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
额尔古纳河右岸 Goodreads 豆瓣
8.3 (23 个评分) 作者: 迟子建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6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写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和风情。本书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22年8月27日 已读
距离上一次看以母语书写的故事有多久,已经不记得了。这是一个在开头就告知众人结局的故事,也就是意味着结束的故事,看的过程无时无刻不觉得充满一种无法挽回的伤感。不知道为什么,有些害怕感情充沛的第一人称,可能是会去想象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痛苦,作者要遭受怎样的折磨吧。但人与人到底是不同的。另外不得不说,描绘一整个家族的物语,总是有相似的气息。
“那些干枯的蘑菇看上去就像被霜打了的花朵。从蘑菇所处的树枝的位置上,你可以判断出冬天的雪大不大。如果雪大,它们就会把蘑菇往高处挂,雪小则挂得低些。所以雪还没来的时候,我们从灰鼠挂在树枝的蘑菇身上,就可以知道我们将面临着怎样一个冬天。打灰鼠的时候,如果看不到雪地上它们的足迹,就找树枝上的蘑菇。如果蘑菇也找不到的话,就朝松树林搬迁,灰鼠喜欢吃松子。”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赌徒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俄]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刘宗次 2021 - 11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专家,醉心于病态心理和反常心理的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心理小说经典”清晰展现了四种心理,《赌徒》展现的是“赌博心理”,或者说是“冒险心理”。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赌场经历为小说《赌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债务的逼迫也为《赌徒》的小说营造了别样的氛围。
大师和玛格丽特 豆瓣 谷歌图书
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
9.7 (26 个评分) 作者: [苏联]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译者: 钱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俄罗斯少有的一部带有魔幻怪诞色彩的小说,在作者逝世二十五年后才得以公开发表。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2022年10月4日 已读
只剩最后一点儿,太困了,没法像玛格丽特一样读到天大亮,爬起来后读完了。读书月入的实体,算二刷,这回被描绘震撼的同时,在想到底是怎样的疯子,脑袋里旋转着什么样的万花筒才能写出这部作品。条理清晰,言语优美,但在这份克制之下的喧嚣,是能够掀翻世界的天顶的。同时,布尔加科夫也将自己投射到了大师的存在中吧,写完后还是现实,这么一想又有些伤心。提前预言的死亡,知晓却还要询问,事物的真实样貌往往难以看清,恐惧无处不在。一方面觉得由于太艺术,情节又充满娱乐性,甚至削弱了讽刺,可又能如此清晰地看出来它所针对的,只能说融合得实在太好,可以说是精妙绝伦之作了。
猫在灯上晃动,电车追逐,这些戏码是在物品存在后才出现的吧,原始的是食物、气味和感情。想再读一遍浮士德,然后看点儿果戈理。翻译还是蛮古朴的,裂璺,欷歔,剋。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吉吉 豆瓣
Gigi
作者: [法]科莱特 / Colette 译者: 王文融 陈伟丰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1
《二重唱》(王文融 译)
美丽的阿莉丝仅仅有过一次对丈夫米歇尔不忠的行为,她对自己的一时失足颇感愧疚,然而米歇尔发现了以后,深深地陷于嫉妒的情绪不能自拔,最终自杀。科莱特并不是当下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但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女性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得到充分的展示,常常散发出母性的光辉,而男性则往往显得平庸、懦弱。阿莉丝与科莱特笔下的其他女性一样,具有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真正的力量。
《吉吉》(陈伟丰 译)
爱称为吉吉的少女吉尔贝特跟外婆住在一起,外婆的妹妹过去是上流社会的交际花,两位夫人一起调教吉吉。被她称为舅舅的加斯东先生是个富有的中年男子,他疯狂地爱上了吉吉;而事实上,十六岁的吉吉比三十三岁的加斯东更为成熟,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两人几经波折,最终喜结良缘。这是科莱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少有的完美结局的小说,后来被搬上银幕,改编成戏剧,一九五八年由好莱坞制成音乐片广泛流传。
2022年10月6日 已读 第二篇可能是最早看的舅侄x。这次翻了下,第一篇的翻译惨不忍睹,就算原文本是如此也过分了……看不下去。很多花的种类。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偶然的创造 豆瓣 谷歌图书
7.9 (34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 邹颖迪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本书作者通过五十二篇短文,回忆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诸多经历,人和物,阐释了自己对恐惧和嫉妒,成长和衰老,身体与写作,谎言和隐私等主题的看法.
