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Track - 标记
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与习题 豆瓣
作者: 蔡旬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 2
《材料科学基础辅导与习题(第3版)》是根据《材料科学基础》教材编写的配套教学辅导材料。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缺陷、原子及分子的运动、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相平衡及相图、材料的亚稳态等。书中既概括总结了各章的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重要概念和公式,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作为学生的习题作业,以帮助巩固消化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书本知识。为了便于复习参考,书后附有各章的参考答案,以及2000年至2007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可供查阅参考的大量资料。
2023年4月30日 已读
材料科学基础 豆瓣
作者: 胡赓祥,蔡洵,戎咏华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 5
《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写了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与材料性能和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将金属、陶瓷、高分子等不同材料的微观特性和宏观规律建立在共同的理论基础上,对生产、使用和发展材料具有指导意义。《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属上海市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并且列入“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其内容包括:材料的微观结构,晶体缺陷,原子及分子的运动,材料的范性形变和再结晶,相平衡及相图,材料的亚稳态,材料的物理特性等,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强调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介绍材料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注意应用理论于解决实际问题。《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第三版是在教学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对第一、二版内容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以适应教学之需。
《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用作从事材料研究、生产和使用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2023年4月30日 已读
绿 豆瓣
作者: (美)劳拉·瓦卡罗·希格 译者: 大麦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5 - 1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绿色呢?有晚春森林中郁郁葱葱的绿,有热带大海中浓郁的绿,有切开的青柠中泛黄的绿,有萤火虫的尾部一闪一闪的绿……
这本书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绿色,并通过许多形状各异的模切小洞构成了树叶、鱼儿、气泡等等有趣的形状,使画面更加丰富,也更有想象力,吸引人一页页翻找。每找到一处时,都会开心一笑,或大吃一惊。
这些小洞不仅构成了画面,还神奇地形成一种关联性,将整本书的每一页都一个一个串联起来,好像每一种绿色都不仅仅只代表自己这一页的内涵,还化身在其他的页面之中,表达出了更加丰富的意义。
2023年4月29日 已读
Green 豆瓣
作者: Laura Vaccaro Seeger Roaring Brook Press 2012 - 3
Die cut pages bring surprise after surprise in this magical new book from the "Queen of the concept book"--an intricate and satisfying homage to green, the color of all creation. How many kinds of green are there? There's the lush green of a forest on a late spring day, the fresh, juicy green of a just-cut lime, the incandescent green of a firefly, and the vivid aquamarine of a tropical sea. In her newest book, Caldecott and Geisel Honor Book author Laura Vaccaro Seeger fashions an homage to a single color and, in doing so, creates a book that will delight and, quite possibly astonish you.
2023年4月29日 已读
我等待…… 豆瓣
Moi, J'attends...
9.1 (7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卫德·卡利 文 / (法)塞吉·布罗什 图 译者: 谢蓓 接力出版社 2009 - 9
《我等待……》是一本从形式到内容都堪称奇特的图画书。长长的、像信封一样的书籍形式,和中规中矩的16开、32开图画书相比,已经透露出了不平凡的创意。不过,画家并非只是为了猎奇,打开书的内页,从一幅幅跨页展示的图画中,从贯穿全书的红线中,你会为作者的设计拍案叫好。
“一生”、 “等待”、 “爱”,我读完图画书《我等待……》后,钻入脑海里的就是这三个关键词。
“一生”。《我等待……》讲述了一个人也是大多数人平凡的一生。从盼望快快长大的孩子,到娶妻生子的青年,再到妻“离”子别的老年,24幅图画,像是记忆中串起来的照片,刻画出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文字中没有任何表现情绪的词汇,可是你能读出期盼、甜蜜、渴望、悲伤、痛苦等人生况味。在极简约的篇幅中展示出极丰富的人生经历,这本书卓越的表现力让人吃惊。
“等待”。书名是《我等待……》,文字也以“我等待”为主要句式。人的一生都处在等待与被等待中,作家抓取了生命的这一特性,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洋溢出一派诗意。短短一生中,等待犹如书中的红线,串起了所有的时光。生命的红线,有时是孩童手中的玩具,有时是爱人离别时的手绢,有时是新生命的脐带,有时是清冷时的围巾,提示着我们:等待既是痛苦的渊薮,也是快乐的根源。
“爱”。有爱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有爱的等待是甜蜜的等待。《我等待……》没有提一个“爱”字,不过在字里行间、图画内外无不透出浓浓爱意。在这本书中,爱不是抽象的字眼,而是体现在一个个人生细节中:爱是妈妈临睡前的亲吻,爱是战争时的一封家书,爱是临终前的叮咛,爱是孩子回家的门铃声。注意到封底了吗?那个由红线连成的心,仿佛告诉我们:爱在生命线上一直流淌。
“一生等待爱”。去掉三个关键词中的间隔号,就会构成这一个短句。这个句子让我们遐想,有的爱值得用一生去等待,有的人终其一生也等不到爱。生命无常,大爱无边,等待无言。
2023年4月27日 已读
三毛(1) 豆瓣
作者: 张乐平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 - 3
幽默是一个民族智慧的最高体现,而漫画以引人发笑、发人深思的独特艺术风格,给人以巨大的幽默的力量。那些回味无穷的经典漫画佳作,曾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你是否也想从漫画中得到幽默和智慧?那就来吧,我们为你准备了这套丛书--《不得不看的世界经典漫画》!
