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莫名其妙产生好奇”
全部 | 书籍 (23)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独居的一年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A Widow for One Year
7.9 (80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欧文 译者: 孙璐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8
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
◆ 怪不得是村上春树的偶像!当代文坛小说宗师、“狄更斯再世”约翰·欧文传世大作!
◆ 村上春树:“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他的读者都变成了瘾君子。”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表示,欧文是自己的文学偶像之一,他曾翻译欧文作品、采访欧文,还与欧文一同慢跑
◆ 《华盛顿邮报》:“至今尚在人世的作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比得上欧文。”
◆ 评论界认为欧文是罕见的承袭了现实主义文学精髓的作家,将他誉为“狄更斯再世”
◆ 欧文作品在赢得文坛推崇的同时深受大众喜爱,被翻译成35种文字,书迷已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从纽约到巴黎到东京,谁不爱约翰•欧文?
◆ 《独居的一年》是一个关于爱欲与成长的故事,让你大笑出声,也让你默默流泪。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
【内容简介】
-
这个故事里的每位成员都有些“反常”,他们一直在现有生活之外寻求另一种可能:
母亲玛丽恩为忘却丧子之痛和丈夫的背叛,与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少年埃迪擦出火花;
父亲特德一边创作古怪的儿童读物,一边流连于各色女人的怀抱;
少年埃迪迷失在忘年恋的激情中,从此无法爱上比自己年轻的女性;
4 岁的小女儿露丝, 则在父母间破碎的关系以及对死去哥哥的想象中,挣扎着长大,渐渐成为一名作家。
这年,露丝41岁,已是位单身母亲。在这独居的一年里,她第一次遇见真爱,也突然理解了父母的选择,理解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
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
-
【名人及媒体推荐】
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他的读者都变成了瘾君子。——村上春树
-
就我个人的领会,欧文本质上是位非常单纯的作家。但由于太过单纯,以致和这个不单纯的世界产生了冲突,反倒令人觉得他的现代性更加明显。这种独特感,真是了不起!如此独特与激进,希望有更多人能够理解。——村上春树
-
我从翻开小说的那刻起,一口气读了1 8 3 页,被感动得一塌糊涂,然后意识到我应该将这种感动带入大银幕。——托德·威廉姆斯(好莱坞知名导演)
-
令人惊异的丰富与原创性,《独居的一年》是当代小说中罕见的佳作,当读者离开这个深邃而精细的想象世界时,都会感到难舍难离。——斯蒂芬·金
-
一旦和纯粹而沉重的康拉德、浓烈而幽微的福克纳、锐利而絮叨的贝娄或佻达而炫奇的罗斯相较起来,欧文的小说总能在更多浪漫传奇式的悬疑和惊奇的交织之下让读者往复穿梭于倍胜于这些大师们所点染或镂刻的现实。——张大春(台湾作家)
-
很难看到一个人能够红如此长时间:他不断地创作一本又一本成功的小说,并且每一本都成为我们文化的遗产。正因此,他拥有越来越多的忠诚的粉丝。
——阿布芮汉·韦尔盖塞(美国小说家)
-
《独居的一年》位居欧文作品之巅……有令人狂喜的角色、令人着迷不已的故事。——《时代周刊》
-
《独居的一年》蕴含丰富的喜剧性,同时意味深刻,令人难忘。这是一个关于爱的多层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情感力量是多么惊人。它玩世不恭,有些情色意味,是一部关于时光流逝与悲伤的残酷性的才华横溢的杰作。——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
