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吸血鬼 豆瓣
6.4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岩井俊二 译者: 张苓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9
岩井俊二最新长篇小说
彼此吸引的孤独灵魂,在世界尽头的爱情故事
奈良美智推荐:故事中的游离感,让我们重新确认自己鲜血的重量。
独家收录岩井俊二与译者张苓对谈
----------------------------------------------------------------------------------------------
西蒙是一名离群索居的年轻男子,但文弱的外表下潜藏着骇人的爱好——嗜血。他在网络上寻找猎物,干涸的灵魂被一位位女孩的血滋养,直到有一天,有位少女对他说:“我可以为你活下去。你可以喝我的血……”
尋找亞特蘭提斯 豆瓣
作者: 蘭德 / 羅絲.佛列姆亞斯 译者: 廖舜茹 台灣先智 2005
萬古洪荒之前,有一座夢幻之都……
許多證據在在顯示,在一萬年前人類還處於蒙昧無知之時,在地球的某一處早已存在著一個令今人嘆為觀止的高度文明。他們用精密的儀器繪出精確的世界地圖,用無法想像的技術輕易移動重達二百噸的巨石,建蓋了現今科技也難以完成的金字塔、細密繁複的水道運河,使用的語言可與一萬年後的電腦產物進行溝通……
這個文明的所在,被眾多研究者指為文獻傳說中的「亞特蘭提斯島」。這個島,後來何以銷聲匿跡?這個島,究竟沉落在何處?
很有可能,它將會在某一日從大海中浮現,改寫人類文明史觀……
亚特兰提斯之谜~入矢堂见闻录~1 豆瓣
作者: 魚戶修 / 東周齋雅樂 译者: PS大佐 尖端 2003 - 11
東京開古董店的入矢修造,因為一件古物,被捲入奪寶陰謀之中,循著柏拉圖、馬可波羅、謝里曼等先人的足跡,他能夠解開古代文明亞特蘭提斯大陸之謎嗎....本格考古探險漫畫,驚險第一集!
红女王 豆瓣
The Red Queen
作者: [英国] 菲利帕·格里高利 译者: 夜潮音 重庆出版社 2013 - 6
1453年春,年幼的玛格丽特•博福特在不止一次在幻像中看到自己的命运:生下家族继承人,成为国王的母亲,完成上帝的考验。她一生追奉此预言,将身心化成铁石,不惜将婚姻送上祭坛,将双手染满鲜血。
然而,在血与火之中诞生的玛格丽特之子、流亡异乡的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在他和英格兰王位之间,还隔着几颗跳动的心脏?
“不列颠最美的女人”伊丽莎白·伍德维尔、“都铎王朝之母”玛格丽特·博福特以及“拥王者的女儿”安妮·内维尔交织在一起的命运之线缓缓收紧,最终会扼住谁的咽喉——《玫瑰战争》系列精彩呈现,历史的真相终将于此大白于世。
河流之女 豆瓣
The Lady of the Rivers
作者: [英国] 菲利帕·格里高利 译者: 尤里 重庆出版社 2013 - 6
1430年夏,寄宿在卢森堡的少女雅格塔,结识了被软禁于此的圣女贞德。贞德教给她命运之轮的含义:诸行无常,众生皆身处命运之轮上,却只能任由其摆布。此后风云变幻,雅格塔预言了贞德的陨落,亲历了英法战争的创伤、夫妻间牵肠挂肚的分离、宫闱里最难以启齿的丑闻……她将一切深埋心底, 以沉默守护着身边最爱的人们。河流女神的哀歌彻夜不息,被命运之轮又会将哪个幸运儿推上巅峰?
