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客乡 🌕🌕🌕🌕🌑
via zmd。语言非常好,冬天的树林一样寒冷忧愁。以柏林郊外湖畔的一座度假小屋串起上世纪几十年间所有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印象最深是从东德逃往西德的建筑师,逐渐失去所有亲人仅剩自己面对黑暗的犹太小女孩,习惯在陌生人之中做一个陌生人的老太太。
书影音戏游
看过 阿诺拉 🌕🌕🌕🌑🌑
猜会难看,果然难看。拖了两个月还是来了,发现这太美国了我看不进去。无论是性爱场面还是骂人打架都不能激起我任何情绪波动,怎么能怎么无聊。本质上还是不爱看某种意义的puppy love,年轻人太lame了,作为年轻人的我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喜欢上年轻人。
看过 群星之间 🌕🌕🌕🌕🌑
CinemAsia 2024。竟然是2010的,还以为上世纪末。
雅加达市井生活纪录片,穷苦家庭左支右绌的日常。无所事事养斗鱼赌钱的男人,赌气把斗鱼炒鸡蛋了的妻子(换来了一场摔锅打碗掀桌子,但男人说我不会打你的,打老婆是罪),全家唯一信天主教的、喜欢液化气带来的现代感的老太太,考上大学但交不起几千刀学费的女儿。(此前从未意识到印尼除了基督教信众众多之外,还有那么多人是穆斯林。)
坐第一排看手持镜头晃得想吐,努力忍了两个小时,但也绝对值得。镜头捕捉拍摄对象追得格外近,最混乱一个片段是街道喷洒杀虫剂,男人第一反应是吩咐妻子拿碟片盖好一个个斗鱼鱼缸,妻子抱怨了下怎么不早说但还是麻利照做。杀虫剂喷雾车从桥上驶过,白色烟雾弥漫在臭水沟水面,竟然有几分相似雾气笼罩的峡湾。过了一会蟑螂虫子都被熏出来,老太太娴熟拍死几十只,和猫一样大的老鼠从猫身边经过,猫连看都不敢看一眼。
#书影音戏游
听过 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 🌕🌕🌕🌑🌑
炸号那会开始听,听了一年,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喜欢的是好友共事的氛围。
#书影音戏游
读过 中亚行纪 🌕🌕🌕🌕🌑
via J,居然有汉语版。乍一看像荷兰那个电视节目《沿着新丝绸之路》,事实上我只是对中亚毫不了解。比起普通游记来说,挪威学者(西方人)+女人的身份在中亚并不容易转圜,可以看出作者没有问到超出认知范围太多的采访问题,有点概念先行,当然合适的采访对象也很难找,毕竟在不民主的国家很难找到敢说真话的人。again在土库曼那章读到很多老中,J说听起来你简直乐意见到世界上有那么多独裁,我说不是,只是我之前太容易以为自己孤立无援,事实上世界上有太多相似处境的人和民族,只是我之前没意识到。上次找到的盟友还是赫塔米勒的罗马尼亚和《疼痛部》的前南。这本拖了一个月才看完已经忘得差不多,其他四国的章节里只记得哈萨克斯坦很大,咸海因为苏联时期环境问题而消失90%。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是中亚唯一民主,但有抢婚强奸女人习俗。
#书影音戏游
看过 寻找西瓜女 🌕🌕🌕🌕🌑
唯一看成的一部妇女节放映。《寻找西瓜女》的译名让人想起《寻找小糖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不被重视的,尘封在历史中的演员或歌手,一个被后世电影人苦苦发掘,另一个由于在外国过度出名被最终找到。这部讲的是1930年代好莱坞电影里短暂出现的一个种植园黑人女仆演员,片尾却没有她的名字,只有“西瓜女”。虽然是伪纪录片,但问题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弱,黑人女性电影从业者依然underrepresented。因为女主和朋友都是黑人女同性恋,所以全程讨论身份问题,只是讨论完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只是变得更加复杂,困惑和坚定都不同程度加深。好笑的是女主找了白女女朋友后,好友愤怒指责她的背叛,女主当然搬出一万条理由说明这是不理智的指控,但她马上在寻找西瓜女线索的过程中得到了前人相反的建议。
#书影音戏游
听过 summer depression 🌕🌕🌕🌕🌑
真香来得好快,笑死。歌词真的适合每一个浪费漫长夏令时白天只想睡到下午醒然后呆在家里一动不动发呆的社恐。
听过 Ny Vägkonstruktion 🌕🌕🌕🌕🌑
Spotify首页推的瑞典语pop专辑,用的乐器组合很典型北欧味。看了眼这个音乐人只发过这一张(2024年5月的)专辑。Spotify连个音乐人简介都没有,歌词也没,想拍照翻译都不行。到处搜了一圈根本没找到哪有这张专的歌词,甚至没找到任何除了Spotify和YouTube上除了音源之外的其他信息。说好的再糊的欧洲人也有自己的网页的呢…?
