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 豆瓣
作者: 汤国安 / 杨昕 科学出版社 2006 - 4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主要介绍了ArcGIS的使用基础、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地学分析实例。内容包括:ArcGIS简介、ArcMAP基础操作、数据的创建与编辑、数据变换、矢量数据的空间分析、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水文分析以及空间分析建模等。此外,《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是作者在总结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主要介绍了ArcGIS的使用基础、ArcGIS空间分析工具以及地学分析实例。内容包括:ArcGIS简介、ArcMAP基础操作、数据的创建与编辑、数据变还配有具典型性意义的实例分析及大量的随书练习材料,并在光盘中辅以相应数据,以便于学生课后练习和复习。
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 豆瓣
作者: 张敏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书通过对十六国北魏的考察,推进了对该问题的研究。《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11月出版,包括“绪论”、“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出现”、“北魏时期农牧关系与社会基层组织的演变”、“自然灾害与北魏的兼并战争”、“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系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后果”等五章和一个余论,共计19.2万字。
该书以生态史学为理论资源,从自然环境变迁这个角度对十六国北魏兴衰的深层动因进行了阐释,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政权兴衰之间复杂多变的互动关系,对我们今天深入理解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观念的科学发展观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学术界对于本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空白点很多,在借鉴和使用社会科学其他兄弟学科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方面还比较薄弱。《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在许多方面填补了空白,例如自然环境变迁对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形成的巨大推动作用,西晋末年旱灾频发期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北魏建立长城—军镇防御体系的决策及其历史影响等,均系首次提出该问题并进行系统的论述。
克里米亚、高加索及中亚细亚群山游记 豆瓣
作者: [苏]谢尔巴科夫(Д.И.Шербаков) 译者: 中国地理学会长春分会翻译组译 新知识出版社 1956
(苏)谢尔巴科夫(Д.И.Шербаков)著;中国地理学会长春分会翻译组译. 克里米亚、高加索及中亚细亚群山游记. 新知识出版社, 1956.12076·91
2014年3月20日 已读
优秀的地理学家首先应该是优秀的作家:他们要用指南针去构思,用望远镜去修辞。
地理
Foundation Papers in Landscape Ecology 豆瓣
作者: Wiens, John A. (EDT)/ Moss, Michael R. (EDT)/ Turner, Monica G. (EDT)/ Mladenoff, David J. (EDT) Columbia Univ Pr 2006 - 9
Landscape ecology focuses 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or the idea that where things are and where they are in relation to other things can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a wide range of phenomena. Landscape ecology integrates humans with natural ecosystems and brings a spatial perspective to such fields as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The thirty-seven papers included in this volume present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encompass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approaches, and geographies. The editors begin with articles that illuminate the discipline's diverse scientific foundations, such as L. S. Berg's keystone paper outlining a geoecological analysis based on soil science, physical geography, and geology. Next they include selections exemplifying landscape ecologists' growing awareness of spatial pattern, the different ways they incorporated scale into their work, the progress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from a qualitative to a quantitative discipline, and how concepts from landscape ecology have come to permeate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influence land-use policy, conservation practic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geography. Together these articles provide a solid introduction to what is now widely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area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hat encourages new ways of thinking about natural and human-dominated ecosystems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in Landscape Ecology 豆瓣
作者: Wiens, John A. (EDT)/ Moss, Michael R. (EDT) 2005 - 5
Through a series of personal essays, this book addresses a wide array of past, current, and future issues in landscape ecology. The essays have been contributed by leading landscape ecologists from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Australia, and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rich tapestry of viewpoints and perspectives that make landscape ecology at once a well-defined and yet also a frustratingly diverse discipline. The contributions span a range of topics and approaches, addressing theory as well as practice, science as well as application, conservation as well as utilization, and aquatic as well as terrestrial systems. The volume therefore provides informative and entertaining reading for beginning and advanced students, landscape managers, conservationists, and teachers.
景观生态学 豆瓣
作者: 邬建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 4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第二版),ISBN:9787040208795,作者:邬建国
区位和土地利用 豆瓣
作者: 威廉·阿朗索 商务印书馆 2007 - 10
《区位和土地利用:地租的一般理论》主要内容:威廉•阿朗索是世界知名的区域科学专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该书是他的成名作,主要贡献在于将冯•杜能的关于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的分析引申到城市,以解释城市内部的地用与地价的分布。书中集中论述了城市活动的租地竞价曲线的构建和在土地供求平衡中地价和地用的决定。
2013年11月18日 已读
经典经济地理学著作,将古典的边际分析方法和一般均衡思想融入区位分析之中,继承和推广了冯·杜能的孤立国土地利用分析和埃萨德与钱伯林的城市零售业区位均衡理论。
地理 城市 经济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 豆瓣
landscap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作者: [美]德拉姆施塔德 / 詹姆斯•D•奥尔森 译者: 朱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 11
《景观设计学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原理》从斑块、边缘、廊道和景观结构的镶嵌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这些原理在景观设计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与众多生涩冗长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书籍不同,此书通俗易懂的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地理数学方法 豆瓣
作者: 陈彦光 2011 - 1
《地理数学方法:基础和应用》面向地理学问题,讲述了常用数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全书分为四篇,共21章。第一篇是地理数学方法导论,讲述基本概念和知识,属于基础内容;第二篇讲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包括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虚拟变量回归以及基于回归分析的模型选择等方法;第三篇讲述多元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第四篇讲述时空过程分析,包括时(空)问序列分析、Markov链、R/S分析等方法。《地理数学方法:基础和应用》作为北京大学研究生地理数学方法教材试用多年,其特点是简明、详细,便于自学者使用。在讲解原理的过程中穿插了大量实例,读者司以通过实例解析了解有关方法的应用要领和分析思路。《地理数学方法:基础和应用》可以供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或参考。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豆瓣
