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写书
保护才能 豆瓣
作者: 陈卫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2 - 9
这是一部探讨写作以及谈论怎样保护写作才能的文学随笔集,收录了二十余年来陈卫写作和阅读中的思考心得。作家陈卫是当代少有的极重艺术品质的小说家,他对中国和外国文学都有着深刻而精确的见解,尤其关于歌德、纪德、杜拉、海明威等西方重要的文学家的评论文章,给艺术爱好者及写作者提供了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陈卫认为中国写作者长期缺乏良好的艺术教育、创作环境、批评传承甚至人际相处的经验,导致“少年天才”如雨后春笋,而老而弥坚则硕果难存。保护才能,即是陈卫根据自身的写作经验领悟到保护好那份能创作出真正符合艺术精神的作品的才能,并持续自我教育和写作的重要性。
陈卫天真地认为“保护才能”比出名远为重要,为了前者甚至不惜“漠视出名”,也许正好解释了为何我们总是看到那些并无才能者反而容易出名的时代原因。不过我倒希望陈卫能够更加出名,因为只有出名了他才能让他的保护才能以及其他言论得以传播。
——评论家、作家 吴亮
陈卫的写作不合时宜——这正是这本书令人尊敬的原因。
——学者、作家 汪民安
这本书从文论的角度体现了“艺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作家 顾湘
2015年11月8日 已读
三星半。作者对于自己考虑的太清楚了,是个明白自己的人。但对于其文学品味则持保留意见。一些话是不是说的太满呢?或许只是口味不同吧。恩。
书里写书
对白 豆瓣 Goodreads
Dialogue: The Art of Verbal Action for Page, Stage, Screen
6.9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伯特·麦基 译者: 焦雄屏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1
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继《故事》之后,时隔二十年再一次深度创作。横跨四个领域,为影视、戏剧、小说的对白编写甚至日常生活的对话解读搭建出新的理论高度。
在这本书里,对白的完整定义扩展至“对别人说”、“对自己说”、“对读者和观众说”三个维度,其戏剧性和叙事性的两种类型也在不同故事媒介的分析中得到了清晰的特质呈现。
通过揭露“对白是带着特定目的的言语行动”,麦基进一步指出常见的对白谬误,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出精心设计的对白如何构建人物、引爆冲突、推动场景和实现故事设计。
就像一幅藏宝地图,《对白》将带领你在影视、戏剧、文学的领域进行深度探索,仿佛戴上一副3D的透视眼镜,在不知不觉中就获得了立体的思维方式和故事架构能力。
2018年3月23日 已读
提纲挈领,又事无巨细,比较深入和专业化。
书里写书
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豆瓣
Steering the Craft
8.5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 杨轲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 - 1
世界科幻大师的写作课
波澜壮阔的故事航海之旅
◎ 编辑推荐
☆ 星云奖、雨果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世界科幻、奇幻小说大师倾囊相授!
☆ 经典赏析+习作练习+写作工作坊+延伸阅读 = 充满惊喜的私人写作计划。
☆ 用显微镜观察故事发展进程中的细枝末节,掌握叙事的根本要素 和语言的游戏规则。
◎ 内容简介
写作是一门手艺,技巧精湛者才能获得艺术的自由。世界科幻、奇幻大师厄休拉•勒古恩认为,创作就像在大海中航行,只有掌握真正的技巧航海,才能在暗礁和重重险阻间开拓属于自己的航道。
本书是厄休拉•勒古恩主持“写作工作坊”时的课堂讲义,也是她多年创作及阅读经验的浓缩,聚焦于叙事文与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十件事:语言的音乐性、文字间的有机作用、结构与调性、叙述者的视角与口吻……坦诚、敏锐、充满洞见的艺术领悟与经典文学名著碰撞出惊人的火花,富有挑战性的文学技巧分析与范例赏析、练习及延伸阅读相结合,引导你在故事的海洋中确定自己的航道,顺利扬帆远行。
◎ 媒体推荐
对于已有小说写作经验的写作者和追求精进的写作者来说,这本书是必读的。
——《图书馆期刊》(Library Journal)
本书简明扼要、叙述清晰,能够陪伴和鼓舞那些有志于成为作家的人。
——《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勒古恩在这本书里揭露了技巧为何是一门艺术。这本书就像一颗明亮之星,能够指引所有航行在写作之海的人。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勒古恩是位睿智的写作者,是富有幽默感的讲故事大师。她既可以为那些阅读《纽约时报》的读书人讲故事,也可以取悦孩子们。她所写的每一种故事类型,可以说都重塑了那个故事类型的面貌。
——《波士顿全球报》(Boston Globe)
启与魅 豆瓣
Illumination and Night Glare : The Unfinished Autobiography of Carson McCullers
作者: [美] 卡森·麦卡勒斯 译者: 杨晓荣 2019 - 3
卡森•麦卡勒斯写自传的目的,如其所言,一是为后人如何处理过早成名带来的问题提供帮助,再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反思自己年少成名后的行为。和她小说中那种影影绰绰地为故事表象所遮掩的自我经历记述不同,这部自传非常坦率,生动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一个南方女作家的生活,那是一颗孤独的心与深植于其中的孤独与焦虑不断搏斗的过程。
