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反派 - 标记
冠军早餐 豆瓣
Breakfast of Champions
7.9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董乐山 译林出版社 2018 - 6
《冠军早餐》记录了两个孤苦伶仃、瘦骨嶙峋的“疯子”的见面……冯内古特将荒诞怪谲与科学幻想熔为一炉,把这个悲惨的世界变成了一座乐园,以笑声讽喻现世。但《冠军早餐》是有分量、有尊严的一纸荒唐,是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幽默之作,冯内古特虽极尽戏谑怒骂,其实苦衣包糖药。比沥青还黑的黑色幽默遮盖的是颗柔软的心,嘲讽里深藏怜悯。他怜悯这个支离破碎、精神荒原的星球上的每一个人。【内收录:冯内古特亲绘老司机插图。】
《冠军早餐》是一部荒诞的反传统小说。经常在冯内古特作品中露面的科幻小说家基尔戈•屈鲁特与庞蒂亚克汽车代理商德威恩•胡佛是两部有生命的机器,他们生活在一个叫地球上一个简称美国的国家里。他们在不时在书中露面的作者的安排下会面了……
2023年5月15日 想读
咒语 豆瓣
HOCUS POCUS
8.7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译者: 苏伊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7
“我编了谎话,他们都很高兴,于是,我把这个悲惨的世界,变成了一座乐园。”
“没有国家的人”库尔特·冯内古特代表作《咒语》中文版首度问世。
人生就是一场骗局。海明威,马克吐温之后,美国最后一个敢说真话的大师。
上战场的那些人都是孩子吧;有的人因为拿了一个茶壶被枪毙掉了;有的人满载而归……
一面荒诞,一面真实,这才是历史。
黑色幽默大师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在灾难、荒诞、绝望面前发出笑声。
《二十二条军规》作者约瑟夫·海洛称赞本书为:冯内古特最好的作品。杰伊·麦克伦尼在《纽约时报》上说《咒语》是最具热议,最有现实价值的小说。
《咒语》是美国著名后现代作家库特·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主人公越战退伍老兵哈特克内心独白的方式展开。哈特克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向读者讲述了越战的荒谬及越战老兵的悲惨境遇,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的控诉。
他是几代美国年轻人的偶像,是我们自己的马克•吐温。
——[美]诺曼•梅勒
冯内古特是当今美国最有才能的作家。
—— [英]格雷厄姆·格林
一位笑着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笑,成了这个时代的疼。
——《纽约时报》
2023年5月15日 想读
镜与灯 豆瓣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7.6 (9 个评分) 作者: [美] M.H.艾布拉姆斯 译者: 郦稚牛 / 张照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另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
2023年5月9日 想读
炽焰燃烧 豆瓣
BURNING BRIGHT
8.2 (13 个评分) 作者: [美]罗恩·拉什 译者: 姚人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 - 3
🔥舍伍德·安德森奖、阿巴拉契亚年度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得主,当代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罗恩·拉什短篇小说扛鼎之作;
🔥2010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桂冠作品,“一部不可思议的精雕细琢之作”;
🔥收录十二个黑暗、冷冽然而光彩夺目的故事,合力编织一幅摄人心魄、直 击心灵的文学图景;
🔥其中《上山路》入选“最佳美国短篇小说”,《荒野之地》入选“最佳美国南方新小说”,《进入峡谷》获得2010年度欧·亨利奖;
🔥短经典口碑神作,旧版豆瓣评分达8.8分,众多读者翘首以待,暌违十年终于再版。
《炽焰燃烧》在写作技法上具有绝对的美感,是一部不可思议的精雕细琢之作。这是一部就许多方面而言非常沉静的小说。作者倾向于将一种可怕的命运压缩在自己的字句里,然后以一种非常不动声色的方式去言说它。——2010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评委会
《炽焰燃烧》对美国南方阿巴拉契亚山区的残酷生活方式做了简洁而又极具威胁的刻画,在雷蒙德·卡佛的极简主义和威廉·福克纳的哥特式手法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施力点。——《华盛顿邮报》
罗恩·拉什是一位沉静而又有着惊人美感的作家……《炽焰燃烧》中的小说很有美感。每个故事都熠熠生辉,构架完美,文句既诗意十足又稳扎稳打。——《赫芬顿邮报》
罗恩·拉什的写作会让我们同时回想起约翰·斯坦贝克和科马克·麦卡锡。——《纽约客》
罗恩·拉什可以用一句话写活一个人物,这是美国最好的短篇小说。——《泰晤士报》
2023年5月8日 想读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马立诚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作为一位敏锐而深刻的社会政治评论家,马立诚对中国当代社会思潮的把握、分析和评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寄托着他本人的思考和忧虑。
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他长期以来的思想结晶。作者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归纳为八种,即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通过作者对八种思潮的介绍和阐释,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探知中国的未来。
2023年4月26日 想读
秘密结晶 豆瓣
密やかな結晶
作者: [日] 小川洋子 译者: 姚东敏 2022
2020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入围作品
一部女性视角的反乌托邦杰作
~~~
在我们居住的小岛上,
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美丽的事物,
丝带、绿宝石、邮票、玫瑰花、图书馆……
但不知从何时起,
在一股神秘势力的席卷之下,
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
当记忆失去依托而不复存在,
我们该如何面对未来?