“不列颠最美的女人”伊丽莎白·伍德维尔、“都铎王朝之母”玛格丽特·博福特以及“拥王者的女儿”安妮·内维尔交织在一起的命运之线缓缓收紧,最终会扼住谁的咽喉——《玫瑰战争》系列精彩呈现,历史的真相终将于此大白于世。
俄罗斯演义 豆瓣
作者: 曹德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 6
《俄罗斯演义》以章回体小说的方式,讲述了自俄罗斯第一位沙皇伊凡至今天四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不仅介绍了俄罗斯民族中享誉世界的代表性人物,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巴枯宁、列夫,托尔斯泰、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等,并从崭新的历史的角度,剖析了俄罗斯民族的个性及其兴衰因果。
夜访吸血鬼 豆瓣
作者: 理查德·伯顿 译者: 穆西 2012 - 8
《异文馆系列:夜访吸血鬼》的故事要从一位如同西方亚瑟王一样伟大的国王说起,他的名字叫做威克拉姆。他曾对一位名叫乔治的魔法师说过,他能将挂在树上的贝塔尔(吸血鬼的一种)带到他的面前。让人惊讶的是。国王威克拉姆和他的儿子果真将吸血鬼带来了,这让魔法师乔治不能不对国王另眼相看。《异文馆系列:夜访吸血鬼》就是一本以吸血鬼为线索并串起诸多离奇事件的故事集。
亚特兰蒂斯密码 豆瓣
作者: 【美】查尔斯·布罗考 译者: 考熊馥荔子 译 重庆出版社 2013 - 7
托马斯·劳斯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寻找消失的大陆——亚特兰蒂斯的线索。带着那部赞颂他一生传奇成就的纪录片,他穿越各大洲各大洋去验证这个激动人心的线索。
然而,他并不独行。劳斯要与一个秘密的野蛮组织展开一番战斗。这个组织根植于梵蒂冈教会系统。一个邪恶的传言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秘密会摧毁教会的意旨、基石以及更甚——否定教会存在的必要性。
在遗失的亚特兰蒂斯大陆,隐藏着一个入口,进入这里,需要一张神秘的地图和劳斯本人所掌握的一门独特的古老语言。一系列的密码器物掌握着这个难以破解的谜团。劳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追踪古老遗迹的战争中。但每个线索都包含着一个神秘的指引,这些指引着劳斯通往另一条线索,以及一场血腥的战斗……最终,通向亚特兰蒂斯本身,抑或者通向激烈的死亡。
异教王后 豆瓣
作者: 米歇尔·莫兰 译者: 沈亦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1
《异教王后》主要内容:底比斯风云突变。一场毁灭性的大火吞噬了第十八王朝的王室家族——只留下被人唾弃的前任王后纳芙蒂蒂的外甥女纳芙塔莉。这个女孩已经逝去的家人被视为异教分子,埃及没有人敢提到他们的名字。作为前朝的遗孤,纳芙塔莉备受冷落,这个无足轻重的公主从小被放任在宫里乱跑。但自从得到了法老的姑母的庇护,她的命运发生了改变,被带到哈索尔神庙,学习礼仪,为当上未来的王后做准备。
珠宝的前世今生 豆瓣
作者: 梦亦非 重庆出版社 2006 - 6
越是古老的宝石,背后隐藏的故事越丰富久远,以至于“一颗永流传”。从寂寞地底来到人间的珠宝,小名叫首饰,别名叫美丽、财富、权势。它们参与了印度大君斯可奇三世争风吃醋的爱情纠葛,时隐时现于莫卧儿帝国的沙场,镶嵌在教皇权杖和帝王冠冕上,摆上苏富比拍卖行的展示台,封存在博物馆陈列窗,或继续炫耀在未笑先倾城的女人裸露的手腕上。当这些拥有者化为青烟黄土,珠宝依然永恒,只是又多了一分浪漫多姿的异国情调的文化背景,或许这就是其真正的无价之处。
仔细地赏阅这57篇珠宝小美文,相信你会被文字间诙谐时髦的华丽口吻所迷住,仿佛在捻玩57颗光泽各异的珠子。媚俗者为了珠宝的标签心动;多情者为珠宝的前世今生心动;时尚人士,必为这本小书的浪漫心动。
每一枚珠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些传奇,一些故事。那些围绕着珠宝展开的爱情与战争,无不说明珠宝的魅力不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之下。在故事的流行色彩后面,珠宝知识被轻松而愉悦地娓娓道来。时尚、知识、传奇,尽熔铸于作者精悍幽默的行文之间。
被诅咒的军团 豆瓣
Legion of The Damned
作者: 斯文·哈塞尔 译者: 姚雪芹 重庆出版社 2012 - 10
《被诅咒的军团》内容简介:一些被纳粹关在集中营里的犯人,在苏德对抗期间成为刑营特训的战士。他们蒙受不白之冤,遭受非人虐待,接受魔鬼般残酷的训练,最后组编成一个6000人的嗜血军团被送往前线,加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东线战争。主人公斯文厌恶战争,做了逃兵,邂逅了美丽的少女伊娃,结果却被盖世太保抓住,两人分别被判刑并被关入炼狱般的集中营。在那里,斯文目睹了众多狱友的悲惨遭遇。为了减刑,狱友们纷纷报名去执行拆弹任务,许多人尸骨无存。斯文最终被送进刑营,接受难以描述的残酷训练。训练后生还的人被送往前线,从此出生入死,与枪炮为伍。在前线,斯文遇到患难与共的战友,“老大叔”、帝奇、汉斯和波尔塔。在战争期间,他们团结一致,与苏联士兵奋勇厮杀,与凶残的指挥者周旋。可怕的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无辜的人被卷入战争,成为刽子手和炮灰,没有人敢奢望还会有明天。
