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八九十枝花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沈书枝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4
草木,花朵,食物,
父亲,还有初次爱上的那个人
------------------------------------------------------------
一次安静的江南之旅 一段微温的怀乡记忆
豆瓣人气作者 沈书枝 真情之作
风行水上(高军)作序
黎戈 苏枕书 宋乐天 温暖推荐
------------------------------------------------------------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
不管走出多远,都一直亮着
故乡是一种基因, 离它越远,反而会越鲜明 地展 现出它的样子。沈书枝写故乡的风物、人情,用笔绵密平静,而又生动真实。江南的草木、花朵、食物、亲人、邻里,在她笔下,如被春日阳光照亮,一一醒来。
真正的爱是完全接受一个人、一个地方如实的样子,而不夸张、不隐讳。沈书枝笔下的故乡,正是如此。故乡的可爱与荒凉,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在一支安静而克制的笔下,愈发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
我很羡慕书枝,她的乡村生活背景,给了她鲜活的一手经验。她笔下的小园菜蔬四季风物都那么接地气,她的文章是活水养出的活鱼,悠游荡开,就像她写的植物,带着未干的春水的气息,润泽着我们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碾压之下枯涸的内心。
——黎戈
沈汪风流,知堂情趣,尽在其中。
——苏枕书
书枝对她所经历的乡村生活的详实、精准再现,有时让我联想起田野工作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不同的是,那个怀抱深厚乡情的“我”本身,也以“被观察者”的面貌,连同其所处的场景一同真实呈现出来,达到“有情”与“跳脱”的平衡,这是我私心觉得书枝最令人爱重的地方。
——宋乐天
父亲,还有初次爱上的那个人
------------------------------------------------------------
一次安静的江南之旅 一段微温的怀乡记忆
豆瓣人气作者 沈书枝 真情之作
风行水上(高军)作序
黎戈 苏枕书 宋乐天 温暖推荐
------------------------------------------------------------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
不管走出多远,都一直亮着
故乡是一种基因, 离它越远,反而会越鲜明 地展 现出它的样子。沈书枝写故乡的风物、人情,用笔绵密平静,而又生动真实。江南的草木、花朵、食物、亲人、邻里,在她笔下,如被春日阳光照亮,一一醒来。
真正的爱是完全接受一个人、一个地方如实的样子,而不夸张、不隐讳。沈书枝笔下的故乡,正是如此。故乡的可爱与荒凉,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在一支安静而克制的笔下,愈发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
我很羡慕书枝,她的乡村生活背景,给了她鲜活的一手经验。她笔下的小园菜蔬四季风物都那么接地气,她的文章是活水养出的活鱼,悠游荡开,就像她写的植物,带着未干的春水的气息,润泽着我们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碾压之下枯涸的内心。
——黎戈
沈汪风流,知堂情趣,尽在其中。
——苏枕书
书枝对她所经历的乡村生活的详实、精准再现,有时让我联想起田野工作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不同的是,那个怀抱深厚乡情的“我”本身,也以“被观察者”的面貌,连同其所处的场景一同真实呈现出来,达到“有情”与“跳脱”的平衡,这是我私心觉得书枝最令人爱重的地方。
——宋乐天
藤花抄 豆瓣
作者:
苏枕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 4
古诗中咏藤花之句甚多,譬如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譬如夜深不语中庭立,月照藤花影上阶。藤花清紫可爱,香甜可食。东国亦爱咏藤花,《万叶集》中比比皆是,俳人笔下随处可采撷。本书有关故乡风物与旧事、日本文化与人情,辑完正是藤花盛开时,遂以此为题。
