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众多未来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美]乔丽·格雷厄姆(Jorie Graham) 译者: 金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5
☆ 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战后美国诗坛中心性的诗人四十年间代表作首度在中文世界结集出版,实力青年译者金雯倾力翻译并导读。
☆ 被约翰·阿什贝利称赞的后辈,被娜塔莉·波特曼称为“聪明又性感”的文学导师。
☆ 继承艾略特、毕肖普诗学技艺,兼具智性与抒情的诗人。以精密的观察重新挖 掘微小平凡之物,探索人类情感和思维的边界,见证当代美国诗风与社会半个世纪的变迁。
-----------------
《众多未来》精选了乔丽•格雷厄姆从1976年到2014年创作的诗歌,包括过去十一本诗集中的代表作和最近的新作,能够比较完整地展现格雷厄姆诗歌的面貌。在这些诗中,能看到她对幼年生活的回忆和深度情感的挖掘,她对亲人的深情,她重新改写神话传统、从中发现人类心灵秘密的努力,以及她对更平和、理智、远离暴力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格雷厄姆是“二战”后美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与大多数女性诗歌有所不同,她的写作呈现出一种富于思辨并且更具有雄心的中性气质,足以和伊丽莎白•毕肖普媲美。有人认为,她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诗歌艺术的形式,使之能够呈现比以往更为深刻而广阔的内容。她最擅长的是用连续滚动的句子来捕捉人在特定场景中的细微体验,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静止,从完整到分裂再回到完整……
--------------------
格雷厄姆是过去四十年中美国诗坛的中心性人物。
——《纽约时报》
在语言上最为优秀、机敏的作者之一……无论是她诗歌的节奏,还是她强有力地开启、分剖甚至颠覆我们的时空体验的这种做法,都令她的写作独一无二。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精心编选的诗集……展示了美国最重要、最受赞誉的诗人在诗歌技艺上的发展和伦理考量上的加深……这些思想和感知的体量证明了格雷厄姆的努力和她不断拓宽领域的勇气。
——《出版人周刊》
她的作品比任何当下仍在写作的诗人都更能洞察人生与世界……格雷厄姆之于1980年代以后的诗歌,就如同鲍勃•迪伦之于1960年代以后的摇滚:她改变了这种艺术形式,不断向前拓展,令诗歌能够吸纳和呈现比以前更加深广的内容。
——《纽约时报书评》
格雷厄姆的诗是过去四十年中英语世界最好的诗歌。她诗歌的成就,不仅仅在于能够让某些事件发生:她的诗总是关于一些正在展开的过程……如果我们想了解过去四十年的美国诗歌,我们必须阅读乔丽•格雷厄姆,并且细致地读她。
——《洛杉矶时报书评》
这部选集记录了这位最重要的诗歌形式开拓者在艺术上的演变。她向我们证明,她的写作有力地描绘了自然、守卫了神话。
——《奥普拉杂志》
格雷厄姆是一个描绘空间环境的魔术师。
——《纽约客》
格雷厄姆的诗是我们见过的最具有感性力量和想象力的写作。
——《纽约时报》
2021年10月8日 已读
同意某条短评,工整但没有才气
美国 诗歌
卡利普索 豆瓣
Calypso
8.1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大卫·塞达里斯 译者: 苏伊瑶 梯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5
” 如果你曾经在大卫·塞达里斯那些搞笑又厌世的故事中找到乐子,你可能会猜到这本书在讲什么。但你想的其实是错的。“
当塞达里斯在卡罗莱纳海岸买下一间海滨别墅的时候,他期待能在这里度过悠长又放松的假期,比如玩玩桌游或者在躺椅上做个日光浴。事实上在“域海”(他给这间度假别墅起的名字)的生活确实如他想象的一样悠闲,美中不足的是,他领悟到一个小烦恼:人真的很难彻底放空自己。
在这本书中,年逾六十的塞达里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对中年危机和死亡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别误会:这些故事是非常,非常搞笑的——可以让你笑到停不下来,就像家人才能做到的那样。塞达里斯的观察力从来没有这么犀利过,他逗笑读者的能力也是一如既往的无与伦比。但本书大部分的段子其实来源于一些郁闷的时刻,当你的身体正在背叛你自己,你意识到在你人生的篇章中,可期待的未来已经所剩无几,更多的是过去的回忆。
如果你厌恶海滩,这对你来说就是一本极佳的海滩读物。如果你讨厌闲聊,有兴趣听一个关于肿瘤的笑话,这本书你就一定要读。《卡利普索》是塞达里斯迄今为止最黑暗同时又最温暖的书——也可能是他最棒的作品。
2021年9月27日 已读
基本上一直都很好笑,很偶尔会心酸一下。不过因为最近自己家里发生了点事,就导致对最后一篇写作者他爸的内容非常有共鸣,比如“我爸对于我送给他的每个礼物都要批评一番,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从来不能像他一样表达我的不喜欢”,比如我不明白他明明有钱却不愿改善生活而是坚持生活在垃圾堆里,比如“我不希望那些可能变成我们俩最后对话的语句全都是难听的”
