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 豆瓣
Un été avec Montaigne
作者: [法] 安托万·孔帕尼翁 译者: 刘常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6
一个真正渴望自由的人。
一个将自由交托真理的人。
一个让世界寻找他的人……
蒙田,一个16世纪的人,似乎预言了现代人面临的所有焦虑、困扰和罪恶,并给出了高贵的答案。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是打开蒙田思想智慧的一把密匙。内容来自于作者之前在法国国际电台(FRANCE INTER)所做的同名系列访谈节目。全书共分四十个章节,每一章节的篇幅都不大。书中,作者以清晰、明快,略带诙谐又不失庄重的笔调,紧紧围绕《随笔》这部传世之作,大量引用其中的文章作为论据,从新的视角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代表性作家蒙田加以评析,意在突出蒙田人文主义思想的永恒意义。
蒙田的随笔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枕边书。
豆瓣
作者: [美] 玛格丽特·米切尔 译者: 戴侃 / 李野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
米切尔编著的《飘(上下)(精)》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米切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住了青年女子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活动,成功塑造了斯嘉丽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斯嘉丽年轻貌美,但她的所作所为却显示出她的残酷、贪婪、自信。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出于真心。一部爱情佳作本属令人赏心悦目之事,而在南北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绽放的爱情之花更是残酷而美丽。几度悲欢离合,情仇交织,情节跌宕起伏,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恋爱的犀牛 豆瓣 豆瓣
8.2 (42 个评分) 作者: 廖一梅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 - 8
“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
“你如同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
“对我笑吧,像你我初次见面。对我说吧,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
《恋爱的犀牛》是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开篇,讲述了一个犀牛般偏执的男人, 他爱上了一个女人,他夸大了这个女人与其他女人之间的差别,为她做了一切可能做的事,故事展现了纯粹的爱情。
【我们这样演出——剧本+创作手记+主创访谈+幕后故事,更多的“内幕”披露】
1. 完整收录长演不衰的戏剧之作《恋爱的犀牛》全剧本
2. 编剧、导演的创作手记:每部剧因何而起,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
3. 各版本的主创访谈:吴越、郭涛、郝蕾、段奕宏、王柠、张念骅、齐溪……袒露他们与《恋爱的犀牛》的不解情缘、心路历程和相互成就
4. 舞美、配乐、定妆照、宣传……从台前到幕后,全景展现一部剧的诞生历程
纪录片式呈现三部剧的生长过程,缘起、初衷、萌芽、雕琢、成型、壮大……记录“三部曲” 的每一个珍贵节点
【远不止话剧:收录廖一梅多年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与回答 】
【精装封面,全彩内文,海量罕见剧照,独家公布 】
2020年6月24日 已读
偏执狂爱情故事
文学
无辜者 豆瓣
L'innocente
作者: [意] 加布里埃莱·邓南遮 译者: 沈萼梅 / 刘锡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6
意大利唯美主义文学代表人物,
一部足以列入欧洲文学图景的作品,
意大利著名导演维斯康蒂执导同名电影
五十年之后,我将被认为是一位训世者。——加布里埃莱•邓南遮
一个民族都有他独有的天才,邓南遮尤其放射着骇人的异彩,他是一个怪杰,我只能给他这样一个不雅训的名称。——徐志摩
《无辜者》出版于1891年,是《玫瑰三部曲》中最重要的一部。这是一个讲述忏悔的故事,贵族后裔图利奥的自白,他贪求欲念的刺激,享受出格的快感;也因为愧对妻子的柔情而焦虑不安,后又怨恨妻子一时的软弱不忠,犯下无可挽回的罪孽。在图利奥身上,“许多模糊不清而又相对立的东西纠缠成一团”,小说着重刻画出人在思想上的矛盾,道德上的摇摆,精神上的折磨。图利奥完完全全是一个邓南遮式的英雄,愤世嫉俗又冷酷无情的唯美主义者,热情的爱人和严谨的知识分子,擅于思考与自省,如此真实,展示了人性的魅力。
小说1976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是意大利著名导演,对二战后的意大利电影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以电影《魂断威尼斯》闻名于世。
2020年6月22日 已读 哇这个再版了,邓南遮也是高中沉迷过的作者之一了【不代表喜欢的意思...