2022年10月16日 已读
并不想了解费兰特,只是偶然打开的,喜欢讨厌的女人,理解女性所处的困境,还有讨厌拍照的那篇,3.5
“阅读会让我想动笔写作,写作又催生我读书的欲望。”
“如果没法避免的话,我宁愿把省略号变成一个句号,我会突然中止那个句子。我更倾向于写成“我很想再见到你,但是”,而不是写成“我很想再见到你,但是……”。我要努力写出言简意赅的句子,感受到它的粗暴。如果想教育自己有所精进,至少在语言上,要写出重点和核心。”
a非虚构内容 人民文学出版社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豆瓣 Goodreads
7.4 (113 个评分) 作者: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译者: 施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9
◆编辑推荐:
★二〇二一年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短名单作品!
★入选二〇二一年度《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十大好书!
★入选奥巴马二〇二一年夏季阅读书单!
★《纽约客》《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卫报》等推荐作品!
★ 科学与道德、天才与疯狂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 打破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创造出一种迷幻而冷峻的叙事风格。
◆我很痛苦,又感到很无助,眼睁睁看着我的时间观念、我坚定的决心、我的责任感和分寸感都被一并摧毁! 这美妙的地狱,除了你们,还能归功于谁呢?请您告诉我,所有这些疯狂是从何时开始的?我们从什么时候起就不再理解这个世界了?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内容简介:
智利当代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的代表作,收录了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全书主要讲述了“毒气战”的发明者弗里茨·哈伯、“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得了肺结核的埃尔温·薛定谔以及天才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等一大批科学巨匠,是如何像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取火的。
◆媒体推荐:
拉巴图特将哥特式小说的光芒投射到了二十世纪的科学上,在五个自由而浮动的小插曲中,讲述了知识与破坏、光辉与疯狂的血缘关系……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本书与温弗里德·塞巴尔德或奥尔加·托儿卡丘克的作品有着家族关系:一系列叙述歪曲传记,但也冒险进入想象领域。这本书里的故事相互嵌套,它们与现实的联系点几乎不可能完全确定。
——《纽约客》
黑暗而耀眼!拉巴图特展示了恐怖与美丽、拯救生命与毁灭生命之间难以割断的联系。这本书——尽管博学而令人难以忘怀——顽固地坚持将科学进步的奇迹与历史的暴行联系起来。
——《华尔街日报》
拉巴图特提供了一种修饰的、异端的、彻底引人入胜的描述,讲述了引发二十世纪一些最伟大科学发现的个性和疯狂的创造性。作品的主题是人类探索的全部动力和其中的危险。
——《出版人周刊》
拉巴图特写了一部反乌托邦非虚构小说,背景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卫报》
2022年10月20日 已读
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读的时候有觉得感动,和读人类群星时拥有了类似的精神满足感。但可能是上了年纪,对于通过挑拣浪漫与接近奇迹部分组成的一生,失去了百分百共鸣的能力,短短数语怎么可能能完美描绘呢。还有一个原因,是读的时候在想作者怎么好像躲在门缝里看见一些事似的,不大信道听途说和写成小说感的内容,却没料到虚构的部分比以为得多那么多!薛定谔和疗养院院长女儿的故事差点儿就当成真的分享出去了啦啊喂!
