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Track - 标记
云图 豆瓣 Goodreads
Cloud Atlas
8.2 (97 个评分) 作者: [英] 大卫·米切尔 译者: 杨春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 1
《Cloud Atlas》(《云图》,2004)是大卫.米切尔的第三部小说。这本书由六段故事构成,从1840年一位美国人从悉尼旅行到旧金山的日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居住在比利时的年轻作曲家、1975年卷入加利福尼亚灾难的年轻记者、当今伦敦出版回忆录的黑道、1984年韩国发生的故事与一个老人叙述当时在夏威夷的青春自语为终结。 《Cloud Atlas》入围2004年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豆瓣
Averno, A Village Life, The First Four Books
7.9 (53 个评分) 作者: [美] 露易丝·格丽克 译者: 柳向阳 / 范静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5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作品。诺奖授奖词: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冷峻之美,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露易丝·格丽克是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
• 本书特别收录格丽克部分早期诗作,可一窥作者诗风变化。
————————
《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
她的坚定性提醒我们,我们从生命的流动中也获得一种沉淀物,一种残余物——那是我们用心诵读的,永恒的,简朴的,有轮廓的,已知的。——海伦·温德勒,《纽约书评》
格丽克是仍在写作的最纯粹也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罗伯特·哈斯,美国桂冠诗人
格丽克的语言非常朴素,她全部的生命、情感和激情都凝聚在对大自然的书写当中。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格丽克,是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王家新
格丽克的诗代表了一种内省的心智。——臧棣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
月光的合金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7.7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露易丝·格丽克 译者: 柳向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5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作品。诺奖授奖词:她精准的诗意语言所营造的冷峻之美,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露易丝·格丽克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
•本书包含的四本诗集均为格丽克成熟期的作品,不乏大奖之作。
————————
《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丽克的四本诗集,《野鸢尾》(普利策诗歌奖)、《草场》、《新生》(《纽约客》诗歌图书奖)、《七个时期》(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均为成熟期的重要作品。
————————
本书包含的四本诗集均为格丽克成熟期的作品,不乏大奖之作。 她的坚定性提醒我们,我们从生命的流动中也获得一种沉淀物,一种残余物——那是我们用心诵读的,永恒的,简朴的,有轮廓的,已知的。——海伦·温德勒,《纽约书评》
格丽克是仍在写作的最纯粹也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罗伯特·哈斯,美国桂冠诗人
格丽克的语言非常朴素,她全部的生命、情感和激情都凝聚在对大自然的书写当中。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格丽克,是诗歌的胜利,文学的胜利。——王家新
格丽克的诗代表了一种内省的心智。——臧棣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很一般啊,不免失望。
黑镜 豆瓣
Inside Black Mirror
作者: [英] 查利·布鲁克 / 安娜贝尔·琼斯 译者: 江山 / 尤林 ​​​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0 - 10
斯蒂芬•金全力推荐的现象级神剧,蔡康永、陈鲁豫、窦文涛都在热烈讨论,豆瓣评分9.4
集惊悚烧脑为一体的高概念科幻之作
我们时代的《1984》《美丽新世界》
1-4季创作幕后全纪录,首次公开!
☆ ☆ ☆
世界观全解析+独家高清影像+精彩主创访谈+未公开概念 手稿,官方授权、揭秘创意来源
火遍全球、口碑爆棚、国际新闻媒体人纷纷点赞
剧情反转不断、击溃观众心理防线,横扫艾美奖、雨果奖、土星奖等国际大奖及收视榜单
☆ ☆ ☆
关于令每个人感到不安,却被忽略的日常
对科技与人性的灵魂拷问,对当下时代的精准预言
一部神剧的诞生过程,尽在本书,不容错过
完美复刻原版细节,极具艺术级收藏价值
——————————————————————
📖编辑推荐
每扇窗户外、每条街道上、每个人的手心里,一切眼目所及之处,“黑镜”无处不在,
你的内心不时会过略过一缕不安与幻想,却还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它的意义。
有一天,一些只存在疯狂幻想中的东西,突然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那个想象中的朋友,终于按响了你的门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概念到银幕,《黑镜》高分前四季与特别篇的「世界观」想象之道
乌合之众、娱乐至死、全景监狱、算法困境、过度传播……被誉为“zui贴近当下现实的科幻剧”“令人脊背发凉的神剧”“科技时代的人性清醒剂”,《黑镜》的“编剧脑洞”从何而来,灵感如何孕育? “科技”与“人性”的矛盾从何而来?