2023年4月26日 已读
【补】
小老鼠找新家 豆瓣
A New House for Mouse
作者: [英] 彼得·霍拉赛克 文/图 译者: 赖慈芸 明天出版社 2016 - 2
有一天,小老鼠看到一个好大的苹果,他好想吃这个苹果,但是家里实在太小了,放不下这个大苹果,该怎么办呢?小老鼠决定找一个大一点的新家,展开一趟找寻新家的冒险旅程!
这是一个双线进行的有趣故事:小老鼠一边不停地找寻大一点的房子,一边却因忍不住饥饿而把苹果越啃越小。为了凸显这样对比的趣味,作者借由不规则的轧型洞穴设计,让故事场景在宽广明亮的户外与狭窄黑暗的洞穴交替进行,不但巧妙串起了故事轴线与阅读节奏,更让整个故事充满张力。
整本书的画面颜色鲜明,明暗对比运用得很有技巧,每一个家门的洞洞都呈现立体与层次感,小老鼠找到越来越大的洞与越吃越小的苹果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印象深刻,愿意一读再读!
此外,彼得‧霍拉赛克运用了饱和丰富的色彩以及拓印与拼贴的技法,让每个跨页图像更具有层次感。而在整个故事中,不仅文图搭配得很完美,小老鼠的神韵更是描绘得活灵活现,充分掌握孩子天真可爱的心态。
小读者阅读着《小老鼠找新家》,就好像跟着小老鼠参与这趟找寻新家的旅程,过程中不但充满想象与窥视的趣味,更可以体验到冒险精神、幽默感与创意呢!
2023年4月25日 已读
黄冈经典中学生800字新作文(双色版) (平装) 豆瓣
作者: 毛元德等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00 - 1
2023年4月23日 已读
【补】小学时期别人送的二手书。但里面的作文写得真的好,和一般的作文书都不同,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立意,很大程度影响了小学时期的我吧。
朝花夕拾 豆瓣
作者: 鲁迅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4
《朝花夕拾(权威插图典藏版)》简介:《朝花夕拾》收集鲁迅1926年所作十篇回忆散文的结集《朝花夕拾》;1922年—1935年间创作的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1925年创作的唯一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小说《伤逝》。精华在手,读者可陶然体味出精彩的大师意蕴。
2023年4月23日 已读
【补】
三重门 豆瓣
作者: 韩寒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2 - 11
主人公林雨翔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可爱,加上其父的影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然而这个极具才气的少年却在初中严重偏科,也因此遇上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马德保,还有占据他整个情感生活的女同学Susan。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他们,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情窦初开的情怀。有意无意的接触间,爱情的萌芽逐渐开化……在这个恋爱的季节里,充满幻想的男孩女孩能否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人生的门、心灵的门、爱情的门……
本书通过少年林雨翔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类真实的高中生的生活,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展现开来,体现了学生式的思考、困惑和梦想。韩寒以自己的方式思考着、激动着、愤怒着、抗争着、改变着,透过那些犀利的、尖锐的甚至是刻薄的语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灵光闪现。
2023年4月23日 已读
【补】
书与你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刘宸含 译林出版社 2016 - 5
2023年4月23日 已读
【补】
威廉.莎士比亚-(2级适合初二.初三年级)(书虫.牛津英汉汉语读物) 豆瓣
作者: Bassett Jennifer 译者: 谢萍萍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 1
1578年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有位男孩坐在书桌旁专心地学习,他认真听课、拼命看书。可他在想些什么呢?