媒体推荐:
苏姑娘的字温婉尔雅,有一种淡淡的感觉,沉静而舒展,用这个词形容再合适不过。
——何碧幽
她的文字很优美,很多关于京都的描写更是如此,让原本就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的我,如今更是想去不已。
——马小跳
我很喜欢随笔,喜欢这种随意的感觉。当然,也喜欢很有趣味的小说,比如推理。我一直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接触的日本方面的东西会相比欧美多。所以,对于苏枕书,我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她写的东西很有灵性,也很有日本的那种舒服的感觉。
——ruby
媒体推荐:
苏姑娘的字温婉尔雅,有一种淡淡的感觉,沉静而舒展,用这个词形容再合适不过。
——何碧幽
她的文字很优美,很多关于京都的描写更是如此,让原本就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向往的我,如今更是想去不已。
——马小跳
我很喜欢随笔,喜欢这种随意的感觉。当然,也喜欢很有趣味的小说,比如推理。我一直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接触的日本方面的东西会相比欧美多。所以,对于苏枕书,我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她写的东西很有灵性,也很有日本的那种舒服的感觉。
——ruby
中国的礼乐风景 豆瓣
5.6 (5 个评分)
作者:
胡兰成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3
- 2
新朝将定,乐兴而礼修;旧朝将亡,礼崩而乐坏。
胡先生视野浩瀚,思想幽微。本书以“礼”、“乐”为纲,枝蔓到诸如东方(主要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文明制度、易经、宗教、革命、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制度、科学、文学、雕塑、绘画、歌剧、古典音乐、摇滚乐……。它们各自的式样、行成和演变,互相间的影响和交融。
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这是常识之书,文艺普及。
胡兰成文章的精神骨子虽承自《易传》、《庄子》、《史记》一路之传统,但他又不似一些旧学邃密的国故论者,对传统只是亦步亦趋,却完全无法对当代有所回应。恰好相反,胡尽管根植于晚周诸子的论说传统,却处处皆成新意。
——薛仁明
胡兰成论中国民间之文可喜……非我所及也。天下固有先知,兄亦固可为先知。
——唐君毅
胡先生视野浩瀚,思想幽微。本书以“礼”、“乐”为纲,枝蔓到诸如东方(主要是中国、日本和印度)的文明制度、易经、宗教、革命、文学、音乐、书法、绘画、舞蹈……;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制度、科学、文学、雕塑、绘画、歌剧、古典音乐、摇滚乐……。它们各自的式样、行成和演变,互相间的影响和交融。
这是晨钟之作,大义精微;这是常识之书,文艺普及。
胡兰成文章的精神骨子虽承自《易传》、《庄子》、《史记》一路之传统,但他又不似一些旧学邃密的国故论者,对传统只是亦步亦趋,却完全无法对当代有所回应。恰好相反,胡尽管根植于晚周诸子的论说传统,却处处皆成新意。
——薛仁明
胡兰成论中国民间之文可喜……非我所及也。天下固有先知,兄亦固可为先知。
——唐君毅
文明皇后 豆瓣
作者:
胡兰成
/
小北
2016
- 1
(1.胡兰成封尘三十多年的遗稿首度曝光,对中国历史的最后见解;2.陈丹青题字,精装烫金;3.附胡兰成在日本时照片及精美书法;4.完整呈现《文明皇后》手稿,高清精美彩印;5.此次推出胡兰成精装系列《无所归止:胡兰成集外集》《文明皇后:胡兰成遗稿集》两本,是目前胡兰成作品首次精装本)
《文明皇后》是胡兰成晚年在日本的读史随感,以《北史》为基础,书写了文明皇后、崔浩等对中国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拓跋魏历史人物,另附《中国列女传》及民国史等几篇未完稿。这些文章一直不为人知,连多年后台湾三三书坊编辑胡兰成作品集时也未能收入。今从胡兰成弟子仙枝所藏胡氏遗物中找出, 为她在胡兰成去世前三个月赴日本从胡兰成游时遵师命带回,至今已封尘了三十多年。
兰师晚年的著作,兴许已大致将核心的春秋史笔公诸于世,否则怎舍得搁笔远行?像此地一位身心科医师许添盛曾说:爱的极 致是放手。确实如此,这本《文明皇后》的结集即是兰师最后放手的篇章。——仙枝(胡兰成在台弟子)