文学
恋人絮语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
8.9 (81 个评分) 作者: [法] 罗兰·巴特 译者: 汪耀进 / 武佩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6
《恋人絮语》是一部无法用传统体裁定性的奇书。作者在此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这是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恍如一万花筒:作者撷取出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结构出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段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相形之下,以往的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发思”八股显得迂腐、浅陋……而这正是解构主义要证实的。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豆瓣
Aimez-vous Brahms?
7.1 (1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弗朗索瓦兹·萨冈 译者: 李玉民 / 余中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
半老徐娘宝珥与浪荡男子罗捷之间,应该说没有什么真正的爱,即便宝珥希望在这同居生活中投入自己真实的感情,也在罗捷不时与女人鬼混的欺骗和隐瞒面前连连碰壁。比宝珥年轻十多岁的西蒙进入了女主人公孤独的心灵,以一种“勃拉姆斯”式的经典方式,给了宝珥以同情、体贴、照顾、珍爱,但古典的爱毕竟没有完美的结,她最终没有接受西蒙这一宝贵的感情,而莫名其妙地回到了脚踏多只船的罗捷身边。
你好忧愁 豆瓣
7.6 (14 个评分) 作者: 萨冈 译者: 余中先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9
萨冈所著的《你好忧愁(精)》小说的主人公——少女塞茜尔——生性浪漫不羁,跟同为浪荡子的父亲过着随心所欲的荒唐日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生活纳入到正规的轨道。为此,她竭力阻挠鳏居多年的父亲雷蒙和其女友安娜的婚事。因为,在塞茜尔的眼中,安娜是一个生活正派、循规蹈矩的温顺女性,一旦让她进入了家庭生活,不仅雷蒙老爸得受她的管制,而且塞茜尔的落拓不羁的生活方式也得改变,她得按照安娜的培养计划,去做一个乖乖女。于是,塞茜尔跟自己刚刚认识的男朋友,以及父亲早先认识的一个女人爱尔莎,共同精心设计了一个诡计。诡计居然还得逞了,生性浪荡的雷蒙一度又冷落了安娜,而与更为年轻、也更为放荡的爱尔莎重续旧情。不过,令塞茜尔料想不到的是,这一胡来最后导致了安娜精神恍惚,出了车祸,命丧悬崖……少女主人公苦心经营的计谋,换来的却是她人生道路上初次品味到的忧愁中的迷惘。
“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萦绕,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以这经典开头叩开文坛的时候,萨冈只有十八岁。她完全预想不到,由于准确地表达了整整一代人的心态,这部作品会创下史前例的销售纪录。
《你好忧愁(精)》中落拓少女塞茜尔的形象,几乎成了战后一代"叛逆"的法国青年的代表。而这本关于少年、爱情和孤独的小说,在五年之内被翻译成二十二种语言,在全球的销量高达五百万册,还不断地被改编为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和出版现象。
穗子 豆瓣
8.1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4 - 7
作为严歌苓中短篇小说自选定本中最独特的一部,《穗子》讲述了一个女孩成长的故事,是严歌苓自传式小说集。篇目包括:《柳腊姐》、《老人鱼》、《角儿朱依锦》、《黑影》、《小顾艳传》、《梨花疫》、《拖鞋大队》、《灰舞鞋》、《奇才》、《耗子》、《我不是精灵》十一部中短篇小说。主人公穗子成长中的各种人与事,儿时的亲人,少时的同伴,少女时的恋慕对象。《柳腊姐》:柳腊大概是中国最后一批童养媳,在作者笔下,其风貌、渴望、理想却与今天的女学生并无两样。《老人鱼》:穗子有个没血缘关系的“外公”本来是抗战英雄,却因为一堆勋章,遭来横祸。《拖鞋大队》:不折不扣的残酷青春代言篇,孩童少年狠心、不负责任地伤人,实在是世界一流,“她们”那些以恶报善的行为,几乎天下雷同。《灰舞鞋》:书中最长一篇,一个“很电影”的爱情故事,“文革”中一个文艺女兵小穗子懵懂的恋爱故事。在那席卷全国的动乱年代,15岁的小穗子爱上了22岁的排长邵东俊,但却不能公开表达,她就偷偷地给心上人写情书。然而邵冬骏却在分队长高爱渝的诱惑下背叛了他们之间的恋情。小穗子写给邵冬骏的160多封情书,也落入了高爱渝之手,并且被公之于众,结果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命运让穗子在痛苦的情感深渊里依然孤独和脆弱……叛逆的青春少女夹缠在乱世革命、动荡、毁灭和性启蒙之中,笔调却轻快简约。难得的女性视野、历史记忆与个人体验的结合,因为讲述得到升华。