海报:
沙皇迷踪 豆瓣
作者: (美) 贝瑞 / Steve Berry 译者: 孟雅琳 重庆出版社 2009
本书是一部历史悬疑小说。以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前后俄国沙皇家族的衰落与遭遇为主要线索,以纠葛缠绕、纷繁复杂的动荡与变革的历史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蛾摩拉 谷歌图书 豆瓣
Gomorrah
作者: 罗贝托·萨维亚诺 译者: 赖盈满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8
新闻记者罗贝托·萨维亚诺出生在那不勒斯,十三岁就目睹克莫拉杀人,他靠着一台可接收警方频道的收音机和一辆摩托车,在帮派内斗期间穿梭杀戮战场,留下翔实、血腥的现场记录。他秘密搜集该组织的犯罪手法,融合小说与非小说,写成这部大胆而重要的调查报告类文学作品,难以归类的笔法使他成为备受瞩目的意大利文坛新星。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克莫拉是欧洲目前势力最大的黑帮组织,其规模是西西里黑手党的五倍,比西班牙埃塔组织和爱尔兰共和军加起来还多,但罪行却鲜为人知。克莫拉强大的资本运作几乎触及全球经济,遍及机械制作、高级时装、禁药与有毒废弃物处理等产业,全面渗透那不勒斯、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经济脉络。萨维亚诺笔下的那不勒斯是一座臣服于罪恶的悲情城市,他以文字作战,指名道姓,言人所不能言,如铅锤般重击克莫拉的心脏。书名取《圣经·创世纪》中“蛾摩拉堕于暗冥,复活于欲望之国”之意,然而深爱家乡的萨维亚诺毋宁说更像挑战巨人歌利亚的少年大卫,也成为人们传诵的英雄人物。
安格尔的小提琴 豆瓣
作者: 彭怡平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 1
我坐在台北都会中心遥想巴黎。
那间位于十三区圣安妮教堂转角,开了数十年的一间咖啡馆内,端咖啡的侍者个个都已年过半百,而坐在我正对面的杰哈,也已是七十好几,这会儿却以二十多岁小伙子过人的精力与热情,准备侃侃而谈他最爱的城市与永远的主题──巴黎。杰哈啜了一口热饮,舔干净上嘴唇的泡沫以后,以安静的声调拉开序幕:“我来咖啡馆不喝咖啡,我只喝热巧克力,而这家店的热巧克力,我喝了几十年。”我不记得那个下午杰哈告诉了我多少巴黎的传奇逸事,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杰哈如何以一种高贵且专注的姿态,从容地喝完手中的那杯巧克力,时空彷佛冻结于他的十指之间,只有杰哈与此刻的巴黎。
“什么是巴黎?”对于杰哈与贝诺瓦来说,巴黎是世上最美的城市;对于第一代移民傅提明‧讷顾炎与苏妮而言,巴黎是他们争取自由与尊严的第二故乡;对于社运工作者朱利安与菲德列克来说,巴黎是座永恒的战场,为了保存法兰西最美的精神,他们日以继夜地搏斗;对于让-保罗‧艾菲来说,巴黎是他构筑巧克力王国梦想的舞台;但对阿尔佛斯‧努伊而言,巴黎却是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都市丛林,在其光鲜华丽的外表下,处处隐藏着人间悲剧;而对渴求爱情与家庭温暖的法斯娃与鲁道夫来说,巴黎人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相知相守的伴侣;在这个充斥着孤独灵魂的城市里,巴黎的样貌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在此找到属于他的巴黎,以某种特立独行的方式,优雅而骄傲地活出自己。而我眼中的巴黎,正是因融合了各种矛盾冲突却也包容开放的特质而深深地吸引我。
然而,如何描绘出巴黎这个城市的氛围,它的气味、声音,形体、样貌,宛如人心迷宫般的巷弄街道以及充满个性宣言的空间布置?如何通过这三十几位巴黎人的故事来展现这个城市的与众不同?我尝试从一九九三至二○一○年间在巴黎生活的这段经验里挖掘出对我影响最深的思想、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尝试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描绘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巴黎,或者,我眼中的巴黎。
