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出版社
浮士德 豆瓣
Faust
8.7 (39 个评分) 作者: 歌德 译者: 绿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1
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天堂序曲”,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
《浮士德》不是读一两篇就能透彻理解的。除了内容上博大精深,包括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外,更有形式上的错综复杂,其中有抒情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因素,有希望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手法、现代活报剧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体裁几乎采用了每一种已知的西方格律。
2018年12月6日 已读
饿着看完了。整篇都很美,无论是平实还是宏大的场景都描写得特别好,让人第一次萌生出学习德语的念头。魔鬼玩弄人性,却能带人在异界翱翔,也能让人品味到一切极致。梅菲斯特不是很可爱吗?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万火归一 豆瓣 Goodreads
Todos los fuegos el fuego
9.0 (126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胡里奥·科塔萨尔 译者: 范晔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6
《万火归一》是阿根廷文学大师胡利奥·科塔萨尔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短篇组成,每一篇都是传世名篇。
他优雅细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样翻云覆雨,复制人类感觉与意识的质地,将你带入一个时空交错,如梦似幻的世界。
《南方高速》临摹的是因车流被阻滞在高速公路多日而形成的一个临时微型社会里各色人等的心理群像。《会合》里那些幽微而极富诗情的意识流的主人是几度濒临绝境的切•格瓦拉。《万火归一》叠映了古罗马和现代两段同样魂销大火的三角恋情。《另一片天空》下,善感的“我”游荡在家庭、工作与露水情缘之间,神秘少年“南美佬”魅影般出没眼前,依稀竟是十九世纪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
2018年4月2日 已读
帶著一種夢幻,眼前的現實與隔著一層沙簾的現實。能把平凡寫得有趣,能把簾後寫成真實。在揭露終點後走向一個極端,最後才知道結局是沒有結果。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尼罗河上的惨案 豆瓣
Death on the Nile
8.8 (179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宫英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5
林内特·里奇维被一颗子弹打穿了头颅,尼罗河之旅的宁静也因此被打破。这位年轻,美丽,时尚——拥有一切的女孩,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赫尔克里·波洛的耳边回响着早先一位旅伴的话语:“我真想用我那把亲爱的小手枪顶着她的头,扣动扳机。”然而在这异国他乡的场景中,一切并不像表面显示的那样平静……
2018年1月31日 已读
阿婆真的很喜欢干掉自己有钱妻子的设定欸,和个人经历有关吗?我又一如既往地觉得每个人都是凶手......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幕后凶手 豆瓣
Curtain:Poirot's Last Case
9.2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丁叶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3
黑斯廷斯上尉应波洛之邀,在事隔多年后回到了现已是乡间旅馆的斯泰尔斯庄园——这对老朋友初次相遇并共同经历第一桩谋杀案件的地方。然而,令满心憧憬着与波洛及女儿朱迪思相聚的上尉始料未及的是,比上次更加凶险的谋杀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2018年1月28日 已读
开头平淡,等到案情展开后越来越精彩!结局意想不到,可以扩展成很多故事的!波洛系列还没看完,随机就看到了最后一案,等于提前知道了侦探的结局啊……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离开的,留下的 Goodreads 豆瓣
Storia di chi fugge e di chi resta
8.8 (523 个评分) 作者: [意]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两个女人 50年的友谊和战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NO.3
全球畅销近千万册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我希望她在场,这是我写作的目的。”
《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 后续,
意大利最神秘的作家费兰特(Elena Ferrante)
探索中年的虚无、困惑、野心和近乎残暴的爱
《离开的,留下的》 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三部,聚焦“我”(埃莱娜)和莉拉躁动、紧密相依的中年。
“我”在未婚夫彼得罗一家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留在那不勒斯的莉拉却身陷贫困而卑贱的工厂生活。“我”像个骑士一样,再度介入莉拉的生活,并动用丈夫一家人的关系,让莉拉和恩佐的生活有了转机——他们成了那不勒斯地区最早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他们顽强、坚韧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开始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我和莉拉之间再次胜负难辨。婚后的“我”开始面临自己的创作危机,而平静的、中产阶级式的婚姻也令“我”疲惫不堪。对社会变革颇为冷淡的彼得罗希望“我”放弃作家的身份,而“我”在扮演“母亲”、“妻子”这些角色时,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分裂、紧张。
莉拉对“我”的新作品的指责更是让我产生彻底的自我怀疑:我接受的教育和拥有的知识是否只是让我的作品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思想,也永远无法拥有莉拉近乎粗野的表达中那些令人不安的真相。直到有一天,“我”丈夫突然将尼诺带回了家……
2018年1月7日 已读
依旧是让人无语的邻里琐事,作者就想通过这些让读者窥见世界?也不可否认非常真实。书中的那不勒斯是意大利身上的一块残破抹布,不管怎样想把它扯断,都不会让它成为碎片。莱农一直在克制自己,读到她和尼诺出轨胃不舒服,有点儿(非常?)想吐。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看第四本,设备里有英文版的。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尽长夜 豆瓣
Endless Night
7.4 (23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陈巧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
美丽宁静的吉卜赛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许多擅自进入的人都会在一次“事故”中丧生,没有人能够逃脱。然而英俊潇洒的穷小子迈克尔还是一眼看中了这里,他奢望成为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埃莉在这里爱上了他,他们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定居。可那可怕的诅咒会放过他们吗?有一天,她骑马出去,没有回来……
新名字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Storia del nuovo cognome
9.1 (578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4
《新名字的故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二部,描述了埃莱娜和莉拉的青年时代。在她们的人生以最快的速度急遽分化的那些年里,她们共同体验了爱、失去、困惑、挣扎、嫉妒和隐蔽的破坏。