-
欧文先生说故事的才情如此卓越不凡,以致他能以耸人听闻且没有结局的通俗情节剧,忠实完整地重建我们的时代。——《纽约时报》编辑推荐
-
《独居的一年》具有聪颖而细腻的写作技巧,散发出徘徊不散的悲伤,我们很容易将自我投射于主角的家庭故事。欧文是当今少数能用近乎反讽与幽默的手法写作忧伤的作家。——《今日美国》
-
一部异常丰富的、19世纪风格的巨作,充满各式怪诞的巧合、多重的情节支线、漫长的离题、故事中的故事……一个迷人且感人的传奇故事,既根植传统又深具现代性。——《纽约时报》
-
约翰·欧文是美国小说家中想象力与热情的顶峰……他拥有十倍于其他作家的想象力。——《丹佛邮报》
-
具有深层的魅力……《独居的一年》的丰富与美丽具有多样性,享受它是人生的乐趣之一。——《洛杉矶时报》
只是孩子 [图书] 豆瓣
Just Kids
8.5 (44 个评分) 作者: [美] 帕蒂·史密斯 译者: 刘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0
2010年美国最高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的人生,她以此书回忆。
1967年,他们在布鲁克林偶遇,她是离家流浪的女孩,他是荒废学业的男孩;
1969年,他们在切尔西酒店蜗居,她是爱写诗的书店店员,他是爱画画的午夜牛郎;
1971年,在摇滚乐中她越陷越深,在前卫摄影中他逐渐发现自我;
1973年,在CBGB舞台,在摄影暗房,他们于不同的领域各自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1989年,她已成一代朋克摇滚女王,他却因艾滋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1968年的夏天,那是柯川去世的夏天,是爱与骚乱的夏天,也正是在那个夏天,两个刚刚踏上艺术之路的热血青年相遇在布鲁克林。
帕蒂•史密斯会成长为诗人和音乐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会将他高度挑衅的个人风格瞄准摄影艺术。他们单纯而热忱,从科尼岛到第42街,最终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著名的圆桌、安迪•沃霍尔王朝听政的地方。他们的足迹遍及纽约。1969年,这对情侣在切尔西酒店驻扎下来,迅速融入了那个赫赫有名也声名狼藉者的团体――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千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个意识格外敏锐的时代,诗歌、摇滚、美术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约定。他们的生活混乱而浪漫,他们献身创作,被共同的梦想所推动,在那段如饥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励、相互扶持。
《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它是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纽约,向它的贫与富、它的牛郎与恶棍的一次致敬。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
在春天走进果园 [图书] 豆瓣
8.3 (22 个评分) 作者: [波斯] 鲁米 译者: 梁永安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 8
鲁米被联合国评价为“属于整个人类的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哲学家和诗人”。本书是鲁米这位大彻大悟的圣哲的心灵语录。鲁米的诗歌击穿事物的表象,直达灵魂深处。对灵性的逼视和反省,让人身心震荡。当城市文明的坚硬外壳将我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不畅的时候,鲁米像山间溪流一样的清澈语录,慢慢化开这层岩石,原本深藏在我们自性深处的生命嫩芽,才有勇气破冰而出。鲁米教导我们放下包袱,慢慢走,回头看,找回自己的初心。现代文明谈工作、谈业绩、谈进度、谈财富,鲁米却让人谈谈灵魂。
为什么?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Why?