小说 美国
萨勒姆的女巫 豆瓣
The Crucible
9.2 (36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米勒 译者: 梅绍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萨勒姆的女巫》首演于一九五三年。剧本根据一六九二年到一六九三年之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一起迫害“行巫者”的案件写作而成。
剧本开头,萨勒姆地区的牧师巴里斯的女儿贝蒂和伙伴跳舞时受到惊吓,导致神志恍惚,一病不起。与此同时,镇上普特南夫妇的女儿萝丝也病倒了。乡镇里于是谣传出现了巫术。
巴里斯的侄女阿碧格也是跳舞的姑娘中的一个,她在普洛克托家做女仆,因为勾引男主人,被女主人赶出家门。她对普洛克托大嫂怀恨在心。参与跳舞的姑娘担心被当成女巫,在阿碧格带领下,交代说自己看见很多人和魔鬼在一起。遭到诬陷的人都被关进了监狱,那些跳舞的姑娘摇身变成了圣徒,阿碧格更是趁机想要陷害普洛克托大嫂。
后来,遭到诬陷的人被判处绞刑,普洛克托下定决心说出他和阿碧格的私情,试图以此阻止她的阴谋,却反而因此害了妻子。普洛克托家的女仆玛丽•沃伦良心发现,在法庭上翻供,却在副总督丹佛斯、哈桑法官、巴里斯和阿碧格带领的姑娘们的共同威吓下,又收回供词,反而一口咬定普洛克托给魔鬼干活。
普洛克托被关进监狱,在生命受到威胁之下,他决定招认自己和魔鬼打交道,但副总督却强求他公开忏悔,并且供出其他和魔鬼在一起的人。普洛克托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最后毅然走上绞刑架。
2021年6月25日 已读
看完我在想,坚持自己的清白有何意义?因为人死不能复生,迟到的正义根本不是正义。但是转念一想,坚持这个行为对他们自己本身就有着足够重要的意义了。勇敢永远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我能。这是你们造就出来的第一个奇迹:我能。”
戏剧 美国
火星纪事 豆瓣
The Martian Chronicles
8.5 (2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林翰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3
《华氏451》作者成名作品
“科幻界爱伦•坡”最具诗意的荒诞经典
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我们也都变成了火星人
只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映照在书页里的倒影……
《火星纪事》深受文学大师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影响。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汇聚而成,随处进发着想象的火花;但它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更富隐喻.字里行间飘溢着淡淡的忧伤。
——《纽约时报》
布拉德伯里在书中竖起了一面折射人性的镜子。揭示出人类对待“异族”的做派远非高尚,因而一再饱尝孤独和隔绝之苦。当然,本书的结尾仍为我们保留了一丝重生的希望。
——美国亚马逊网站
地球濒临毁灭,人们带着最古老的恐惧和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渴望,移民火星,寻求一个全新的开始。人类征服了火星——同时,火星也征服了人类。这个拥有古老而濒临绝种的种族的红色星球,似乎对他下了魔咒,永远地改变了他。懂得“心电感应”和“移形换影”之术的火星人;爱上地球人的火星寂寞人妻和她善妒的丈夫;历尽艰辛安全降落却被关进了精神病院的火箭舰长;密谋以爱伦•坡小说中的恐怖场景实施报复的腹黑绅士……陌生的红色土地上,人类带来的喧嚣,最终能否复归平静?火星能否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虚幻而又栩栩如生的火星纪事,从一九九九年绵延至二〇二六年,如诗般缥缈婉约,却又颇具爱伦•坡之风,此书中,布拉德伯里更以《厄舍古屋的续篇》,向爱伦•坡致敬。这是一个旧死与新生的故事,一个近乎绝望却又充满希望的梦想。布拉德伯里对人性的看法是悲观的,但他不痛诉,只是在恬静中把故事忠实地记录下来,反思人类对待异己的残酷、想象力的匮乏,所造成的不同文化族群间的隔膜与相残。本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是外来者(“入侵者”)和“原住民”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在人口流动和文化交流愈加频繁的今天,社会上一直讨论和关注的话题。美丽绮梦和残酷现实相互交织,糅合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超脱了类型科幻所能表现的视界。
《火星纪事》是布拉德伯里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2012年美国航天局将“好奇”号在火星的着陆点命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点”。《火星纪事》曾在1980被NBC拍成过科幻剧,主演是明星罗克•赫德森。1997年时,制片人John Davis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曾想让环球公司来改编拍摄该书。2011年派拉蒙公司买下了《火星纪事》的改编权,准备将其搬上大银幕。
