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豆瓣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f the Banality of Evil
8.3 (92 个评分) 作者: [美] 汉娜·阿伦特 译者: 安尼 译林出版社 2017 - 1
●汉娜•阿伦特极具争议性的著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提出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详细记录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合法性
●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出版
●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蒙森导读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8.7 (519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 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原著改编,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2015年春季开播
—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全新完整译本
— 囊括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
— 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多 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 Reddit社交网站读者最爱百大书籍
—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 美剧《疑犯追踪》女主之一“根姐”(Root)最喜欢的书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丹尼尔.凯斯重要作品: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1966年)
《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1980年)
《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年)
《比利战争》(The Milligan Wars,1994年)
《镜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2009年)
故事 豆瓣
9.7 (3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伯特·麦基 译者: 周铁东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 - 1
【内容简介】
麦基的《故事》是一本被影视圈奉为圣经的编剧书,讲述故事创作核心原理。越来越多小说作家、文案策划和商务人士也开始研习其中的讲故事技巧。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高级电影鉴赏入门指南,也可以将它视为文学写作、艺术修为内功进阶,还有人从中领悟了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被英国卫报称为“亚里士多德后最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将他30年间行走全世界,向10万名学员开班授课的精华写在了这本《故事》里。
【编辑推荐】
精装版《故事》2014年9月29日上市,3天后开始加印,3个月后成为“当当网2014年艺术榜榜首”、“亚马逊编辑2014年度收官之荐”,9.5分领衔电影类书籍进入豆瓣年度盘点,并成为《北京青年报》阅读“2014最美的十本书”之一,获得人民日报微博推荐。2016年,我们将这本书里深邃的思想以更为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并同时推出16开、轻型纸、宽页边距、采用新排版设计的平装《故事》,希望它能到达更多人的手中。就像封面设计一样,一束光照进我们的生活,电影,不只是黑暗中的银幕故事,更是生活里闪耀的人性故事。
【名人推荐】
罗伯特・麦基是编剧大师中的大师。——《霍比特人》《指环王三部曲》导演兼编剧彼得・杰克逊
关于故事结构,我所了解的一切都来自伯特・麦基。就是这样。——《撞车》导演兼编剧保罗・哈吉斯
麦基说,高潮是你讲述这个故事的意义的饱和点。——《画皮》《寻龙诀》导演乌尔善
他是罗伯特・麦基,真正懂得电影全部奥秘的大师。但是他又能不让任何的条规边框拘束自己,让灵魂自由触摸电影。——《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导演陆川
我的笔记有87000字,几乎记下了麦基先生说的每一句话。在记录的时候,经常有许多言论与我创作的经验不谋而合,这种巧合让我非常兴奋。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女人,能享受到多次高潮。——《重案六组》《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余飞
一句实话:我电影剧本写到第30稿的时候,才完全看懂《故事》这本书,然后写到第50稿的时候,我发现我其实也没怎么看懂。现在电影拍完了剪完了,我打算再看一遍《故事》。——《万万没想到》导演叫兽易小星
想要学编剧,这书是必读的。——影评人周黎明
虽然……但还是越来越觉得那本书对于类型片制造来说就是编剧圣经。——影评人亵渎电影
感谢麦基先生教会我们很多技巧,也教会我们,最好的永远不是技巧。感谢麦基先生告诉我们,剧作法其实就是价值观,写你所相信的,相信你所写的。感谢麦基先生告诉我们,电影不是一种智识,电影是一种情感。——编剧、作家咆哮女郎柏邦妮
我迄今读过的最伟大的三本书之一。——《后会无期》《万物生长》出品人路金波
【媒体推荐】
鼎鼎大名。——《华盛顿邮报》
享誉全球。——《纽约时报》
终极大师。—— BBC
麦基写作哲学的中心是人性。他的理论融汇了戏剧手法、哲学,强调了写作的古典根基、轴心及安全阀……而使之永葆新鲜活力和激动人心的,是它交织阐述的方式——麦基的故事理论。——CNN
麦基是世界上最有名和最受尊崇的讲故事艺术讲师。——《华尔街日报》
