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_钢琴”
全部 | 书籍 (131) | 影视 (36) | 播客 | 音乐 (1113) | 游戏 | 演出
海上钢琴师 (1998) [电影] 豆瓣 IMDb TMDB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9.0 (2421 个评分) 导演: 朱塞佩·托纳多雷 演员: 蒂姆·罗斯 / 普路特·泰勒·文斯
其它标题: 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 / 声光伴我飞(港)
本片讲述了一个钢琴天才传奇的一生。
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
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
钢琴家 (2002) [电影] TMDB 豆瓣 IMDb
The Pianist
9.0 (1289 个评分) 导演: Roman Polanski 演员: Adrien Brody / Thomas Kretschmann
其它标题: 피아니스트 / 戦場のピアニスト
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他躲过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钢琴课 (1993) [电影] 豆瓣 TMDB
The Piano
7.6 (357 个评分) 导演: 简·坎皮恩 演员: 霍利·亨特 / 哈威·凯特尔
其它标题: The Piano / 钢琴别恋(港)
苏格兰单身母亲艾达·麦格拉斯(霍利·亨特 饰)自六岁起就放弃了讲话,只通过钢琴倾诉满腔情感。1852年,麦格拉斯远嫁新西兰的斯图尔特(山姆·尼尔 饰),将钢琴也一并带了去。可是斯图尔特人手不够,只得将笨重的钢琴遗弃海滩。斯图尔特之友乔治·贝恩斯(哈维·凯特尔 饰)爱上了麦格拉斯,用八十英亩土地与斯图尔特交易。斯图尔特转让了钢琴,并命麦格拉斯教贝恩斯奏琴。钢琴课上,贝恩斯提议,如果麦格拉斯在教琴的时候允许某些出格的事情发生,一次课便可换回一个琴键……
送你一颗子弹 [图书] Goodreads 豆瓣
8.2 (516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
钢琴教师 (2001) [电影] IMDb 豆瓣 TMDB
La pianiste
7.8 (350 个评分) 导演: 迈克尔·哈内克 演员: 伊莎贝尔·于佩尔 / 安妮·吉拉尔多
其它标题: La pianiste / The Piano Teacher
40岁的Erika Kohut(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 饰)表面上是一个优雅的钢琴老师,外形独特、气质出众,但对学生却无比严厉。同时她的母亲专制又无理,无休止的折磨令Erika的各种欲望都无法发泄。于是Erika只好躲在厕所用剃刀伤害自己以求快感,嗅着内裤上的味道以发泄欲望,还去租看色情录像带。当18岁英俊冲动的Walter(伯努瓦·马吉梅 Benoît Magimel 饰)闯进她的生活时,一切都改变了。他们互相需索互相慰藉,Erika以为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然而年少的Walter有一日厌倦了这种关系……
民主的细节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2 (388 个评分) 作者: 刘瑜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6
这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密会 (2014) [剧集] 豆瓣 TMDB
밀회 Season 1 所属 : 密会
8.6 (121 个评分) 导演: 安畔锡 演员: 金喜爱 / 刘亚仁
获得韩国第50届百想艺术大赏TV部最佳剧本赏
获得韩国第50届百想艺术大赏TV部最佳导演赏
20岁青年对42岁女人的告白,让她无法理解,但又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会心动?