胡兰成说:“今时除了我,无人能写南北朝演义。”这部《文明皇后》即可视同胡兰成未完成的《南北朝演义》来读。……胡兰成因为有过干政治的背景,故其写文章的视角与立意皆不同于侪辈中的一般文化人。你说它是散文,随笔,杂文,笔记,似 乎都不妥,但它端然是堂堂的礼乐文章,大气之雄文。他用心最深于写政论,所谓诗言志,他弄起学问来,绝非落到学究,也即不同于学院人。——小北(本书编者)
胡兰成之说,发以往历史学家之未见,道以往历史学家之未言,以宏观历史视野,把握中国历史脉搏节奏,也为评说当代历史开不二法门。
——牛陇菲(当代文化学家、音乐学家)
《文明皇后》是胡兰成晚年在日本的读史随感,以《北史》为基础,书写了文明皇后、崔浩等对中国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拓跋魏历史人物,另附《中国列女传》及民国史等几篇未完稿。这些文章一直不为人知,连多年后台湾三三书坊编辑胡兰成作品集时也未能收入。今从胡兰成弟子仙枝所藏胡氏遗物中找出, 为她在胡兰成去世前三个月赴日本从胡兰成游时遵师命带回,至今已封尘了三十多年。
兰师晚年的著作,兴许已大致将核心的春秋史笔公诸于世,否则怎舍得搁笔远行?像此地一位身心科医师许添盛曾说:爱的极 致是放手。确实如此,这本《文明皇后》的结集即是兰师最后放手的篇章。——仙枝(胡兰成在台弟子)
胡兰成说:“今时除了我,无人能写南北朝演义。”这部《文明皇后》即可视同胡兰成未完成的《南北朝演义》来读。……胡兰成因为有过干政治的背景,故其写文章的视角与立意皆不同于侪辈中的一般文化人。你说它是散文,随笔,杂文,笔记,似 乎都不妥,但它端然是堂堂的礼乐文章,大气之雄文。他用心最深于写政论,所谓诗言志,他弄起学问来,绝非落到学究,也即不同于学院人。——小北(本书编者)
胡兰成之说,发以往历史学家之未见,道以往历史学家之未言,以宏观历史视野,把握中国历史脉搏节奏,也为评说当代历史开不二法门。
——牛陇菲(当代文化学家、音乐学家)
盂兰变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孟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7
孟晖的《盂兰变》以武则天即位后的数年为背景,写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闱故事。武则天不是小说的主角,但女皇无所不在的权威阴影,成为启动叙事的契机。作者的兴趣是想象那样一个时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理的、政治的,以及情欲的关系。外戚世族。王子公主、蕃将妖僧、佞幸男宠,还有无数的彩女侍从,勾心斗角,交织成极复杂的网络。这网络又以圣神女帝为辐辏点。天威难测,谁能预卜自己明日的命运?皇恩浩荡的排场下掩不住一波波的死亡斗争;骄奢淫逸之后,是无边荒凉的生命叹息。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7351/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37351/
三体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三体
8.6 (1447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08
- 01
其它标题:
地球往事:三体
/
The Three-Body Problem
…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
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一起的记忆 豆瓣
作者:
阿溟
2011
- 4
来自豆瓣小组的直播帖。
与你们一起厮混的不是青春,而是我的生命。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能预见可以成为亲人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记忆,就是我们的青春。
作者从留学日本开始,无法适应日本式的大学,在偏僻的城市里的唯一的一所日本国立大学中,有一个学生闻之色变的地方——南明寮。南明寮什么地方,男学生宿舍。被主角认为应当叫做集中营。
在其他留学生的帮助下,我们和日本的“学长们”产生了激烈冲突,最终沈阳帮为主的中国人取胜。我和几个哥们决定搬出宿舍,住在了藤崎公寓,从此兄弟们自称藤崎组。远离祖国,在一个陌生国度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无聊和苦闷的。每一个青春少年会遇见的情形,全都遇见了。
