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 越烤越糊 Overcooked 🌕🌕🌕🌕🌕
我的爱🥹开播几年只有四十多期,反反复复每期都听了将近五遍。选题使社科人幸福得昏过去,同时references列得比学校好玩。唯一问题是更新速度,我真的好饿啊妈妈😭
#书影音戏游
书影音戏游
读过 巴别塔 🌕🌕🌕🌕🌑
从奥斯陆到卑尔根的火车上开始看。翻译支撑起帝国的设定很难不招前语言学人喜欢,整本都是聪明不招人讨厌的词源学掉书袋。
虽然吐槽女作家的成长小说主角怎么都爱选小男孩,但种族和性别依然是本书最具特色视角,也是所有尖锐矛盾和革命起因,但凡留学生想必都能共情。(很不道德地揣测牛津把匡灵秀创得不轻,估计在美国这辈子都没听过那么多歧视性发言。)
前几章很像HP,这包括:魔法知识开启的新世界,无依无靠的孤儿在封闭古老校园里找到家人般温暖的朋友团体,一团和气下的阴暗秘密,随之而来的地下反叛组织。但又因为篇幅太短,不得不在几十万字里写别人几百万字写完的内容,有时会觉得心理活动和人物动机点得太透,像是在给小孩子讲话。
后半本的革命不是匡熟悉的内容(与之相对,HP的凤凰社也写得乱七八糟),看得出在努力自圆其说,但,人物关系是好嗑的。
#书影音戏游
看过 Fremont 🌕🌕🌕🌕🌑
独自从阿富汗来到美国的年轻女人Donya在一家华人幸运签饼工厂上班,负责写签语。开头她因为失眠去找医生,医生问是不是因为内疚才睡不着,因为她之前为美军做过翻译。但她只是拿了药就走并不多讲,只有回到阿富汗移民社群才会说出作为幸存者的歉疚感。
不过电影没有按身份标签顺理成章地讲战争创伤或移民故事,这点很不错,而是追踪她独居新生活中出现的人们,让我想起Girlfriends:年轻女人生活里没有确切结局的很多关系,关系提供的很多爱和加深的孤独。喜欢黑白摄影,使无数沉默无话时刻不再无聊而是显出沉静。
其实好奇Donya之前为美军做翻译的经历,但只是一笔带过,或许我更该去看《阿依达你往何处去》,因为the fortune you’re looking for is not in this cookie。
读过 Intermezzo 🌕🌕🌕🌕🌕
终于读了,好喜欢,完全的萨莉鲁尼-ness。读者往往都是刻舟求剑的,总想苛求喜欢的作者保持首作风格。而萨莉鲁尼真的能把《间奏曲》写成《聊天记录》plus版:和后者一模一样的年龄差和quasi-婚外恋道德困境,更复杂扎实的群像和更幽微的平行对照人际关系。
偶数章节极其好读,太丝滑地自我代入了Ivan,虽然性别对不上,但二十多岁intp的行为逻辑和人际交往笨拙程度如出一辙。但奇数章节Peter的pov就是一团乱麻,从第三章起就被迫听有声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虽然萨莉鲁尼绝对有偏私,但人还是无法不爱上Sylvia,笑死最近半年真的每每逃不过infj。自省的,脆弱的,直觉的,understanding的。是谁又在看trauma porn但毫无忏悔之心。
看过 我的温尼伯 🌕🌕🌕🌕🌕
温尼伯人的梦游率是别的地方平均梦游率的十倍。本片也完全像梦游:旁白有自我但没意识,黑白色不断回溯童年,闪现台词卡和抖动镜头模仿默片电影。温尼伯意味着曼尼托巴省无穷冬雪,妈妈的发廊,本市唯一一部每集都威胁跳楼自杀但屡屡被劝回来的儿子电视剧(好像黑镜102结尾),交叠大腿,动物皮毛,鹿,冻结在冰面的泅渡的马群,成为情侣约会时恶心壮丽的奇观。
#书影音戏游
看过 白莲花度假村 第一季 🌕🌕🌕🌕🌑
