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闻一多”
全部 | 书籍 (13) | 影视 | 播客 | 音乐 | 游戏 | 演出
唐诗杂论 [图书] 豆瓣
9.0 (18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诗的结晶。全书冲破了传统的学术方法、学术研究的狭隘和封闭,从诗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诗歌,卓见颇多。书中的文章大多发表在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闻一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为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为此,我们重新出版了此书,并请著名学者傅璇琮为此书撰写了“导读”,着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计了闻一多唐诗研究的个性特点与开创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学术史,促进唐诗研究在大有裨益。
他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唐诗的发展变化,冲破了传统学术方法的某种狭隘性和封闭性。这是闻先生唐诗研究的极其宝贵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吸取。
还有4个属于同一作品或可能重复的条目,点击显示。
唐诗杂论 [图书]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4
《唐诗杂论》是闻一多先生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研究唐诗的结晶。全书冲破了传统的学术方法、学术研究的狭隘和封闭,从诗人的角度看待、研究诗歌,多所卓见。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闻一多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国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为此,我们重新出版了此书,并请著名学者傅璇琮为此书撰写了“际读”,着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计了闻一多唐诗研究的个性特点与开创作用,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学术史,促进唐诗研究在大有裨益。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学者。《唐诗杂论》一书反映出闻一多先生对唐诗的研究。书中内容涉及到文章体裁,著名诗人、诗人年谱以及诗歌的翻译,故名之曰杂论。他对类书与诗的优劣,宫体诗的堕落与自赎、年谱的整理与考订,尤其是对唐朝一些著名的诗人“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和分析。文章论述精辟,引用的诗歌皆具有代表性;语言生动形象,兼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读来颇为惬意。
唐诗杂论 [图书]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3
《唐诗杂论》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唐诗杂论 [图书]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中华书局 2009 - 6
本书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欣赏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其中,《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
唐诗杂论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江苏文艺 2007 - 4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一本名著,其中的文章大都发表在20-30年代的报章杂志上,后来汇编成册。闻一多是民国时代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湛的研究,《唐诗杂论》就是他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作国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它在唐诗研究中的历史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同时,闻一多的唐诗研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这对我们今天的学者仍然富有启迪。
神话与诗 [图书]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是闻一多先生的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书收录了作者21篇论文,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以神话为中心,对古代文化的考察;二是以《楚辞》为中心,对先秦诗歌的考察。作者认为神话是一切文化尤其是文学的源头,研究神话同研究诗一样,都是要清理自上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心灵史”。这些文章既有宏观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解剖分析,提出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对此后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斗士。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伏羲考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11