我眼中的巴黎既充满了激情、迷恋、痛苦与偏执,也是人文思想荟萃,处处展现人性之光的城市。我选择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作为巴黎历史的转折点,以巴尔这位历史人物做代表,在前半部里探讨法国人坚持美好生活的信仰,和将信仰付诸实践的意志;后半部里述及法国人如何将他们对社会理想的热情落实于个人生活,因而产生了如此的社会现象。藉由第一部Passion所揭露的情感,以及第二部Lumière代表的理智这两个面向,读者得以完美地体会法兰西民族的精神与样貌。
小提琴之王 豆瓣
作者: 吴维忠 现代出版社 2004 - 11
《小提琴之王克莱斯勒画传》主要讲述了:人的一生,与音乐相伴始终。音乐包围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弥漫在它的每个角落。大地、天空、水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效果强烈的自然界的音乐。风儿在树叶里歌唱,在河水潺潺的涟漪里撩拨竖琴的弦;鸟儿对着迷人的、刚刚苏醒的早晨,絮絮地唱着它们的情歌;大海涌起的波涛,是在一位指挥大师棒下,富有韵律的合唱。音乐的力量,在每个时代,每个部族,都为人所深知识。它在创世之初就是如此。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俄耳甫斯奏起他的小竖琴,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都会为他倾倒。他还下到冥王普路托的地界,用他的音乐,招回了他死去的爱人欧律狄刻的灵魂。我们还知道,塞壬们在希腊的小岛上,用她们的歌声蛊惑水手,而罗累莱女妖则在莱茵河的礁石上歌唱。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 豆瓣
作者: 约瑟夫·埃格尔 译者: 王祖哲 2010 - 4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一位指挥家看音乐、物理和社会变革》内容简介:作为联合国交响乐团指挥和北京中央爱乐乐团客座指挥,约瑟夫·埃格尔(JosephEger)曾经指挥过世界上一些主要的交响乐团。在美国和欧洲,他曾做过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的副指挥。埃格尔也作为圆号演奏家周游世界,被《纽约时报)誉为”仍然存世的最伟大的圆号演奏家”之一。他在卡内基大厅举办了十二场音乐会,交响乐和摇滚乐珠联璧合,此举前所未有,并在林肯中心音乐厅和约翰·列农、大野洋子合作。美国国会山的500位”有眼光的女士”选举了两位得到“埃莉诺·罗斯福有眼光的男士奖”的男士,他是其中之一。
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 豆瓣
作者: Galloway, Steven 译者: 林昱辰 時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7
在一座被希望遺棄的城市裡
一名大提琴手在槍林彈雨的街頭連續演奏22天
這象徵重生希望的療癒之曲
連從不手軟的敵人都閉上眼聆聽
然而下一刻――
1992年的塞拉耶佛,一個被戰事撕裂的城市。
當22個排隊買麵包的平民百姓因無端落下的砲火而喪生,一個無名的大提琴手誓言在事發地點連續演奏22天。沒有人知道他能否平安撐過這段日子,包括他自己。他只知道自己必須這麼做。
年輕的女殺手,曾經只是普通人家長大的一個女兒。在所有人被迫接受無奈的命運時,她選擇完全抹去自己的過去,包括她的名字,以最極端的方式掌握自己的命運。然而,隨著手上沾惹的鮮血愈多,她心中的仇恨也愈發失去正當性,最後赫然發現殺人已成為一種貪欲,自己可能已經變成比敵人更不堪的生物……
會計師事務所書記員,在圍城開始後,努力和家人一起低調地活下去。每隔幾日,他在不知能否活著回家的恐懼下出門,穿越整個城區為家人和隔壁那個難相處的老太太汲取飲用水,該走哪條路、該過哪座橋,都是攸關生死一瞬的決定。有一天,當他在釀酒廠汲取地下泉水時,一顆炸彈落到幾公尺外的街口……
老麵包師傅在戰事一開始時便將妻兒送出城,天倫團圓之日遙不可及。他靠著做麵包換取一個棲身之所,在每個十字路口參與「塞拉耶佛輪盤」生存遊戲。他怕死卻對周遭事物冷眼相看,他以為自己對這一切無能為力,直到有一天在路口巧遇老友、目睹她被狙擊手射殺……
戰事繼續著,大提琴家仍在街頭演奏著,但這些人的生命是否還有明天?已經來到谷底的人生,究竟還可以往哪裡去?
當你覺得人生已經失去控制,當你以為自己已經無法再前進,你,真的不再做點什麼嗎?如同大提琴手為塞拉耶佛人民帶來的啟示,人生,永遠都有另一種選擇。幸運的話,在下一個路口,或許也有人會為你奏起療癒之曲……
加拿大作家蓋洛威以刻劃入骨的角色,以及沒有半點多餘文字的敘事風格,將這場已經遠颺的人間地獄場景從我們的記憶中喚醒,也喚醒我們對人間苦難的悲憫之心,並重新思考所謂「希望」和「勇氣」的意義。
大师的小提琴 豆瓣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 4
大师的小提琴:感动你一生的名著片段,ISBN:9787533745790,作者:方华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