8.3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查尔斯·蒂利 译者: 李钧鹏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 5
《为什么?》是一本关于我们所给定的理由以及这些理由如何给定的书。它考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出的理由如何取决于社会关系,并反过来构建社会关系。本书以简易平实的风格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理由来确认、建立、协商、修复或终止与他人的关系。
蒂利考察了人们所给出的大量不同类型的原 因。例如,他描述了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员如何根据说话对象的转换,以不同方式解释两架飞机的几近失踪:对于在鸡尾酒会上碰到的熟人,他可能以一种无所谓的口吻说“这种事三天两头都会发生”,或对已曝光的事件天马行空、侃侃而谈;对于工作中的同事,他会试着做出一番、更专业的解释;而在给部门领导的正式报告中,他会提供一套细针密缕、字斟句酌的解释。
蒂利指出,理由可以分为四种:
惯例:“不好意思,我把咖啡打翻了;我真是一个傻蛋。”
故事:“我的朋友背叛了我,因为她妒忌我的姐姐。”
专业表述:“点火装置的短路造成了发动机转子的失灵。”
准则:“按照第369条法规,我们不能交出档案。”
为了阐明这一论题,蒂利描述了不同的人如何对九一一袭击给出不同的理由。他还考察了那些给出一种原因的人如何经常将其转换为另一种原因。例如,一个医生可能使用生物化学的专业语言来理解一种病症,但在对生物化学一无所知的病人面前,他会求助于惯例和故事。
全书随处可见关于(包括作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体验的精彩轶事。《为什么?》告诉我们,故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译者是蒂利正式指导过的最后一位学生。接触虽短,见到为蒂利作品的引进,耗费心血,译文谨严,行事谦退。实可敬重。书稿由前辈编辑编校,老成律则,受益良多。
——————————————————————————
郭于华、沈原、唐世平、汪晖、郑也夫推荐
本书辨析了一个重要却鲜为研究的现象:日常生活中理由的给定。更为重要的是,它令人信服地阐明了微观社会互动如何促成宏观社会结构。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作者蒂利,以研究宏观历史变迁闻名于世,本书却显示出他洞悉微观的功力。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蒂利是过去20-30年间最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人是行动常常需要理由的动物——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一精彩的命题,并且做了出色的解答。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我将敢于亲吻你 [图书] 豆瓣
6.9 (47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阿方斯娜·斯托尔妮 译者: 汪天艾 译林出版社 2016 - 1
她是20世纪最突出的“现代女性主义”声音,
她是“百年一遇的诗人”,
她是坊间传唱多年的歌曲,
她是电影孤独和悲剧的主题,
她颂扬女性爱欲的觉醒,
她主张女性成为独立的个体,
她是白银之海的女儿——阿方斯娜•斯托尔妮。
《我将敢于亲吻你》收录了阿根廷女诗人阿方斯娜•斯托尔妮的30首情诗。
阿方斯娜的诗歌是最突出的“现代女性主义”声音的代表,因为她明确表达了女性爱欲的觉醒,颂扬女性承认和表达自己的欲望,拒绝两千年的枷锁对女性情感和身体的压制。
除了对爱欲觉醒的颂扬,阿方斯娜的情诗中还有爱情的笃定、天真、全情投入,“投入爱中的时候,对自己的灵魂有了重新的认知”,更有对爱情的卑微与骄傲、恐惧与神圣的双重解读,全力表达爱付出爱,亦要求对方将自己作为并肩而立的平等存在,以完全的、对等的爱回应,拒绝让女人无限趋同于男人,而是解放自己的思想和身体,有权表达所思所想,有权争取所需所求,让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被放大、被认可、被尊重。
象与骑象人(更新版) [图书] 豆瓣
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8.2 (14 个评分) 作者: [美]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 译者: 李静瑶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是著名心理学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获得者,伟大的思想家、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
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把人类思考了两千多年的问题,归结为10个假设,放在科学的天平上,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海特提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分,使得人们常常陷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争战之中,而这种争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也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乔纳森•海特融合了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大量饮用了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人的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关于古老的关于幸福的假设。
乔纳森•海特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之前很多的所谓的“古老智慧”并不是真谛,而且还让我们懂得,如何积极地、理性地去寻找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 著名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智慧之作。《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和道德心理学领域颇有成就。