天鹅绒 豆瓣
作者: 叶弥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 5
《成长如蜕》几乎可以看作“新活力”开启的标志,第一篇小说就使她站在了青年文学的至高点上。灵感有如天赐,妙笔宛若天成,出落于江南,惹眼于全国文坛。在“新活力”领军人物中,叶弥的艺术创新能力最为醒目,长、中、短篇均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她是当今*难以用“风格”、“性别”、“题材”等固化尺度论之的中国作家。
流沙河讲古诗十九首 豆瓣
作者: 流沙河 文治图书·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 - 9
★轻松读懂中国五言诗冠冕之作《古诗十九首》
★带你领略一字千金的汉代诗歌之美,生动再现汉末乱世的离愁与相思
★在这里,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
===================
本书是著名诗人流沙河先生年逾八旬倾注心血所作的古典文学普及新著。成都开讲《诗经》大受欢迎之 后,流沙河先生紧接着开坛讲授《古诗十九首》,依然反响热烈,后辑录成书。
《古诗十九首》是中华文化经典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五言之冠冕”。流沙河先生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和诗歌研究功底,对字句追根溯源,给出全新角度的解读,复原诗歌背后的故事,让读者看到汉末社会的世事人情,栩栩如生,犹在眼前。
这是一本在趣味中轻松读懂《古诗十九首》的大家普及文本,言辞雅俗兼具,幽默风趣,无疑是青少年、文学爱好者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上佳选本。
愚人颂 豆瓣 谷歌图书
Moriae Encomium
6.3 (6 个评分) 作者: [荷兰]伊拉斯谟 译者: 许崇信 / 李寅 译林出版社 2010 - 1 其它标题: 愚人颂
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主要以“愚人”的口吻评论当时的世态世象,对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宗教权威和以君主制度为代表的世俗权威极尽讽刺之事,当然也没有忘了为法学家、哲学家之类不讨作者喜欢的人士捎上一笔,他很俏皮地称这些人为“贤人”,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而把普通人称为“愚人”,则满怀同情、大唱赞歌。除此之外,本书还选收了伊拉斯谟的其他文章、书信,以及后世学者们的评论。
卿卿如晤 豆瓣
A Grief Observed
作者: [英国] 刘易斯 译者: 喻书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3
《卿卿如晤》是一篇悼亡手记。
这是路易斯痛失爱妻之际,在那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写下的文字。
《卿卿如晤》是路易斯对生和死、信托的失丧与重建等人生母题的深刻思考,包括了他对那一段悲恸岁月进行的鞭辟入里、诚挚坦率的内省;同时,这又是一份细腻真实人心灵记录,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之迹。
本书问世以来,即以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的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讨论悲痛问题最好的一部作品。
2020年6月15日 已读 会有这样奇特、几乎不真实、像宗教一般的爱情吗?会有,神是爱他的,也是爱她的,他们本是祂在爱中所造的两个孩子,但感觉人与人的所有关联最终还是必将以痛苦——死别而告终。可是「死别」是痛苦吗?还是某人先于某人与上帝和好了呢?感觉,感觉,感觉,又是感觉。我还是不要去感觉,试着去思考吧。
宗教神学 文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豆瓣
Brief einer Unbekannten
8.6 (337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除《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名篇,作者的创作历程一目了然。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一个女子暗恋男主人公18年,直至临死才决定向他告白。
