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需要重读”
呼啸山庄 [图书] 豆瓣
Wuthering Heights
8.5 (40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米莉·勃朗特 译者: 杨苡 译林出版社 2010 - 8
《经典译林:呼啸山庄》描写的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作品开始曾被人称作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象,不久又被评论界给予高度肯定,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务虚笔记 [图书] 豆瓣
9.3 (21 个评分) 作者: 史铁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4
《务虚笔记》内容简介: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务虚笔记》是轮椅上的史铁生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半自传式的作品。隔着咫尺的空间与浩瀚的时间,作家将带着读者凝望生命的哀艳与无常,体味历史的丰饶与短暂。这是作者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行文优美、凝练,情感真挚、厚重,且好读,处处透映着一种对人世沧桑的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与领悟。
梵歌引.世间月 [图书] 豆瓣
9.6 (10 个评分) 作者: 青泥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
《梵歌引•世间月》内容简介:作品以印度神话为小说框架设定,将古老传说演绎为一段跌宕起伏的动人传奇。
“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任何事物只要经由我的口中说出,就会变成真实,无一例外。如果我给了你名 字,那名字就会成为真实,你也会变成真实的。”
说着这样的话语,仙人之女萨蒂在无 意中赋予了初成型的毁灭神湿婆第一个名字——“鲁奈罗”,这个象征着狂躁的名字成了牵扯两人的羁绊。
许多年后,因为一朵商吉婆尼花,萨蒂又与化作白牛的毁灭神再次相见。
在遥远的过去,天神与阿修罗两族爆发战争,最后阿修罗一族被赶入地下,永不见天日,但他们矢志复仇。在一次偶遇中,夜空的主宰苏摩对仙人达刹之女塔拉一见钟情,但塔拉违心选择了祭主。在塔拉与妹妹萨蒂给祭主女儿送嫁途中,天界叛徒乌沙纳斯策划了一系列阴谋,劫持了两人,震动世界的两族大战再次爆发。魔龙复活,震动天界,萨蒂与湿婆掉落人间,仇恨并未消亡,而爱情却又在萌生,新的故事即将开启。
驼背小人 [图书]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徐小青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 2
本书经过本雅明的思想过滤和钻探,无不以一种信息和感受极其密集、深入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极富魅力的个人风格和洞悉事物的新奇视角,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西方评论家将它誉为“我们时代最优美的散文创作之一”。
埃科谈文学 [图书] 豆瓣
Sulla letteratura
10.0 (6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科 译者: 翁德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埃科谈文学》是埃科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文学评论专著,收集了作家为各种场合而做的文学专题演讲和论文,从乔伊斯、博尔赫斯,一路谈到中世纪的但丁、拉伯雷,乃至更加久远的亚里士多德,以不同于一般文学评论家的跨领域视角,精确地分析了诸多古今呼应的重要文学概念、文学名作反映的恒久人性追求以及文学内蕴的历史进程。
薛西弗斯的神話 [图书] 豆瓣
Le mythe de sisyphe
8.8 (5 个评分) 作者: 卡繆 Albert Camus 译者: 沈台訓 商周 2015 - 7
哲學經典唯一法文直譯版
對卡繆而言,生在這荒謬世界的人,唯一真正的角色是生存,
對生活、反抗與自由有所覺醒。――美國文學巨擘William Faulkner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一句話改變後人對於存在的思考。
卡繆分析現代知性的趨向,以「荒謬」解讀人的存在與這個世界,
透過哲學論述、文學批評及藝術來詮釋荒謬的概念。
在他筆下,神話中悲慘命運的受難者,成了反抗命運及覺醒的人類精神的象徵。
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因得罪眾神,受懲罰必須將巨石推到山頂,但到達山頂後巨石又自動滾落山腳。
薛西弗斯得一再重複這個徒勞的過程。
這則神話在存在主義盛行的時代,由哲學家卡繆提出了新解,對五、六○年代的思潮影響甚鉅。
卡繆認為,不斷推動巨石上山,正象徵著人類的「生命過程」——出生、生存的掙扎與奮鬥,最後死亡,世世代代都經歷這個過程,沒有終結。這樣的生命究竟有什麼意義?