★ 强大的影响力。包括马丁•塞利格曼、希斯赞特米哈伊、巴里•施瓦茨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以及包括《自然》、《卫报》、《人物》《泰晤士报》《图书馆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在内的众多媒体,倾情推荐。
★ 完善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于2008年推出简体中文版第1版,在2012年出版的更新版中,补充了一些内容,让这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更加完备。
★ 湛庐文化出品。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图书] 豆瓣
Poems New and Selected
6.9 (15 个评分) 作者: [波兰]辛波斯卡 译者: 胡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3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98首,是其经典诗集。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飞机、流浪汉、养老院、火车站、分类广告、云、洋葱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精准表达 [图书] 豆瓣
ロジカル·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
作者: [日] 高田贵久 译者: 宋晓煜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 - 8
畅销日本十余年的经典好书
教你一秒钟准确传达想法的技巧
◎ 编辑推荐
☆ 畅销日本十余年的经典好书,外企、咨询公司、管理公司的企业培训指定书籍。资深咨询师分享多年实战经验,让你一次受用一生的思考与表达技术。
☆ 2个条件,4种能力,新手也能立刻打造完美方案。提交方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说服对方,让对方采取行动。一份优秀的方案一定会具备两个条件:合理思考和妥当表达。本书以此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4种能力——逻辑思考能力、验证假说能力、设计会议能力、制作商务文本能力。只要掌握这4种能力,就能确保从方案构思到方案解说的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提交的每一份方案都能发挥绝大的影响力。
◎ 内容简介
1个故事,2个条件,4个基础能力,从逻辑思考到制作商务文本,全方位教你如何精准传达自己的想法,提交一份出色的方案。
本书作者高田贵久曾在 Arthur D. Little 和 BCG 等知名的咨询公司工作多年。作为一名职业咨询顾问,他在工作中提交过不计其数的方案,也熟知让方案快速得到认可的技巧。他发现很多时候,“不善表达”并不是让你在提交方案时张口结舌的原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讲些什么”才是无法顺利表达的关键。
这本书以一个贯穿全书的虚构故事做引,不仅真实再现了商务活动的氛围,各章中的解说部分也指出了故事中的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十分详尽地解说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职场新人、商务精英或是管理层人士,无论你身居何职,都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和使用书中的技巧,在不同的场合中超高效地完成工作。
感受发生的一切 [图书] 豆瓣
作者: 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 译者: 杨韶刚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 1
“我们是如何认识到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我们的意识和个人心灵是如何产生自我感的?”在这本人们殷切期待的菱中,令人尊敬的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将其多年对于神经病患者的研究和写作天赋奉献给了脑科学研究的最前沿领域——意识的奥秘,对意识产生的生理机制和意识对于生存的意义提出了新的理解。
在当前关于意识的观点发生剧烈分歧的时刎,达马两奥坚持认为,对我们是如何产生心理表象或者注意到这些表象进行解释,并不足以解释清楚这个奥秘。要对意识的产乍作出令人满意的假设必须要尝试对自我感是如何进入心灵的这一问题进行解释。
达马西奥认为,自我感并不依赖丁记忆或推理,甚至也不太依赖于语言。他论证说,自我感依赖丁在与客体建立联系的活动中脑对有机体进行描绘的能力。反过来,这种能力又是脑参与调节生命过程的一种结果。但在自我感产生之初,它还是另外一种装置,其目的旨在保证个体的生存。
在拜渎r达马两奥的那本罩程碑式的著作《笛卡尔的错误》一书后,乔纳斯·索尔克写道:“在观察你自己或另一个人时,对你所看到的事情背后所发生的一切,你将再也不会茫然无知。”
《感受发生的一切》带着你沿着同样的发现之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并且指出了“意识是如何成_为一把打开考察生命之谜的钥匙,是如何使我们的祖先获得了这种使我们成为人的体验”。
助推 [图书] 豆瓣
Nudge: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H·泰勒 / [美] 卡斯·H·桑斯坦 译者: 刘宁 中信出版社 2009
想一想,你是不是跟比较胖的朋友在一起会吃得尤其多?是不是在“建议捐款数额50元”比“建议捐款数额为100元”时少捐不少?是不是明知道用不上,还是会在买家电时购买“保修延长”的服务?
毫不夸张地说,选择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小到早餐吃煎饼油条还是麦当劳,大到婚姻对象、个人投资、子女择校方案的选择,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但是,我们往往深陷难以计数的偏见和非理性中,做出荒谬的选择。因此,我们需要学点聪明的行为经济学,帮助我们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政府需要行为经济学对政策进行优化设计,引导人们在教育、投资、卫生保健、抵押贷款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做出更健康、更富有、更快乐、对社会乃至全球最有助益的选择。
什么是“助推”?