他对故事讲述的深邃洞察和广博知识无人能比。——《洛杉矶时报》
电影行业的公开秘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编剧教练。——《名利场》
融合了电影的摩登艺术和讲故事的古老手艺。——《每日新闻》
罗伯特・麦基强有力地教会我们什么是生命、死亡和人类的心灵。——《独立报》
缝不起来的童年 豆瓣
STITCHES
9.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戴维•斯摩尔 译者: 廖美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9
◎二○○九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作品
◎二○○九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图像小说类第一名
◎《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赫芬顿邮报》《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加州文学评论》《书单》《村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亚马逊年度好书
————————————————————————————————
凭借这部突破性的作品,戴维•斯摩尔已将“图像小说”这一艺术形式提高到新的更具创造性的高度。
——斯坦•李(《蜘蛛侠》《X战警》《钢铁侠》之父)
戴维•斯摩尔带给我们一部深刻动人的图像文学作品,它看起来像一部电影,读起来像一首诗。“妈妈有点咳嗽……”,当开篇四页之后这第一行文字出现时,我们便已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位大师。
——朱尔斯•费弗(美国漫画家)
戴维•斯摩尔写的对话和叙述都很动人……他对有角度镜头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足以媲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华盛顿邮报》
如果还有人认为漫画不是一种合法的文学形式,这部作品将足以使他们改变看法。
——《书单》
————————————————————————————————
本书是一部自传性图像小说,入围二○○九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提名。一九四○年代,戴维•斯摩尔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从出生起,他的鼻窦和消化系统就一直问题不断,身为放射科医生的爸爸彼时坚信X光会对缓解儿子病情有好处,因此给他做了超过四百次的放射治疗,这最终导致戴维年仅十四岁就罹患喉癌。两次手术在他脖子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疤痕,也使他从此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说话,与此同时,更大的家庭秘密接连曝露在他的面前……未经讲述的过去不会过去,半个世纪后,早已成为著名插画家的戴维•斯摩尔决意讲述那段黑白无声的童年记忆。
美丽的标价 豆瓣
Pricing Beauty
7.5 (22 个评分) 作者: [美]阿什利·米尔斯 译者: 张皓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7
“当我踏进模特经纪公司办公室的那一刻,就走进了一个充满伦理、政治、女性主义的研究困境。”曾在纽约和伦敦做过模特的社会学家阿什利·米尔斯,以内行人的视角展现了模特世界的规则,检视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美丽”是如何定义的。书中涉及对男模、女模、经纪人、客户、摄影师、造型师等角色的广泛访谈,展现了魅力产业背后的政治与经济,甚至随意性。在这条深藏不露的文化生产流水线上,好看不是唯一的标准,合适的外形才是时尚的起源,人们接受训练、推销、打造成珍贵的商品。该书对新文化经济中的社会分析,经济社会学中性别与阶层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
享乐主义手册 豆瓣
The Hedonism Handbook
6.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弗洛克 译者: 小意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6
离开工作,爬上吊床。工作的时间越少,生命的收获越多。反对有组织的生活,拥抱古希腊的智慧,正是他们,给了我们一个词语——享乐主义。尽管自我提高的艰苦训练能给我们一些帮助,休闲和愉悦也不会一无所获。让你身体内那个享乐主义者跳出来,让愿望成为你的向导:
要敢于不带电脑和手机去休假。
让红酒和性爱给你健康。
今天就去拥抱你隐秘的,无所事事的欲望。
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让你重新认识罪恶和美德。
本书助你规划全新的幸福之旅,把一条狭窄的直路变成开阔的视野,渡过快乐繁茂的人生。
————————————————————————————————
好逸恶劳的人站起来!
享乐主义才是终极王道!
你敢不带手机去旅行吗?
你能远离网络一周以上吗?
美酒与性爱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吗?
你敢放纵自己一整天无所事事吗?
《享乐主义手册》告诉你:
享乐的好处多多
下班后喝一杯的十大好处
经常做爱的五大好处
十个该刷卡付费的重要事项
十项一闪即逝的事物
晋身享乐主义者的步骤
放慢步调的十个必成方法
现代人再也不做的十件好玩事
死前得干的十件爽快事儿
壮观奢华的十大世界地标
埃及艳后、毕加索、邱吉尔、雪儿、麦当娜、小甜甜布兰妮……以身作则背景推荐
恶棍来访 豆瓣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5.9 (8 个评分) 作者: (美)珍妮弗·伊根 译者: 张竝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 5
●普利策奖、国家书评奖双料作品。
●珍妮弗•伊根凭本书入选2011年《时代》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一生最爱的女人——珍妮弗•伊根,对“时间、命 运与情感”的透析、嘲讽和感悟。
●如果当初珍妮弗•伊根没有选择对乔布斯放手,今天的结局又会怎样?