中国的神话学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初,至40年代前后,闻一多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深厚的学养,既向国外神话学理论学习,又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创造性地分析,独创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的方法,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铸就了他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杰出地位。本书据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选录了闻一多先生《伏羲考》及《端午考》等八篇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伏羲考》无疑是闻一多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著作,也是一篇对中华民族根本神话的研究杰作。
闻一多诗经讲义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 - 1
天津古籍出版社拟出版一套《名师讲义》丛书。从书名看,意思很清楚。他们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很赞成。
些位名师,都是二十世纪执教于中国各著名大学的知名学者。他们的学术地位早有定评。如周一移、朱自清等位先生,都是一代人师。再如游国恩、雷海宗、周祖谟等位先生,也都是各自学术领域中的权威。他们虽都已去世多年,但薪尽火传,其衣被学人,早非一代。他们虽有许多传世之作,但也有大量当年以讲义形式行世的作品,不甚被人注意保存,极有流失之虞。据我看,其中蕴藏的精金美玉决不会少。
今天常常听到“抢救文化遗产”之类的呼声。天津古籍出版要出版的这一套书,不正是此种功德之举的具体体现么?我认为,这些讲义是弥足珍贵的寿世之作,把他们成此整理出版,嘉惠学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闻一多诗经讲义稿笺注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9 - 1
《闻一多诗经讲义稿》书中横纵勾连,不厌繁复,引经典,正《传》、《笺》之失,力求达古义,逮经旨。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闻一多先生的研究秉持了陈寅恪先生提出的“了解之同情”的学术学风,这使他的研究不但更能贴近古义,而且使古老的经典活了起来。当年他的学生回忆:“《诗经》虽老,一经闻先生讲说,就会肥白粉嫩地跳舞了;《楚辞》虽旧,一经闻先生解过,就会五色斑阑地鲜明了。闻先生的新见解都是由最可靠的训诂学推求得来的,证据极端充足,并不是和现在新曲解派一样的。一味的胡猜。”闻先生对《诗经》、《楚辞》等的研究为他在学术界确立了重要的地位,也使他由一个现代诗人成功转型为一个学者。《诗经》研究是他诸多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这本《闻一多诗经讲义稿》也是他在《诗经》研究领域当中的一部分成果。要了解学者的闻一多,从这里开始吧。
唐诗杂论 诗与批评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三联书店 1999 - 1
闻一多 (1899— 194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人士。曾留学美国,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著有诗集《死水》、《红烛》、学术研究以诗经、楚辞、周易、庄子诸领域见长。<br><br>‘唐诗研究’涉及宫体诗、初唐四杰、孟浩然、杜甫的创作风貌及李白诗英译:诗与批评”重点评论现代诗人诗作 包括郭沫若、俞平伯、田间、臧克家。虽然本书评论的对象从唐代到现代,时间跨度和风格差异较大,但由于作者本人
古诗神韵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 6
《古诗神韵》作者闻一多先生具备才子悟性、名士风度、战士激情,他从事古诗研究所做的基础工作用的却是乾嘉学者的考据方法,冷板凳一坐十余年。当他用中西兼具的文化储备和诗人的灵性去观照冷冰冰的文字资料,古典诗人一个个复活了,成了可以和今人唱和的朋友。相隔多年,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闻先生引经据典、浅斟低唱背后隐藏的万丈豪情。
唐诗人研究 [图书] 豆瓣
作者: 闻一多 2003 - 1
前言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由于历史环境的激荡,中西文化之碰撞,使传统的学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涌现出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为我们留下足以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直到今天,大师们的开拓性成果,依然是多门学科研究的起点。近年来,一些有眼光的出版社,重印了多种名著,使年青一代学者有机会研读到大师们的著作,受益是多方面的。一贯以文化积累为己任的巴蜀书社,在重印学术大师的著作选题上,将闻一多先生的学术著作放在首位,促成了《闻一多学术文钞》的问世。
闻一多(1899——1946)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民主斗士,更是著名的学者。他在《周易》、《诗经》、《楚辞》、《庄子》及唐诗、神话、古文字等诸多研究领域中,作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郭沫若先生在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序言中,评价闻先生的研究工作时说:“眼光的犀利,考索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就闻先生的学术成就而言,这种评价绝非溢美之辞,是对闻先生治学最为准确的概括。
闻先生的著述,生前结集出版的很少,大多散见于多种报刊之中。先生去世后,在朱自清先生主持下,编辑了《闻一多全集》,于1948年由开明书店出版。199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闻一多全集》。除此之外,先生尚有大量未刊遗作手稿,由家属捐赠北京图书馆收藏。
由于闯一多先生的著述数量巨大,涉及领域颇为广泛,让那些无力购置《全集》而又想阅读和收藏某一类成果的读者处于两难之境。巴蜀书社考虑到这些因素,提出了反映闻一多先生学术精华,以类相从,篇幅不大,方便购阅的编选思路。因有此明晰的编选宗旨,编者在首辑中,择其精要,不求全貌,以能反映闻先生独特的治学门径和方法为准,辑成《周易》、《诗经》、《楚辞》、神话、唐诗人五个研究领域,各为一册。余者容后续编,次第推出。
所选各册内容,均以开明本为底本,参校原刊文字及其他版本,凡作者行文有见疑衍误之处,一仍其旧,作者符号等习惯原则上亦不作改动,以存原貌。又,近代学者著作,在引用书证时,有或略或减,或略去出处之习惯,闻先生著作中亦有此种现象,限于本书体例和宗旨,未做专门校补,望读者明察。
愿这辑小书能使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果流布到普通读者手中。
李定凯
2002年9月19日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