不用强制手段,不用硬性规定。却能保证你同时收获“最大利益”和“自由选择权”。这股轻轻推动你做出最优选择的力量,就是“助推”。
颁布法令禁止食用垃圾食品不算“助推”,把鲜脆欲滴的新鲜水果以低廉的价格方便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主动选择健康食物,才是“助推”。
失明的摄影师 [图书]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英] 朱利安·罗森斯坦 / [英] 坎迪亚·麦克威廉 译者: 陈觅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多年前,“感觉之眼”盲人教育机构在墨西哥成立,那时,没人想过会有如此之多的盲人开始摄影,更没人想到他们的摄影能让视力健全的人感动。
他们只是将相机稳稳地放到盲人的手中,让盲人在拍摄的过程中放下失去的沮丧,在更多的交流与反馈中,冲破自身的生存困境。
现在,我们看到了盲人们拍摄的照片:青草为春天散发的芳香,窗帘边带刺花束的形状,西瓜清凉甜腻的味道,一只破碗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原的悲伤,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都被好好地收藏了起来;我们也听到了盲人的声音:黑暗不只一种,光会以各异的方式渗入眼睛,他们能随之感受到变幻的色彩、温柔的光屑、细如飞蛾的翅翼,甚或超然于光影之外的一切;感官不只一种,即使看不见,也能去闻、去触、去听、去尝、去感受迎面而来的人类世界。
请翻阅这本由盲人完成的摄影散文集,你也许会发现:
温柔地捕捉一个时刻,需要的不一定是贪婪的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失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并非全然不幸的生活方式。——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我们的肉眼真是可怜,它们捕捉不到看不见的事物。——卡赞扎基斯
对陈词滥调与先入之见,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挑战它们。《失明的摄影师》正是这么做的。它打破了双方的障碍,展现了当我们屏弃怀疑、大胆追逐梦想时所能取得的成果。图像不只能被眼睛看到,也可以通过心灵获取。——史提夫•汪达
这些照片中颤动着希望,不是感情用事地希望被彻底“治愈”,而是希望明天能有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可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生活。——坎迪亚•麦克威廉
在这个广阔世界中,盲人同视力健全的人一样,每一次与事物相遇,都有全部身心的参与,都要调动复杂的感觉中枢,都伴随独特的思维与想象。每一张照片都是对一次相遇的记录:无论对象是人、建筑、墙、水果、花朵、玩具、街道、厨房、客厅、卧室、海滩、泳池、阳光、阴影还是黑暗。盲人摄影师拍下这些瞬间,因为它们等待着被拍摄。——梅尔•古丁
自我实现的人 [图书] 豆瓣
Self-Actualizing Man
作者: 马斯洛 译者: 许金声 / 刘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自我实现”在马斯洛那里有着特定的含义。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自我实现,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其优势一般才会出现的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所谓需要的优势,是指某种需要在决定人的行为上所具有的力量和强度。优势需要,就是在决定人的行为上,具有最大的力量和强度的那种需要。关于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不少表述,最通俗的说法莫过于这段话:“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还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无疑有它自己的出发点和特定的服务对象,但作为一种心理学说和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分析、借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有三个重要部分。第一,“需要层次论”:第二,“自我实现论”;第三,“高峰体验论”。
夜航船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张岱 果麦文化/三秦出版社 2016 - 10
《夜航船》是一部来自三百年前的“百科全书”,也是张岱这个文人眼中的大千世界。从天文地理、四方星象到三教九流、古往今来,或严肃,或幽默,或正经,或玩笑,无所不包,读来令人欲罢不能。
1665年,六十九岁的张岱为自己写下墓志铭,其中并未提及《夜航船》。
1689年,张岱卒于九十三岁。《夜航船》从此湮没。
三百年后,尘封抄本现身于世,辗转入藏宁波天一阁,《夜航船》重现天日。