这部自传除正文以外,按卡森•麦卡勒斯的意愿,还收录了她的*部小说《哑巴》的提纲(1940年出版时书名改为《心是孤独的猎手》)及卡森与丈夫利夫斯•麦卡勒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部分往来信件。
自卡森开始追溯自己的生平故事起,三十多年过去,麦卡勒斯的自传终于问世,可以向后人展示一个充满灵感又富于警示意味的故事,如她所愿。
小说创作谈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大卫·姚斯 译者: 李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那些令人满意的小说或故事似乎都是毫不费力且天衣无缝地组织在一起的,所以很容易让人感到迷惑不解:“作者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很简单:他孤身枯坐在书桌前,思考一系列选项,然后机智谨慎地进行取舍。
在《小说创作谈》这本书中,屡获殊荣的作家、广受尊敬的创意写作教授大卫•姚斯提供了很多实用的信息和建议,它们能帮助你在面对如下问题时做出专业的、富有创意的决策:
·按照句法和韵律去写文章,为所叙述的故事配制一段“背景音乐”。
·选择正确的叙述视角,在你的角色和读者之间创造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
·在创意写作过程中从容驾驭矛盾对立的力量。
在一篇接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中,姚斯梳理了小说写作中独有的那些难题,包括如何在真实和虚构之间设计那些精妙的交叉点,这正是所有伟大的小说之所以远比那些遵循“写你知道的东西”法则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鸣的原因,而后者刚好是我们频频采用的一种写作方式。
如何读,为什么读 豆瓣
How to Read and Why
8.4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黄灿然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简介: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导读: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我读 豆瓣
7.4 (77 个评分) 作者: 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 梁文道 上海三联书店 2010 - 1
《开卷八分钟》是凤凰卫视日播读书节目,由著名学者梁文道先生主持,节目每天用短短的8分钟时间介绍一本书,希望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
我读2 豆瓣
7.4 (28 个评分) 作者: 梁文道 / 何亮亮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0 - 11
内容介绍
《我读2》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他被媒体评为“香江最犀利的一枝笔”!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触摸书的精髓。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讲起,向读者多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主讲人梁文道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客观而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虽然这本书是书评集,但是每一篇文字里都包含着一些社会时评,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描述。语言轻松有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精彩章节节选
“好的散文要靠文字的纯正,而如今纯正的文字,却要逐渐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好莱坞写宣传稿式的一味夸张,用最美丽的字眼,去形容一堆垃圾,把原先有意义的东西,贬到不值一文。”
——梁文道讲《吴鲁芹散文选》
“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需求不是物质的吃穿和花费,不是精神上大起大落的恩爱和慈悲,而是物质和精神混合在一起的那种细雨无声的温情与滋润。只有那种光线充足却非暴晒暴烫的阳光,才可以让草成草,树成树,让人的心灵充满温情与善良。”
——梁文道讲《我与父辈》
“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
为了承担生命里的一种责任,对别人的责任,就放弃了理想。他们知道放弃理想的结果是什么,但他们放弃了。县城里的生活,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生命对他们来说不会再有奇迹出现了。“
——梁文道讲贾樟柯《贾想》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豆瓣
作者: 若斯亚娜·萨维诺 译者: 段映虹 花城出版社 2004 - 1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创作人生》内容简介:在一篇关于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文章中,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承认要评价一位同时代的作家困难重重,首先是缺乏足够的时间距离。除此之外,"当作家的生活与他的作品同样多变、丰富、激烈,或者同样经过精巧的筹划时,当人们在两者中辩认出同样的缺点、同样的诡诈和同样的瑕疵,以及同样的品质,总而言之同样的伟大时",进行评价难度还会增加。