最喜欢的可能是心之心吧,说望月新一和克拉克·肯特长得相似、格罗滕迪克像福柯的孪生兄弟,令人印象深刻,其次是史瓦西奇点,第一篇和最后一篇其次。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悠悠岁月 豆瓣 Goodreads
8.1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妮·埃尔诺 译者: 吴岳添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悠悠岁月》是作者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和写作、在退休后经过充分思考和推敲的力作,也是对她以往作品的高度概括和综合,采用“无人称自传”方式,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时代演变,写出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一经出版即获法国杜拉斯文学大奖。
2022年11月5日 已读
特别喜欢最后的部分,但只是因为我与它最接近。是一部时代的剪影,埃尔诺试图抹去自己的存在,可但又比任何人了解故事里的“她”的所思所想,3.5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死魂灵 豆瓣
作者: [俄] 果戈理 译者: 满涛 / 许庆道 2018 - 6
《死魂灵》的目标是“从一侧面来表现全俄罗斯”,它的出版“震撼了整个俄罗斯”,也使果戈理跻身于世界级经典作家之列。小说通过骗子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以图营利的奇异故事,全方位揭示了帝俄社会的腐败和农奴制没落的真相,由此对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俄罗斯心灵的真实状态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剖析和观照。果戈理善于通过喜剧性的细节来折射生活被肢解、生命被窒息、生存被僵化的艺术才华,在本书中得到了最出色的表现。
2022年11月27日 已读
虽然从开头惦记着围绕死魂灵的谜题,但并不只是因为想知道答案就不知不觉就看完了,好似度过了一段受到被魔术影响的时光!明明主人公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怎么会这么有魅力,因为这份生动感,改成戏剧的剧本也一定非常不错。之前对它一无所知,没想到第二部分是残篇,有点难过,4.5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人五衰 豆瓣
9.6 (9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9
《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生前最后写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远,从大正初年(1912)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约六十年间,几乎涉及这个时期内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全景式的巨著。这部被日本人称作“大河小说”的作品,对人生中的根本问题一一加以拷问,诸如生存、爱恋、战争、死亡和佛缘等,最后演绎出“世事皆幻象,人生即虚无”这样一个主题。
《天人五衰》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最后一部,陆续连载于《新潮》杂志一九七○年七月号至一九七一年一月号,于当年二月由新潮社出版单行本。这一卷叙述已到垂暮之年的本多繁邦,收少年安永透为养子,备受透的折磨凌辱,身心交瘁,于人生*极之日,赴月修寺探问绫仓聪子。不想这位老尼早已将俗世忘却尽净,视本多为陌路,更不知昔日恋人松枝清显为何人。小说结尾,场面寂寥,笔墨玄奥,一切皆归于“空无”之中。《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规模宏大、跨越时空的全景式作品,每卷以一位主要人物为轴心,通过三颗黑痣次第连接,围绕轮回转生这一主题演绎故事,并以本多繁邦一人贯穿始终。内容千头万绪,场面宏阔壮丽。既放得开,又收得紧。浑然一体,妙趣环生。故而川端康成称赞《丰饶之海》四部曲是“自《源氏物语》以来日本小说的名作”(参见《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全集》29卷617页,新潮社1982年版)。
2023年2月8日 已读
以为是单独的一册,读的时候在想“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会创作以老年男子的视角观看少年的内容呢是有代入吗”,“好像出现了很多人物也没写清他们的关系但也不是不能看下去”以及“哇是同性恋文学吗”,觉得哪怕有些不知所云,描绘也是极为优美的,读完后才知道是最后一本……超级大失误!
“你是女人,不管怎么浓妆艳抹,巧施粉脂,‘知者’的肌肤也会被同为知者的伙伴儿一眼看穿。肌理异样透明,灵魂戛然停滞,玲珑剔透。肉的美丽失却,肉仅仅作为肉块,丑陋地盘踞于体上。声音嘶哑,浑身毛发脱落,犹如败叶飘零。这就是所谓的‘见者的五衰’,从今天起,你身上就开始有这种症状了。
“当你拒绝一件事情,同时也是向拒绝做的几分让步。这种让步自然会给自尊心带来些微的惆怅。”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春雪 豆瓣
9.3 (24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9