张岱喜欢的事是: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环,繁花和少年,华丽的衣裳,骏马奔跑的姿态,神奇的灯,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放;还有梨园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开金黄的橘子,新绿的茶叶在白水中缓缓展开,这些都是张岱喜欢的事。
于是他写了这本三百年前的“百科全书”,这些也正是《夜航船》里的全部内容。
心灵的焦灼 [图书]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心灵的焦灼》是茨威格惟一一部生前发表的长篇小说。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直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自助手册 [图书] 豆瓣
Unified Protocol for Transdiagnostic Treatment of Emotional Disorders: Workbook
作者: David H.Barlow / Kristen K. Ellard 译者: 谢秋媛 / 何丽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 - 10
《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自助手册》共有14章,围绕统一方案的开展而逐步展开。第一章介绍情绪障碍的实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情绪是如何变得适应不良的。第二章介绍了这一治疗方案是如何起作用的,它需要患者付出什么,以助于判断这一方案是否适合自己。第三章阐述做记录的重要性,介绍如何进行记录体验。第四章至第十四章详细介绍统一方案的实施步骤,内容涵盖从治疗初期的提高求助动机到治疗结束时预防复发。
赢者的诅咒 [图书] 豆瓣
The Winner's Curse : Paradoxes and Anomalies of Economic Life
作者: (美)理查德·H·泰勒(Richard H.Thaler) 译者: 陈宇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1
这是一本关于经济学悖论和反常现象的杰作。在拍卖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赢者的诅咒”现象,即拍卖的夺标者往往并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甚至会遭受损失。
本书深入探讨了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反常现象:表现为经济主体的实际选择及行为与基于自利经济人和效用最大化假设的一般经济学理论所作预测的不一致,而先前出现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辩护对这些系统性不一致现象的解释力却非常有限。因而,书中对博弈论、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工资差异、拍卖市场、人类的偏好和选择、金融市场、博彩市场等领域表现出的合作现象和人性中的利他主义、人类在储存和加工信息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这一系列研究从另一个视角开拓了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成为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使得传统的标准经济学向现实经济的真实世界迈出了一大步。
理查德·泰勒在本书中通过揭示现实中大量的异常现象,从而向被大家广为接受的经济学权威理论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这些异象在现实中非常普遍,即使在前人最苦心经营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他所挑选的异象,总是那些具有学术性、同时也挑战常识的趣例。
例如,为什么在某次拍卖中所谓的赢家却变成了实际上的输家——因为他们花费了太多钱,而遭受到“赢者的诅咒”;为什么有些赌徒输了一整天,却在希望渺茫的最后一局孤注一掷;为什么购物者宁肯在一件家电上省钱,却不愿在另一件类似的电器上花同样少的钱;为什么体育爱好者不愿拿出多于200元的钱购买一张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年度总决赛——译者注)的球票,在出售自己的球票时却要400元,少一个子都不行。他还进一步阐释了市场并不总是按照我们设想的那样,有效率地运行。泰勒认为,认识到这些貌似黑白颠倒的经济行为,将会促使经济学家(以及组织中的决策者)采取更为和谐的人性观点。正如亚当·斯密所宣称的,尽管人性是自私的,但我们的本性中有些东西会促使我们去享受,甚至提升别人的欢乐。
名家推介:
“经济学家总是会时不时地写几本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著作。理查德·泰勒在《赢者的诅咒》一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事。”--华尔街日报