斯皮尔伯格:“布拉德伯里是我科幻事业的缪斯。在科学小说和幻想的世界里他将永生。”
史蒂芬•金:“我今天听到的声音,是一位巨人的脚步渐行渐远时所发出的雷鸣轰响。”
2021年1月15日 已读
中段开始就不是火星纪事了,而是“地球纪事”,所以人类才是生命力和性格的源泉,地球人移居到火星,火星就会变成另一个地球。但是人类也没那么了不起,尽管有自由意志但仍免不了自取灭亡,就像小说最后那些被放置不管的人类的遗产自己焚烧成一片焦炭一样。喜欢夜半的交会那篇,不同时间的人在同一个地点达成了超越现实的交流,但是各自依然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听到自己想听的,触摸到自己想触摸的,人就是那么局限,也只能、必须保持局限。
小说 科幻 美国
呼吸 豆瓣 Goodreads
Exhalation: Stories
8.7 (365 个评分) 作者: [美] 姜峯楠 译者: 耿辉 / Ent 译林出版社 2019 - 12
特德·姜作品新结集,内藏《商人和炼金术师之门》《呼吸》《前路迢迢》《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双面真相》《大寂静》《脐》《焦虑是自由引起的眩晕》九篇作品——
炼金术士之门,自由穿梭时空,科幻版的一千零一夜如何展开?
我的每一口呼吸,都让这个宇宙离死亡更近一步。
自由意志并不存在,只是你相信这一点之前,它并不具有杀伤力。
科幻小说中随处可见人造生物,就像从宙斯头部跳出的雅典娜,这些人造生物一出现就完全成形。但意识并不是这样工作的,软件体真实的生命周期是什么样?
我的保姆是台机器,对一个新生儿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记忆一直在欺骗我们,只是我们自己并未发现。如果每个人都开始持续记录生命日志,文明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我们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可一开始,人类并不知道这一点。
如果平行空间的确存在,且可以发生对话,你会用怎样的方式穷尽生活的可能?
2020年12月18日 已读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最长,二十年时间草草带过,几乎完全在叙述而不是描写,绝对不是我喜欢的写法。最后一篇不错,但总体不合我口味。以及对给每篇小说都写后记的做法持怀疑态度,小说家表达思想当然应该通过小说,后记其实都是废话,点到为止即可,写那么多难道是怕读者光读小说读不懂?
小说 科幻 美国
老人与海 豆瓣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8.6 (32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欧内斯特·海明威 译者: 吴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 10
本书讲述了一个渔夫的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他再遭到一条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而在老圣地亚哥出海的日子里,他的忘年好友一直在海边忠诚地等待,满怀信心地迎接着他的归来。
西班牙披肩之谜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孙蓓雯 新星出版社 2015 - 9
埃勒里与父亲的挚友麦克林法官一同前往西班牙岬角附近的海滨小屋度假,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位手脚被绑、受伤昏厥的女子。岬角主人的千金洛萨遭人绑架,她的舅舅更是被掳去海上,不知所终。匪夷所思的事还在后面,当埃勒里赶到戈弗里家时,命案已经发生,全裸的约翰•马尔科死在露台,一条披肩诡异地围在他的身上……
中国橘子之谜 豆瓣
The Chinese Orange Mystery
6.0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方力 新星出版社 2013 - 3
《中国橘子之谜(第2版)》内容简介:一位陌生的访客进入了唐纳德•柯克先生的接待室。几个小时后,人们发现,门从里面锁上了。打开来,是一具尸体和一切都倒置的诡异场景。没有人知道,这个倒毙在密室的死者究竟是谁……
暹罗连体人之谜 豆瓣
7.0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李小刚 新星出版社 2012 - 11
故事发生在一座孤山上。
森林大火正在往山顶侵吞,奎因父子爬行在山上,备感无助和疑惑。在最终找到临时的避难所后,他们又遇上了一起离奇的凶杀案——避难所的主人死在书房中,而凶手无疑就在避难所中
希腊棺材之谜 豆瓣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9.0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王敬之 新星出版社 2012 - 5
离世的古董商留下了巨额遗产,谁是那个幸运的继承人?没有人知道真相,只能找到死者的遗嘱一探究竟。这时人们才发现,刚刚还出现在众人眼前的遗嘱,突然间不见了踪影!