1587年伦敦。一位年轻人首次到伦敦谋生。他听着闹、市的喧嚣声,看看伦敦塔雄伟的大墙,望着泰晤士河的淙淙流水。“静谧的泰晤士河,瀑潺地流淌,直到我唱完心中的歌。”
1601年伦敦。泰晤士河上的船夫对人群大声喊着:“快来,快来,快来呀!‘环球剧院’快挤满人啦!”2000多观众渡过河,前来观看莎士比亚的最新一部戏剧――(哈姆雷特》。
这本讲述莎士比亚生平故事的书是由托比叙述的。托比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或许莎士比亚也曾有过这样一位朋友,不过,我们无法确知。但是书中的其他人物历史上确有其人。他们非常熟悉这位演员、诗人兼剧作家莎士比亚。他们称他“莎士比亚缙绅”,都认为他是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朋友本・琼生曾这样写道: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的时代。”
2023年4月23日 已读
【补】
蒙马特遗书 豆瓣
7.4 (41 个评分) 作者: 邱妙津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7
【内容简介】
“人生真的没有拯救吗?我不相信。”
一九九五年夏天,台湾作家邱妙津在巴黎以自杀结束了自己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蒙马特遗书》的二十一封信,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生命告白。爱欲的强烈、背叛的痛苦、不顾一切的占有与痛切的自我剖析,邱妙津的这些文字,记载了她的勇气与奔赴,也记载了她的困惑、碰壁与绝望。她以真切沉痛的身心经验思考并重建爱的法则,思考爱与死、生命与艺术的关系。《蒙马特遗书》提及的大量西方艺术电影与经典文学,构成一条条幽深的秘密小径,展示了邱妙津精神世界的成长谱系,是台湾一代年轻人的精神映照,透过它,亦可见证深邃的时代风景。
《蒙马特遗书》已成为华语世界一部女性文学经典,对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来说,邱妙津的文字提供的,不仅是经典的阅读对象,更是一个朝圣的坐标,以及面对诚实爱欲的灵魂自白。唯有最真诚的艺术精神才能安慰人类的灵魂。
“有如此的灵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但愿这会是大家读完《蒙马特遗书》的赞叹。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末华文世界绚烂传奇的女性作家邱妙津最后的书信体小说,二十一封向世界告别的忏情书信。蒋勋、骆以军、陈雪、赖香吟诚挚推荐,“让我掩面哭泣的一本书。”——邱妙津是震动台湾的一代传奇,用生命创作的天才,她以凌厉激烈的才华横空出世,又决绝惨烈地毅然与人世告别。她的作品被大家传颂、引用、讨论、研究,她的生平、事迹甚至她阅读欣赏的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所有一切都成为一代文艺青年效仿参照的对象。《蒙马特遗书》是她告别人世的心路剖析,以青春生命与浓烈情伤锻铸的忏情书信。如巴洛克音乐赋格般,展示一个青年艺术家关于爱与死、生命与艺术的璀璨星空描图,其中如花般灿烂的意志让人深深震动却又如此难以承受。
★“人生真的没有拯救吗?我不相信。”一位青年艺术家对爱与生命的终极探索,一部震撼人心的爱的圣经,青年们心中的经典。——深深堕入生命中最黑暗的痛苦里,挣扎着爱与死的意义,以强悍的勇气重建爱的法则,以死亡的决绝与纯粹,见证爱的不朽不灭。“爱不只是情感、情绪、热情,爱其实真正是一种‘意志’。”一位青年艺术家纯粹而炽热的爱欲渴望,一个年轻人的自我建构与自我毁灭。她誓言用一生来证明自己的爱与美,最终永恒回归了艺术家与爱人者身份。
★“有如此的灵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一部灵魂的复写本,一种炽烈迫人的激情,“也许自三岛由纪夫之后,没有其他作家如此毫无怜悯地撕掉真实自我的面具了。”——关于爱,关于忠诚,关于背叛,关于艺术,关于心灵,关于命运,一个年轻人对生命深邃、高密度的挖掘,一部纯粹的作品。唯有最真诚的艺术精神才能安慰人类的灵魂。“人生何其美,但得不到也永久得不到,那样的荒凉是更需要强悍的。”永恒的爱情追求已不可得,如今她只追求永恒,展现自我。