这真是条不该走的路,在感情和理性之间,42岁的女人将要面临一场战争。可面对20岁青年的告白她却会何去何从?她想知道那青年的告白是真心的,所以开始了无止境的考验。
但不管是多么理智的中年人,也 没办法按照理性来行事。最后,陷入爱情的女人是不是会做出傻瓜一样的举动?这就是爱情,吃过禁果身体和心灵都带着罪恶,痴情中带着纯洁。----转自搜狐《密会》剧情介绍
Call Me By Your Nam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音乐] 豆瓣
9.4 (241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3日 出版发行: Sony Classical
●改編自安德列‧艾席蒙獲獎無數的同名同志小說。
●挑選阪本龍一、John Adams、Loredana Berte、F.R. David、The Psychedelic Furs等橫跨流行和古典的熟悉曲目。
●邀請饒富詩意文學素養的延伸實驗概念奇才Sufjan Stevens,特別量身打造〈Mystery of Love〉和〈Visions of Gideon〉兩支新曲。
【關於電影】
改編自安德列‧艾席蒙(Andre Aciman)同名原著小說,曾獲選2007年度Amazon網路書店最佳同志小說、第20屆美國LGBT文學Lambda Literary Award男同志小說獎肯定,交付《我愛故我在》、《池畔謎情》的義大利名導盧卡‧格達戈尼諾(Luca Guadagnino)掌鏡;執導《墨利斯的情人》,以《長日將盡》、《此情可問天》入圍奧斯卡的詹姆斯‧艾佛利(James Ivory)劇本撰寫。以80年代義大利為場景,劇情描寫:居住在義大利的17歲少年Elio Perlman,協助父親接待打工度假的年輕學者,與一位年紀比Elio大6 歲的美國大學生Oliver產生情愫,兩人對彼此的一見鍾情,從猶疑、試探,讓情慾在流動中迸發,成就了一段僅為時6週的情感,昇華成刻骨銘心的愛戀!演員包括:《社群網戰》的艾米‧漢默(Armie Hammer)+《星際效應》的堤摩西‧柴勒梅德 (Timothee Chalamet)兩位主人翁之外,還有《史帝夫賈伯斯》的麥可‧斯圖巴(Michael Stuhlbarg)+《巴黎聖羅蘭》的阿蜜拉‧卡薩(Amira Casar)+《高中生了沒》的埃絲特‧加瑞爾(Esther Garrel)等卡司陣容。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給予96%新鮮好評,標準更為嚴苛的Metacritic送上超高94近滿分推崇,日舞影展首映後好評不斷,視為明年問鼎奧斯卡的強片!
【關於原聲帶】
原聲帶分為兩個區塊,配合80年代的時空背景,動員當時轟動歐洲,橫跨流行和古典的熟悉曲目,包括:在國際領域中極具影響力的日本傳奇阪本龍一(Ryuichi Sakamoto),分別重溫專輯《1996》的〈M.A.Y. In The Backyard〉、1983年專輯《コーダ》中的〈Germination〉鋼琴演奏版本;擁有5座葛萊美獎加冕的美國作曲家John Adams發表古典名曲〈Hallelujah Junction〉;馳騁義大利樂壇40年的長青天后Loredana Berte紅歌〈J'adore Venise〉;義大利鋼琴家Alessio Bax以破紀錄的14歲之齡,以最優秀成績畢業於家鄉巴裡音樂學院,彈奏巴哈的〈Cantata BWV 140 “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法國音樂奇才F.R. David征服全歐流行樂壇神曲〈Words〉;走紅於80年代的後龐克名團The Psychedelic Furs的〈Love My Way〉!除了金曲回顧之外,還邀請饒富詩意文學素養的延伸實驗概念奇才Sufjan Stevens,特別量身打造〈Mystery of Love〉和〈Visions of Gideon〉兩支新曲,同時挑選2010年評價極高的〈Futile Devices〉再度賞析!