在日本那样的社会下,来自中国的兄弟,成为了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当然,还有属于每段青春故事的爱情,异国留学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收场,中式和日式交织的情感,让故事的可看性愈发提高。故事结束在青春的末尾,一切都戛然而止,剩下的只有属于青春的记忆。
与你们一起厮混的不是青春,而是我的生命。
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能预见可以成为亲人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的记忆,就是我们的青春。
作者从留学日本开始,无法适应日本式的大学,在偏僻的城市里的唯一的一所日本国立大学中,有一个学生闻之色变的地方——南明寮。南明寮什么地方,男学生宿舍。被主角认为应当叫做集中营。
在其他留学生的帮助下,我们和日本的“学长们”产生了激烈冲突,最终沈阳帮为主的中国人取胜。我和几个哥们决定搬出宿舍,住在了藤崎公寓,从此兄弟们自称藤崎组。远离祖国,在一个陌生国度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无聊和苦闷的。每一个青春少年会遇见的情形,全都遇见了。
在日本那样的社会下,来自中国的兄弟,成为了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当然,还有属于每段青春故事的爱情,异国留学的爱情,注定了悲剧的收场,中式和日式交织的情感,让故事的可看性愈发提高。故事结束在青春的末尾,一切都戛然而止,剩下的只有属于青春的记忆。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豆瓣
6.5 (80 个评分)
作者:
廖一梅
中信出版社
2011
- 10
她写的,她说的,廖一梅总有某句话刺痛你,燃烧你,击中你心中柔软的某处,让你铭记不忘。特立独行的剧坛才女,文艺青年的精神偶像,盛产金句的剧作家,继《琥珀》《恋爱的犀牛》《悲观主义的花朵》之后,推出最新图文集——《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书中收录了廖一梅近年来最精华的文字和图片,包括散文,谈话录,小说、剧本中的经典台词,近百张精美的剧照、海报,以及由廖一梅和导演孟京辉在台前幕后拍摄的首次曝光的珍贵照片。
对于人类而言,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本书首次完整收录廖一梅的内心话。她用尽文字的力量刻画了对于生命、孤独、痛苦、爱情以及写作的种种独特见解。她的文字,看似尖刻桀傲不驯,却字字珠玑,充满温柔的诗意和激情。她的态度,看似玩世不恭,不屑世俗之见,却总是认真地告诉你年轻时的胡闹弥足珍贵。她的写作,看似文艺,实则骨子里勇敢坦率,不喜矫揉造作,只想告诉你种种人生真相。她的镜头,看似随意,却视角独特,记录了剧场内外的各种真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重温的感动。
书中收录了廖一梅近年来最精华的文字和图片,包括散文,谈话录,小说、剧本中的经典台词,近百张精美的剧照、海报,以及由廖一梅和导演孟京辉在台前幕后拍摄的首次曝光的珍贵照片。
对于人类而言,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本书首次完整收录廖一梅的内心话。她用尽文字的力量刻画了对于生命、孤独、痛苦、爱情以及写作的种种独特见解。她的文字,看似尖刻桀傲不驯,却字字珠玑,充满温柔的诗意和激情。她的态度,看似玩世不恭,不屑世俗之见,却总是认真地告诉你年轻时的胡闹弥足珍贵。她的写作,看似文艺,实则骨子里勇敢坦率,不喜矫揉造作,只想告诉你种种人生真相。她的镜头,看似随意,却视角独特,记录了剧场内外的各种真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重温的感动。
怒河春醒 豆瓣
8.4 (14 个评分)
作者:
韩松落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8
心之形
《怒河春醒》序
韩松落
从新疆回到内地两年后,陆天明的小说《桑拿高地的太阳》刊登在了一本文学杂志上,母亲读过这部小说后,向许多人推荐,从新疆回来的,没去过新疆的,喜欢读小说的,不喜欢读的。或许,她是急切地想让周围人知道她的感受,从新疆那座有白杨树和花园的小院,落到这个荒山下的小镇后的感受。