★精装纪念典藏版,金鼎奖年度推荐优良好书,《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开卷八分钟》推荐,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出版,备受赞誉。——《蒙马特遗书》已被翻译为英语、法语、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2014年,《蒙马特遗书》列入《纽约书评》“经典重现”( NYRB Classics)出版,邱妙津是该书系继张爱玲之后第二位华语作者。作家骆以军和赖香吟分别以小说《遣悲怀》《其后》缅怀与致敬邱妙津。
2023年4月22日 已读 过于私人化的日记、书信、遗书,没有办法评分。
鳄鱼手记 豆瓣
8.3 (75 个评分) 作者: 邱妙津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 - 7
【内容简介】
“尽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我还是要述说爱是不灭的。”
《鳄鱼手记》是台湾作家邱妙津长篇小说处女作,也是她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华语世界一部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小说以主人公“我”的大学生活为背景,通过一段段感情的萌发、深陷乃至最终仳离,直面内心深处极致的爱与无人理解的悲哀,逼视年轻人敏感自伤的内心世界。小说是台湾二十世纪末一代青年迷惘困顿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一段艰难跋涉的性别认同与自我认同的贴身记录。作者以刀锋般锋利闪光的笔触,探入心灵的隐秘岩层,那些极度坦诚的自我剖析与情爱想象的翻转辩证,那些人性与人性深深交会的时刻、强劲与庄严的生之体验,深刻展示了人类永恒的主题,即如何通过极致纯粹的情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与世界,从一己抵达普遍人类心灵的深度,一种辉煌心智激情。
在这些故事中,还穿插着一只拟人化鳄鱼的独白,构成独立于主要情节之外的诗性寓言。身着人装的鳄鱼最终乘坐着火的浴盆飘向深海,影射“鳄鱼/边缘人”在人类社会孤独与被排挤的命运,构成复调双声的奇异艺术效果。
【编辑推荐】
★ 二十世纪末华文世界绚烂传奇的女性作家邱妙津长篇处女作,震惊中文世界的爱情物语,开启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蒋勋、骆以军、陈雪、郭玉洁诚挚推荐。——邱妙津是震动台湾的一代传奇,用生命创作的天才,她以凌厉激烈的才华横空出世,又决绝惨烈地毅然与人世告别。她的作品被大家传颂、引用、讨论、研究,她的生平、事迹甚至她阅读欣赏的小说、作家、电影导演,所有一切都成为一代文艺青年效仿参照的对象。《鳄鱼手记》将隐秘的女性情感勇敢地变成天才的书写,一段艰难跋涉的性别认同之旅,极致炽烈悲恸的爱情物语,标记着一个时代的刻度和阴影,书中的诸多名词和意象已成为一代代人自我指认的身份象征。
★ “尽管我要再受多大的痛苦与折磨,我还是要述说爱是不灭的。”华语世界一部女性主义文学经典,女性私密情感的深度书写,人性与人性深深交会的时刻,强劲与庄严的生之体验。——用寓言与密码写就的长篇情书,瑰丽华美又痛彻心肺、暴烈而温柔的女性情爱体验,浓烈丰沛的情绪,严肃与真诚的生命品质,展示爱的高贵与纯粹、爱的永在与不在。小说充满哲学思辨的灵敏机锋,从一己抵达普遍人类心灵的深度,展示人类灵魂繁复多变又千疮百孔的内在景观,一种浓郁丰盛的美感,高贵迷人的生命力,生发出惊心动魄的摄人力量。情爱踟蹰,生命坏毁,唯有极度真实勇敢地对待自我与生命,才能对抗命运的狂暴与社会的媚俗。
★ 一只鳄鱼的真挚告白,生命边缘地带的哀歌,献给每一个假装自己是正常人的人类。——《鳄鱼手记》用童话寓言般灵异笔触描绘社会边缘人的处境,展现出对转型世代思潮暗涌的敏锐捕捉能力,传达出对性别、性向的一种全新可能性的难以抑制的兴奋。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只鳄鱼,有时必须要隐藏自己,披上人装,在黑暗中重新去认识定义自我,去探索世界。从1994年至今,这本书仍一直在对异类或自以为异类的人发出关切的讯号:“嗨,亲爱的鳄鱼,你好吗?”