《黑镜》主创团队如何构建剧中的科技、社会、政治、心理维度,构思刺痛观众的思想实验,从无到有地打造出一个基于现实的幻想世界?
那些反转不断、逐步击溃观众心理防线的故事,又从哪些经典之作中吸收了灵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剧、导演、演员「DVD评论音轨」式圆桌谈
黄金时段艾美奖三冠得主编剧查利•布鲁克、金牌制片人安娜贝尔•琼斯,加上新锐导演朱迪•福斯特、托比•海恩斯,带上演员代表“苏睿公主”利蒂希娅•赖特、“广告狂人”乔恩•哈姆、“侏罗纪世界女掌门”布赖斯•达拉斯•霍华德、“神秘博士”乔迪•惠特克、“卡特特工”海利•阿特韦尔……全剧主创齐聚一堂,笑谈制片中的辛酸泪水,回顾拍摄中的慧心巧思,揭开片场内外不为人知的一切编、导、演秘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黑镜》世界视觉宝典,定义「神剧」级别的「科幻质感」
本手中收录了数百张高清全彩剧照、片场照、服化道设定图、科幻道具开发过程图,全面展示《黑镜》“近未来社会”的视觉图景。数十位美术指导、艺术总监、CG艺术家、道具艺术家、插画家、服装师、化妆师在访谈中分享了他们的工作方法、设计理念、开发过程与实操细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一张辑封,都是暗藏玄机的艺术品
企鹅兰登书屋旗下伊伯里出版社的艺术家特别为《黑镜:创作内幕》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在每一集的标志性剧照上,用“Emoji马赛克+故障艺术风”进行再创作。十九幅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品中,暗藏着解读对应剧集的元素密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精复刻原版装帧,完美收藏级图文品质
作为《黑镜》唯一官方幕后全纪录的中文版,本书高精复刻了原版的艺术设计,封面模拟“碎镜”超立体效果,内文精选高品质、高克数太空梭哑粉纸,以上佳效果呈现大量满版、跨页剧照视觉冲击力。
——————————————————————
📖媒体推荐
毫无疑问,《黑镜》是与我们这个时代关系zui密切的节目。它常常会让你想,我们是不是正生活在其中一集里?
——《纽约时报》
恐怖、有趣、聪明。《黑镜》有点像限制级的《阴阳魔界》。
——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
查理•布鲁克巩固了自己身为“媒体上zui具创造力的编剧”的地位。虽然大众的期待值水涨船高,《黑镜》和布鲁克也能满足。
——《好莱坞报道》
强烈推荐……这本书是《黑镜》粉丝的上佳读物。
——极客屯(Den Of Geek)
幕后书中无懈可击的经典。
——著名电影科幻杂志《SFX》
一本华丽的书。
——女性杂志《Bustle》
——————————————————————
📖内容简介
这是经典英剧《黑镜》的首本官方幕后书,包含三百多张精美全彩剧照和对几十位主创的访谈,记录了该剧前四季的制作过程。
在本书中,主创查理•布鲁克和安娜贝尔•琼斯详细介绍了每一集背后的创意起源、灵感和思维过程,各位导演、演员和艺术家也重温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对科幻作品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精美的《黑镜》赏析指南书。对创作者、影视从业者来说,这是一本具有极高参考价值的案例集。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谁能想到我到现在《黑镜》的剧集都没看完呢?之前把它当作像《绅士联盟》《九号秘事》一样的惊喜,但是无奈《黑镜》太残酷了,我的心灵还很脆弱……
面纱 豆瓣
The Painted Veil
8.0 (8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田伟华 开明出版社 2018 - 6
本书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
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
情人 豆瓣
L'amant
7.8 (51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5
作为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情人》是杜拉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曾荣获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同名电影的拍摄也加深了中国读者对它的了解。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
台北人 豆瓣
9.1 (95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
“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
《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白先勇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
思考, 快与慢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inking, Fast and Slow
7.6 (89 个评分) 作者: Daniel Kahneman / 李爱民 译者: 胡晓姣 / 李爱民 中信出版社 2012 - 7
本书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 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 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 职场和个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大学。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豆瓣 Goodreads
8.4 (153 个评分) 作者: [叙利亚] 阿多尼斯 译者: 薛庆国 译林出版社 2009 - 3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是阿多尼斯作品的首个中译版,收录了诗人从上世纪50年代“最初的诗”到2008年的最新作品,时间跨越半个世纪。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 豆瓣
Does Santa Exist?: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6.0 (23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卡普兰 译者: 袁婧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2016 - 1