“通过揭示在真实世界中一系列既有哲学色彩、又有现实意义的难题,理查德·泰勒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形象地阐释了那些深奥晦涩的思想……泰勒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中要呈现给大家的是当代经济学中最精彩绝伦的思想华章。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博大的研究视野中洞察人类的经济行为,从而也进一步补充我们对市场和价格的见解。”--商业周刊
“理查德·泰勒……时髦地叙述了一些实证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将不断炙烤那些迄今为止广受庇护的经济学理念。”--当代心理学杂志
原来我们都没长大 [图书] 豆瓣
ボクたちはみんな大人になれなかった
7.2 (8 个评分) 作者: [日]燃烬(燃え殻) 译者: 烨伊 猫头鹰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1
「这也曾是你的爱情。」
原来我们都没长大,回想起过往还会悲伤。
平均9天加印1次的现象级新人作家献上。
〇芥川奖得主:柴崎友香
〇百万册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古贺史健
〇村上春树挚友,与村上隆、奈良美智齐名的艺术家:会田诚
〇2017最火日 剧《四重奏》演员:吉冈里帆
〇日本国民级电视节目《国王的早午餐》
〇日本学院奖获奖导演:大根仁
跨界共鸣,联合推荐
——————————
*社交网络时代,每个系统认为“你可能认识”,却又不是你好友的人,都可能是一段你不想提起的回忆。如果你没能彻底摆脱那段回忆,那么或许你也还没长大。
——————————
我一直都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平凡地活着,但我也有一段不平凡的回忆,那就是她。
她没有写真偶像那样劲爆的身材,也没有什么野心。平时很爱笑,也很爱哭。我在饭局上喝醉的时候,一不留神说过许多她的事情,别人都以为她一定是个大美女,其实她是真的长得很丑。而我一度以为,她的优点只有我能欣赏。她在我心里超越了朋友,也超越了女友,她曾是唯一一个我喜欢她胜过喜欢自己的人。
所以,当看到她出现在“你可能认识的人”列表中时,我在恍惚间点下了“好友申请”按键……
兩代人的十二月 [图书] 豆瓣
作者: 閻連科 / 蔣方舟 INK印刻文學 2015 - 9
《兩代人的十二月》
這是兩代人的也是兩代作家的;是島嶼的也是陸地的。
是兩個作家的嘗試,也是兩人的日記,
記錄下一年所思所想,向迷路的人解釋,
發生了什麼,哪裡才是方向。
「2014年,矛盾的一年,是絕不乏味的一年,是恐懼的一年。
踟躕的人們,請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尚未失去聲音的人們,怒斥、怒斥那光明的微滅。」
五○作家閻連科,與八○作家蔣方舟,窺看到兩代人的鴻溝,以及各自的局限和下一代人(作家與讀者)的距離與聯繫,因此以隨筆形式,在2014這一年裡,每個月或對談,或在同題下各寫一篇文章互文,討論社會、國家、愛情、世界觀、閱讀、文學、生活等不同世代的看法與價值觀,對話兩代人要共同相遇、面對的現實、日常和突發狀況。
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 [图书] 豆瓣
作者: [清]车万育 著 / 吴冠中 绘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1
国学经典诵读佳作《声律启蒙》,市场唯一注音朗读版!
逐字注音,内附独家二维码音频,给孩子听,古典中国的风云雨雪、花鸟鱼虫。
32幅吴冠中精美绘画,给孩子看,万里中国的山川河流、屋舍桑田。
❀❀❀❀❀❀❀❀❀❀❀❀❀❀❀❀❀❀❀❀❀❀❀❀
《声律启蒙》为经典国学读本,为 训练儿童作诗对句、掌握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以音韵分编,包罗万象,天文地理、花草鱼虫、人事器物……
虚实结合,音韵协调,读来朗朗上口,妙不可言。
虽为启蒙读物,但文学性不输古代诗词歌赋,
因此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
朗读:张晓雅 郭鹏超
音乐:A.J Alex & Yan One
我们要自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张玳 2014
内容简介:
自学者,英文称之为 autodidact,意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人。大部分人都会在某个时刻走出学校,开始工作,也开启自学的人生。在自学的时候,没有制订好的教材,没有老师,没有同学,怎么来确保更高效的学习呢?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套学习方法论,用于帮助你形成自己的学习和自学方法。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利用信息科技来帮助学习的方法,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学者。
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需要学习某项技能的读者。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