在本書中,卡繆以洗鍊文筆探討存在的荒謬感,同時展現出與籠罩著生命的黑暗戰鬥,以及向現實挑戰的決心。
而神話中悲慘命運的受難者,在卡繆筆下成為與命運抗爭及覺醒的人類精神象徵。
名人推薦
輔大哲學系助理教授 沈清楷
知名評論家 南方朔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范雲
作家暨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推薦
中央大學法文系助理教授 徐佳華 導讀
会让你在IELTS写作与口语考试中更像一个Native Speaker的纯正英式短语&英式句型1000条 [图书]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Pauline Garcia / 林柏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
本书详尽剖析了在英式英语中被Native English Speakers高频使用并且与IELTS写作和口语考试紧密相关的1000条高频英式短语和英式句型。每一条短语和句型均配有使用语境指南、英国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说明以及纯正地道的近义、反义与联想短语和句型。书中同时还提供了大量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当代英国社会文化背景的纯正英伦例句。
本书内容系统翔实,英式语言极为地道,不仅是帮助中国考生突破IELTS写作和口语考试低分瓶颈的宝贵资料,同时也是亚洲英语学习者迅速提升对地道英式英语使用能力不可多得的优质读本。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欧文·白璧德 译者: 张沛 / 张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5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奠基之作。书中首先厘清了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的“人文主义”概念,第一次把它与极易混淆的“人道主义”概念区别开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种不同精神对大学的不同要求:后者相应地分别体现为专门性大学(college)与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
作者由此进而讨论了文学与大学的关系,大学博士学位获取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的古典研究方法,古今视野的不同观照,以及创新概念和大学教学的闲暇等方方面面与大学人文教育相关的话题。本书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一部力作,本书所触及的问题与今日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多有契合,其中关于人文教育之困境的讨论必然会促成我们对当下处境的反思与探讨,因此极具借鉴意义。
中国美学问题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苏源熙 译者: 卞东波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3
《中国美学问题》是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现任会长、耶鲁大学苏源熙(HaunSaussy)教授关于比较文学的名著。作者通过讨论中国的《诗经》,注释史,从而广泛地探讨了存在于其中的比较诗学的课题。《中国美学问题(海外)》采用解构主义的修辞阅读方法,重构了中国儒家对于《诗经》诗歌的注释方式,将其视为一种“讽寓性”的古典美学模式;又以同样的修辞阅读法,重新解读了17——18世纪欧洲传教士关于中国哲学问题的争论和黑格尔对中国历史的哲学论述,并将这两者与儒家注经并置,把他们的工作视为可资比较的、以美学模式建构中国历史的创造。另一方面,此书在《诗经》研究上也颇多新见,具体分析了《诗经》从“诗言志”到”诗以言志”中得到“讽寓性”意义的过程,指出《国风》讽寓意义的获得与汉儒将注释《雅》《颂》的传统、施加到<国风)上有关,又分析了《诗大序》及其理论来源《礼记.乐记》两者差异中表现出的意义,而在对《诗经》具体文本的细读中也能发现重大的理论问题。
话语的长城 [图书] 豆瓣
Great Walls of Discourse and Other Adventures in Cultural China
作者: [美]苏源熙 译者: 盛珂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 - 2
“文化中国”包括三个部分:历史上的中国国土本身(目前正经历不同的政治命运),海外华人社会(很多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以及有关中国的研究或写作。本书在这三个维度上, 对“中国”的多重意义进行解读和分析。本书由几篇原本独立的论文构成,但在结集成书的时候,作者在逐渐清晰的共同问题意识下,作了相应改动。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