2020年6月13日 已读
被遗忘的女人如此不幸吗?我倒是很羡慕。至少那个人已经把她全然遗忘了,她可以完全沉溺于被伤害的快感、英雄主义式的自怜和不抱希望的爱恋中。不可望也不可即,着实是让人羡慕的状态。
文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 豆瓣
The Great Gatsby
9.8 (8 个评分) 作者: (美)F.S. 菲茨杰拉德 译者: 巫宁坤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5
生动再现菲茨杰拉德夫妇传奇浪漫情史的小说 纸醉金迷的爵士时代跃然纸上
菲茨杰拉德艺术风格由青涩向成熟转型的经典之作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之一,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对村上春树影响最大的作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空气里弥漫着欢歌与纵饮的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惊讶地发现,他内心唯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他心爱的黛西。然而,比的现实容不下飘渺的梦,到头来,盖茨比心中的女神只不过是凡尘俗世的物质女郎。当一切真相大白,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幻灭才是永恒。一阕华丽的“爵士时代”的挽歌,在菲茨杰拉德笔下,如诗如梦,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墨色浓重的印痕。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豆瓣
7.9 (9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为作者1981-1983年间,为一本杂志写的18篇连载小说。除一篇外,均是一二千字的超短篇小说。各篇内容不一,有写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后的遐想,有写半夜值班的惊魂故事,有写穷人搬家的苦恼等。这些作品有的惊险,有的滑稽,有的深沉,有的故事完整,有的注重感想,像一篇速写。其总的风格是有趣好玩又富有回味,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休闲读物。
窄门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La Porte étroite
8.0 (133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桂裕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4
究竟会不会有这样一种爱情,即使毫无希望,一个人也可以将它长久地保持在心中;即使生活每天吹它,也始终无法把它吹灭……?在《窄门》中,纪德将爱情中的神秘主义体验推向极致,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含着无边孤寂和无限辛酸滋味的爱情故事:
热罗姆与他的表姐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爱情萌芽时,他和她各自偷偷地爱恋着彼此,以全部的纯真与热情,一心只想为对方而变成更好的人。两人自觉地披上苦行僧的袈裟,分别以爱人为自己唯一引导,竭力攀爬着通往美德巅峰的崎岖窄道。
爱恋至深时,他们间的精神交融达到如此和谐、如此愉悦的地步,以至完全无法忍受现实生活中任何不完美产生的可能。两人选择书信交流的方式,心灵愈是相通,形骸愈是相隔。事实上,母亲的不忠、妹妹平凡的婚姻使阿莉莎对尘世的幸福和爱情中欲念的成分充满了疑虑和拒斥。她疯狂地追求灵的境界,迷醉于向幸福无限趋近的过程而逃避幸福切实的降临;惟其如此,爱情才永不会“被完成”,而只可能在一种难合难离的痛苦纠结中愈发转浓转烈。阿莉莎深信唯有在上帝那里方能寻得至福,亦满心企盼与爱人绕过尘世,在上帝身边团聚。在一种迷狂的宗教情绪下,她甚至将自己的存在看做热罗姆穿越“窄门”、接近上帝的最大障碍。为了让爱人更加自由地到达天国彼岸、获得比爱情所能给与的平凡幸福“更好的”东西,她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2020年6月7日 已读
“为了你我把人生的高度设得那么高,以至于人间所有乐事对于我来说全是失落。”
宗教神学 文学
恋情的终结 豆瓣
The End of the Affair