在许多人手里传阅过后,那本杂志到了我手里。我十二岁,但我怀疑我读懂了。前半段,知青在新疆的生活,后半段,他们回到上海后,油然而生的失落。更磨人的,是经历过那种天高地阔、折根柴棍当筷子的生活后,重新回到人际半径很小的上海,在种种琐碎计较中陡生的怅然,那是一种被逐出乐园的怅然。
二十四年之后,把1995年到2009年写作的散文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本来像碎片一样的文章,一旦放在一起,也显出这么一种怅然,从丰盈走向溃败后的怅然。这些碎片,分散的时候,像不那么明显的病症,拼接在一起,却隐隐呈现出一个始终如一的精神形象,甚至可以提供给精神科医生,作为家庭创伤、童年阴影的案例进行分析。
但是……“但这都不是我的心的形状……”斯汀在《心之形》里唱。
二十四年里,我常常会想起农场的春天。石蒜兰、蒲公英、火绒草一起开花,云低低地垂在空中,像是银子的制品,走在旷野里,隐隐听见什么地方有轰轰的声音,水声,或者雷声。还有秋天,一种红紫的矮草覆盖满山坡,根须苍劲结实,叶子蜷曲着,开着小花,或者小小的穗子。许多许多,几千几万几亿棵,充满柔情地覆盖在柔缓的山坡上。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想起它们的形状,从叶脊到叶子边缘的颜色变化,叶子的纹路在手里的感觉,还有那种被红紫的细草覆盖的山峦在落日里的那种苍茫和神秘。但一种“我怎么可能经历过这一切”的怀疑瞬间到来。这些景象,或许经过了我的篡改、修饰,或许从来就不曾存在过。
时间,让过去成为异域。一个没有可能经历过的异域。
所以我一直用小说化的方式来写散文,固然是我的小说力比多没个地方发散,也是因为这种隔膜,这种对异域的隔膜。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存在过,就只有把它变得陌生,把自己变成被叙述的人,以说明我的不确定,以确保我的诚实。
但这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甚至后来的经历也不是。
2005年、2006年(后来是2007年、2008年),我彻夜没睡,但早上还是醒来了,凌晨六点,天有种昨夜暗暗修补过的、稚嫩的、多汁的蓝,附近的KTV,唱了一夜的人们还在唱,带着包厢里的那种混响。心脏紧扭着,像是一股橡皮筋搅在一起。
但这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甚至这些文字也不是。2000年开始,它们陆续发表在《散文》、《人民文学》、《天涯》、《大家》、《母语》以及《文学界》、《江南》,还有颜峻主编的《书》上。它们有别于我写的那些娱乐、电影、音乐类的文章,它们是我的黑桃,我的红心,我的方块,我的梅花,但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有的时候,写得越多,隐藏得也越多。即便是自以为最诚实或者最无耻的袒露,也还是一种隐藏。袒露是最大的隐藏。
“这只是几个音符,几笔颜色。一个#F,bB,一道稍纵即逝的金黄色。或者,是那已经脱离了地球,向着黑暗的宇宙折射而去的光柱里,翻滚的形象中,扑朔迷离的一个。”
但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要特别感谢与这本书有关的朋友和老师们,颜峻和乔颖,《散文》杂志的刘雁老师,李敬泽老师,还有老友张海龙,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能够落实到纸上,是因为他们。而它最终能成为一本书,要特别感谢三联的黄韬先生和彭毅文,他们接受了这部在写作取向上多少有点古怪的稿子,毅文无数个短信和电话的催促和讨论,则让它渐渐面目清晰起来。最后要感谢的,是阿涩(多西)——他用一周时间,专门为这本书画了一幅画作为封面,还有沈遇(江湖),他先后设计了二十个封面供我们选择,那棵泡桐树、白色的花串、树下的少年,玫红色的书名,非常妖娆阴郁,显然,他们比我更懂得属于我的颜色和形状是什么。
2011 年4月11日
《怒河春醒》序
韩松落
从新疆回到内地两年后,陆天明的小说《桑拿高地的太阳》刊登在了一本文学杂志上,母亲读过这部小说后,向许多人推荐,从新疆回来的,没去过新疆的,喜欢读小说的,不喜欢读的。或许,她是急切地想让周围人知道她的感受,从新疆那座有白杨树和花园的小院,落到这个荒山下的小镇后的感受。
在许多人手里传阅过后,那本杂志到了我手里。我十二岁,但我怀疑我读懂了。前半段,知青在新疆的生活,后半段,他们回到上海后,油然而生的失落。更磨人的,是经历过那种天高地阔、折根柴棍当筷子的生活后,重新回到人际半径很小的上海,在种种琐碎计较中陡生的怅然,那是一种被逐出乐园的怅然。