~~~
这是一则凄美哀婉的警世寓言,描绘了记忆的强大力量以及失忆所带来的精神创伤,出自日本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小川洋子。
——国际布克奖评委会
小川洋子的寓言故事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雷•布拉德伯里的《华氏451》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交相呼应,同时又包含属于她自己独特的声音和力量。
——《时代》杂志
推想小说中的大师之作……令人难忘的惊悚文学,恐怖氛围弥漫其间。
——《芝加哥论坛报》
媲美萨缪尔•贝克特和安部公房的作品……当下,全球生态系统、冰川、语言、物种与未来,正以超出我们所能理解的速度消亡,小川洋子反刍式的写作风格,捕捉了人类在此环境下的生存异化。
——《纽约时报》
2023年4月25日 想读
4321 豆瓣
4321
8.4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李鹏程 九州出版社 2019 - 1
四重人生变奏,一个辉煌构想。
美国当代小说大师保罗·奥斯特迄今最具雄心超级长篇。
如果人生不止一生。
.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全美独立书商》畅销书
.
1947年3月3日,在新泽西州纽瓦克的一间产科病房,露丝和斯坦利唯一的孩子阿奇•艾萨克•弗格森出生了。从那时起,弗格森的生活展开了四条彼此独立的平行路径。四个男孩是同一个男孩,由同样的DNA造就,却沿着四种轨迹经历了四重的人生。
四个弗格森在不同的城镇长大,有着不一样的知识激情、感情生活和社交圈,他们如影子般彼此映照,相互阐释,也走向不同的人生境遇。在美国社会激荡变革的大时代背景下,弗格森们在各自的青春之路上奔袭,经历着伤痛、失去和蜕变……
一部全景式的社会写实作品,一卷奇特的史诗级成长小说,关于传统、家庭、爱情和现代生活包罗万象的故事,关于自我的禀赋与人生的可能性。“保罗•奥斯特是当代文学一个最为独特的声音”,《4 3 2 1》是一部精彩绝伦、感人至深的杰作。
.
★评论推荐
“奥斯特这部小说是一个辉煌的构想……关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出色汇编,点缀着许多叙述的珍宝。”——大卫•高见(著名评论家)
“具有超凡的野心和卓越技艺的作品,一部包罗万象的小说。”——《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视野广阔,全景式书写非常吸引人,可称为奥斯特最伟大的小说。”—— 《金融时报》
“二十五年来,保罗•奥斯特是当代文学中一个最为独特的声音。”——《纽约书评》
“保罗•奥斯特是一个文学天才。”——村上春树
“无论选择用何种形态发声,无论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保罗•奥斯特都是不容人忽视的声音。”——迈克尔•翁达杰
2023年4月20日 想读
绝叫 豆瓣 Goodreads
絕叫
8.6 (394 个评分) 作者: [日] 叶真中显 译者: 林佩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罗翔老师推荐!“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日本的社会问题,日本40多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
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推理·悬疑类top1!