8.4 (133 个评分)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柯平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4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里斯爱上公务员亨利的妻子萨拉。一次意外事件导致萨拉不辞而别, 莫里斯在恨和嫉妒中度过了两年。两年后 ,他们再次相遇,当初那段感情中炙热的 爱、恨、猜疑、嫉妒、信仰,再度折磨着莫里斯。这段恋情最终如莫里斯所言:变成了一桩有开始也有结束的风流韵事。莫里斯记述了爱情开始的时刻,以及最后的时刻。这本书里有狂热的爱、狂热的恨、狂热的猜疑、狂热的嫉妒、狂热的信仰,有爱情中所有狂热的情感。
2020年6月7日 已读
宗教小说。萨拉走向死亡与本德里克斯走向心灵的平静是同步的,这其实是一种很象征的写法,她以死亡换取了所爱之人的自我完整,就像替罪羊,替罪羊和萨拉做的一切都有很浓的宗教意味。萨拉的爱到最后和主的爱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为了你的幸福,让我来承受痛苦吧」。从某种意义上看,萨拉到最后已经是“主”了,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萨拉死后出现了那么多神迹。随着萨拉的死亡,本德里克斯逐渐学会了相信和爱人,意识到真是因为自己的自私促成了萨拉的死亡。可以说,是萨拉的死亡使得本德里克斯认识到「真实自我」,并找回自我。这是一种救赎的姿态,以死亡救赎他人的姿态。
宗教神学 文学
苏东坡传 Goodreads 豆瓣
7.6 (34 个评分) 作者: 林语堂 译者: 张振玉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一个人的村庄 豆瓣
作者: 刘亮程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13 - 1
《一个人的村庄(典藏本)》自2006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11次,深受读者喜爱。为答谢多年来支持并喜欢刘亮程作品的热心读者,推出《一个人的村庄》的典藏本并配有插图和刘亮程的字画,供读者珍藏。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1998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1999年引起了新疆文坛的热切关注和巨大反响,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多位评论家先后撰文对其创作进行研讨。接着,1999年10月,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天涯》杂志的头题位置刊发了“刘亮程散文专辑”,并配发了李锐、李陀、方方、南帆、蒋子丹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的推荐文章。一时间,国内文学界为之哗然。2006年,刘亮程与春风文艺出版社合作,从此,《一个人的村庄》落户春风文艺,步入常销书的行列。
夜莺与玫瑰 豆瓣
The Nightingale & the Rose
9.2 (75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谈瀛洲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4
除了《小王子》,成人童话我们还看王尔德《夜莺与玫瑰》。
第一部真正写给成人看的童话,他第一个提出成人童话概念。
王尔德说:“童话不是为儿童而写,是为十八到八十岁之间孩童般的人所写。”
译者谈瀛洲,翻译家、作家、学者,复旦大学外文教授,王尔德及唯美主义研究专家,为读者带来 更精准及深入文风和作者思想的翻译。
奥斯卡·王尔德,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语言大师。
《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不但是英国文学经典,更是世界文学经典,已被收入语文新课标。
他第一个提出成人童话概念,并宣布他的童话为成人而写。
所写童话以唯美的爱与善闻名世界。
《夜莺与玫瑰》收录了王尔德全部九篇童话,《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忠实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 年轻的国王》《西班牙公主的生日》《渔人和他的灵魂》《星孩》。另外还收录了国内罕见的六篇王尔德散文诗《艺术家》《行善者》《弟子》《导师》《审判所》《智慧的教室》。
译者谈瀛洲是复旦大学外文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王尔德及唯美主义研究专家,为本书带来更精准及深入文风和作者思想的翻译。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