海上钢琴师 [音乐] 豆瓣
9.4 (218 个评分) Ennio Morricone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9年10月12日 出版发行: Sony
《海上钢琴师》叙述了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音乐奇才,精彩不凡且极富争议的一生。为《海上钢琴师》操刀配乐的是世界电影界着名和资深的意大利最具风格的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从处女作《法西斯分子》到去年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位大师参与制作的各国电影配乐已不下400部了,故被音乐界冠以最多产的作曲家美誉。现时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他,仍拥有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 在《海上钢琴师》里,大师以钢琴为主配合适当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出音色醉人、旋律优美和风格隽永的迷人乐章。其中随性的爵士音符随处可见,出彩的配乐表现出这张大碟决不流俗的态度。同时这张原声大碟还请来Amedeo Tommasi、Gilda Butta等钢琴独奏家,演绎Jelly Roll Morton及Scott Joplin等散拍乐名家的代表作品。原声大碟中,1900在滑动的钢琴的上弹奏、与爵士乐大师斗法机巧跳脱,精妙无比,尤其是他透过舷窗看到暗恋情人即兴创作的那一曲“playing love”,更是温婉细腻如喁喁私语,被公推为全片最动人乐章。全专辑最具吸引力的当属颜尼欧�莫瑞克奈与前Pink Floyd乐队大将Rogers Waters以及重摇滚乐队Van Helen的当家吉他手Edward Van Helen,三巨头首度合作的电影主题曲《Lost Boy Calling》(失去的呼唤),悠远飘渺,增添几许传奇深度。世纪末回首世纪初叶最动人的海洋传奇巨作已经诞生。
想飞的钢琴少年 (2006) [电影] 豆瓣
Vitus
8.3 (96 个评分) 导演: 弗兰迪-M.米偌 演员: 法比齐奥·波萨尼 / 泰欧·盖尔基
其它标题: Vitus / 钢琴小神童
智商超群不一定是好事,少年维特(6岁,Fabrizio Borsani 饰;12岁,Teo Gheorghiu 饰)深深体会了这一点。维特天生拥有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伟人的潜能,父母总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然而他自己却不知道未来该干什么好。在父母的压力下维特总是郁郁寡欢。幸好还有理解他的爷爷,爷爷和维特一样,充满野心,自小想当一名飞行员,可是最后却当了一名木匠。当爷爷终于驾着飞机像鸟儿一样飞翔时,他告诉维特,虽然做了一辈子木匠,但他仍然很开心,因为理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你所要做的是顺着命运的安排勇往直前。爷爷最后幸福的逝去了。而维特,也终于领悟了爷爷的人生真谛,敲响了之前拒绝过的女钢琴家的门……
菊次郎の夏 [音乐] 豆瓣 Discogs
9.5 (191 个评分) Joe Hisaishi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9年5月19日 出版发行: Universal/Polydor
音乐该如何来描述?当久石让让低沉而略显苦涩的序曲不知不觉地转换为那清新而如夏夜凉风舒服般的钢琴,那清脆的琴键,低沉的大提琴也开始跳跃起来,还没有开始的电影情节也完全抛于脑后,音乐让我贪婪起来,渴望吮吸许久没有品味的甘泉!这是我疏忽的角落,由于和 “寅次郎的故事”混淆,几乎忘记了这是北野武的名著,也忘记了这是久石让的一部2000年赢得日本奥斯卡电影奖最佳音乐奖的作品!情节让我感慨而发笑,音乐却在添染色彩的同时,游离在我身体的单独某条道路,单独的品味。
末代皇帝电影原声大碟 [音乐] 豆瓣
9.5 (195 个评分) Ryuichi Sakamoto / David Byrne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8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Europe Generic
The Last Emperor is the soundtrack album for the movie of the same name. It features nine songs composed by Ryuichi Sakamoto, five by David Byrne, one from Cong Su, and a few incidental pieces of source music. The album won the Best Music, Original Score award at the 1987 Academy Awards.