怀才者的自怜是天鹅的挽歌, 平庸者的崩坏是野兽的绝叫。
-
★同名日剧位居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日本现象级社会派推理小说
★长达四十年的恶女编年史
★绝对现实,却超乎想象!
-
【内容简介】
铃木阳子死了,死在独居的公寓里。正确说来,是铃木阳 子几个月前死了。因为发现她时,不但遗体遭到屋内的十一只猫啃食,连猫也全数饿死了。铃木阳子显然是「孤独死」的最佳范例,但这名女子为何落到这步田地?她的亲人、朋友、同事在哪里?她的人生轨迹又是如何?
-
【编辑推荐】
《绝叫》是日本新锐社会派推理作家叶真中显创作的推理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阳子在平庸懦弱的表象之下,隐密的跌宕、罪恶人生。该书揭露常被人们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刻而引人深思,刻画人物思想的变化细腻而一针见血,以阳子的离奇经历,连缀了日本四十年来社会变迁的各种缩影,是日本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推理小说。
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就引起极大反响,入围第68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第36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27回“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 、第12回书店大奖、第11回启文堂大奖、周刊文春年度推理小说榜。
后《绝叫》繁体版问世,使国内推理小说爱好者得以一探究竟。《绝叫》繁体版在豆瓣获得8.6的高评分,是少有的在有简体中文版之前就广受好评的外国小说。
2019年,根据《绝叫》改编的同名日剧播出,又获得了豆瓣逾万人点评、8.4分的好成绩,并入围豆瓣“2019评分最高日本剧集”榜单Top10。
2020年7月,《绝叫》简体中文版正式上市,以飨读者。
2023年4月18日 想读
实验室生活 豆瓣
作者: 布鲁诺・拉图尔 / 史蒂夫・伍尔加 译者: 刁小英 / 张伯霖 东方出版社 2004
科学家如何工作?他们如何“发现”科学事实?为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法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以及英国社会学家史蒂夫·伍尔加深入到美国的一个神经内分泌学实验室并与那里的教授共度两年时光,对科学家进行观察,看他们如何选择课题和申请基金,如何从事研究和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等。作者以自然主义的方式研究科学,特别探讨了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触及人性、社会、理性和知识这些更大的问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科学事实的建构做了独到的诠释。本书是科学社会学也是国外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领域SSK的经典之作。
以色列著名哲学家约瑟夫·阿伽西曾说:“科学是现代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在某些意义上孤立地看待科学也情有可原,但是没有注意到孤立的图景可能歪曲图景本身,这将导致混乱。而被扭曲的图景会产生误导作用。” 的确,在科学研究日益精细化的今天,孤立、片面地看待科学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早已经与这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法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提出:“我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开辟一条不同的途径:走近科学,绕过科学家们的说法去熟悉事实的产生,然后,返回自己的家,用一种不属于分析语言的元语言来分析研究者所做的事。总之,重要的是去做所有人类文化学志学者们所做的事,并把人文科学通常的义务论用于科学:使自己熟悉一个领域,并保持独立和距离。”在库恩之后,科学论的视角发生了转换:“我们都关心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更甚关心科学成品的逻辑结构 ”,“要分析科学知识的发展就必须考虑科学的实际活动方式 ”。当然,在这一被欧洲科学社会学注重的科学“实质性理论 ”(即科学知识过程)的形成过程中,巴黎学派的拉图尔功不可没。原因是:一方面,他把对科学知识的研究从“社会建构 ”转向了“科学实践 ”,提出了“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观”、“黑箱论”、“行动者网络”等一系列科学事实;另一方面,他在科学实践中充分借用了人类学学科独有的“整体观 ”、“参与式观察 ”、“对他者的研究”、“文化相对论”等一系列研究原则和方法,使这些科学事实变得更具“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欧洲科学哲学研究中掀起了一股“实验室研究风潮”。
2023年4月18日 想读
溶于雾中 豆瓣
霧に溶ける
7.7 (7 个评分) 作者: [日] 笹泽左保 译者: 飞翔 新星出版社 2023 - 3
1场选美大赛 5名美女入围决赛
4人遭遇不测 3个密室等待破解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获奖者 日本推理文学大奖获奖者
笹泽左保 代表作!