写这本书的人,也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兼执行制片人。《生活大爆炸》有多搞笑,这本书就有多烧脑。反之亦然。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是艾美奖获奖作品、美国收视第一的爆红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编剧兼执行制片人卡普兰的新书。本书从圣诞老人存在与否的疑问出发,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知识,将形而上的哲学探讨演绎成一场通俗易懂、幽默欢脱的思维探险。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到佛教、道教、犹太教卡巴拉学者的神秘主义,卡普兰总结出,唯有幽默才是解决生活中基本矛盾的最佳良药。毫无疑问,对于所有希望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周围的世界、怎样解决生活中矛盾的读者来说,【本书】是最佳的哲学入门读物。
【媒体评论】
诙谐、挑衅、深刻地探讨了现实、意义和道德。当然,还有圣诞老人。——《赫芬顿邮报》
卡普兰不苟言笑的风格容易让人以为这是一篇严肃的哲学论文,但是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出精彩绝伦的滑稽剧来欣赏。——《纽约邮报》
博学、好读,而且非常有趣。——《柯克斯评论》
当你读完这本书后,也许应该去看看医生。卡普兰的话会钻进你的脑子里,将你过去的信条痛殴一顿,然后在一阵轰鸣中胜利离场。——迈克尔•加扎尼加(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心理学教授)
如此有趣、严谨,不仅滑稽搞笑,而且打动人心。——休伯特•德雷福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教授)
有史以来最好笑的哲学书!——马特•格罗宁(《辛普森一家》《飞出个未来》漫画作者)
埃里克•卡普兰不仅是一位天才喜剧作家,更是一个灵魂深刻的人,一位智慧的大师,一名在信仰和逻辑之间逡巡探索的超赞使者。他能让你捧腹大笑,又能让你陷入前所未有的沉思,并爱上智力探索的迷人过程。这是一本杰作!——马伊姆•拜力克(《生活大爆炸》中Amy的扮演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博士)
多希望我也能写一本这样的书!卡普兰思路清晰地回答了关于大脑的一些深层次疑问,以及我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真的太幽默了。——丹尼尔•列维廷(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神经科学教授、《迷恋音乐的脑》作者)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高二。
沉默的羔羊 豆瓣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8.1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哈里斯 译者: 杨昊成 译林出版社 2013 - 1
当羔羊安静下来,你是否听到心灵最暗处的呐喊和低语?
悬疑文学大师托马斯•哈里斯最经典作品《沉默的羔羊》
悬疑小说由此跨入经典文学殿堂,改编电影包揽奥斯卡五项大奖
联邦调查局的实习生史达琳要跟心理学专家兼杀人魔王汉尼拔斗志斗勇,希望能借助对方的心理分析破获一桩连环杀人案,同时又不能让他利用自己越狱。正当案件悬而未决的时刻,汉尼拔巧妙地越狱了……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
洛丽塔 豆瓣 Goodreads
Lolita
7.9 (37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主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1
《洛丽塔》原著问世五十年来第一部中文全译本。纳博科夫最著名最有争议的小说杰作。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小学。
斯通纳 豆瓣 Goodreads
Stoner
8.8 (477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译者: 杨向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 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
◆威廉斯的写作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纽约客》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刻画了一个将追求智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廉价妥协的人的一生。它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简直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机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一件文学的珍宝。 ——《明镜周刊》
◆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直击生活的真相,语言清澈优美。它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 ——伊恩·麦克尤恩
◆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既丰富又忧郁,记录着伤痛与失去的同时也留存了美好温柔的时刻。这本小说完美展现了小说艺术的要素,它的叙事节奏与情节构架均堪称完美无缺。这本小说像一条河流,冷静而又流畅的平静笔调裹挟着磅礴延绵的力量。 ——亚当·福尔兹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高二。
香港百人 豆瓣
作者: 亚洲电视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 - 6
本书全方位展示了香港名人的风貌,近距离接触香港社会精英,深层次揭示香港繁荣秘诀。亚洲电视新闻部的大型重头节目“香港百人”,选取了超过一百位对香港有贡献的人物,以一人一故事的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他们不平凡的人生,现结集改编成书,当中有个人的奋斗历程,亦有对社会无私的奉献。他们能够于各界取得成功,凭的就是一种狮子山下的“香港精神”——刻苦耐劳、勤奋拼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本书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
巴托比症候群 豆瓣
Bartleby y compañía