"First Coronation" – 1:46
"Open the Door" – 2:54
"Where Is Armo?" – 2:26
"Picking Up Brides" – 2:39
"The Last Emperor – Theme Variation 1" – 2:19
"Rain (I Want a Divorce)" – 1:49
"The Baby (Was Born Dead)" – 0:55
"The Last Emperor – Theme Variation 2" – 4:28
"The Last Emperor – Theme" – 5:54
"Main Title Theme" (The Last Emperor) (Byrne) – 4:01
"Picking a Bride" (Byrne) – 2:00
"Bed" (Byrne) – 5:00
"Wind, Rain, and Water" (Byrne) – 2:18
"Paper Emperor" (Byrne) – 1:49
"Lunch" (Cong Su) 4:54
"Red Guard" (Performed by the Red Guard Accordion Band) – 1:20
"The Emperor's Waltz" (Performed by the Ball Orchestra of Vienna) – 3:06
"The Red Guard Dance (The Girls Red Guard Dancers)" – 0:39
不能说的秘密 [音乐] 豆瓣
9.0 (169 个评分) 周杰倫 / Terdsak Janpan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7年8月13日 出版发行: Sony BMG
周杰伦 首部导演、原创剧本、主演电影作品“不能说的秘密”
首次钢琴演奏、创作电影配乐专辑
隐藏在琴键与指间的爱恋秘密 穿梭在古典与流行的浪漫音符
典藏纪录册 8/10限量推出
纯爱永不散场 经典豪华收录:
*100页典藏纪录册,叶湘伦和路小雨的秘密精彩剧照,珍藏感动(内共50张精彩剧照)
*4首主题歌、插曲~
「不能说的秘密」周杰伦最刻骨的情歌、「女孩别为我哭泣」名词人黄俊郎首度现声
「晴天娃娃」江语晨初试啼声清新之作、「情人的眼泪」湘伦与小雨最爱的歌
*21首周杰伦&泰国配乐大师Terdsak Janpan联手编织的唯美配乐
典藏纪录册原声带不惜成本的精装与厚重,绝对等同於看完电影之後的深深愁怅与意犹未尽

他的音乐很电影 他的电影很音乐
『不能说的秘密』是周杰伦首部自导自演电影作品,从音乐人转化成电影人的他,第一部作
品的题材就是他最爱的音乐;他的音乐作品中蕴藏著强烈的电影感,他的电影作品则弥漫著独特
的旋律与节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牵动著观影者的情绪;他,说故事的功力和写歌一样厉害。
首支电影主题曲创新手法在线上音乐独卖造成话题;但是为了让整部电影作品的生命延续与
完整,杰伦还是在百忙中完成这张原声带的制作,精彩结合电影与音乐,这是其它导演或是歌手
一辈子都不太可能做到的,但是杰伦以无比的毅力与超能力达成了!原声带在包装上更费了心思
,由pao&paws设计团队将整张专辑的视觉,以『湘伦和小雨的秘密纪念册』为概念,一本精装厚
皮的相本,里面深藏50张精彩剧照、一张配乐CD、还有湘伦和小雨的深情对白;这本典藏纪录册
原声带不惜成本的精装与厚重,绝对等同於看完电影之後的深深愁怅与意犹未尽!
周杰伦”不能说的秘密”电影主题曲
“不能说的秘密”是周杰伦策划执导的大银幕处男作,从原创故事、主演、配乐甚至是影片
剪接都亲力亲为,这部电影作品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而电影主题曲当然也不假他人之手,杰伦以
英式摇滚曲风,谱出带点悬疑色彩的浪漫爱情故事,用不同以往坚毅笃定的钢琴弹奏方式,从头
不间断地延续著孤独沧桑的气息,简单却深植人心,歌曲最後的结尾用钟声来表达对校园的怀念

不能说的秘密MV拍摄---
今天是12月25日 我还是忘不了你
我把想说的话 都录在这里
最後 这首歌也送给你 ……不能说的秘密
远远的沙滩,白色的钢琴上放著一个透明玻璃瓶,杰伦把想说的话、自己的歌录在手机里,
放入瓶中抛向大海,这象徵「瓶中信」的手机,或许永远沉入海里,也或许哪一天被那女孩拾获
,揭晓这个藏在手机里的不能说的秘密。MV拍摄手法和以往周董的抒情歌一样走的是浪漫路线,
钢琴、乐团都搬到外景与大自然融入,特别的是他还设计了瓶中”机”的创意,透明玻璃瓶里装
了周董代言的手机,手机里录的就是他「不能说的秘密」!