莉拉在结婚当天就发现婚姻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她的初夜几乎是一场强奸。她带着一种强大的破坏欲介入了斯特凡诺的家族生意,似乎成为了她和埃莱娜小时候都想成为的那种女人。久未有身孕的莉拉,和埃莱娜去海边度假休养。而在伊斯基亚岛的那个夏天,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出于对莉拉所拥有的爱情的愤怒,“我”(埃莱娜)奋力摆脱这个破败、暴力、充满宿仇的街区。“我”成了街区的第一个大学生,并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男孩订婚,甚至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我”以胜利者的形象回到那不勒斯,却发现告别了丑陋婚姻的莉拉,在一家肉食加工厂备受屈辱地打工。

当“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其实完全窃取了莉拉交托给“我”的秘密笔记本里那些独特的力量和灵感,“我”被迫面临一个极度痛苦的问题:“我”和莉拉,到底谁离开了,又是谁留下了?
2018年1月6日 已读
2018年1月6日 评论 01.06 - 即使读的译本也能被文字感染,所以还是给了三星,然而这样的力量不足以使我接着去读另外两本。我对文中人物的生活并不感兴趣,的确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然而同样是家长里短,愈发无聊。 看到110,如果不是打开了就一定要看完的自我要求,我已经要删除它了。埃莱娜和莉拉的一举一动是分裂出来的,她们身上的情感是强加上去的,因为作者要把自己撕成两半,但因她们来自同一个人,所以才让她们有所联系。走出去的是自己,留下来的也是自己,我从其中只看到逼仄和痛苦,因此无法再读下去。她们的命运就在那里。 可以说是我小说个欣赏发生了变化,就像当年那样喜欢《时间的针脚》,现在只有“天啊,这个故事怎么那么无聊”。 ↑ 结果结尾尼诺一出现,还是打开了第三本。明明能摸到发展了(茶。 几乎认为作者就是把整个自己投影在其中。 手机客户端可以写的字数次网页端少?还是说读过小于在读。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天才女友 豆瓣 Goodreads
L'amica geniale
8.6 (738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埃莱娜·费兰特 译者: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两个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故事一开始,已经功成名就的埃莱娜接到莉拉儿子里诺的电话,说他母亲彻底消失了。埃莱娜想起莉拉对自己命运的预言,于是她写下她们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莱娜一起成长于那不勒斯一个破败的社区,从小形影不离,彼此信赖,但又都视对方为自己隐秘的镜子,暗暗角力。

莉拉聪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惧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对质,也可以去找人人惧怕的阿奇勒﹒卡拉奇要回被他夺走的玩具;埃莱娜既羡慕莉拉的学习天赋和超人的决断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继续求学,因此她到父亲和兄长苦苦维持的修鞋店帮工,又面临几个纨绔子弟的追求。埃莱娜则怀着对朋友的关爱、嫉妒和理解,独自继续学业,却始终无法面对和莉拉竞争的失落。

最终,十六岁的莉拉决定嫁给肉食店老板,但在婚宴上,她发现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莱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为前途担忧,也因对思想前卫的尼诺产生朦胧好感而彷徨。
2018年1月3日 已读
许久没读长篇的小说了,打星的时候生涩起来,给四星是因流畅到根本不会想要停下,仿佛不用经过打磨,挥笔成书。过往时光使个人对那不勒斯已有想象,这本中镜头颇少置于景致之上,人物鲜活地粘着在一起,代入感强。会想在其他人的角度会怎样描写这个故事。因自己也在写,等看完整个系列再仔细揣摩。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云中命案 豆瓣
Death in the Clouds
6.3 (33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史晓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10
普罗米修斯号航班从巴黎飞往伦敦……
坐在9号座位上,赫尔克里·波洛能够方便地观察到机舱里的乘客们。在他右手前方的一个位置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孩,显然正迷恋着对面的男子。在他的前方,13号座位上,坐着一位伯爵夫人,此人不太会掩饰自己使用可卡因的习惯。在走道另一面的8号座位上,一名侦探小说家正在为一只招惹他的黄蜂而烦恼。
波洛没有料到的是,坐在他后面的2号座位上的女人蜷成一团——她已经死了。
最漫长的旅程 豆瓣
The Longest Journey
7.0 (6 个评分) 作者: 福斯特 译者: 苏福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8
《最漫长的旅程》是福斯特的自传成分最多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学业成功但进入社会后工作和婚姻却均告失败;主人公性格软弱,思想先于行为,复杂的家庭出身拖住了他行走的步伐,一次事故中被火车碾断了双腿,失血而亡。书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成为学者和批评家研究和考证的源泉。
2017年4月16日 已读
佶屈聱牙的翻译读起来有点难进入情节……看了一下是09年第一版,很能理解当年为什么没读。
情节变化超快,关键情节/转折点几笔带过的写法有点儿意思。安塞尔对里基的爱是其中最温柔而有趣的啦ww
a小说诗歌虚构 人民文学出版社
源氏物语 豆瓣
7.8 (8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紫式部 译者: 丰子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7
《源氏物语》成书于公元1001-1008年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为三千万日本家庭不朽的国民文学,是世界上公认的亚洲文学十大理想藏书,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   本书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描写了当时社会的腐政治和淫乱生活上层贵族之间的互相倾轧和权力斗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而源氏的爱情婚姻,则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贵族社会里,男婚女嫁往往是同政治斗争的手段,妇女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贵族男人手中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