《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生前最后写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远,从大正初年(1912)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约六十年间,几乎涉及这个时期内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是一部全景式的巨著。这部被日本人称作“大河小说”的作品,对人生中的根本问题一一加以拷问,诸如生存、爱恋、战争、死亡和佛缘等,最后演绎出“世事皆幻象,人生即虚无”这样一个主题。
《春雪》是四部曲的第一部,也是四部曲中写得最成功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松枝清显的恋爱悲剧和他的死,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松枝清显与伯爵的女儿聪子相恋,在聪子被天皇敕许给洞院宫三王子治典王之后,仍与她保持联系并且让她怀了孕。聪子堕胎之后在月修寺私自削发为尼,清显亲赴月修寺欲会见聪子,被聪子婉拒。清显心力交瘁,回到东京次日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岁。
奔马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0
《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生前最后写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远,从大正初年(1912)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约六十年间,几乎涉及这个时期内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 ,是一部全景式的巨著。这部被日本人称作“大河小说”的作品,对人生中的根本问题一一加以拷问,诸如生存、爱恋、战争、死亡和佛缘等,最后演绎出“世事皆幻象,人生即虚无”这样一个主题。
《奔马》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二部,发表于一九六七年《新潮》杂志二月号上。小说通篇以前一卷主人公松枝清显“转生”饭沼勋为轴心构思故事。小说中的勋,从小磨练剑术,获剑道三段。年龄稍长,则以《神风连史话》为人生理想,网罗同道,秘密组织昭和神风连,企图暗杀财界巨头。事泄被捕后,赢得社会各界的同情,随后在法理和爱情的救助下获释。但勋雄心不死,又私自行动,杀死财界巨头藏原,遂了终生之愿。最后切腹自刃。
晓寺 豆瓣 谷歌图书
8.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陈德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9
《丰饶之海》四部曲,是三岛由纪夫生前最后写作的作品,包括《春雪》(1965)、《奔马》(1967)、《晓寺》(1968)和《天人五衰》(1970)。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间跨度久远,从大正初年(1912)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约六十年间,几乎涉及这个时期内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全景式的巨著。这部被日本人称作“大河小说”的作品,对人生中的根本问题一一加以拷问,诸如生存、爱恋、战争、死亡和佛缘等,最后演绎出“世事皆幻象,人生即虚无”这样一个主题。
《晓寺》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三部,于一九六八年九月至一九七○年四月连载于《新潮》杂志,七月出版成集。如果说《丰饶之海》是按照古典诗文“承上转合”的构想组织全卷,那么《晓寺》正好位于“转”的阶段。首先,人物活动的舞台不再局限于日本,作品第一部分,情节的推演和展开挪到了泰国的曼谷,还有印度,然后再回到日本。还有,在第一卷和第二卷作为配角或旁观者的本多转为主角,一切事件都在围绕他而形成、发展并走向终结。在第一卷中死去的月光公主,作为第二卷的主角勋的转生,在本卷中浮现,并上升为光彩照人的主要人物了。《晓寺》遵循“轮回转生”一路写下来,作者依然不时为我们创造着神秘莫测的环境,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令我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2023年2月26日 已读
干脆看完了。是日本里最喜欢的一本,虽说依旧有岛上的部分,但也存在外部的景致,好歹换了一个地方被困。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十三种闻树的方式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译者: 陈伟 2023 - 1
2023年3月8日 已读
也好爱闻书,纸质的肯定要凑到鼻前,但没闻过树,读的时候比较难想象。听了bgm,前半部分更现代。Pine tree rearview mirror是水开同款,喜欢white oak的拨弦,旋律会出现在日式文艺清新电影里,最投入感情且正统的还是olive oil。想到共感。
“旧的造纸工艺无法清除木浆中所有的木质素(一种赋予木材内部强度的分子),也无法降低纸浆的酸度。因此,十九世纪的纸张老化迅速,很快就会变得又黄又脆。老旧的纸张也会释放出独特的气味,这是其特殊化学成分的产物。当氧气破坏木质素内部的化学键时,气味分子就会释放到空气中。纤维素也是如此,它是木材和纸张中的主要分子,在旧纸的酸性环境中会迅速分解。这些旧书散发出的气味分子包括杏仁味的糠醛、甜味的甲苯、刺鼻的甲醛和一些闻起来像香草的分子。”
a生物自然这个世界 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卡卡伊大街 豆瓣