秘密的感情对抗异常的心理,残缺的身体想要撼动坚固的密室
------------------------------------------------
★内容介绍
五名美女入围“上班族小姐”选美大赛决赛,却在开赛之前接连遭遇不测,其中三人身亡,一人重伤入院。三人的遇害现场均为密室,案情扑朔迷离,警方调查后锁定了嫌疑人,正是同为选美冠军候选人的静子。
静子的情人小牧决定为爱人洗脱嫌疑,这就意味着他要找出制造那三起不可能犯罪的真凶。烈日照射海面,酷暑笼罩城市,这个高大的独臂男人站在岸边,残缺的身体曾让他放弃了生活,今日他发誓要用智慧解救爱人。
2023年4月16日 想读
论集体记忆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法] 莫里斯·哈布瓦赫 译者: 毕然 / 郭金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 10
这本书主要翻译了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重要作品《记忆的社会框架》中重要的部分,以及研究《新约》空间基础结构的《福音书中圣的传奇地形学》的结论部分。
2023年4月11日 想读 论文 有用
鹿川有许多粪 Goodreads 豆瓣
녹천에는 똥이 많다
8.9 (306 个评分) 作者: [韩] 李沧东 译者: 春喜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1 - 8
李沧东封笔之作
直面错综复杂的生活本身,探索真正价值的可能性
从《烧纸》到《燃烧》,永恒的审视与追问
本书是韩国导演李沧东于1992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借此他获得了《韩国日报》创作文学奖,并在第二年受导演朴光洙之邀进入电影界,随后他便转型并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 大师。
这部小说集展现了一批裹挟在复杂多变的历史浪潮中的底层人物形象,他们艰辛地在生活中追求真正的价值,与现实中的痛苦进行抗争,同时寻找个人生活的意义。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审视韩国现实,但并非止步于讲述历史事件或故事本身,而是着重刻画了人物在此过程中发生的转变,他们逐渐开始对生活中的真正价值和自己的身份认同提出疑问并进行探索。
2023年4月10日 想读
潜入谎言之海 豆瓣 Goodreads
거짓말이다
8.2 (6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琸桓 译者: 胡椒筒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 - 8
被抛弃的希望,被辜负的良心
——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基底,书写集体创伤下的哀恸与抗争
当正义没有降临的时候,幸好还有文学
即使嘴被捂住,心也会发出呼号
🔹编辑推荐
根据韩国“世越号沉船事件”真人真事改编
“一个失踪者等于一个宇宙。”
“孩子们为了能一起活着出来,尽了最 大的努力。”
“原本只担心头灯会出问题,没想到让能见度几乎变成零的,是我的眼泪。”
“潜水员用真心在做事,政府却是依法做判断,这个国家没有良心,政府用法律践踏了潜水员的真心。”
·具有纪实色彩的长篇小说:本书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写作基础。该事件伤亡极惨重,死难者以学生为主,震惊国际社会,真相至今扑朔迷离。
·令人屏息的细致摹写:小说以负责进入沉船搜索的民间潜水员为人物原型,通过对水下作业专业细致的沉浸式描写,带领读者一同屏住呼吸、潜入沉船,直面惨痛现实。
·引人深思的多声部叙事:作者采访沉船事件相关人士,在故事主线之外网罗各方声音,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员从不同角度还原当时当地的情景,呈现同一事件的不同面貌,促使读者全面地了解和反思东亚社会的运作模式。
·伤痛过后的希望之书:在无法挽回的巨大悲剧中展现人性的力量,以人的体温对抗冰冷的大海和冷酷的权力机器;伤痛过后,仍有希望。
🔹内容简介
2014年4月16日,由韩国仁川港起航开往济州岛的世越号客轮,在途经孟骨水道时沉没。船上当时载有476人,其中325人为参加毕业旅行的高中学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员共计304人遇难。在救援黄金时间里,政府不仅没有采取应有的救援行动,而且误导舆论,阻碍民间救援。该事件为韩国民众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作家金琸桓在采访、结交了许多与世越号沉船事件相关的人,倾听了无数背负苦难的心声后,写下了这部以世越号沉船事件为现实根据、以民间潜水员金冠灴为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
世越号沉船事件发生后,民间潜水员自愿参与水下搜索工作,冒着生命危险潜入黑暗的沉船中带出罹难者遗体,不仅工作强度超越人体极限,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冲击。然而当意外发生,民间潜水员却被追究本不该承担的责任。身心俱损的民间潜水员罗梗水决定打破保持沉默的行业惯例,向法官提交请愿书,讲述不为人知的遭遇,回应政府的背叛和社会舆论的攻讦。