非常feel good show因为你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所有情节都是为了煽动观众情绪,这时候反而可以安安静静观赏双线并进拍摄技巧和美丽幽静夏威夷海岛。说起来,你们北美人能有点创意吗度假地点除了夏威夷和墨西哥还能想出什么。而且去一两周一直躺在酒店,那么干嘛 bother飞那么远过去。
风格依然非常美式悬浮,很强烈的Beef感但又不如Beef,毕竟主角不是亚裔,而我也不是真的关心有钱白人生活有多无聊有多空虚。少数族裔的出现依然非常剧情工具人,只是需要一个shit show结尾,所以安排了那么多没有特权的人生活崩溃给观众看。
幽默的是本剧从头到尾提了好几次real这个词且强烈褒义,但美国白人真的太塑料了我不能欣赏这种嘲讽意味。
看过 The Pirate of Love 🌕🌕🌕🌕🌑
Kaboom动画节,People are strange (when you’re a stranger)系列。最近似乎看了很多这种考古片:上世纪知名神秘音乐人再三缄其口,后世人也要挖出来创作背景。这个片讲的是个加拿大卡车司机情歌歌手,后来发现他写歌缪斯很可能跟他不熟,还很可能是13岁小姑娘(这个歌手中年了),他被小姑娘父母发现了才被赶出小镇去加拿大的。
#书影音戏游
看过 狼屋 🌕🌕🌕🌕🌕
lab的nightmare fuel主题。和Luna。是看长度超过一小时惊呼做慈善的类型,因为一般对定格动画的期待是电影节实验短片。形式上能玩的都玩了:二维的流动墙面和吞噬一切的黑色油漆,三维的剥落人脸和小猪长出的五指人手。比常见的定格动画更真实,因为确实在一帧一帧揭露底稿上色过程。故事看得云里雾里,不停地德语西语转换(受狼引诱是德语,和猪交流是西语)。为了躲避狼,女孩玛丽亚独自逃进小屋,并用魔法把屋里两只猪变成人形,成为创造他们的圣母。但最终因为饥饿而不得不外出觅食,却被两只猪变成的人劝阻,最后玛丽亚被猪密谋吃掉,开始后悔,呼唤狼的名字。后来查了下故事原型是“尊严殖民地”,德国恋童癖前纳粹分子带几百人在古巴建立的与世隔绝乌托邦集体。女孩逃离的正是这个狼群,最终发现逃不掉它的阴影又在呼唤它。
#书影音戏游
读过 寻路中国 🌕🌕🌕🌕🌑
八百年了我终于开始看何伟了。如果是前几年读可能会非常新鲜,但自从来了荷兰就不缺从欧美观看东亚的角度,这个层面少了很多震撼。但何伟作为无论从语言还是文化上都融入得极好的那类人还是提供了很多二十年前中国转型的见闻,我是在把它当作一本当地人深度采访稿在读。
看过 妖夜慌踪 🌕🌕🌕🌕🌕
本想去lab111看但没来得及吃完饭,于是在家自己看了,非常喜欢导致后来没去五点在uitkijk的Jeanne Dielman。还是典型的林奇味,丝丝入扣的诡异性感,每个故事都是谜题,但也不是很想解这个谜。大概他和昆汀是为数不多我知道非常男但还是愿意看的导演,因为选的女演员确实都是妖精,本人也忍不住凝了。拖了好久了我什么时候看《双峰》。
看过 琳达的鸡肉! 🌕🌕🌕🌕🌑
via冷建国。4.5。
阿姆Kaboom动画节的开幕片(不知道乌特选的啥),映前intro说没选La Casa Lobo而是选了Linda veut du poulet是因为这部温馨,但我:你怎么知道观众就不喜欢阴间定格动画了呢🚬
不过确实是色块乱砸活泼抽象动画片,淘气小女孩和精疲力竭单亲妈妈故事,很多细节比如小女孩被抽耳光(但被冤枉又会被妈妈真诚道歉)、小猫的屁眼、罢工日买不到鸡索性偷了只活鸡打算自己杀,无限嘲讽做瑜伽老师白得要死冷静自持的姐姐……都很有意思,欧陆人确实没英语人那么矫情的。
全片配了很法味的音乐(作曲今天倒是来了,法国人英语烂到最后忍不住吐槽自己forgive my English,笑死),听起来很随性不知道是不是素人演唱,很符合本片家庭氛围。
#书影音戏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