7.9 (34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译者: 蔡琬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 3
☆诺贝尔文学奖大热人选、博尔赫斯与卡尔维诺的当下传人、著名导演阿尔莫多瓦最钟爱的作家之一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享誉世界的惊世奇作
☆法国梅迪西文学奖、法国年度最佳外语小说等多项国际知名文学奖得主
☆西班牙读者票选21世纪前十年最佳小说第二名
“即便是文学大师如阿根廷的博尔赫斯或意大利的卡尔维诺,都能在其中找到亲切的共鸣。”
——《柯克思评论》
巴托比,美国文学巨擘梅尔维尔笔下一位以“我宁愿不”来拒绝一切的诡异角色,竟跃出纸页化身为一种病毒,弥漫在文学世界中,让众多作家无法下笔。得上巴托比症的人都无药可治,而任何抵抗此病的举动亦是徒劳。本书的叙述者是便是一位“巴托比”患者,他年轻时曾写过一本小说,但因为某种心灵创伤,他拒绝再写。直到某一天,他开始写日记,记录那些和他同病相怜的作家封笔之谜。奇怪的是,他的日记里看不见正文,只有脚注,好像正文被某种不知名的病毒吞噬了……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高一。说自己得了巴托比症都是种抬举呢。
小时代电影全记录 豆瓣
3.4 (5 个评分) 作者: 郭敬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6
《小时代电影全记录》完整地记录了《小时代》这部电影从筹备、剧本创作、制作准备、拍摄、后期制作中不为人知的真实过程,同时收录了大量未曾公开过的剧照、电影海报以及现场花絮照。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翔实地展现了电影创作过程中郭敬明导演与主创人员们、演员们的工作状态与交流互动,以及许多轻松有趣的幕后花絮。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让我看看这样的电影还能出书?太浪费纸张油墨啦!
檀香刑 豆瓣
9.0 (22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 - 10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打造出来的一部长篇力作,初版于2001年,被誉为当代汉语文学中“真正民族化的小说”。作者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为背景,通过讲述泼辣又深情的女性媚娘与其亲爹、干爹、公爹等男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复杂关系,深入挖掘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戏文资源,用摇曳多姿的笔触、悲喜万分的激情,淋漓尽致地抒写了清朝末年“高密东北乡”发生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一桩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一段缠绵悱恻的感人爱情,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民间猫腔。作者采用“凤头——猪肚——豹尾”的神奇叙述结构,融入民间说唱艺术之精髓,凭借出神入化的文学语言,使小说成为一部诉诸声音,可以用耳朵阅读的神品妙构之作。本书获得2002年首届“鼎钧文学奖”,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凌迟。
镜子 豆瓣
Mirrors: Stories of Almost Everyone
6.8 (13 个评分) 作者: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 张伟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11
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从《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开始,他的每本书都是一连串言简意赅的“小故事”。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
巴黎烧了吗? 豆瓣
Is Paris Burning?
8.6 (47 个评分) 作者: [美] 拉莱·科林斯 / [法]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译者: 董乐山 译林出版社 2013 - 3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发出的责问。 本书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战斗全过程。
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 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他们在作品的史实方面力求翔实,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他们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共达八百多人,采用了其中五百三十六人的亲身经历,因此能使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另一方面他们又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放不下手来。作为报告文学(或者所谓纪实小说),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初中。
毕加索诗集 豆瓣
作者: [西班牙]巴勃罗· 毕加索 译者: 余中先 译林出版社 2016 - 2
立体主义大师巴勃罗•毕加索诗歌首次中文出版
著名翻译家余中先倾情献译
大师手稿原貌呈现
理解毕加索,从《毕加索诗集》开始
----------------------------------------------------------------
1935年,大画家毕加索开启文字创作征程,为自己多增添一重身份——诗人。据目前整理,毕加索共写下诗歌三百多首,法文诗歌占大多数,其他由西班牙语写成,创作周期持续至1959年。
此次出版的《毕加索诗集》由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毕加索研究专家安德露拉•米夏艾尔编选,收录毕加索创作的法文诗歌中的一百余首,风格别样,与其画风暗合。
每首诗歌仅以写作日期为题,如“1936年6月15日”,时间跨越自1935年至1955年,脱胎自毕加索真实生活。阅读《毕加索诗集》,无限接近毕加索的内心世界。
毕加索的诗歌与其画作如出一辙,正是其精神内核的另一种展现,或恢弘,或粗糙,或天真……阅读毕加索诗歌,是理解毕加索,理解毕加索画作的直观、深入方式。
2023年3月19日 已读
【补】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