书迷 豆瓣
作者: 陈玉慧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1
女作家行若水正深陷各种家庭苦闷,一名死忠的男性书迷突然神秘现身,从网络到现实,他对她无所不知,一寸寸蚕食她的生活。她因惊惧而试探、由同情而产生亲密,然而却反遭这死忠情人的勒索……这是一出真正的都市迷魂记。在惊悚小说的外壳下,在两个陌生人的近身纠缠中,深刻地描绘了如躁郁症患者一般不可捉摸、阴郁迷魅而又浪漫绮丽的都市迷情,铺陈出瑰丽的人性传奇与灵魂迷宫。
任何人都是一个谜,人与人是各自独立的星球,它们不能相遇,而只能相撞——这也是作品的题旨。——章诒和
陈玉慧这个跨文化书迷型吟游作家,或有妖艺,让我读着自己熟悉的九龙塘九龙城,竟然如闯魔方异境的差点迷路。——陈冠中
这是一个超速旋转的残酷星球,一个暴力失衡的恐怖都市,恶魔逼至眼前,如影随形——我并不知道,恶魔即我。——虹影
何为写作?写作什么?陈玉慧回答这些大哉问的办法就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埋身割喉的极近距离,毫不懈怠,步步进逼,直到生死关头,这才爆发出了如此精彩而又如此深入骨髓的写作沉思。——梁文道
导师、缪斯和恶魔 豆瓣
Mentors, Muses & Monsters: 30 Writers on the People Who Changed Their Lives
作者: (美) 本尼迪克特 编 译者: 李美华 译林出版社 2012 - 2
本书编者邀请30位美国当代作家,其中包含多位普利策奖及国家图书奖得主,写下给自己带来重大影响的人生故事。
该文集是难得的珍宝,其整体价值远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我们还能在哪里读到这些对于缪斯的冥想?就在这本书内,我们这个时代的三十位顶级大师以其深邃的眼光剖析自己的写作生涯,读来回味无穷。——《旧金山纪事报》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豆瓣
7.6 (47 个评分) 作者: 考拉小巫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 - 1
《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的出版是献给考拉小巫粉丝以及所有英语学习爱好者的一份礼物。在《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里,考拉小巫分享了她人生中各个阶段学习英语的所有方法途径及心得体会,和她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所做的一切失败和成功的尝试及努力,以及她考过的所有英语考试的备考方案、计划安排、所用书籍及资料,书后附录中还有作者总结的英语学习资料及资源推荐。
除了分享英语学习方法外,考拉小巫还分享了她与伊甸园字幕组的亲密接触、她被全美专业排名第一的美国名校录取的成功申请经验、她在美国的求学生活以及在美语环境中关于英语学习的新思考和新感悟……
这不仅仅是一部英语学习日记,更是一本她在彷徨、动摇和无助时的人生感悟,是关于坚持、奋斗和梦想的碎碎念,是关于她一路走来对所有的所学所得和所思所想的沉淀。从《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写给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的叙述不难看出她对梦想和奋斗的崇尚,相信这本励志书一定能激发你去为理想奋斗和拼搏。
英语怎么学,考拉小巫告诉你:单词就得这么背;听力是这样练成的;关于“看电影,学英语”;圆满的托福,圆满的2007;十天挑战GRE单词;GRE作文5.5之浓缩心得:“写”就一个字。
接通地脉 豆瓣
作者: 陈忠实 作家出版社 2012 - 6
《接通地脉》收录了著名作家陈忠实的散文新作精品,由作者亲自选编,共计八十余篇。生命形态、精神表达和审美风格的亦重亦轻,是陈忠实散文突出的艺术特点。他的散文作品描摹对象丰富,思考范围深广,精到朴实,比之他的小说另有一番情致。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 豆瓣
9.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申慧辉、丁骏、金绍禹 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文学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和《堂吉诃德讲稿》组成的“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套装,与三本讲稿的单行本一同推出,较为全面地反映出纳博科夫的文学价值观及独特的文本分析方法。其中《文学讲稿》专注于欧美作家,对简·奥斯丁、狄更斯、福楼拜、斯蒂文森、普鲁斯特、卡夫卡等七位大师的七部名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探讨。《俄罗斯文学讲稿》则聚焦俄罗斯的六位重要作家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和高尔基,以此绘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辉煌光谱。《堂吉诃德讲稿》阐述了对塞万提斯其人其文,以及这部传世巨著的独到见解。这些讲稿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文学价值观,同时显示出相当独特的文学分析方法,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