【电影介绍】
˙创意∕导演:周杰伦˙音乐∕主题曲:周杰伦
˙演员:周杰伦(头文字D、满城尽带黄金甲) 桂纶美(蓝色大门) 黄秋生(头文字D)苏明明
˙剧情:本片为周杰伦首部自导自演的大银幕作品,故事也是来自周杰伦本身创意,而筹划
拍摄的过程更是引发媒体及观众高度的好奇与期待。电影剧情描述高中生叶湘伦(周杰伦饰)出身
单亲家庭,并且在父亲(黄秋生饰)任教的学校就读。而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他热爱音乐并且琴
艺过人。某日,班上来了一位同样喜爱弹琴的新同学路小雨(桂纶美饰),投缘的两人形影不离,
情感也日渐加温,然而小雨总是相当神秘,还常弹奏一首未曾问世,但优美动听的曲子。而每当
小伦想多了解小雨一些,她常欲言又止,只都推说是秘密。但有一天,在一场误会发生後,小雨
再也没来上过课,思念小雨又一头雾水的小伦决心要找出这个不能说的秘密…
闪亮的风采 (1996) [电影] 豆瓣 TMDB
Shine
7.7 (59 个评分) 导演: 斯科特·希克斯 演员: 杰弗里·拉什 / 贾斯廷·布雷恩
其它标题: Shine / 钢琴师(台)
本片根据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David Helfgott)的真人真事改编。
生于犹太人家庭的戴维(Alex Rafalowicz 饰)自幼便展现过人的天赋,他的父亲望子成龙,逼迫戴维苦练钢琴,甚至不切实际地让儿子挑战号称“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戴维在父亲的阴影下苦不堪言,而父亲为防止家庭破裂又千方百计阻止儿子外出求学,最终父子走向决裂。
长为青年的戴维(Noah Taylor 饰)远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求学,在此期间,“拉三”仍然是他心中未了的情结,经过紧张筹备,他终于走向舞台挑战父亲为他设下的攀登极限……
影片荣获1997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Geoffrey Rush)。
巴赫《戈德堡变奏曲》 / 格伦·古尔德1981年第二版录音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1981年数字版) /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1981年数码录音版) [音乐] 豆瓣
9.9 (149 个评分) Glenn Gould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3年3月8日 出版发行: Glenn Gould Edition
巴赫在世的最后几年,主要花费时间在删改和完成先前的作品上面,但他仍继续写出新的作品。
《键盘练习曲集》第三卷出版之后,过了3年,第四卷在1742年也问世了,其实这是一套完整的作品。内容是咏叹调的三十首变奏曲,是巴赫为学生哥德堡(Goldberg)创作的乐曲。据说,俄罗斯驻德雷思顿大使冯·凯塞林男爵(Baron von Kaiseriling)因为晚上经常失眠,就让他的管风琴师哥德堡作一首催眠曲,用来在入睡前弹奏,哥德堡就向他教师巴赫求救,巴赫信手拈来,在短时间内,创作了这部作品。不过据英国传纪作家,蒂姆·道雷的《巴赫传》所述,这首曲子其实是凯塞林男爵直接委托巴赫写的,因与巴赫有师徒缘份的哥德堡每晚必须弹奏此曲而得名。这部作品堪称是“巴赫所有键盘作品中结构最简单、最扎实的作品,它气势磅礴、雄壮精美,经由技艺超群的大师巧妙演泽,将最严密的逻辑秩序和最自由的抒情表达融而为一,使人为之惊叹”。
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很好地把握了巴赫的精髓,用现代钢琴再现了这部原为大键琴写的作品的丰富内涵。古尔德成名后,第一张录制的唱片就是这首《哥德堡变奏曲》,当时的录音公司,即sony公司的前身哥伦比亚公司的职员问他,是不是换一首常见的,要知道在古尔德之前只有著名的波兰钢琴家兰多夫斯卡录过此曲,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但年青的古尔德很有礼貌地固执了已见。就在它的唱片发行后,全世界爱乐者的心都被征服了,原先对巴赫音乐敬而远之的人,通过古尔德的诠释,开始读懂了巴赫严谨背后的美,许多人将其视为珍品。也许世界上唯一对这张唱片不满意的就是古尔德本人。在数码技术出来后,古尔德又重新录制了此首,且是他生平唯一的一次重录。原先自己用了20多年的斯坦威钢琴也变成了雅马哈钢琴,还是别人闲置在一边的旧钢琴。