小说以民间潜水员罗梗水的声音为中心,辅以罹难者家属、生还学生、记者、义警、政府官员以及医生等相关人物的叹息、哽咽与呼告,展现出灾难之后人与人重新建立联系、一同追问真相、祭奠逝者的坚韧力量。
🔹名人推荐
我强烈推荐金琸桓的小说《潜入谎言之海》作为酷暑中的读物。它是关于参与世越号搜索工作的民间潜水员的,我阅读的过程中为我们的冷漠而痛心。我尤其想向反对扩大世越轮调查特别委员会的新国家党和青瓦台推荐。
——韩国前总统 文在寅
面对所有人的无动于衷,甚至在憎恶的情绪里渐渐被遗忘、被强迫遗忘的“世越号船难”,可以透过一部小说把这历史性的悲剧重新重新召唤回人们面前,去讨论它的写作类型又有何意义呢?
那些英雄不顾减压症和心理阴影的危险,超负荷地潜入沉船,抱着一个个孩子出来,送回家人的怀抱。他们不但没有获得补偿,还残忍地被人们遗忘。这本书代替了那些“没有嘴巴的存在”,道出民间潜水员的世界,从那以后,这炙热的故事唤醒了世越号船难的“现存性”,我想说的是,不必把这本书框架在任何写作形式里。
——韩国文学评论家 金明仁(김명인)
🔹获奖记录
第33届乐山金廷汉文学奖
《京乡新闻》2016十大年度作家 “用全身穿透时代创伤的艺术家——金琸桓”
2023年4月10日 想读
土星之环 豆瓣
Die Ringe des Saturn
8.6 (62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 闵志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8
☀内容简介
悼念上升的幻觉
悼念瓦解于尘的秩序
这是一场举行过无数次的葬礼
我们终将在沉降中汇合
本书是塞巴尔德继《移民》之后又一享誉国际的作品,记录了叙事者“我”一段穿越英格兰东海岸的徒步旅行以及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他行经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回忆讲述各种奇异的故事,如托马斯·布朗的头颅、伦勃朗的解剖课、鲱鱼的自然史、康拉德的非洲之行、中国的宫廷火车、糖与艺术的历史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耶路撒冷神庙的模型、诺维奇的蚕桑业,等等。
这是一段真正的文学之旅,这些穿杂在旅程中的事件涉及文学、艺术、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集体与个人回忆交织,图片与文本相辅,梦境与现实共生。读者受邀进入这座回忆博物馆,与塞巴尔德一同观察生存与记忆、变化与遗忘。
☀媒体推荐
塞巴尔德的书写具有道德重量和忧倦智慧,它超越了文学,进入了神谕般的境界。
在现代文学中他的声音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存在,也许还需要十年才能完全领会其言语的重量和精细。
——《纽约客》
这本书就像一个你想永远做下去的梦。
塞巴尔德完成了每个作家梦寐以求的工作。《土星之环》闪耀着人类心灵的光辉和坚韧。
——《纽约时报书评》
塞巴尔德就是这样罕有的存在:一个无法效仿的创作者,他创造的不同凡响的句子像水晶一般,同时折射并放大了它们的意义。
——《书单杂志》
2023年4月6日 想读
万历十五年 Goodreads 豆瓣
8.9 (50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 5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文原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2023年4月4日 想读
被困住的聪慧 豆瓣 Goodreads
smart but stuck
8.5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托马斯. E. 布朗 译者: 刘璐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0 - 10
Explains how and why many with ADHD get stuck in their schooling, employment and relationships due to emotional problems they did not know they have. It describes how emo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often unconsciously–play a critical role in prioritizing tasks, sustaining or shifting interest and effort, holding thoughts in working memory, and choosing to engage in or avoid tasks and situations. True stories of teens and adults illustrate how those with ADHD can get “unstuck” from emotional problems that are holding them back (Jossey-Bass/Wiley, 2014)