二十四年之后,把1995年到2009年写作的散文放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这些本来像碎片一样的文章,一旦放在一起,也显出这么一种怅然,从丰盈走向溃败后的怅然。这些碎片,分散的时候,像不那么明显的病症,拼接在一起,却隐隐呈现出一个始终如一的精神形象,甚至可以提供给精神科医生,作为家庭创伤、童年阴影的案例进行分析。
但是……“但这都不是我的心的形状……”斯汀在《心之形》里唱。
二十四年里,我常常会想起农场的春天。石蒜兰、蒲公英、火绒草一起开花,云低低地垂在空中,像是银子的制品,走在旷野里,隐隐听见什么地方有轰轰的声音,水声,或者雷声。还有秋天,一种红紫的矮草覆盖满山坡,根须苍劲结实,叶子蜷曲着,开着小花,或者小小的穗子。许多许多,几千几万几亿棵,充满柔情地覆盖在柔缓的山坡上。直到现在,我还能清晰地想起它们的形状,从叶脊到叶子边缘的颜色变化,叶子的纹路在手里的感觉,还有那种被红紫的细草覆盖的山峦在落日里的那种苍茫和神秘。但一种“我怎么可能经历过这一切”的怀疑瞬间到来。这些景象,或许经过了我的篡改、修饰,或许从来就不曾存在过。
时间,让过去成为异域。一个没有可能经历过的异域。
所以我一直用小说化的方式来写散文,固然是我的小说力比多没个地方发散,也是因为这种隔膜,这种对异域的隔膜。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存在过,就只有把它变得陌生,把自己变成被叙述的人,以说明我的不确定,以确保我的诚实。
但这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甚至后来的经历也不是。
2005年、2006年(后来是2007年、2008年),我彻夜没睡,但早上还是醒来了,凌晨六点,天有种昨夜暗暗修补过的、稚嫩的、多汁的蓝,附近的KTV,唱了一夜的人们还在唱,带着包厢里的那种混响。心脏紧扭着,像是一股橡皮筋搅在一起。
但这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甚至这些文字也不是。2000年开始,它们陆续发表在《散文》、《人民文学》、《天涯》、《大家》、《母语》以及《文学界》、《江南》,还有颜峻主编的《书》上。它们有别于我写的那些娱乐、电影、音乐类的文章,它们是我的黑桃,我的红心,我的方块,我的梅花,但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有的时候,写得越多,隐藏得也越多。即便是自以为最诚实或者最无耻的袒露,也还是一种隐藏。袒露是最大的隐藏。
“这只是几个音符,几笔颜色。一个#F,bB,一道稍纵即逝的金黄色。或者,是那已经脱离了地球,向着黑暗的宇宙折射而去的光柱里,翻滚的形象中,扑朔迷离的一个。”
但还不是我的心的形状。
要特别感谢与这本书有关的朋友和老师们,颜峻和乔颖,《散文》杂志的刘雁老师,李敬泽老师,还有老友张海龙,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能够落实到纸上,是因为他们。而它最终能成为一本书,要特别感谢三联的黄韬先生和彭毅文,他们接受了这部在写作取向上多少有点古怪的稿子,毅文无数个短信和电话的催促和讨论,则让它渐渐面目清晰起来。最后要感谢的,是阿涩(多西)——他用一周时间,专门为这本书画了一幅画作为封面,还有沈遇(江湖),他先后设计了二十个封面供我们选择,那棵泡桐树、白色的花串、树下的少年,玫红色的书名,非常妖娆阴郁,显然,他们比我更懂得属于我的颜色和形状是什么。
2011 年4月11日
老县城 豆瓣
作者:
叶广芩
西安出版社
2010
- 5
老县城被称为“西安的香格里拉”,地处中国龙脉——秦岭的腹地,镶嵌在群山之中,享有“秦岭翡翠”的美誉。
傥骆道 老百姓向我说起华阳的阴阳石,说那是很值得一看的景观,男根在余家院下面,女阴在黄泥梁上面,两物遥遥相对,很是神奇。逢到交媾时,周围便雾气沉沉,淫声阵阵。后来有人嫌不雅,将那男根砍了,于是“石□流血三月,石□叹息半年”。现在华阳人将男根修补起来,高大而勃发,比原先雄伟壮观,……
老县城 在傥骆道上,北来周至,南去汉中,老县城居中间,是人员往复的必经之处。可以这么说,这座城自建成以来,便和这里的山水人群血肉相连,人们世世代代的情感、思想、希望和悲伤,都在这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铭记在每块城砖里。
土匪们 青木川过去有个大土匪叫魏辅唐,在外头坏极了,在乡里却是尽干好事,建小学,建中学,修桥铺路,是个善人。这个魏辅唐非常向往山外的文明,在山外买了汽车,拆成零件,让背工背到深山再组装起来,在镇子里嘟嘟地开。那个镇子至今古色古香,保持着清末民初的风貌,土匪的压寨夫人还在老屋里住着,是个大美人……
老百姓 他们对城里来的人感到新奇,这新奇包括了我那台到了这儿就瘫痪了的电脑和我包里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味道是山里没有的味道,他们知道糖,知道甜,知道药,知道苦,巧克力并不完全是甜,也不完全是苦,那是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味道。