谁也不清楚古尔德为什么重录这部作品。重录,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先前的否定,不过他的确公开否定了被公认为他里程碑的1955年录制版。“我无法与录制这张唱片的这个人的精神形成认同,就像这张唱片是一个别的什么人录制的与我无关。”确实,摆在我们面前的这张唱片,似乎没有先前演释的那种猛然攫住你的力量,但它更加严肃,更加柔情,更加具有声层的感染力……咏叹调主题沉静的深思,第15变奏中触键的变幻莫测,第25变奏中史诗般的距离感,所有这一切使这个1981的数码版,染上了一层超物然外的深刻宁静的气质。演奏时间也由原来的38分27秒放慢至51分15秒,特别是最后的咏叹调,他真的是在说,永别了,有种有意拖长的,令人揪心的口吻……
早先少数几个演奏过《哥德堡变奏曲》的钢琴家基本上都遵循老的传统。现在古尔德重又回到了早先的传统。但是这不是简单的回复,而是更高层次的扬弃。如作品以同一主题不断变奏的同度卡农、二度卡农、三度卡农直至九度卡农贯穿其中,互相之间安排性格不同的两个间播段进行对比,最后又回到“本体”——主题本身,这种既变化又统一,既和谐又对比,从一个本源出发,逐步发展,变形又回到本体,这一构想本身却具有更普遍、更广泛、更宏观的哲学内涵。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所说的,艺术在感性的面纱下揭示理念的发展,直到“看到更远的精神这一客观形式回转过来,把它扬弃,而后又返回自身”。
虽然,可以将古尔德1981年的版本,听成是他死前的永诀,如果仔细倾听,认真品味。我们发觉他的表情并没有过份的沉痛和悲哀,相反很宁静、深秋般的宁静。古尔德在巴赫的伟大音乐中,战胜了死亡,超越了自我,在生命最后时刻,似乎真正接受了上帝的福音。他知道自己已修成正果,成了名副其实的艺术圣徒。
他,从巴赫开始,以巴赫结束。
曲目介绍:
J. S. 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键盘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间。这部伟大的变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1742年出版,此作为巴赫的学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当时驻在德累斯顿的俄国使臣凯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轻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调弥撒》献给凯瑟林,因此而获得“宫廷音乐家”的封号。1741-1742年间,凯瑟林居住在莱比锡,让哥德堡师从巴赫,学习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时就需哥德堡为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帮助谱曲。巴赫当时作成这部变奏曲之后,凯瑟林送他一只装满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谢。
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位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曾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
30段变奏分别是:
1.使用第一层键盘,二声部,前奏曲风格,拍子和调性与主题类同。
2.三声部,实用第一层键盘,上二声部暗示主题,低音不随基本旋律。
3.卡农,三声部,实用第一层键盘。
4.模仿前一变奏。
5.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表达。
6.第一层键盘的二度卡农。
7.第一、二层键盘交替表达,西西里舞曲风格。
8.使用第二层键盘,二声部,活泼的托卡它风格。
9.使用第一层键盘的三度卡农,三声部。
10.第一层键盘,四声部的小赋格。
11.使用第二层键盘的托卡它风格。
12.第一层键盘,四度卡农。
13.使用第二层键盘,抒情风格。
14.使用第二层键盘,活泼的前奏曲风格。
15.由原来一直的G大调转为G小调,第一层键盘,五度转位卡农,行板。
16.又变成G大调,前半部慢后半部快,序曲,把法国风格序曲的三段式改为两部:前半部为二声部前奏曲风格,行板;后半部为三声部小赋格,快板。
17.使用第二层键盘,二声部的托卡它风格。
18.使用第一层键盘的六度卡农。
19.使用第一层键盘,舞曲风格,三声部。
20.使用第二层键盘,具华丽的技巧。
21.七度卡农,部分使用半音阶。