★ 精装纪念典藏版,荣获时报文学奖推荐奖,《开卷八分钟》推荐,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出版,备受赞誉。——《鳄鱼手记》已被翻译为英语、法语、德语、土耳其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2017年,《鳄鱼手记》列入《纽约书评》“经典重现”( NYRB Classics)出版,邱妙津是该书系继张爱玲之后第二位华语作者。作家骆以军和赖香吟分别以小说《遣悲怀》《其后》缅怀与致敬邱妙津。
2023年4月22日 已读
看得好累,浓郁到窒息,像溺水一般,比看情色电影更让人想逃离,逃到水面上呼吸空气。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豆瓣 Goodreads
7.4 (114 个评分) 作者: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译者: 施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9
◆编辑推荐:
★二〇二一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
★入选二〇二一年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入选奥巴马二〇二一年夏季阅读书单!
★《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卫报》等推荐作品!
★ 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 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创造出一种迷幻而冷峻的叙事风格。
◆我很痛苦,又感到很无助,眼睁睁看着我的时间观念、我坚定的决心、我的责任感和分寸感都被一并摧毁! 这美妙的地狱,除了你们,还能归功于谁呢?请您告诉我,所有这些疯狂是从何时开始的?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内容简介:
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收录了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全书主要讲述了“毒气战”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得了肺结核的埃尔温·薛定谔以及天才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巨匠,是如何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取火的。
◆媒体推荐:
拉巴图特将哥特式小说的光芒投射到了二十世纪的科学上,在五个自由而浮动的小插曲中,讲述了知识与破坏、光辉与疯狂的血缘关系……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本书与温弗里德·塞巴尔德或奥尔加·托儿卡丘克的作品有着家族关系:一系列叙述歪曲传记,但也冒险进入想象领域。这本书里的故事相互嵌套,它们与现实的联系点几乎不可能完全确定。
——《纽约客》
黑暗而耀眼!拉巴图特展示了恐怖与美丽、拯救生命与毁灭生命之间难以割断的联系。这本书——尽管博学而令人难以忘怀——顽固地坚持将科学进步的奇迹与历史的暴行联系起来。
——《华尔街日报》
拉巴图特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异端的、彻底引人入胜的描述,讲述了引发二十世纪一些最伟大科学发现的个性和疯狂的创造性。作品的主题是人类探索的全部动力和其中的危险。
——《出版人周刊》
拉巴图特写了一部反乌托邦非虚构小说,背景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卫报》
2023年4月22日 已读
这本书及时地警惕我不要把短篇小说写成这个样子。
套路化,故事和人物都很单薄。只有虚浮的想象,还并不精彩。
森林大帝(03) 豆瓣
作者: [日本] 手塚治虫 译者: 林武三 東販 2003 - 8
2023年4月20日 已读
雷欧好可爱!是自然在包容人类。
森林大帝(01)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手塚治虫 译者: 林武三 台湾东贩 2003
從「遺失的世界」開始的一系列以非洲叢林為故事背景,到了「森林大帝」可說是此系列的最佳作品。透過一隻白獅從出生、成長、成熟至死亡的一生故事,呈現了非洲的壯闊草原,生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文明對自然的摧毀…。
2023年4月20日 已读
森林报-冬 豆瓣
作者: (苏联)维·比安基 译者: 王汶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7 - 10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
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部分内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
当今,我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孩子们也很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
森林里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可是,这些事情,城市报纸很少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类林中新闻。
比方说,有谁看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到关于“林中大汉”麇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所有这些新闻,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 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2023年4月17日 已读
【补】小学。
森林报-秋 豆瓣
作者: (苏联)维·比安基 译者: 王汶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7 - 10
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
一部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
部分内容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必修课程
当今,我们对于大自然已经越来越陌生,缺乏最基本的认识,这部《森林报》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我们重新认识、反省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体验春的快乐,夏的蓬勃,秋的多彩,冬的忧伤……
普通报纸上,尽刊登人的消息,人的事情。可是,孩子们也很喜欢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
森林里新闻并不比城市里少。森林里也在进行着工作,也有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里有森林里的英雄和强盗。可是,这些事情,城市报纸很少报道,所以谁也不知道这类林中新闻。
比方说,有谁看见过,严寒的冬季里,没有翅膀的小蚊虫从土里钻出来,光着脚丫在雪地上乱跑?你在什么报上能看到关于“林中大汉”麇鹿打群架、候鸟大搬家和秧鸡徒步走过整个欧洲的令人发笑的旅行消息?
所有这些新闻,在《森林报》上都可以看到。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 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2023年4月17日 已读
【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