动物们 熊猫具有一种魔力,它吸引着你,让你喜欢它,爱它,惦记它,可怜它,它能打动所有看见过它的人,这是一个尤物。阴阳是道教哲学的轴心,黑与白的反差是事物的两个极端,是平衡,是统一,这些特点我们在熊猫的外表都可以看到。
树木们 人说“秦岭无闲草”,却是如此。山道上,他顺便摘下的两棵草,回来后扔到食堂炖鸡的锅里,那汤竟溢出了一种我从未嗅过的奇香。喝上一口,浑身通泰,永不能忘怀。我问党高第扔进去的是什么草,他说是“细辛”,可以开窍通滞,散风止痛,放于炖肉中能芳香去腻,除膻祛腥。
傥骆道 老百姓向我说起华阳的阴阳石,说那是很值得一看的景观,男根在余家院下面,女阴在黄泥梁上面,两物遥遥相对,很是神奇。逢到交媾时,周围便雾气沉沉,淫声阵阵。后来有人嫌不雅,将那男根砍了,于是“石□流血三月,石□叹息半年”。现在华阳人将男根修补起来,高大而勃发,比原先雄伟壮观,……
老县城 在傥骆道上,北来周至,南去汉中,老县城居中间,是人员往复的必经之处。可以这么说,这座城自建成以来,便和这里的山水人群血肉相连,人们世世代代的情感、思想、希望和悲伤,都在这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铭记在每块城砖里。
土匪们 青木川过去有个大土匪叫魏辅唐,在外头坏极了,在乡里却是尽干好事,建小学,建中学,修桥铺路,是个善人。这个魏辅唐非常向往山外的文明,在山外买了汽车,拆成零件,让背工背到深山再组装起来,在镇子里嘟嘟地开。那个镇子至今古色古香,保持着清末民初的风貌,土匪的压寨夫人还在老屋里住着,是个大美人……
老百姓 他们对城里来的人感到新奇,这新奇包括了我那台到了这儿就瘫痪了的电脑和我包里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味道是山里没有的味道,他们知道糖,知道甜,知道药,知道苦,巧克力并不完全是甜,也不完全是苦,那是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味道。
动物们 熊猫具有一种魔力,它吸引着你,让你喜欢它,爱它,惦记它,可怜它,它能打动所有看见过它的人,这是一个尤物。阴阳是道教哲学的轴心,黑与白的反差是事物的两个极端,是平衡,是统一,这些特点我们在熊猫的外表都可以看到。
树木们 人说“秦岭无闲草”,却是如此。山道上,他顺便摘下的两棵草,回来后扔到食堂炖鸡的锅里,那汤竟溢出了一种我从未嗅过的奇香。喝上一口,浑身通泰,永不能忘怀。我问党高第扔进去的是什么草,他说是“细辛”,可以开窍通滞,散风止痛,放于炖肉中能芳香去腻,除膻祛腥。
最大的一场大火 豆瓣
6.5 (16 个评分)
作者:
荞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3
这是一部汇集着八〇后女生集体记忆的个人小历史。
二〇〇九年末的时间点上,回望十年间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曲折情感经历,以及各种震惊一时然而转眼成云烟的社会事件,留下的是低声唏嘘。喧嚣和孤独之后,是感伤和苍凉。
从一九九九年青涩的大学文学社相识,到二〇〇九年电话那头的物是人非,这段情感记忆中的画面在陈栗子和苏砾二人相伴散步中回放,看起来不炽热,想起来不平淡。
这十年,陈栗子骨子里有自卑,生活中依旧昂扬,属于保留理想又活在当下的人。苏砾和自己的好友小冬在她眼前闪现过,记者同行林涛捧着巧克力与鲜花在某个圣诞节出现过,成熟稳重的医生郎烨走进过她的婚姻生活,然而这一切,都只剩下一点记忆的追索。
十年心迹。这是一个三十岁略显沧桑的职业女性,讲述着一个二十岁青葱岁月的大学女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成长历程。
二〇〇九年末的时间点上,回望十年间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曲折情感经历,以及各种震惊一时然而转眼成云烟的社会事件,留下的是低声唏嘘。喧嚣和孤独之后,是感伤和苍凉。
从一九九九年青涩的大学文学社相识,到二〇〇九年电话那头的物是人非,这段情感记忆中的画面在陈栗子和苏砾二人相伴散步中回放,看起来不炽热,想起来不平淡。
这十年,陈栗子骨子里有自卑,生活中依旧昂扬,属于保留理想又活在当下的人。苏砾和自己的好友小冬在她眼前闪现过,记者同行林涛捧着巧克力与鲜花在某个圣诞节出现过,成熟稳重的医生郎烨走进过她的婚姻生活,然而这一切,都只剩下一点记忆的追索。
十年心迹。这是一个三十岁略显沧桑的职业女性,讲述着一个二十岁青葱岁月的大学女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