A Quarter-century of Debate
作者: 斯蒂芬·卡拉布雷西 (Steven G.Calabresi) 译者: 李松锋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 3
美国宪法文本在其诞生之时,究竟具有怎样的内涵?我们在今天又该如何阐释和理解当初奠定这个国家法律和政治基础的美国国父们的话语?
编者在本书中收录了包括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前大法官及司法部长在内的对美国司法体系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关于美国宪法的原意及其对美国法治的影响这些重要问题的争论及探讨。并试图从本意上去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宪法是内在精神和思想价值。
美国联邦宪法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2011 - 1
《美国联邦宪法》是法学教科书的一个学术范本。作者曾留美十五年,深谙美国联邦宪法,披沙沥金,专门为中文世界的学生撰写了此部介绍美国联邦宪法的优秀著作。《美国联邦宪法》以“分权与人权”为主线,突出介绍联邦与各州的分权以及对人权的保障。第一章介绍了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这是美国宪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美国联邦宪法》重点介绍联邦法院对宪法作用的制度根源。第二章到第四章着重阐述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权关系,特别强调国际贸易?联邦权力与各州权力的影响。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介绍了法律正当程序与法律平等保护,这恰恰是美国宪法独具魅力的两大部分。第七章与第八章突出介绍个人权利,特别是作为人权基础的言论与新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美国联邦宪法》分开了叙事与评论,将若干重大主题及不同的评论文献置于正文之后,便于读者学习。因而,《美国联邦宪法》不仅是传授法学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优秀学术范本。
《美国联邦宪法》代表了国内学者对美国联邦宪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提升中文世界法学学术水平的一部力作。
民主与不信任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伊利 译者: 张卓明 法律出版社 2011 - 3
本书主题是美国的司法审查,即司法机关依据宪法审查立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宪,尤其关注联邦最高法院针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的审查。在美国,虽然经过长期争论,司法审查制度总体上已经被认可,关注焦点是法官如何适用法律。在沃伦法院的司法能动主义实践和比克尔的“反多数难题”理论基础上,伊利提出了程序导向的司法审查方法,形成了一个“参与导向的、强化代议制的”司法审查理论,并对此作了详细解释。本书是经典之作,从1980年出版,到2002年,已在美国印刷了十四次。以本书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也已在美国开过多次。本书是迄今美国法学界引用率最高的法学著作之一。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