作者: 徐建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10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2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定通过的研究生教学用书。《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2版)》介绍和讨论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及其应用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处理、统计分析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多目标规划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随机型决策方法、AHP决策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控制论方法、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分形理论及其应用、小波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等,共16章。书中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与练习题及参考文献。书中前9章也可以作为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内容。《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2版)》对于地理、生态、环境、人口、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片开裂的土地 豆瓣
The Fissures Land:An Ecological History of India
作者: 马德哈夫•加吉尔 / 拉马钱德拉·古哈 译者: 滕海键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 10
《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分为三大部分,总共八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针对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范畴的局限,引入了“资源利用模式”这一概念。作者抓住人类社会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以生态学视角,依次阐述了四种资源利用模式,提出了生态史的一般理论,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前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多元文化与多样化生态如何组合在一起给予新的解释,这是一种文化,生态学分析。在第三部分中,作者依据大量原始资料,对由英国引入并在印度独立后继续存在的新的资源利用模式进行了社会,生态学分析。
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 豆瓣
作者: 杨伟兵 2008 - 8
《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从1659年至1912年期间,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出发,考察了人、土地与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搞好循环经济、搞好生态经济具有借鉴作用。
Essentials of Physical Geography 豆瓣
作者: Gabler, Robert E.; Trapasso, L. Michael; Sack, Dorothy Irene; Petersen, James C. 2008 - 8
PHYSICAL GEOGRAPHY, 9e, International Edition, uses the combined expertise of four respected geographers to show how Earth's physical geography impacts humans, and how humans impact Earth's physical geography. The text emphasizes three essential themes to demonstrate the major roles for the discipline -- Geography as a Physical Science, Geography as the Spatial Science, and Geography as Environmental Science. With a renewed focus on examining relationships and processes among Earth systems, this text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how the various systems interrelate and how humans are an integral aspect of geography. Historically the first book to take a conservation approach, the authors continue to emphasize the theme of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impacts.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豆瓣
作者: 傅伯杰 / 陈利顶 科学出版社 2011 - 2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2版)》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分11章,重点论述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景观的动态模拟、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及景观生态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中的应用。特点是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与应用相结合,并且融入了作者在国内的实际研究工作。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第2版)》适合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自然保护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采访本上的城市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王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城记》出版五年后,新华社记者王军再推出《采访本上的城市》;与《城记》一书着重于宏观层面的叙事不同,此次作者将笔力渗透到中观与微观层面,继续来反思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中国式的造城运动。
《采访本上的城市》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中国及欧美城市的调查成果,书中直面当今中国的城市问题,对宽马路、拆迁经济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剖;同时直击当前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大事件、大热点,包括中央行政区外迁之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CCTV大楼、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争论。作者均对这些争论作了第一手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安德鲁、贝聿铭、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等中外建筑师,其中包括4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
全书仍采用了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分为“非常城市”、“非常计划”、“非常规划”、“非常建筑”、“非常拆迁”、“老北京”、“老南京”七章。前五章在“不同往常”的基调上,完成对城市现象的全方位观察与反思,又在最后两章,以北京和南京作为具体案例解剖。其中,《城市规划的圈地玄机》获得温家宝总理批示,并在中国城市规划界引起轩然大波,作者对这场轩然大波又作了持续性调查,使得中国式规划的困境得以充分暴露。
《采访本上的城市》,取这样的书名,是因为它代表了作者王军的一种生存状态——拿着采访本到城市里去。就这样,作者在现实中寻找着历史的答案,手捧采访本,踏访一个又一个城市,写下一篇又一篇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完成了对中国城市化浪潮的调查性思考,以及对相关历史问题的回顾。
全书由一个个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与故事之间,情节上的联系或有或无,思路连绵却也独立成章,在激流勇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这个空间的实体(街道、街区、居民等)的生死毁灭和悲痛哀伤,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 豆瓣
作者: 蔡运龙 / [美]Bill Wyckoff 商务印书馆 2011 - 1
本书介绍和解读了西方现当代地理学思想的若干经典论著,收录了从1864年到2006年间西方现当代地理学学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50部(篇)创新性思想专著或论文。其中包括一些已译介到中国的名著,而更多的是中国读者知其名但不得其详,甚至还不知其名的经典。内容包括名著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内容提要、作者和论著的影响及评价等。这些论著通过对地理学思想、概念、哲学、方法论、研究内容、科学地位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反思和争论,大致反映了现当代地理学的四个重要阶段一一传统地理学(逻辑实证主义前的地理学)、“科学的”地理学(逻辑实证主义地理学)、“人本的”地理学(反思逻辑实证主义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人文主义地理学)、多样化的地理学(所谓“后现代”地理学)一一的主要学科革新和学术思想;涉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等所有地理学领域。 、
本书是激发地理学者创新思维的必读文献,也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地理学思想的教科书和参考书,还可供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邻学科关心学术思想的学者参阅。
自然地理学 豆瓣
作者: 陈效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4
《自然地理学》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全新的体系阐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
全书近40万字,分成13章,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学与一般系统论;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地球表层系统地物质循环;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特征。此外,《自然地理学》还注重借鉴物理学、化学和生态学的概念和成果来阐述地球表层中各种自然现象与过程的机理,以反映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交叉学科的特点。为便于读者进一步深入学习,有些内容排成小号字,可供读者选读;各章后均附有参考书目和思考题。