睿智的埃勒里•奎因指出,遗嘱只可能被藏到了一个地方——那位古董商长眠的希腊棺材里。然而,他只说对了一半。希腊棺材缓缓开启,里面却不仅仅放着古董商的尸体和遗嘱……
美国枪之谜 豆瓣
The American Gun Mystery
6.5 (8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夏愉 新星出版社 2019 - 4
博尔赫斯、斯蒂芬•金、岛田庄司等推崇的侦探小说大师
“国名系列”水准之作 不可能犯罪之典范
所有的线索都已经公平地呈现在您面前,真相即将揭晓,祝狩猎愉快!
西部影片名宿巴克•霍恩计划重归银幕,不想在椭圆形大竞技场表演马上特技时,被一枪击毙。纽约市警察局全体出动,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搜查,却毫无结果。一个月后,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场景,死神再次故技重施,复制了又一场命案。两起案件迷雾重重:在两万观众的关注之下,竟然找不到凶器,找不到凶手,找不到动机……
荷兰鞋之谜 豆瓣
7.9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伤痕 新星出版社 2014 - 10
埃勒里前往荷兰纪念医院,找一位老朋友商讨一个医学问题,恰好赶上了观摩一次外科手术。手术对象是百万富翁、商界女强人、医院创始人阿比盖尔•道恩女士,主刀则是道恩女士如儿子般倾力培养的杰出外科医生杰尼。可是手术还没开始,躺在手术台上的道恩女士却已经死亡,脖子上缠着一根铁丝。警方封闭医院后只在电话亭里找到了一双可疑的鞋,而杰尼医生的行动也让人无法理解……
法国粉末之谜 豆瓣
The French Powder Mystery
7.8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叶秀敏 新星出版社 2013 - 8
弗伦奇百货公司的展销柜里出现一具女尸,身份正是公司的老板娘,是两颗子弹夺去了她的性命。死者唇上只涂了一半唇膏,她的女儿也下落不明。埃勒里·奎因在死者的皮包中找到一管唇膏,里面装的竟然是高纯度的海洛因。谁是凶手?在凶杀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巨大的阴谋?
“国名系列”巅峰杰作
层层递进的严谨剧情,尽显逻辑推理的纯正魅力
全新修订,最准确权威的译文和插图,带给你最好的埃勒里·奎因。
罗马帽子之谜 豆瓣
The Roman Hat Mystery
6.4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卢澄 / 刘彪 新星出版社 2014 - 4
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的戏剧《枪战》。酗酒成性的蒙特•菲尔德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落幕前死于非命。
案发现场找不到死者的礼帽,埃勒里•奎因和父亲老奎因警官相信这一定是重要线索。同时,在调查菲尔德臭名昭著的律师事业时,许多阴暗的往事也浮出水面……
埃及十字架之谜 豆瓣
The Egyptian Cross Mystery
6.9 (12 个评分)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谭力 新星出版社 2016 - 6
圣诞节的清晨,一起无头惨案打破了阿罗约小镇的僻静。一石激起千层浪,死亡的号角吹响,四起恐怖血腥的谋杀,四具呈现T字型的尸体,现场留下的T字标记,牵扯出原始而又狂热的复仇欲望。
T代表什么?是古埃及宗教的象征?是复仇者杀人的标记?还是……奎因对此一直迷惑不解,直到第四起谋杀发生后……
一场跨越美国全境的追凶战役即将打响!
希腊棺材之谜 豆瓣 Goodreads
The Greek Coffin Mystery
8.1 (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王敬之 新星出版社 2017 - 3
侦探小说中的“圣经” ,“国名系列”水准最高之作
最纯粹的逻辑推理,你的一切猜测都是徒劳
离世的古董商留下了巨额遗产,谁是那个幸运的继承人?葬礼之后,人们突然发现刚刚还出现在众人眼前的遗嘱,突然不见了踪影!