22.托卡它风格,宁静的调子。
23.使用第二层键盘,模仿对位方式。
24.八度卡农,使用第一层键盘。
25.变成G小调,使用第二层键盘,浪漫的幻想曲性质,偏重于半音阶技法。
26.恢复G大调,前奏曲风格,慢拍和快拍子之间的旋律对比。
27.使用第二层键盘,九度卡农。
28.使用一贯的震音发挥华丽效果。
29.主调音乐样式,第一、第二层键盘交替。
30.使用第一键盘,标记是Quodlibet。Quodlibet是起源于中世纪的演唱方式,一种组合数首熟悉的民歌的乐曲。这里使用了17世纪意大利流行的民歌《被甘蓝和芜菁所追赶》和德国民歌《离开家已有许久》,使两者旋律以对位的方式互为缠绕。
琵琶相 [音乐] 豆瓣
9.4 (128 个评分) 林海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全方位才子林海颠覆琵琶, 震撼乐坛划时代作品。12首现代精致创作,融合非洲节奏、蒙古长调、地方民歌、纯人声伴奏,展现琵琶万千风情。

两岸最受瞩目钢琴才子的林海,乐评人说他是个右手东方、左手西方的天才音乐家,有着萧邦的气质,德布西的慵懒与优雅,以及具有George Winston亲和而强烈的旋律性,和Keith Jarrett 丰富而充满想象的思考性。他二十岁从全国竞赛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美国范·克莱本(VAN CLIBURN) 钢琴大赛,成为有史以来首位入围准决赛的中国人。1992年,林海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游弋于古典、New Age、现代、爵士多风格之间,琴音流露出干净、空灵、温暖、恬静、自然的况味。

琵琵手蒋彦,1979年生,山东省济南市人,5岁开始随方锦龙老师、葛羽环老师学习琵琶,199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事李光华教授,在校期间担任了两年中国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琵琶首席,2001年获学校选拔赴日代表中国参加日本国际室内乐比赛,并荣获特别优秀奖。

这张由台湾风潮制作出版的发烧大碟《琵琶相》,系12首现代精致创作作品,将琵琶渊远文化隐含其中,丰富的曲风在林海的巧思下融合,时而甜美、时而轻巧、时而壮阔、时而婉转,以琵琶的万千风情,娓娓诉说三千年来众生相。在琵琶开始流传的3000年后,林海要以自己的音乐才华,挑战传统,融合现代,颠覆你的琵琶印象。

不需要再说什幺了,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林海的足迹吧:2001年,林海为扬琴制作《蝶舞》专辑,新鲜的听觉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同年, 《月光边境》获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奖;2002年,《流动的城市》再次入围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奖。

这就是颠覆琵琶的林海,这就是烧坏你耳朵的林海,这就是林海的《琵琶相》......
情键四分钟 (2006) [电影] 豆瓣 TMDB
Vier Minuten
8.0 (50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克劳斯 演员: 莫妮卡·布莱布特罗伊 / 汉娜·赫茨施普龙
其它标题: Vier Minuten / 四分钟
年届八十的克鲁格夫人(Monica Bleibtreu)有极深的钢琴造诣,因为藏有不为人知的青春秘密,她六十年来如一日地在一所女囚监狱教授钢琴,不在乎有无薪水,也不在乎学生的多寡。费劲周折将一架崭新的钢琴搬到监狱后,她的钢琴课却因一名学生的自杀面临被终结的危险。
替人顶罪的叛逆女孩杰妮(Hannah Herzsprung)要求学钢琴,但因举止粗鲁遭到克鲁格夫人的拒绝,前者自顾自地弹下流畅、激情、放肆的音符,后者发现她在音乐上不可限量的才华,定下苛刻条件答应教她,又强迫她去参加一个专门挖掘21岁以下的天才钢琴师的大赛。慢慢地,音乐冲破了两人巨大的年龄差距,她们曾受过深重创伤的心灵也渐渐通过彼此获得慰藉,然而,一切并非表面般风平浪静。
钢琴之森 (2007) [电影] 豆瓣 TMDB
ピアノの森
7.6 (63 个评分) 导演: 小岛正幸 演员: 上户彩 / 神木隆之介
其它标题: ピアノの森 / 森林中的钢琴师