●被美国书评界誉为“连普鲁斯特看了也要为之惊叹的小说”
●最具实验性的魔方体“Magic cube”后后现代 “post-post modern”小说。
●最具脑力、逻辑、时空转换想象力的小说。
●一本由13个精彩短篇错位组合而成的长篇伤感之作。
●针对本书最具实验性的第十二章,有人断言:如果该书的写作手法受到追捧,那将预示着西方文明的终结!
●横扫欧美所有重要文学奖项。
这是一本“探讨情感、时间与科技之谜”的人性之作。它分为Part A 和Part B两个部分,Part A 由六章组成,Part B由七章组成。A、B两个部分犹如一张音乐唱片的两面,其中的十三章犹如唱片中的不同曲目,它们相互独立,描写了不同的人生故事,同时又以音乐为主线将不同的人物故事串联起来,展现了音乐产业的发展变化、不同时代的科技与文化现象,突出了在时间的流逝中理想的幻灭、情感的起落与音乐产业的兴衰等主题。这一些在小说书名中似乎难见端倪,相反,这个书名倒让我们感到更加困惑。但是,倘若读完小说,这种困惑就会顿时消散,并不得不佩服作家的独具匠心。
全书用13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片段13个“曲目”讲述了一系列有趣的人物的故事:一位身染盗窃癖的女秘书;一位在采访时试图非礼女明星而为此坐牢数年的八卦杂志记者;一位事业上遭受挫败之后铤而走险的前公关经理;一位在事业上走下坡路的唱片公司监制;还有这位监制的老师——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唱片业老大;此外还有当年那群中学生中的摇滚明星、如今却落魄成一位清洁工的不得志中年人;一群迷恋摇滚乐的70年代中学生;两个热衷于研究摇滚乐和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的(零零后)少年………这些看似独立而又个性化的人物故事犹如各个精彩曲目散落在全书的十三个章节之中,作者用音乐这条主线巧妙地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展现了整个美国音乐产业的辛酸流变、不同时代的科技与文化现象,一代摇滚青年的青春与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兴衰、起落与幻灭。所有人的生命,情感,梦想无不刻上了时间“恶棍”的无情烙印。
伊根用《恶棍来访》向读者传达了一个让人慨叹的主旨——时间这条“恶棍”依次造访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梦想消耗殆尽,在时间这条长河的岸边回望逝去的爱情、友情、遗憾、创伤,不禁令人唏嘘。
...(展开全部)
冰箱里的灯 豆瓣
Girl,Interrupted
作者: [美]苏珊娜·凯森 译者: 黄渭然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6
自我就像冰箱里的灯,平时熄灭着,需要你自己去打开冰箱的门。——萨特
-------------------------------------------------------
奥斯卡金像奖影片《移魂女郎》原作,安吉丽娜·朱莉、薇诺娜·赖德联袂出演
-------------------------------------------------------
只是一天洗了两次澡,你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总认为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不断自我否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实的活着?
如果从来没有叛逆过,那个疯狂的你会悄无声息地远离吗?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永远快速向前,都会这样的停摆时刻,无法前进,亦无法后退。不要怕,打开门,灯会慢慢亮起来。
===========================
在和一位从未谋面的精神科医生进行了一次面谈后,18岁的苏珊娜·凯森被塞进计程车送到了麦克林恩精神病院。这家精神病院在当地家喻户晓,以渐进式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暂时的庇护,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人罗伯特·洛威尔、歌手詹姆斯·泰勒和音乐家雷·查尔斯等社会名人都曾被收住在这里。此后长达两年的时间,凯森几乎都在这家精神病院的青少年女性病区里度过。
在那里,苏珊娜·凯森被诊断出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十八个月后被释放。
《冰箱里的灯》真实记录了凯森“我不够好”“我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自我否定,自己存在的种种叛逆,为缺失的安全感而歇斯底里。
她记录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每天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写这本书,她获得了内心的释放。读这本书,为我们内心的冰箱开门,亮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