Bakakaj
作者: [波兰]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译者: 杨德友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贡布罗维奇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巴卡卡伊大街是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住过的一条街道的名字,收录的十篇短篇小说都非常完善。贡布罗维奇在多年之后重读自己这些早期作品,依然为之赞叹,而不是悔其少作。这些短篇小说也被评论家认为是读者进入贡布罗维奇长篇作品的极佳导言。
哈尔的移动城堡 豆瓣
Howl's Moving Castle
8.4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戴安娜·韦恩·琼斯 译者: 何羲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1
“早在《哈利•波特》之前,琼斯就已经诠释了什么叫青少年幻想小说的经典。”——《每日电讯报》
“幽默、魔法和浪漫的美妙结合。”——《出版商周刊》
“机智、欢快的幻想文学。”——美国图书馆协会书目(星级评论)
宫崎骏杰作《哈尔的移动城堡》小说原著
英国幻想文学大师戴安娜•韦恩•琼斯杰作
索菲是三姐妹中的老大,命运待她并不好。除非她离家寻找自己的命运,否则注定悲剧性地失败。可当索菲无意间惹怒了荒地女巫后,她发现自己被施了一个可怕的咒语,变成了一个老太婆。破除咒语唯一的希望就在山 上永动的移动城堡:哈尔巫师的城堡。为了破解妖术,索菲必须应付没心没肺的哈尔,和火魔达成契约,直面荒地女巫。一路走来,她重新认识了哈尔——和她自己。
2023年3月30日 已读
熬夜看完了,想了解帽子怎么做的。这么一看,动画完全是魔改。宫崎骏是不是觉得改吵吵闹闹的更容易,地海那种写得平实的难以改得表现出作品特色才拒了……看动画后脑袋里的场景丰富了太多,反向的构建太了不起了,意识到了艺术家脑袋的不同。
>> 他对索菲微笑了一下,这无疑让荒地女巫,甚至还有莱蒂都神魂颠倒的笑容沿着叉子射出,穿越奶油,径直飞向索菲的双眼,叫人一阵眩晕。
>> 似乎天份高的人都避免不了耍些额外的、危险的小聪明,结果造成致命性的错误,继而开始堕落走向邪恶。
>> “不是!”哈尔嘶喊,“我是个懦夫。要我做如此可怕的事的唯一办法,是告诉自己我不会去做!”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空中城堡 豆瓣
Castle In The Air
7.8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戴安娜·韦恩·琼斯 译者: 匪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1
为您讲述电影剧情之后的精彩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你可以看到哈尔一家精彩丰富的日常生活。
阿卜杜拉绝对是个优秀出众的地毯商人。他既会漫天开价,也懂就地还价,买半只骆驼都不够的金币到了他手中,就能换来一张神奇的飞天魔毯;他礼数有加且能说会道,就连最喜欢闹别扭的瓶中精灵,也能因为他的几句赞美而成为他的助手;他英俊而又不失温柔,美丽的公主夜之花只与他见过一次面,就瞬间坠入爱河……
然而,爱情却永远不如想象中的顺风顺水。一个静谧的夜晚,美丽的夜之花竟毫无预兆地被掳走了!这一次,摆在阿卜杜拉的面前对手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强大的神灵!
坏脾气的瓶中精灵、时常有些靠不住的魔毯——这就是阿卜杜拉所能仰仗的全部。神灵不是任人摆布的顾客,他真的能与神对抗吗?所幸,神奇的哈尔一家,给他带来了仅有的一丝期望……
2023年3月31日 已读
固然用词简单通俗,但风格让人想起莎的喜剧,虽然设定上是常见的异域元素,整个故事在古典中又有精妙的安排,读起来好像在走迷宫,不知道下一个转弯会去哪里。私心满点给苏菲和哈尔的官糖,两位完全是意料之外的登场,想起小时候第一次吃彩虹糖的口感。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迷宫之屋 豆瓣
House of Many Ways
作者: [英国] 戴安娜·韦恩·琼斯 译者: 林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1
为您讲述电影剧情之后的精彩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你可以看到哈尔一家精彩丰富的日常生活。
查曼•贝克知道,为生病的威廉巫师看房子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她要费力记住屋子迷宫似的结构,要替巫师应付吵吵闹闹的地精灵,要留心附近邪恶的怪物卢博克,要接待他的学徒彼得,还有一大堆衣服和碟子要洗!
在看房子的同时,查曼还抽空去王家图书馆工作。她在那里遇到了巫师哈尔和他的家人,并答应帮助他们寻找失落的王室财宝和传说中的半精灵。一场围绕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开始了,而最后的结局谁也不会料到……
2023年4月1日 已读
访谈里说还有一个希望能完成,是没了吗😢😢……不敢相信,会这样喜欢这个故事,其实和之前那本差不多啦,但那本刚开始脱离电影看,比较新奇。
对平山梦明毫无感觉的我,竟然在这本里存在的忧郁与恐惧深深感染,孩子害怕着的存在,往往只需要一个特点就能将他们吓倒,我也竟然看得害怕了(扶额)这本里还有特别“返朴归真”的内容,不是魔法而用自己的双手,好一个回归生活,实在叫人称绝。
哈尔和索菲的糖,怎么港,实在是太有老夫老妻的感觉,可是又很潮!让人哭笑不得!查曼称赞哈尔的外貌一段让他更加美丽,草太真的完全比不上……这一部中卡西弗也很帅气!