刚转学到乡下的雨宫修平(神木隆之介 配音),是一个励志成为钢琴家的小学5年级学生。刚进新班级就被班上同学捉弄了,同学一濑海挺身而出替他解围(上户彩 配音),两人从此相识。在一之濑海的带领下,雨宫修平见到了一架被舍弃森林中的钢琴,并发现这架钢琴只有一濑海能弹出悦耳的琴声。音乐老师阿字野(宫迫博之 配音),在听说海能够弹响这架钢琴之后,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激动。原来,那架钢琴正是阿字野丢弃的。一濑海知道许多音乐家的曲子,当他回到森林演奏时,发现只有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无法演奏。于是,第二天便拜托阿宇野教自己演奏小狗的方法,却被教导弹音阶。在几天的练习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能弹小狗了。作为回报,海答应完成阿宇野的一个愿望——参加全日本钢琴大赛的地区预选赛,他能通过预赛,并弹出属于自己的心灵音乐吗……
本片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一色诚的同名漫画。
科隆音乐会 [音乐] 豆瓣 Spotify Discogs
9.7 (93 个评分) Keith Jarrett 类型: Jazz
发布日期 1975年11月30日 出版发行: Oper Köln / ECM Records GmbH
六十年代掘起了一批出色的爵土乐演奏家,Keith Jarrett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一位有代表性的钢琴家。Keith Jarrett的音乐生涯经历了多个阶段。他获得巨大的国际荣誉则主要归功于他的系列独奏音乐会。在这些引入瞩目的音乐会上,他显示出杰出的即兴演奏才能。他在音乐会上的演奏完全是即兴的杰作,毫无事先的准备或者计划。在表演独奏的同时,他曾经不止一次地领导四重奏和五重奏乐队,演出古典音乐。
加雷特三岁时就开始演奏钢琴,在他只有七岁时他就举办了自己的独奏音乐会。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早熟的音乐家,当他还是一位中学生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位职业音乐家,在1962年时,他在伯克利学习,其后他就开始和自己的三重奏组在波士顿地区演出;1965年他来到了纽约,当时著名的鼓手相乐队指挥Art Blakey的“爵士信使”乐队正在这里,他同这个分队合作了四个月,后来他加人了非常流行的查理·劳埃德四重奏组(1966年到1969年)并跟随这支乐队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为他增加了个人的荣誉。他开始偶尔在演奏钢琴之外,演奏高音萨克斯管,这种情况在整个七十年代一直持续着。
1969年到1971年期间,加雷特和Miles Davis的融合派爵士乐乐队在一起。他演奏管风琴和电子键盘,在第一年中Chick Corea也在乐队中。在离开戴维斯的乐队之后,加雷特宣告自己将永久性地告别键盘音乐。他在1967年到1969年期间为沃尔泰克唱片公司以及在1971年为亚特兰蒂克唱片公司作为指挥录制了唱片。但是从1971年11月起,他开始为ECM唱片公司广泛录音,除此之外他在1970年还曾经为ABC唱片公司和推动力唱片公司录制了一些曲子。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的今天。
七十年代,加雷特曾经领导过两支出色的乐队。从1972年开始,加雷特开始举办他著名的系列即兴演奏音乐会,结果出现了一大批流行的唱片如《独奏音乐会》,《科思音乐会》,《太阳熊音乐会》。八十年代,加雷持录制古典音乐的机会和录制爵士乐的机会同样多。但是从九十年代起,他似乎重新找到了爵士乐的灵感,他的录制的唱片中更多的是广泛录制的他的经典的标准三重奏爵土乐作品,这支著名的三重奏组合的成员包括加里·皮科克和Jack DeJohnette。
在最初的音乐经历中,加雷特受到Bill Evans的影响最大。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加雷特逐渐摆脱了前辈大师风格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的原创风格。他在音乐中更多的增加了有自己特色的东西,以及更多个人感受,个人风格开始逐渐超过了传统风格,成为他音乐中的主流。进入九十年代后,加雷特仍然孜孜不倦,探索着音乐的真知。
活跃年份:1960_1990
主要音乐风格:ost-Bop or Mainstream Jazz
相关工作 :钢琴
登录用户可看到来自其它网站的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