在毫无头绪之际,埃勒里·奎因指出,遗嘱只可能被藏到了一个地方——那位古董商长眠的希腊棺材里。然而,当棺盖缓缓开启,众人惊觉棺材中非但没有遗嘱的踪影,还凭空多了一具尸体……
遗产 豆瓣
8.5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利普·罗斯 译者: 彭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8
《译文经典•遗产》主要内容简介:妈咪,妈咪,你在哪儿啊,妈咪?我会变成植物人吗?我得重新开始生活、也许英格丽能永远照顾我等。
吃鲷鱼让我打嗝 豆瓣
Bream Gives me Hiccups
7.6 (8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西·艾森伯格 译者: 吴文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演员×剧作家×小说家、导演×制片×编剧
杰西•艾森伯格
首部短篇小说集、同名美剧拍摄中
《吃鲷鱼让我打嗝》是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全书以“吃鲷鱼让我打嗝”系列开篇,后承“家人”、“历史”、“室友偷走了我的拉面” 系列、“约会”等八个部分。故事背景既有当代美国的各种实景,也有庞贝古城和“电话之父”贝尔的电话空间。既采用常规的短篇小说体,也大胆使用书信体、短信体、邮件体等多种形式。
作品中,人物个性和虚构场景融为一体,柔情和潜藏在滑稽幽默之后的悲情相互交织,极致诠释了艾森伯格式喜剧,探索了现代世界的疯狂与光怪陆离。
书中漫画由法国获奖插画师让•朱利安创作, “为巴黎祈福”是他的作品。
《今日美国》:杰西•艾森伯格在文坛的前途就跟他在影坛一样,不可限量。
《泰晤士报》:你还没听过杰西•艾森伯格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那快了!
《周六夜现场》最年轻编剧 西蒙•里奇:《吃鲷鱼让我打嗝》令人捧腹,又令人心酸,有时还使劲儿自嘲,搞得我都想给杰西一个拥抱。他这多年的神经质性格终于炼成了这块喜剧真金。
波士顿公共电台:读《吃鲷鱼让我打嗝》的时候,我简直笑得不能自已!写得太好了!
《人物》杂志:伍迪•艾伦的粉丝们会喜欢这部由演员兼剧作家杰西•艾森伯格创作的滑稽大作。
俄亥俄,温斯堡 豆瓣
Winesburg, Ohio
9.0 (2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舍伍德·安德森 译者: 杨向荣 南海出版公司 2012 - 7
孤独灵魂的咏叹调
海明威、塞林格、菲茨杰拉德、卡佛心中的大师
20世纪全球百佳英文小说第24名
安德森比他之前的所有美国作家——以及自他那个时代以来的大部分美国作家写得都好,写得更加准确、更富有同情心。——雷蒙德•卡佛
安德森是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F.S.菲茨杰拉德
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厄内斯特•海明威
J.D.塞林格最崇拜舍伍德•安德森、林•拉德纳、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三位作家,他们是他心目中的典范。——伊恩•汉密尔顿
安德森先生的钻头打进了人性更深、更温暖的底层。——弗吉尼亚•伍尔夫
舍伍德•安德森是我这一代美国作家之父,他开创的美国文学传统将为后代所继承。——威廉•福克纳
是安德森让我睁开了双眼。——阿摩司•奥兹
安德森是作家中的作家,是那个时代唯一把他的风格和视野流传到下一代的人。——马尔科姆•考利
他通过独特的形式去抓住那种时刻:一样普通的东西、一件普通的事情突然向艺术家显示出它内在的意义。安德森卓越地掌握了这种艺术。——董衡巽
内容简介:俄亥俄州小城温斯堡,旧世界风貌尚存,纽约和芝加哥在遥远的铁路尽头。渴慕神恩的农场主、异想天开的石油公司代理商、虚度芳华的女店员、抑郁至死的旅店老板娘、热烈苦闷的女教师、孤独深思的少年……二十四则故事相互勾连,宛如一幅幅简洁深刻的精神素描,活画 出一群在平凡喧嚣的世界里执着于各自真理的畸零人。
华氏451 豆瓣 谷歌图书
Fahrenheit 451
8.4 (17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于而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7
“比烧书更可怕的罪行是不阅读它们。”
★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反乌托邦代表作精装纪念版
★ 法国著名导演特吕弗电影《华氏451》原著
★ 在焚烧书籍的年代留下人类文明的备忘录
★ 如果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你希望自己是哪一本?
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都被禁止,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他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向这个世界发起挑战。就这样一批“书之人”暗暗聚集,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该作品在五十多年前首次出版时曾造成巨大的轰动,被认为是反乌托邦小说的重要代表作。1966年被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特吕弗改编为电影。还曾被改编成同名游戏、独角戏、漫画等。
特以此精装典藏版,纪念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逝世五周年。他是科幻界的爱伦•坡,狡黠而忧伤的怪老头。天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向他作品致敬的火山口。他是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的缪斯。他去世时总统亲自致悼词。如今,他离开我们五年了。来看看他笔下的世界,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有着怎样可悲又可叹的相似?
随书附赠布拉德伯里语录书签,收获属于你的科幻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