看了电影没看过这套小说绝对会是一件特别遗憾的事!因为看到这套感到格外幸福的我决定看看第一本的英版,啊,真好。略微有些遗憾的是在作者去世前已经看过电影,但并不了解作品本身……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心灵侦探城塚翡翠 豆瓣 Goodreads
medium 霊媒探偵城塚翡翠
7.7 (122 个评分) 作者: 相泽沙呼 译者: 罗亚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4
★2020年这本推理小说真厉害(宝岛社) TO1
★2020年本格推理小说(原书房) TO1
★2020年本格推理大奖(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 TO1
★2019年SR之会推理小说奖(推理书友会) TO1
★2019年Apple Books推理类佳小说 TO1
日本推理圈惊叹之作!
作者寄语+印签,献给中国读者!
日本插画师远田志帆精心绘制封面!
绫辻行人、有栖川有栖、青崎有吾、今村昌弘、斜线堂有纪、似鸟鸡、叶真中显……各大名家赞不绝口!
内容简介:
在能够通灵的女子——城塚翡翠的帮助下,推理小说作家香月史郎协助警察破获了一起又一起杀人案。城塚翡翠靠灵视获知凶手,香月史郎以此倒推作案手法,构建推理。随着他们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死亡也在慢慢地向城塚翡翠靠近……
2021年6月2日 已读
封面真好看。看前面以为是传统男性视角,最后一转……啊,最近看的两本都是!
挺满意的,可以当午饭。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赤朽叶家的传说 豆瓣
赤朽葉家の伝説
8.4 (47 个评分) 作者: [日] 樱庭一树 译者: 田肖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1
《赤朽叶家的传说》内容简介:祖母是有预知能力的千里眼,见证了战后高度经济增长的神迹。母亲是著名的畅销漫画家,描绘着信仰破灭一代的叛逆生活。我,平庸得简直一无是处,在这个时代中无所事事着……
赤朽叶瞳子,一个自认成长过程没故事可说的平凡女孩;家族的辉煌过去,是她唯一的骄傲。一天,外婆万叶临终前竟然告白:“我曾经杀了一个人,但并非心怀恶意……”为解开外婆的秘密,她开始探寻家族种种光怪陆离的传说与人物,一步步接近真相的同时,自己也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小村庄看似平静但暗潮汹涌,外头的世界正经历着大动荡。赤朽叶家的女子,也卷进了翻滚不停的时代狂潮……
2019年1月16日 已读
一段时间前想着以后看日文小说都看原版,结果还是看起来了。为了凑单买的,是第一版,有些错字,看到中文时有挺多想知道日文原文的地方。目前看了一部,看故事其实是要沉浸去,然而在看到真砂被送去别庄、曜司跟过去时就很气愤,看到她生下孩子时则气愤到大叫。泪出生时那段幻觉读得实在畅快,发现作者十分擅长描写位于一人心中向外看——此时感官超越自己,处于自身的内部但并非与自身是一体的。第二部分也挺有意思的,但对于时代的描述显然有些流水帐,一切都是穿插进去的。这个家里人的关系真乱啊。第三部分推理则特别一般,但能察觉到这个故事的真真假假其实并无定论。看完后想吃五色豆泡的茶,以及去鸟取出云地区旅游了,百神信仰实在令人好奇。翻译一般吧,有些注释的地方挺奇怪的。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九故事 豆瓣
Nine Stories
8.4 (109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2018年12月31日 已读
《逮》特别短,读后有些被吓到——怎么写得这么好。对话极其自然,场景几笔勾勒出来,行云流水展现富有电影感的场景和包含在内的全部细节,一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觉得有空得把二十世纪中期美国那几位都读一读,但我发誓几年前读塞林格最著名的那本的时候没觉得他写得特别好,看来读那本必然要将它放下当时的背景下感受。《威》很日常,感觉一般,《写》时比第二个稍好,但还是不如香蕉鱼,这种轻快离开的感觉让人愉快,哪怕那半块三明治并不好吃。《笑》和《下》感觉挺平淡,前者是青春故事和东方神秘的结合,捕捉到少年接受他人需要能力上的认同。《为》和《嘴》都没怎么击中我,后者的出轨故事有点儿神奇。喜欢《德》,密集的一切之后发现这不过是一段日子,它已过去却不会被忘记。《特》和第一个故事一样好,十岁男孩说出的便是我的话啊!喜欢比喻。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