读过 Yellowface 🌕🌕🌕🌕🌑
via Shirin不加糖。太流畅太精彩的当代写作,网感很好Gen Z作家,一本书集齐各种时尚单品:文化挪用,种族歧视,身份认同。大背景的出版业是作者早已熟悉的竞争体系,描写其中toxicity完全信手拈来;故事主线是白女抄袭亚裔女,忍不住想起纽约时报Dorland vs Larson: Who’s the bad art friend?,相似的成功有钱亚裔和贫困出身不成功白女,道德审判幽微曲折了八百次回环,但二代华裔消费韩裔苦难和白女抄袭亚裔获取资源的虚伪并无二致。本书全员恶人逐渐成为shitshow,结尾不出所料地flop了。匡灵秀伏笔一贯埋得过于明显,但凡提及的线索必然后续有回应,不过瑕不掩瑜依然极度readable,很喜欢她有点bookish但总体商业化的风格。
#书影音戏游
看过 Fremont 🌕🌕🌕🌕🌑
独自从阿富汗来到美国的年轻女人Donya在一家华人幸运签饼工厂上班,负责写签语。开头她因为失眠去找医生,医生问是不是因为内疚才睡不着,因为她之前为美军做过翻译。但她只是拿了药就走并不多讲,只有回到阿富汗移民社群才会说出作为幸存者的歉疚感。
不过电影没有按身份标签顺理成章地讲战争创伤或移民故事,这点很不错,而是追踪她独居新生活中出现的人们,让我想起Girlfriends:年轻女人生活里没有确切结局的很多关系,关系提供的很多爱和加深的孤独。喜欢黑白摄影,使无数沉默无话时刻不再无聊而是显出沉静。
其实好奇Donya之前为美军做翻译的经历,但只是一笔带过,或许我更该去看《阿依达你往何处去》,因为the fortune you’re looking for is not in this cookie。
读过 Intermezzo 🌕🌕🌕🌕🌕
终于读了,好喜欢,完全的萨莉鲁尼-ness。读者往往都是刻舟求剑的,总想苛求喜欢的作者保持首作风格。而萨莉鲁尼真的能把《间奏曲》写成《聊天记录》plus版:和后者一模一样的年龄差和quasi-婚外恋道德困境,更复杂扎实的群像和更幽微的平行对照人际关系。
偶数章节极其好读,太丝滑地自我代入了Ivan,虽然性别对不上,但二十多岁intp的行为逻辑和人际交往笨拙程度如出一辙。但奇数章节Peter的pov就是一团乱麻,从第三章起就被迫听有声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虽然萨莉鲁尼绝对有偏私,但人还是无法不爱上Sylvia,笑死最近半年真的每每逃不过infj。自省的,脆弱的,直觉的,understanding的。是谁又在看trauma porn但毫无忏悔之心。
看过 千面珍宝金 🌕🌕🌕🌕🌕
啊啊可爱死,不知道看谁了瓦尔达怎么比珍宝金还可爱。沙漠里坐着的人们是巨幅人脸装置的嘴唇眼睛,不愿直面镜头的演员却允许自己裸体扮演虚构的提香油画。卓别林那一幕笑死,英国口音和美国口音法语各有各的幽默;女演员痛恨扮演西班牙舞女痛恨漂亮裙子。而这部真的做到了,捕捉一种真实的呼吸的人物,transparent, anonymous, melancholic and ephemeral。完美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