2023年3月28日 想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豆瓣 Goodreads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6.9 (151 个评分) 作者: [苏联]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译者: 曹缦西 / 王志棣 译林出版社 1996 - 10
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了生活的苦难,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发后只有十六岁的他,就参加了红军,无论在战炮火中,还是在国民经济复时期,可察金都表现出大无畏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对人民的无限的无限忠诚。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被牢牢禁锢在床上,但他占胜了精神与肉体的打击,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
2023年3月28日 想读
沉重的肉身 豆瓣 Goodreads
刘小枫随笔集
8.3 (36 个评分) 作者: 刘小枫 华夏出版社 2007 - 7
全书收录了刘小枫的8篇随笔。
作为一个学者,刘小枫的每一部著作似乎总能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刘小枫在这本书中用清新流畅的文笔解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经典之作,并通过复叙事使一个个沉淀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伦理问题真正成了问题。毕希纳、昆德拉、卡夫卡、基斯洛夫斯基这些卓越的叙事思想家的叙事在刘小枫的喃喃复叙事中重新又鲜活了起来,呈现着它们敞开着的意义。
2023年3月28日 想读
痖弦诗集 豆瓣
8.3 (35 个评分) 作者: 痖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
痖弦以诗之开创和拓植知名,民谣写实与心灵探索的风格体会,蔚为现代诗大家,从之者既众,影响极为深远。《痖弦诗集》收诗人创作以来所有作品于一秩,略无遗珠,允为定本,现代诗之巅峰谷壑,阴阳昏晓,其秀美典雅,尽在于斯。
《痖弦诗集》收有英文的译诗,由痖弦自己翻译,曾于1968年5月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出版过。当时,为了使作品能追上英美语文的水平,全部译稿曾央请同房的美国朋友—— 一位青年诗人高威廉(William C. Golightly)加以修正;他不谙中文,改错了不少地方,虽然中文意思错了,但在英文里却能构成新意,成为一个庞德式的美丽的错误。
2023年3月27日 想读
诗意的原子 豆瓣
YOUR ATOMIC SELF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科特·施塔格 译者: 孙亚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8
【编辑推荐】
★《无言的宇宙》《迷人的材料》姊妹篇。「未读·探索家」畅销科普系列最新重磅产品。
★科学上向爱因斯坦、文学上向惠特曼的致敬之作。
★从原子角度解读你与宇宙万物之间的联系,给你多一双眼睛审视自然,审视自己。
★诗人将一个个单字排列成一首诗,大自然将一颗颗“原子”排列成你、我——具有生命的我们——充满诗意的存在。你将深刻理解“你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同时也是一堆无生命的原子”。
★天马行空的科学联想,初中理科水平轻松看懂。你血中的铁与超新星爆炸有什么关系?你呼出的CO2会变成树的一部分?你肌肉中的氮会让天空呈现蓝色?……
★杜克大学生物学与地质学博士、保罗史密斯学院自然科学教授,30年科普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与万物的联系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讲述了8种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元素:氧、氢、铁、碳、钠、氮、钙、磷。
你血中的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也是造成2亿年前一次恒星爆炸的元凶;你呼吸中的碳元素,可能变成树干的一部分;你肌肉中的氮,会帮助天空变为蓝色;钠将把你眼中的泪水与远古时就消失的沧海联系在一起……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和组成你身体的每一种元素是毫无二致的。你如何理解——你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同时也是一堆无生命的原子?
本书旨在使人认识到人和自然的联系是如此紧密,我们并非独立于自然之外,而是它的一部分。
2023年3月24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